查看原文
其他

“盗脸”者,被公诉!

人脸识别
在人们日常的生活场景中被广泛地应用有不法分子对此打起了歪主意

不能过户的京牌“背户车”


“我这有辆抵押的京牌车。只要补了车牌和行驶证,您就能驾车上路。”得知居住在北京的刘先生没有北京户籍和京牌车指标,二手车中介商王某向刘先生推荐了自己手头的一辆京牌“背户车”。


所谓“背户车”,是指不能过户的车辆。这些车辆普遍性能和年审保险均正常,手续可能齐全。因是抵债车,或因车主离世、车辆未注销等原因,这类车辆无法过户。也就是说,“交易”后的“背户车”仍在原车主名下,新买主只能拥有使用权。

王某称,原车主吴先生将车辆抵押后出国定居。抵押到期后,吴先生也未再出面处理过车辆事宜。目前车辆的车牌和行驶证遗失。
“虽然车主不露面,无法办理过户,但这辆车仍然能交易。”王某拍着胸脯向刘先生保证,“只要在交管12123平台补办行驶证和车牌,再改绑成您的手机号,就能上路了。”
至于登录交管12123平台时的“人脸识别”环节,王某表示,自己有“朋友”有“门路”,一定能完成人脸认证。在确保可以满足自己的用车需求后,刘先生爽快付足了车钱。不久后,王某在线上补办了车辆的牌照和行驶证。


用照片“活化”技术

骗过人脸识别


王某口中的“朋友”和“门路”,便是专门从事代补车牌、行驶证生意的杨某。几年前,王某结识了专做“全国补牌补证”业务的杨某。王某向杨某提供原车主的身份证正反面照片、旧行驶证照片或车牌号后,杨某再将信息发给主要负责技术的张某(已另案处理)。


承办检察官与公安机关商讨案情


经浙江千麦司法鉴定中心鉴定:张某通过手机内的一款视频工具实现对摄像头画面的修改,使画面播放手机本地存放的视频文件画面。也就是说,张某使用原车主的肖像做成可眨眼、张嘴的动态视频后存在本地相册,在登录12123交管APP的人脸识别阶段,系统将直接从本地相册调取提前做好原车主的动态视频,进行识别认证,从而入侵他人账户。



据悉,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已完成技术升级和修复工作,上述方式已无法再进入交管12123平台。


退还非法获利11万余元


杨某和张某归案后,公安机关将案件移送江苏省江阴市检察院审查起诉。

经研判,王某等9名二手车中介商明知张某采用上述技术手段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为获取非法利益,仍提供原车主身份证照片、手机号码等帮助行为,已构成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江阴市检察院依法追诉了王某等9名二手车中介商。
承办检察官对被告人非法获利展开重点审查。经多次核对交管12123后台数据、被告人的聊天及转账记录,承办检察官逐一确认了各被告人的非法获利。截至案发,杨某通过上述违法行为非法获利15万余元,王某等9名二手车中介商分别获利人民币2万余元至5000元不等。在承办检察官的释法说理下,王某等9名二手车中介商均认可检察机关指控的全部犯罪事实和罪名,自愿认罪认罚,共退还违法所得11万余元。


最终,经江阴市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判决杨某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分别判处王某等9名二手车中介商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至拘役三个月不等,均适用缓刑


检察官提醒


人脸信息属于生物识别信息中社交属性最强、最易采集的个人信息,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更改性。犯罪分子利用非法获取的人脸信息、身份证照片等,制作成动态视频,破解人脸识别验证程序,用于非法活动,后果不堪设想。生活中,不要随意将手机交由他人操作或进行网站注册等,谨慎上传包含重要个人信息的照片文件,以免个人信息泄露,造成合法权益受损。



来源:无锡市检察院、江阴市检察院

文字:玄晓霞、齐晓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