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报告 议三农 | 博士谈科技,农户话种粮
河南农业大学博士张涛:
科技兴农 未来可期
“作为青年教师,同时也是‘三农’一线的科技工作者,我能做的、想做的都太多了!”3月5日,在认真读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之后,河南农业大学博士、青年英才张涛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对于张涛来说,他特别注意到其中一句话,“发展现代设施农业”,这跟他的研究领域正好契合,所以格外关注。
“我目前主要从事的是设施土壤生态与环境调控、设施蔬菜高效栽培与生态研究,简单来说就是模拟蔬菜生长所需要的光环境。”张涛说,对于设施农业而言,蔬菜所需光照不足,就需要人工合成的光照环境,这样才能保证植物的生长所需。
“如今的设施农业,‘科技味儿’十足,科技的赋能,使农业生产不受环境影响,可以全季节生产,满足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实现了人们‘想吃啥就有啥’的愿景。”张涛说,发展设施农业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调整农业结构、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大大丰富了百姓的“菜篮子”。
“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到‘科技创新’‘人工智能+’等内容。”张涛表示,设施农业也运用了“人工智能+”的技术,比如智慧种植,是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在蔬菜生长的各个环节进行智慧化管理,提高蔬菜的产量、品质和效益,同时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实现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张涛认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一定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同时牢牢把握农业发展规律和科技创新规律,用好用活科技创新“利器”,深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更好地为农业现代化服务,为乡村振兴插上“科技翅膀”。
张涛所在的河南农大园艺学院流传着一段话,“立德育人 躬耕田园 传承奉献 创新富民”,他表示,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关键在人才,未来他也将继续深耕设施农业领域,做好科研工作,同时大力培养学生的“三农”情怀,培养优秀的农业科技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为河南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新的更大力量。(本报记者 焦莫寒 实习生 赵杰)
淇县种粮大户李文周:
农险护航 安心种粮
3月5日,“惊蛰”时节,万物复苏。河南小麦陆续返青、起身、拔节,进入旺盛生长阶段。
淇县西岗镇卧鸾村的一块麦田里,种粮大户李文周蹲下身来,仔细查看麦苗,跟其他种植户边看边交流。
正值小麦春管关键期,麦田里的这种交流,经常“上演”。
全国两会上,粮食安全一直是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推动大面积提高单产。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更是明确要求,把粮食增产的重心放到大面积提高单产上。
粮食生产、单产提升,正说出了李文周的心声。对于他这样的种粮大户,种好粮、多打粮,不仅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初心,更是提高收入的关键。
李文周说:“如何提高单产,对于流转土地的大户和普通农户,着重点不同。”他解释说,大户单产的提高,主要依靠技术的突破和精进,比如先进农机具的使用、种肥药等新型农资产品的应用和升级;而对于众多普通农户来说,除了依靠技术的不断进步,还需要农业农村部门更多的助力,小麦病虫害防控从一家一户“单打独斗”到现在的统防统治,效果就十分明显。
李文周注意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在全国实施三大主粮生产成本和收入保险政策。经历过洪涝灾害带来的巨大损失,他对此十分上心,也充满期待。
“农业尤其是种植业,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利润虽然并不高,但正常年份收益相对稳定。不过如果遇上灾害,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的缺点就凸显了。”李文周说,一场灾害带来的损失,可能会严重影响下一季的生产,甚至给种粮大户带来沉重打击。
种植面积2400多亩,李文周对粮食生产充满信心,又小心翼翼。农业保险的引入和推广完善,能够让种植大户规避风险、弥补损失,给他们吃下了“定心丸”,他希望农业保险能够逐渐完善,“像车险一样就好了。”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出要巩固大豆扩种成果,李文周总结了自己采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经验:整体收益确实提高,但种植技术相对复杂。
李文周介绍说,由于采用新的种植模式,播种和收获等机械的配套目前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在种植管理环节,尤其是打药的过程中,用工成本较大。
“希望专家们能够加紧研发配套的农机具,进一步提高机械化率,减少人工投入,同时加强对种植户的技术培训。”李文周说。(本报记者 董豪杰)
往期推荐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