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饺皇后”逝世,一颗水饺卖60亿,堪比老干妈!
文丨职业餐饮网 王春玲
新年开工的第一天,当所有人都还沉浸在新年所带来的喜悦的时候,一个噩耗却突然传来:“湾仔码头创始人臧健和逝世了!
至此,这个32岁做餐饮起家,到往后42年生命都和饺子交织在一起,一手打造60亿水饺帝国的女企业家将永远离开!
令人悲痛!
在她命运多舛的一生中,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又是如何做餐饮,从一个流动地摊小贩,到缔造60亿水饺帝国的呢?
32岁在酒楼做杂工,
洗碗洗厕所,月薪600元!
“如果一个人中年离异,独自带着两个年幼的女儿,在举目无亲的地方生存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
……
这不是狗血的影视剧角本,而是藏健和所亲历的真实人生。
因为没能生出儿子她被丈夫残忍抛弃,1977年带着两个幼女来到香港,举目无亲。
为了养活女儿,32岁的她在香港酒楼里做杂工,洗碗、刷厕所都干,但月薪只有可怜的600块。
而屋漏偏逢连夜雨,在搬重箱子的时候臧健和被同事撞到,腰骨裂伤,住院期间又查出患有严重糖尿病,黑心的老板不但拒绝赔偿,还讽刺她是因为穷得想讹钱,扣薪后辞退。
在好心律师的帮助下,老板同意支付3万赔偿金和4500元工资,但正需要钱的臧建和却只收下了工资,此后,她还拒绝了香港福利机构的公援金。
她说“冻死迎风站,饿死不弯腰,吃救济会失去斗志,孩子做人也挺不直腰杆。“
做餐饮小摊起家,
靠四大“反差”成为水饺皇后!
原本生活就已经十分不堪,身体上的不适让生活更加艰难。
一次,好朋友来家中探望臧健和,为表示感激,她亲手为朋友做饺子,一口下肚,朋友赞不绝口,“你做的饺子这么好吃,去外面卖一定赚钱。”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仿佛打通了臧健和的任督二脉。
“对啊,自己本来就是山东人,山东人做饺子是很厉害的,再加上出摊可以解决身体障碍,不舒服了随时可以收摊休息”。
于是,经过考察她选择了彼时香港很重要的交通枢纽——湾仔码头,自此以后的8年时间她开始了流动出摊的生涯。
起初,因为害羞和心里没底,她不好意思和人推销,却因为有以下差异化经营,让她成为湾仔地区的明星摊位。
1、地摊也要有名字,让顾客找到自己
80年代初,“品牌”这个词汇,对于很多餐饮老板来说就是天方夜谭。
别说做了,听都没听过,尤其是对于做流动地摊的人来说,哪天有钱哪天就是开心的大年三十啊!
可是,臧健和偏不,她觉得如果没有名字顾客是很难找到自己的,于是她绞尽脑汁的给自己的摊位起名字,一开始叫“北方水饺”,可一想觉得有点虚,后来觉得自己是日照人,干脆就叫“日照水饺”吧,可仔细一想也不对,香港人压根不知道日照是哪里啊,后来一想哪里都没听过北京总听过吧,干脆就叫“北京水饺”了。
后来,因为臧健和常在湾仔码头出摊,顾客都亲切的称呼她为湾仔码头臧姑娘,因此才演化出了现在“湾仔码头”这个品牌。
2、把饺子皮做薄,适应香港本地人口味
在臧健和的认知里饺子是给顾客吃的,顾客的意见和想最重要,所以她就养成了爱观察顾客的习惯,从顾客的一举一动中找出自己的问题。
某天,她发现有顾客只吃了馅,把皮全部留在碗里,她赶紧追上去询问,对方用地道的粤语回答:“饺子皮厚得像棉被,怎么下得了口?”
这让臧健和恍然大悟,原有的北方水饺因为皮厚,并不适合香港人,于是她把饺子皮做薄,以此适应香港本地人的口味。
3、每天给餐具消毒,卫生安全
80年代,是一个粗狂的时代,解决温饱仍是人们的第一个需求,所以不少老板都潜心在产品上下功夫,很少关注卫生和体验方面的东西。
但从做流动地摊之日起,她就给餐具消毒,为此她还常说:“要是做给自己吃还没这么多讲究,一想到是给别人吃的,就得对得起人家的信任。”
4、在乎顾客的意见,亲自检查面粉,注重品质
从做流动摊位起,臧健和就有一个在产品上的较劲,那就是要用最新鲜、最入眼的蔬菜和肉,面粉也要用最筋道的。
这其中,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小故事发生,一次顾客在饺子里吃到了一根面粉袋子上的线,十分不悦的说:“是不是下一次我来你这里就能吃到针了呢?”
从此以后,每袋面粉臧健和都要亲自检查,在那个时代像她一样懂得倾听顾客意见的老板并不多见。
30家媒体报道,
让“湾仔码头”在香港一炮而红!
如果只是经营的好,但是没有口碑传播,臧健和的湾仔码头并不足以被全香港人所熟知。
一次,用餐的其中一位顾客是《文汇报》的专栏记者,他在偷偷观察着母女三人,并将事迹在报端发表。
此后,臧健和“街头水饺皇后”的大名传遍了大街小巷,她的摊位前开始排起了长龙,她的名气越来越大,除了顾客口口相传,期间还有30多家媒体对她采访报道,她还登上了周刊封面,要知道在那个时代她可是流动摊贩中的第一人。
1997年,她又借助电视剧《水饺皇后》的原型,成为最有影响力的女企业家。
两次合作,让她缔造出60亿元水饺帝国!
名气打开了,钱也赚到了,可苦恼也随之而来,因为现包现做,雇佣了几十个人,可还是不够做。
后来顾客嫌等的时间过长,就说:“要不你就别煮了,包完了我们打包回家自己煮吧。”,这就是湾仔码头做速冻水饺最早的雏形。
随后更大的惊喜从天而降,日本大丸百货公司老板要跟臧健和谈合作,起因是他12岁的女儿十分挑食,却对湾仔码头情有独钟,女儿的表现让商业嗅觉敏锐的父亲看到了湾仔码头水饺的市场潜力,准备让其水饺进超市。
但日本大丸百货公司老板却有一个苛刻条件,要在大丸公司的工厂里生产,用日式包装,以大丸公司产品名义出售,这直接遭到了臧健和的拒绝。
臧健和虽没做过大生意,但道理想得通,如果不留电话,就等于切断了和顾客的所有联系,也无法听到顾客的反馈,这个回复让大丸百货公司老板是心服口服。
这一次和百货巨头合作,让湾仔码头水饺占领了香港大部分的新鲜水饺市场,及30%以上的冷冻饺子市场。
到了1996年,湾仔码头水饺在香港已家喻户晓,以臧健和为原型的《水饺皇后》的热播更让她成为风云人物,引起了诸多商业大佬的关注,其中就有哈根达斯的母公司——拥有120多年历史的美国品食乐食品公司。
此时,臧健和也发现,工厂的效率也远跟不上市场节奏,于是两者一拍即合,品食乐“连名带姓”买下湾仔码头七成股份,在其强力运作下,“湾仔码头”快速在上海、广州建起现代化工厂,进军国内市场,并推出手工包制的馄饨、汤圆、云吞等新产品。
这一次和食品行业巨头合作,得以让湾仔码头在全国扩张,从并缔造出60亿元的水饺帝国!
小结:
有人说,臧健和是不幸的,被丈夫抛弃,远走他乡,身患重病;
也有人说,她是幸运的,两次遇贵人;
而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一个餐饮创业者的倔强,对品质的追求,对顾客的在意,和对发展的追求……
就像她说的那样:“我并不认为我成功了,因为我的前面还有人,一个企业家永远不可以封顶。”
谨以此文,献给远在天国的臧健和,愿安好!
(本文作者王春玲,微信号canyinwang168,如有对文章方面的探讨请加作者微信号)
-END-
主编丨陈青 编辑丨马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