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因“舌尖3”这家面馆一夜成名,10天后却“兴奋”不再

1825期 职业餐饮网 2021-06-30


“我做的就是一碗传承了几百年的家常面。”孙竹青说,“食客看了‘舌尖3’后进店,对我的高期待,现在让我异常尴尬。”


“再尴尬,也要坚守。”孙竹青表示。



文丨半岛都市报 王永端


央视《舌尖3》中介绍的胶东摔面,让西海岸新区的“竹青胶东摔面”火了一把。


这碗名不见经传的面走入更多人视线的同时,店老板孙竹青也因此成了“网红”。


尽管孙竹青等一家人曾为自己的摔面手艺登上“舌尖3”而“兴奋”,但两个月来,因食客的猎奇心态和过高期待,他已“兴奋”不再。


经常有好奇的路人拿相机拍摄孙竹青制作摔面的场景。


缘由:这碗面何以走进“舌尖3”?


因为一名媒体记者的出现,让名不见经传的胶东摔面发生了改变。


1. 当地媒体记者写入美食栏目


2017年夏天的一个晚上,一名中年男子带着孩子走进西海岸新区的竹青胶东摔面馆吃面时,发现这里的面条与众不同。


这名男子边吃面边向孙竹青询问面馆来自哪里,何时在西海岸安家等情况。


一番闲谈后,孙竹青才知道来自己店里吃面的这位男子是当地一家媒体的记者。


职业的敏感性,让这名记者觉得这家面馆落地青岛西海岸新区无疑给市民带来了新口味。


很快,“胶东摔面”登上了这家媒体的美食栏目。


2. 视频自媒体拍摄剪辑视频发到公众号


同时,一家视频自媒体也对孙竹青摔面的制作场面很感兴趣,于是,这家自媒体的拍摄人重新拍摄了孙竹青如舞蹈般摔面的过程,并将视频剪辑后发到了微信公众号上。


无意中连续两次被美食栏目报道,面馆渐渐有了名气。


3. 央视记者暗访,并透露可以向“舌尖3”推荐


此时,2017年青岛啤酒节西海岸分会场活动正酣,在此采访的央视两名专拍美食节目的记者恰好听说了孙竹青的面馆。


孙竹青在制作胶东摔面。


同样出于职业敏感,央视记者为探虚实,在没有透露身份的情况下,专门跑到孙竹青的面馆去尝面。


饭罢,两名央视记者还悄悄站在一旁,专门看孙竹青摔面的过程。


“央视记者来我的面馆吃饭,我都不相信。”孙竹青说,“见我不相信,他们将记者证拿给我看,我才信了。”


两名记者说孙竹青的摔面可以向“舌尖3”推荐,就这样,双方留了电话。“我的面馆能上‘舌尖3’?我都不相信。”孙竹青说,“后来1个月都没联系,我就把央视记者说的这事忘了。”


4. “舌尖3”栏目组打来电话


9月中旬的一天,一个北京的电话打给了孙竹青,电话是“舌尖3”栏目组打来的,表示孙竹青的“胶东摔面”列入拍摄选题,让他做好出镜拍摄的准备。


“自己一个小面馆能上央视‘舌尖3’,到这个时候我还是不相信。”孙竹青说,直到央视摄制组一行七八人扛着设备走进他的面馆,他才相信“舌尖上的中国”来了。


摄制组在孙竹青的面馆拍了整整一周时间,今年2月中旬,胶东摔面通过“舌尖3”在央视的播出而广为人知。


感受:“火爆”之后备感尴尬


一个只有百平方米的身边小店,竟然也能登上“舌尖3”,这着实让附近的百姓大乎不可思议。


“我们上班就从‘胶东摔面’馆旁边走过。”一名女士告诉半岛记者,同事告诉她楼下的一个面馆上了“舌尖3”之后,她和同事才去排队品尝摔面。


饭馆里人头攒动。


1. 上了“舌尖3”,营业额翻了3倍


孙竹青告诉半岛记者,在上“舌尖3”之前,他每天能卖150~200碗面,上了舌尖3之后的三四天内,最多时一天能卖600碗面。


“那时候我和妻子都沉浸在兴奋中。”孙竹青说,“当时绝大多数食客都是奔着尝鲜和看摔面制作的猎奇心态来的。”


孙竹青的妻子告诉记者,“舌尖3”播出后,食客吃面的队伍要排出几十米,门前一大片人,还有食客因排队时间过长而产生埋怨。


2. 火爆10天之后,归于平淡


实际上,这样的场景只维持了大约10天时间,如今面馆门前已经没有了先前的火爆。


“从当时最多的600碗面,到现在两个月了,尽管吃面的仍很多,但已经跌到了平均每天300碗,少时才200碗。现在归于平淡了。”


3. 火了之后,坚决不涨价,不减量


“涨价吧,涨价吧……”胶东摔面随着“舌尖3”播出不久,民间传来一片涨价声。


“胶东摔面不能因为上了‘舌尖3’就涨价。”孙竹青说。至今,他的面不但仍保持着小碗10元、大碗15元的价格,而且面的数量也没有减少。


4. 尝试网上销售,口碑不好,倍感尴尬


除了到店里尝鲜的食客之外,一些快递公司在胶东摔面走上“舌尖3”之后,主动联系孙竹青将摔面推广到网上进行订售。


但网上订餐业务开展之后,一些食客评价说“竹青胶东摔面没有想象的口味”“一般般”“没什么大不了”,更有甚者直评“竹青的面简直是在骗人”“这样的面怎么就上了‘舌尖3’”……这些评论,让孙竹青备感尴尬。


面对这些评论,孙竹青向半岛记者表示,他做的就是一份家常面,没有添加任何添加剂的良心面,“哪怕再尴尬,也得坚守下来”。


“我只不过是将老人们的这一手艺传承了下来。”孙竹青说,一个地方一个口味,一个人一个饮食习惯,他不可能满足每个食客的口味,“希望食客期望值低一点”。


孙竹青在制作胶东摔面。


5. 出名之后,有麻烦,也有便利


一个事实是,在胶东摔面上“舌尖3”之前,孙竹青的妻子每天下午都去幼儿园接4岁的小女儿,而现在孩子只能托付给亲戚接送。


孙竹青说,小店出名前,妻子接回孩子直接放到店里,孩子哭闹无所谓;小店出了名,一些食客到店里看见哭闹的孩子直呼“影响心情”,就只好找亲戚安顿孩子,当他们每天忙完晚上再去接孩子时,孩子都睡着了。


胶东摔面走上“舌尖3”之后,西海岸新区政府、服务业发展局、工商、城管、街道办等多部门都给予了帮助,大家来到面馆参观,当面询问孙竹青开面馆是否有难题。


“人家大老远开车来花15元吃一碗面,吃完面出门发现车上被贴了百元罚单。”孙竹青直言不讳,“有时候吃面者拿着罚单来问我,能否在店门口设些停车位……”不久,相关部门在面馆前专门辟出了停车区,贴罚单之事再没有发生。


当时,孙竹青还向相关部门提及春节之后,因员工回家过节,他的面馆一时缺少洗碗工。随后,相关部门出面找来了洗碗工。


人物故事:传承家族手艺,16岁就开面馆


1982年出生的孙竹青,直到读初二那年,全家的生活还是全靠父亲在石材厂每月不足300元的工资和母亲用独轮车卖鸡蛋维持。


“初中三年级那年我15岁了。”孙竹青说,当时要交初三全年600元的学费,但那时候家里穷,一时拿不出600元。“我不忍心再看着母亲在烈日下和暴雨中卖鸡蛋供我上学。”孙竹青说,他一咬牙就辍学回家了。

 

制作好的一碗摔面。


一个少年离开了校园,能干什么?孙竹青被开面馆的叔父拉进了面馆,开始学着在五尺案台上摔起面条。


“起初,我并不知道胶东摔面的由来。”孙竹青告诉记者,直到他自立门户开面馆了,叔父才告诉他胶东摔面发源于清康熙年间,叔父的手艺是爷爷手把手教了而传承至今的。


在孙竹青的印象中,他从小就是吃着叔父所做的胶东摔面长大的。3斤重的面团在一个少年手里摔来摔去,抛在空中再扯成细细的面条,三两天的尝试,孙竹青的胳膊就疼得抬不动了,有了打退堂鼓的念头,此时孙竹青的父亲愤怒了:“要不你去上学,要不就回面馆!”


“自己出了校门,哪还有脸面回去?”孙竹青接受半岛记者采访时说。最终,倔强的他又回到了叔父的面馆,继续学起做摔面。


孙竹青老家所在的桃村位于烟台栖霞市桃村镇政府驻地,白天车水马龙。在叔父面馆里学了近两年,孙竹青摔面的功夫已相当纯熟。


此时,叔父就劝着让他自立门户也开个面馆,靠这门手艺将来养家糊口。


就这样,孙竹青在村里租了一个小房子并用自己的名字开了一家“竹青胶东面馆”。时年,1998年。


后来,随着面馆生意的火爆,单靠孙竹青与母亲已经忙不过来了,于是他不但招聘了伙计还租了更大的店面。


这样,孙竹青这个年轻的店老板每天让面团和面条在他的手里飞来飞去,这个传承了数百年的老手艺被他经营得有声有色。期间孙竹青也因面馆收获了爱情,结婚后,妻子负责管理账目。


经营面馆多年,孙竹青多次将面馆搬家。第四次,孙竹青将面馆搬到了自己购买的商住房里。这套商住房是他卖掉家里的老房子,加上自己多年积蓄购买的。


在自己购买的这套商住房里,孙竹青的面馆一直经营到了2016年。


早年因家境贫寒未能完成学业,这一直是孙竹青的一块心病。在他看来,孩子不但不能扔了学业,还得接受相对好的教育。于是,孙竹青将大女儿送到了当地一所寄宿式学校。


2016年秋天,孙竹青在青岛工作的一位表哥劝他到青岛开面馆,并建议将孩子安排到青岛来接受更好的教育。于是,“竹青胶东面馆”在西海岸新区扎下了根。


在孙竹青看来,当时学摔面完全是为生活,现在手艺有了,这碗面也出名了,但毕竟一次出名改变不了命运,改变命运还应靠脚踏实地。


“尽管一些食客的猎奇心态让我尴尬,但再尴尬也要坚守。”孙竹青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