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增产?小麦玉米单产提升有了新路子
□马丙宇 王思琪 刘语涵
“浇地不用锨,施肥在地边,劳动能省工,单产能提升……”9月14日,位于中原农谷西区的获嘉县,在一片被剥开外衣的金黄玉米田里,王庆安掰下一棒玉米,卖力地介绍他的“宝贝”们,自创顺口溜从王庆安口中说出。
当天,中国农业科学院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现场观摩会正在此地举行。当记者问起王庆安为何如此激动时,身为获嘉县土肥站站长、获嘉农民群众口中“土专家”的王庆安说:“因为真能增产。”
获嘉县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生产田中,专家学者与种植户查看田间生产情况,并交流讨论。刘语涵 摄
怎样能增产?粮食增产的重心要放在大面积提高单产上,实现良种、良法、良制、良田、良机和良人的有机融合。
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原研究中心通过开展技术集成,遴选推介“中麦578”等小麦、玉米主导品种,结合黄淮海夏玉米密植滴灌抗逆稳产技术、小麦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技术、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病虫草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探索出一条小麦-玉米周年大面积单产提升的新路子。
黄淮海夏玉米密植滴灌抗逆稳产技术 王思琪 摄
“路”出来了,还得“人”往上面走才行,得想办法把“路”铺到基层。“要与‘土专家’‘田秀才’联系起来,真正推动科研成果转化落地。”该项目负责人、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原研究中心“黄淮海夏玉米高产栽培与品质生理”团队研究员谢瑞芝介绍,应用“院地协同、三位一体”模式,中原研究中心开展了示范推广、指导服务、人员培训等,并在核心示范展示基地进行示范推广。
获嘉县“土”专家王庆安(左)自创顺口溜,介绍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技术效果,非洲专家被其激情感染,两人在田间互握双手,满脸笑容。王思琪 摄
据悉,现已在河南省24个县(区)开展此项工作。在交流研讨环节,通过河南省主粮作物单产提升远程协作指挥平台,现场与河南省24县(区)基地点位一线人员进行远程视频会商,实时查看田间生产情况与技术服务效果。
在河南省主粮作物单产提升远程协作指挥平台,现场与河南省24县(区)基地点位一线人员进行远程视频会商,实时查看田间生产情况与技术服务效果。王思琪 摄
“种子这个‘芯片’要发挥实际价值,离不开其他要素保驾护航。”王庆安说,应用相关种植技术后产量很可观。
2023年,获嘉县采用玉米密植精准调控技术,最高亩产达916公斤,创造了新乡市实收测产玉米新纪录。“今年,每亩地估计能比普通种植模式增产100至200公斤。”该县种粮大户徐方子介绍。
往期推荐
向着农业强国加速迈进——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三农”发展成就综述
农历八月十五,为啥叫“中秋”?
提醒!今日可买10月1日火车票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意见》
20个!河南省工匠实验室建设立项项目名单公布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