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沉迷「欺骗眼睛」,这些参加世界大赛的视错觉你能看穿几个?

黄智健 APPSO 2021-01-19

先来看这一副七歪八扭的画,能看出这其中有什么奥妙吗?

2017 年度最佳视错觉大赛亚军作品,奥妙在于交错的黑白点
用一个直尺或者卡片作为参照物对比每一条横线,你会发现每一条线都是平行的水平横线,但拿走参照物后,即使脑子确定它们是直横线,眼睛也会情不自禁看到它们诡异地变歪了。
故弄玄虚并不是视觉错觉图的本意,迷惑眼睛才是它们的初衷。世界上有这么一群视错觉爱好者,每年都会举办一场视觉错觉大赛,评选出当年最有意思的「迷惑行为」。
「迷惑行为」大赏
「年度最佳视错觉大赛 (Best Illusion of the Year Contest) 」是由美国的神经相关协会每年一次举办的视错觉创造比赛,2020 年的比赛已于 12 月 10 日结束,来自世界各地的视错觉爱好者票选出 2020 年最独特的视错觉作品。
2020 年的冠军作品为《3D 版的施罗德楼梯》。施罗德楼梯原是一个 1858 年诞生的经典视错觉作品,它利用了透视的原理,让观众无论从正方向看还是旋转 180 度,楼梯的方向都不会改变。
而作者根据这样的透视反转的原理,用折纸将原本 2D 的楼梯用 3D 立体的形式表现了出来,从效果上看,错觉感不逊色于经典作品。
这种违反物理的楼梯究竟怎么折出来的呢,作者将答案揭晓后会发现,原来这其实只是看起来像楼梯而已。
亚军作品《这是真的吗》也很有意思,「镜子错觉」是视觉错觉中非常流行的主题之一,而作者用易拉罐、卡纸和一个相框就可以做出非常出色的「镜子错觉」效果。
移动镜子,拿起易拉罐,用力地砸向镜子后就会发现,其实这里面根本没有镜子。
眼见还真的不一定为实,镜像的对称有时候不一定是来源于镜子,还可能是由于巧妙的摆放。
当你看到这些扭动的字母时,你感觉它是刚性的还是柔性的呢?这是 2020 年的季军作品,名为《不可能的网格排版》。诡异的扭动让字符的底部变成顶部,前面反转成后面,仔细看起来,字母的各个部分都似乎向着不同的方向旋转。
但是拆解后就会发现,这些像莫比乌斯环一样扭动的字符,其实都是由都是由几个旋转的刚性正方体拼接而成。
如果看完前三名还意犹未尽,还有很多虽然没得奖但依然有意思的作品。
例如《太阳的幻觉》中利用由点、线组成的旋转多边形制造出非常有趣的现象,当我们盯着中心的圆圈时,会感觉到多边形交点处会像太阳一样在射出光线。
这是由于当多边形相交时,我们的大脑会不自觉的将交点连接起来,从而出现特别亮的「光线」错觉,当多边形转动一致时,「光线」错觉也随之消失。
来自日本的团队发现了一种低成本 X 射线。威廉·伦琴在 1895 年就发现了用 X 射线可以透视皮肤,而如今「X 射线」灯并不神秘,拿起手机的闪光灯照照手指,你也能看到自己的「骨头」。
等等,这个闪光灯怎么和我的不太一样?其实「X 射线」的秘密并不在灯上,照射出来的骨头只是几只圆珠笔在玻璃上反射的倒影。
视觉错觉和魔术最大的差别就在于,揭开视觉错觉谜底的一刻人会感到「原来如此」的满足感,而魔术总给人带来「不过如此」的落差感。
根据前面介绍的作品不难看出,比起宏伟复杂的视觉错觉,这场比赛更青睐以小见大的作品。将简洁、不起眼的元素组合起来做出别出心裁的的效果,这也是视觉错觉最大的魅力所在。
2019 年的冠军作品《双轴错觉》会是这种「简约但不简单」精神的最好诠释,看起来这只是由线条交织而成的旋转圆环,但是问到它是朝哪个方向旋转,事情就变得有意思了。
是在逆时针方向旋转,还是顺时针方向呢?
又或者,其实它是沿着 Y 轴方向旋转?
事实上,当注意力聚焦在不同的交叉点时,大脑的第一直觉都会发生变化。
这是由于我们的大脑总是倾向于更简单地去理解视觉信息,当我们看到一团做复杂运动的二维线条时,我们会不自觉将它理解成简单旋转的三维图形。
当参考点发生变化,想象中的三维图形也会相应发生改变,从而产生奇妙的错觉体验,而这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也是视觉错觉让人上瘾之处。
举办比赛,他们是认真的
这场比赛从 2005 年就开始举办,2015 年正式成为一年一度的线上活动,无论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投送作品参加比赛。
参赛者可以将自己的创意制作成一分钟左右的视频,提交到网站上后,由一个国际评委小组进行评分,评分的基准为:
  • 对理解人类思维和大脑的意义

  • 简洁的描述

  • 纯粹的美

  • 违反直觉的品质

  • 震撼

评委小组通过排名后,筛选出前 10 名的选手,再由世界各地的爱好者们在网站上面为喜欢的作品投票,前三名的作品将得到数千美元的现金奖励。
尽管数额不多,对于一个这么极小众的圈子来说,奖金的象征意义要远大于实际意义。
仔细看大赛的 Logo,会发现这上面也充满了视觉错觉的元素——又或者说 Logo 本身就是一件视觉错觉的作品。
大赛的标志由奖杯、波纹条痕以及不断变化的颜色三种元素组成,非常简单却构成了上下两个视觉错觉:
奖杯上边左右的颜色乍一看似乎并不一样,总感觉有一边的颜色要深一点,实际上这是受到彩色波纹间隔出的视觉色差影响,仔细对比会发现其实奖杯的颜色是统一的。
奖杯的底座则是经典的视觉错觉图,边缘看起来就像是两张相对着的人脸,波纹条纹的加入也像是给这张人脸加上了头发,非常巧妙。

日本世博会的会徽《生命之光》
井井有条的赛事安排,比日本世博会的会徽还有意思的 Logo,让人很难想象这竟然是一场由极小众圈子举办的比赛。
如果留意翻翻获奖者和评委成员的背景信息,会发现这场赛事并没有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

反重力滑梯是杉原厚吉的经典作品之一,中心点其实是滑梯最低点
事实上参赛者大多都有着学术或者艺术等专业背景,例如在五年比赛中都拿过奖的领奖台常客杉原厚吉,就是日本的一名数学家,目前在明治大学担任教授。
而评委小组——神经相关协会,也多由科学家、医生、神经学家和艺术家组成,专业性可见一斑。

通过对视错觉的研究,能在创作中避免掉进错觉陷阱
有趣的赛事背后,主办方称他们的目的在于促进感知和认知的神经相关性的科学研究,寻求将这些发现传达给公众,帮助提高医学进步和整体意识。
事实上,在我们生活中也广泛存在着利用视觉错觉的设计或产品。
打破常规的新鲜感
在拍摄科幻电影时,视觉错觉总是最能给人带来科幻感的手法。

整个场景都在圆轴转动
在《2001 太空漫游》、《星际穿越》等科幻作品中,利用将相机与场景一起转动的手法拍摄出主角在太空、异世界漫步的画面,观众本能地会以背景为固定参照物,看到角色反地心引力运动的一幕。
近十年最出色的科幻电影《盗梦空间》中也运用了大量视觉错觉元素,让观众更好的沉浸在这场大型梦境中。
我们都知道电影画面其实是一帧帧的定格画面,之所以会动起来是因为放映机以每秒 24 帧的速度播放,由于速度很快,可以利用视觉停留欺骗眼睛从而让画面「动起来」。
而《黑客帝国》拍摄子弹时间时更是将这种视觉错觉利用地炉火纯青:在拍摄现场准备 120 台高速摄像机呈圆形包围,每个摄像机隔 1/120 秒拍摄一个镜头。
进行后期制作时,每台摄像机仅保留一两帧画面,连贯起来后就会形成子弹时间的环绕特效。

图片来自:Flightclub.cn
在生活中的产品上采用视觉错觉设计的产品也并不少见,例如前两年风靡一时的二次元球鞋改造,用简单的粗线笔在一双白球鞋简单勾勒几笔漫画特有的阴影线条,营造出一种打破次元壁的视觉错觉感。
在 OPPO 新推出的 Reno 5 Pro+ 限定版上,也用电致变色玻璃在背盖上实现了这种模糊了虚幻与现实的漫画风格。
2014 年主打视觉错觉冒险的《纪念碑谷》中,玩家通过交互看到了许多不可能图形的产生,仿佛亲自置身于埃舍尔画中的奇妙世界,对空间有了全新的看法。
《纪念碑谷》被 IGN 评为了年度最佳游戏,并称赞其创造了一系列富有创造性、思考性且奇妙的精心设计关卡,给玩家带来了批判性的思考。6 年过后再回看,它依然配得上这份美誉。

埃舍尔的经典画作《相对论》
这些电影、设计和游戏之所以能给人带来视觉冲击感,正是因为它们利用了视觉错觉打破人们对常规事物的理解,赋予了它们不同寻常的新形态。
而当我们沉浸在这场诙谐有趣的视觉游戏时,这些充满隐喻的画面就像用逗猫棒戏弄猫咪一样,挑逗着我们的大脑。



看魔术师设计魔术,比看魔术精彩多了
点击查看

微信大更新!新增打赏道具「微信豆」,有这 11 个新变化
点击查看

Word 那个「保存」图标同款实物,曾统治了核弹发射 50 年
点击查看


来个一键三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