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岁的叶嘉莹老师,有两个愿望
“只要有中国人
古典诗词就不会亡”
南开大学校园里
一位如荷般优雅的百岁老人
裹着淡粉色绒毯,一头华发
一开口,谈诗词
时光便穿云而过,明媚有力
她常被人称为“穿裙子的士”
在中华古典诗词的世界里
叶嘉莹是名副其实的殿堂级人物
但她最看重的
还是“教师”的身份
她说
自己生来就是一个教书的
从1945年大学毕业至今
她在讲台上站了70多年
她说
“我一直在教书,这是情不自已”
对诗的俯拾
亦是她一生的平仄
她说
“这么好的东西
怎么能不讲给年轻人知道?
你不能讲给年轻人知道
你不但是对不起下面的年轻人
你上也对不起古人”
今年100岁的叶嘉莹
有两个关于“教师”的朴素愿望
90岁生日时她说
“如果人有来生
我就还做一个教师
仍然要教古典诗词”
95岁时
她又提起另一个愿望
“在有生之年
把即将失传的吟诵留给后学者”
如今已百岁的她
仍在追求古典诗词文化的“珠圆月满”
她的课堂
总是那么吸引人
初回南开大学的叶嘉莹一开课
一间可坐300人左右的大阶梯教室
就“人满为患”
教室台阶、窗台上都坐着学生
数学家陈省身也挤在台下
一次,连叶嘉莹自己也挤不进教室门
她白天讲诗、晚上讲词
学生们听到不肯下课
叶嘉莹说自己的讲课风格是“跑野马”
一句“小山重叠金明灭”里的
“小山”两个字
她就能讲上3页纸的内容
说到李商隐的《嫦娥》
她会讲到王国维和王维
有年轻教师听完她的课
感慨“叶先生‘跑’一大圈还能‘跑’回来”
2016年9月10日教师节当天,南开大学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来到文化学者叶嘉莹的处所——迦陵学舍,送去节日祝福。新华社记者 李靖 摄
她的课堂
总是将诚意装满
叶嘉莹写竖排繁体的板书
一边说一边写,速度很快
因为经常写板书
粉笔灰使她的手指总是皴裂
她的右手拇指和食指上总贴有胶布
一些听过她的课的朋友
常常告诫她
讲课不要太大声
要节省点精力,注意身体
但她一讲起课来,就什么都忘了
她给大学生讲
也给幼儿园的小朋友讲
密集的时候
隔一天一讲,每次3小时
有的课程录像中能看到她轻微地咳嗽
但是她的语调没有降低或减慢
“如果用我的老师顾随先生
常说的一句话来形容我讲课
就是‘余虽不敏,然余诚矣’”
她的课堂
总是为学生着想
对于不认真、不下功夫的学生
叶嘉莹批评起来也很严厉
语气重,近乎呵斥
如果学生很刻苦认真
即使谈诗谈得笨拙可笑,她也宽容
之前叶嘉莹在课上发现
不少学生把二手文献看得很熟
原著文献却都看不懂
她心里着急,很严厉地要学生们
下苦功去看、去背
对此,有学生回忆说
有一次讲辛弃疾的词时
叶嘉莹鼓励大家多背诵
恰好家中有不少橘子
她让大家比赛,谁背的多
就把橘子奖给他
这些年
叶嘉莹的身体已大不如前
能登上讲台的次数越来越少
因而她愈加珍惜
几年前
叶嘉莹不顾一场大雨
前往南开大学一场既定的讲座
习惯站着讲课的她
婉拒了中途学生搬来的椅子
颤颤巍巍地站了130分钟
有学生发现
她的腿肿了
但身边的人从来没听她提过这件事
她努力把课堂变得广阔
只要有人邀请她讲课
她都会欣然前往
从不问报酬
有人统计
30多年间
她应邀到国内几十所大学讲学
举行古典诗词演讲有数百场
尽管生活极度节俭
她还是将自己毕生的积蓄
捐赠给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
用于支持中国传统文化研究
累计3568万元
有人好奇
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决定?
叶嘉莹说
“我的莲花总会凋落
我要把莲子留下来”
来源:新华社,记者:白佳丽、张建新、尹思源、伍越
本期编辑:李娜、方梓祎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