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新技术发展往往伴随着股市大泡沫?

2016-12-29 樊纲 东方时政观察


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进入了一种状态,即高增长低通胀的状态:高就业、低膨胀,这是一种新的经济状态。与其在高新科技方面的发展也是相关的。


现在,我们在樊纲教授的文章中回顾这一经济状态,也会明白,后发国家要追上发达国家究竟要“烧”多少钱?为什么在科技发展的时候股价总会出现大的泡沫?这些问题都是如今我们中国经济依然要面对的。


文/樊纲


新经济最初是指什么呢?是指美国经济进入了一种状态,即高增长低通胀的状态,有人因此说这否定了过去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即高增长、高膨胀,低增长、低膨胀的相关关系,而这次是高就业、低膨胀,所以说出现了一种新的经济状态。


(小编注:”新经济“指20世纪90年代末期的美国呈现的上述经济状态,当时也蔓延至亚洲等地。下文的“这种情况”“这种状态”与之一致。)


不管这种状态如何解释(对于这个状态有很多解释,除了IT技术的解释以外还包括全球化,生产资源的重新配置,全世界的通货紧缩,有很多因素都构成了这一现象的发生),即使说有这样的状态,它也不是什么新东西,历史上这种情况也发生过。而且如果说否定了菲利普斯曲线那就叫新经济的话,那么美国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滞胀”也是新经济了?那时是低增长高膨胀,也不符合菲利普斯曲线。这些都是经济领域中的一些特殊状况,是在特定情况下由一般经济规律所支配的、各种因素组合到一起发生的一些特殊状态,并不能说明出现了一种新的经济规律。


这次新技术的产生,特别是新技术泡沫形成的时期,与历史上其他泡沫形成有些不太一样,因为它还和其他的事情结合了起来。历史上泡沫的形成时期都是高增长就高膨胀了,但这次技术革命所引起的泡沫却和全球化、全球的市场化,全球化的通货紧缩、全球的需求增长速度相对放慢等因素搅在一起,同时发生。现在正在发生的不仅仅是技术革命,还有全球化,还有全球市场化这些重要的经济事件。


什么叫全球市场化?就是全球各角落都搞市场化改革,都在压缩成本、提高效率,扩大生产。国际市场现在的经常性状态、长期趋势回到了20世纪30年代以前甚至19世纪的生产能力周期性过剩的状况。它不能只用技术革命这一个因素来加以说明,否则就要在判断上发生错误。


出现新经济,最重要的理由是企业在没有赢利的状况下股市就可以飙升,不需要有赢利,不需要有分红,只要有“眼球”、有“关注”,股票就有人买,股价就上升,于是当时有人说新经济的股价变动规律改写了资本市场的运作方式。


这就回到了怎么认识资本,怎么认识资本的价值,怎么认识资本市场的问题。资本的价值,其定义就是未来赢利的折现值,资本的价值从来是在讲一个未来的故事。人们相信它未来能够赢利,资本的价值就能够提高。资本市场上还没有赢利的企业的股票当然也可能有人买,只要大家相信它未来可以赚钱。有人说纳斯达克都是还没有赚钱的企业上市了,改变了过去一般的资本市场上资本必须赢利才能上市、股价才能上升这样的基本规律。这其实是不同时期不同的技术发展阶段的特殊现象。一般股市上要求企业报过去三年赢利,不过也是为了给企业一个未来能否赢利的参考,也是要证明一个未来的故事。


而现在新技术刚刚出现时,人们都不知道未来怎么赢利,只要你讲一个未来能够赢利的故事,大家能相信,也会有人出钱买你的股票,这和你说“我在过去几年赢利”所起的作用是一样的,因为你过去赢利了,今后是否赢利仍然是不确定的,就像你说现在没赢利今后会赢利有不确定性是一样的。股市的价值就是建立在一个未来的故事上。从这一意义上讲,一点也没有改变股市的运行规律。


而且,最重要的是,股市历来重复发生的一个现象就是历次新技术的出现都会让股市经历这么一个泡沫的阶段,就是都没赢利、商业模式都还不知道的时候,股市就可以开始飙升。


比如历史上出现的铁路泡沫、航空泡沫、汽车泡沫、塑料泡沫,等等。当时大家根本没有看到铁轨、飞机,就开始相信铁路、航空能够赢利,而实际情况远非如此。但这正是资本市场调动资源充分利用、迅速利用新技术的机制的特点,也正是股票市场的魅力所在,没有新经济泡沫,股票市场就不叫股票市场了。资本市场就是这样用高回报高风险来迅速将资本、人员、新的想法等调动到市场上,大家来“试错”。


而且关键词是“试错”,就是来试什么是不行的,然后进行优胜劣汰,这就叫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不是大家都有先知先觉,想好了之后四平八稳地来做,市场机制就是需要有这样的泡沫,需要用这种方式配置资源,使新东西迅速得到利用。这一点都不改变资本市场的规律,也没有改变经济规律,市场历来如此,从来如此。对此大惊小怪,说这是新现象,不说是对理论无知,至少可以说是对历史无知,是对历史“健忘”。


反过来,当时说股市上有泡沫是为了防止过多资源的浪费,但是并不否定新技术泡沫的功能,这正是股市和新技术的魅力所在。人们在对未来情况还不知道的情况下讲各种故事,进行各种猜想,进行各种创造和实验,优胜劣汰,最后剩下好的,这就是竞争的发展方式。


要淘汰多少,有人说在90%以上,是有道理的,可能要在97%以上。当时某个媒体的主编不同意这种看法,反驳时的论据是说美国风险基金的成功率是34%,而不是10%,所以不会有90%以上被淘汰(意思是大家干吧、投资吧,烧钱吧,没事!)。那么我们就问问这个34%是什么概念?


首先,它是指美国2000年以前风险投资基金成功的概率。但风险投资成功与否取决于所投的公司是否上市,只要上了市,钱兑现了、收回了,风险投资这个项目就做成了,但这并不是说它所投的那个网络的经营最终是成功了。对于投资者来说只要资金收回就是成功。所以这个34%的数字可能是对的,但并不等于未来网络公司能够生存下去,能够最终成功。在中国这个数字可能会更低,因为在中国网络公司不能在国内上市,二板市场还没开,在这种风险投资还没有什么出口的情况下用美国的一个数字来证明中国的事情,可以叫驴唇不对马嘴。但这里最基本的一点还是风险投资成功并不等于网络公司成功。


第二点是,这个34%的数字是2000年以前的数字,是上升期的成功率,这个数字当然高了。我们要看泡沫从鼓起到落下整个全过程,而34%正是泡沫鼓起的时期的情况,并不代表全过程,所以不能用34%来说事。你在泡沫快崩的时期才开始搞,你的失败的概率肯定比97%还要高。


第三点,那个34%是美国的成功率,美国新技术起步早,已经有十年的开发周期,美国领先于全世界,我们要看全世界的成功概率是多少。我们作为后来者,我们的成功概率能够有多高呢?所以我们千万不要被一些既得利益者拿一个数字唬住。


(本文为《经济十八讲:现代经济学读书札记》内文节选,原题为《“新经济”批判——关于新技术、新产业与中国企业竞争力的思考》主要内容从1999年开始散见于若干篇文章,2001年,樊纲教授在北京大学演讲时综合到一起,2004年正式发表在《驾驭脆弱的世界》演讲集中。)





樊纲作品《经济十八讲:现代经济学读书札记》。





樊纲作品《经济人生》。

樊纲

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国务院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主要学术专长是理论经济学,长期从事经济学研究。


现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会副会长,中国改革研究基金会秘书长,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

更多故事和作者信息请点击“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