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腾讯发布「车载微信」,让你可以边开车边聊天

陈文俊、蒋鸿昌 AppSo 2019-05-31
我们什么时候不用微信?
答案可能只有睡觉和开车时。而现在,微信想让你在开车时也不用离线了,传说中的「车载微信」终于要来了。
在今天的「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上,腾讯车联副总裁钟学丹为广大车主带来好消息——目前,腾讯车联已在生态车联网中集成微信服务,该服务预计将于今年内落地。
微信终于「上车」了。
相信有过驾驶经验的读者都知道,每当在路上收到新消息时,我们都要特意将手机解锁,然后寻找聊天框,再通过打字或语音来回复消息。
这无疑是分散了驾驶者的注意力,同时也给其他道路参与者带来安全隐患。
▲车载微信概念图. 图片来自:GeekCar
而今天的「车载微信」就是为提升驾驶安全而生的产品,通过车载微信,腾讯也正构建出数字化的车联生态,将多元的智慧出行融入到人与汽车当中。
车载微信是生态车联网解决方案的重要承载。
全语音交互,目的是让你牢牢捉住方向盘
车载微信是一款为驾驶场景量身打造的产品,而为了让驾驶者专注于路面交通而不是手机,腾讯针对驾车场景的交互和功能,对车载微信进行了量身定制:
  • 全语音交互

  • 专属方向盘按键

  • 通过微信位置发起导航

全语音交互功能是车载微信的一大亮点,同时也是解决驾驶者操作痛点而生的功能。
通过语音控制,驾驶者能在驾车时用语音对微信进行控制;当收到新消息时,语音助手会播报当前内容;当收到微信来电时,我们也可以说出「接听」或「挂断」来选择操作。
当然,消息提醒的交互是双向的。在收到新消息后,我们能用语音直接回复。即便没有收到新消息,我们也能用语音让车载微信寻找联系人,主动发起聊天。
又或者,当我们的微信收到来自朋友发来的餐厅微信定位,车载微信能直接根据定位快速发起导航,从而跳过解锁手机、寻找联系人、设置定位、放置手机的繁琐步骤。
而以上这些操作,我们都能全程用嘴来控制,双手继续握紧方向盘,眼睛继续紧盯四周的路况。
软件生态的语音交互是车载微信的重要一环,另一环则是腾讯与汽车的硬件生态。
结合腾讯与车联生态的硬件,未来汽车方向盘将提供车载微信的专属唤醒按键,方便驾驶者在驾驶途中唤出微信,或与其他车载 app 快速切换。
在专属功能键加入后,驾驶者只需按下方向盘上的按键、说出指令就能完成对微信消息的收发。
此外,基于车载蓝牙模块和手机互联,车载微信能在用户上车或离车时自动登录、断开车载微信,从而更人性化地提升车载微信和车主之间的互联。
在车载微信和驾驶者实现互通后,汽车从交通工具摇身一变成为智能载体,它就像智能手机中的语音助手、家庭中的 IOT 家电,只不过它有了四个轮子而已。
构建车联生态体系,车载微信不止是工具
车载微信有两个特点:能够与手机蓝牙感应,上车自动登录,下车自动断开;拥有跨平台的超级 ID。也就是说,你可以直接用自己的微信登录车联网,只要蓝牙打开,切换甚至可以在无感中进行。
从腾讯的介绍来看,车载微信能做的还不多,主要集中在语音收发消息、通话,以及对在微信上收到的位置快捷发起导航。
不过,从马化腾 2 月份提到车载微信上了微博热搜可以看出,一台能使用微信的汽车对很多人有巨大的吸引力。
腾讯在上个月提出了一个新概念——生态车联网,核心是希望将车企、开发者与 C 端用户连接起来。很多做车联网公司都有类似的战略,车载微信无疑是腾讯车联在争取汽车厂商和 C 端用户时的一大优势。
同时,车载微信也不是一个单独的工具,微信支付被一起集成到了腾讯的生态车联网中。腾讯描绘了可以预期的场景:手机、车机上收藏的歌单可以同步,用户在车上可以续听早上在家听的电台节目。在车上用车载语音助手订一杯咖啡,下车后与咖啡同步抵达办公室。
「全时在线,跨场景、跨终端的全时互联,打通车前/中/后的无缝数字体验。」这是腾讯车联网追求的目标之一,车载微信是实现这个目标的重要载体。
是的,汽车已经越来越像一部行走的手机。
你可以在车上查询附近的加油站、停车场、充电桩,甚至可以实时获取油价、优惠服务、停车位、充电桩状态等动态信息,在使用这些服务后,你可以借助微信的免密支付、无感支付,无需下车就完成整个服务流程。
腾讯车联网还推出了一套跨 OS 的、云端轻量化的开发者应用框架——腾讯小场景。
和小程序很像,腾讯小场景无需下载和安装,可以在云端更新上线,实现基于语音和场景的「主动唤醒」。据腾讯介绍,开发者只要有小程序基础,只需简单改造即可发布成为腾讯小场景,同时支持腾讯内外部生态资源接入。
对近 200 万小程序开发者来说,车联网是个全新的市场。开发者的创意、经验、连接的服务,可以丰富我们在车载环境中的体验,让「车机」和手机的体验更加无缝连接。
注:题图为车载微信概念图

 关注 AppSo,回复「关闭

 教你关掉微信支付里多余的第三方服务 



你会用车载微信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