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育不在于填满桶,而在于点燃火焰”,他是重大教师王超

重庆大学
2024-09-27


编者按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充分展示重庆大学教师队伍立德树人、自信自强的精神面貌,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学校官微推出“教育强国 重大有为”系列宣传报道,讲述重大教师育人故事,讲好榜样动人事迹,践行初心使命,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重大力量。


人物名片


王超,法学博士,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史、马克思主义政治伦理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研究》《哲学动态》等杂志发表多篇论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和重庆市社科项目2项。今年教师节前夕,王超在重庆大学2023-2024学年度表彰中被评为“重庆大学优秀青年教师”。





“玉壶存冰心,朱笔写师魂。”王超,一位努力深耕理论科研与课程教学的优秀青年教师,以求是创新为引领,不仅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领域积极探索,提出独到见解,还致力于教学改革,通过多样化的课堂形式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与理解。他尊重学生的自主发展,鼓励学生发挥个性,成长为胸怀“大我”的新时代接班人。



求真创新,心有“大我”


当被问到是如何走上这条路时,王超打趣地说,自己本科阶段是“机缘巧合”走上了哲学专业的学习道路。但在他深刻体会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性及其本身具有的鲜明实践特征之后,就深深地陷入到对这门学科的热爱,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但王超在进行学术研究时,始终坚持以社会问题为导向,让理论落地。他关注党和国家理论、政策等方面的创新,追踪国内外学界的理论研究和主张,根据中国式现代化的经验总结和当代全球发展治理等时代需求,从马克思世界历史视角出发,提出自己的创新思考和研究。





站上重庆大学的讲台后,王超不断探索创新课堂形式和内容,进行教学实践改革,让学生在体验中理解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与实用性。例如课堂展示环节,根据同学们兴趣、专业背景知识或关注的社会焦点问题寻找选题,鼓励用小品、PPT、情景剧等多种形式展示,引导同学关注社会发展,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观点和方法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形成和锻炼辩证思维能力。

面对拥有不同专业学生的通识课,他尝试将书本内容转化为具体的、贴近日常生活的案例,便于大家更好地学习知识点,并转化为实际应用。谈及学生通过课程的收获,王超希望他们能够理解、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观点和方法,形成看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正确价值取向,意识到人在本质上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个性与社会性的有机统一,在学习及未来的工作中积极融入“大我”,做一名有个性、有意义的“小我”。



躬行实践,笃实方能致远



 一个人的精力有限,因此“专注”成为了伴随他工作生活的关键词。他认为,只有脚踏实地去做、去实践,尽量排除其他因素的诱惑和干扰,在时间和精力分配方面做出适当取舍和不同程度倾斜,才能完成一个个目标,有所收获。





工作初期由于教学经验不足,前几个学期王超致力于“站稳讲台”。通过不断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不断探索改进更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他力求让课堂生动有趣,既能传授知识,又能激发学生思考。

授课8年以来,他完整地主讲本科生公共必修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研究生专业课《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专题研究》。授课对象覆盖建筑学院、化工学院、物理学院、艺术学院、体育学院等学院。

专业研究上,王超尽量专注某一方向或问题,形成论文、课题和课程内容的聚焦,并进行长期坚持努力,深耕细作,从文献阅读到实证研究,每一步都走得扎实而稳健。经过不懈努力,他发表多篇论文,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社科项目,为学术界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笃行致远,量变的积累才能引起质变,身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者,王超深知其中的道理,并切实努力践行着。



亦师亦友,尊重学生自主发展



“教育不在于填满桶,而在于点燃火焰。”身为研究生导师,王超一直秉持着尊重学生多元选择的教育理念。“研究生阶段的学生在学术研究和实践能力上已经比较优秀了,我需要做的就是尊重和相信他们的自主选择和判断。”在王超看来,研究生阶段的学生自身有着更加理性的分析、判断和自我规划。针对学生的不同选择,适当引导、鼓励他们锻炼和培养具有自身个性的能力。

例如在毕业论文选题上,王超认为教师可能更有广阔、专业的视野,但学生本人的兴趣和意向也极其重要。又比如在研究生阶段能力培养及未来就业方向方面,学生本人有更多基于自身特点和发展状况的自觉理性判断,有的学生表现出的学术研究能力很强,就应当鼓励和引导其学术写作能力培养;有的学生在实践动手、协调能力等方面有较好的表现,就应当鼓励同学积极从事实践活动。





王超还十分看重教育对学生心灵的塑造作用。他鼓励不同年级的学生之间多交流,学会如何沟通、如何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在与所带研究生的交流过程中,通过不定期开展组会等形式,了解同学们的日常学习及心理状况,关注他们的情感和心理健康,并根据自己切身经历,力所能及地给予同学们一些参考和建议,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

“作为一名在高校‘一线’工作的教师,能够深刻感受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这将更好地鼓舞和推动教师在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之中贡献力量。”王超老师说。

未来,王超老师将秉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勤勤恳恳、不辍耕耘,争取在科研领域突破创新,并继续进行教学实践探索,能够从“站稳讲台”走向“站好讲台”,做一名新时代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文字:宣传部 夏莹 李方漪

编辑:齐雨霏 郑佳慧

校对:重庆大学宣传干部素质能力提升计划成员 保卫处 李玲

责编:张婧 卢继

审核:赵深艳


推荐阅读

……

🥮中秋,重大与你共团圆!

265万人关注!速来,就差你啦!

勿忘九一八!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重庆大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