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史“微团课” | 同济大学:与祖国同行——同济医科服务大局西迁武汉
“四史”在校园主题微课堂坚持共青团政治引领主责主业、充分发挥共青团育人功能,深入挖掘红色校史文化,激发青年学生的内在情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增进青年学生对“四史”的了解,引导青年学生传承党的红色基因和优良传统,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从“四史”中更好地感悟信仰之力、理想之光、使命之艰、担当之要,进一步厚植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同济大学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了光荣的革命传统和深厚的红色资源。“四史”在校园,我是讲解员,我们将陆续推出“四史”主题微团课。今天让我们听听来自同济大学医学院的时代声音青年讲师为我们带来的第二期“四史”主题微团课,共同回顾同济与祖国休戚与共的这段历史吧。
FFFFFFFFFFF
与祖国同行——同济医科服务大局西迁武汉
—同济大学—
从下面这张沿革图可以看到,1907年创立的德文医学堂是同济大学的前身,也是同济医学专业的开端。1908年德文医学堂改名同济德文医学堂,意蕴“和衷共济”,希望用现代医学造福人类。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同济发展成为享誉中外的综合性大学,而同济医学院也是当时全国最顶尖的医学院之一。1948年开始发行的《大众医学》由同济医学院创刊,是国内最早的医学科普期刊。
1950年1月,上海市千余名医务人员组成防治大队,共同应对正在流行的血吸虫病,医学院邵丙扬教授担任大队长,其中200余名同济师生前往太仓,共检测士兵一万名,治愈犯病士兵约五千名。同济大学病理学,解剖学教授李赋京和被誉为“中国人体寄生虫学奠基人”的姚永政教授,发现了血吸虫的中间宿主钉螺的新种“李氏钉螺”“姚氏钉螺”等。
1950年,为了响应祖国的伟大号召,同济大学志愿医疗队,带着五百万市民的嘱托,走上了抗美援朝的征途。次年,同济大学再次组建志愿医疗手术队奔赴前线。时任同济大学附属中美医院院长林竟成主动请缨担任医疗第一大队队长,不顾腰伤,毅然前往长春军医大学为志愿军开展教学工作,将同济人的足迹印在了抗美援朝的战场上。
解放初期,中南地区人口众多,但医疗卫生条件却非常落后,为了当地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1951年中央决定,将同济医学院及附属医院西迁武汉。同济师生本着“以科教济世,与祖国同行”的初心,克服重重困难,扶老携幼,举家迁汉,义无反顾。1955年5月15日,新院落成,标志着同济医学院迁汉工作顺利完成。
2000年,上海铁道大学与同济大学合并,同济医科教育得以恢复,并在历代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焕发新生。同济大学百年校庆时,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曾说,同济的一百年是与中华民族命运休戚与共的一百年;同济的一百年是与祖国科教事业心手相牵的一百年;同济的一百年是与上海城市发展相濡以沫的一百年。医科整体搬迁武汉,同济为中国科教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当今一代的同济学子也正以实际行动践行着“济人济事济天下”的同济精神。
“四史”中的伟大实践,蕴含着对青年政治引领的丰富元素,是对青年政治引领的最鲜活的教科书,充满着理论的光辉与实践的光芒,是对新时代青年政治引领的旗帜和航灯。新时代青年,只有以“四史”伟大实践为蓝本,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才能在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道路上接过接力棒,跑出好成绩,勇立潮头、奋勇当先,砥砺奋进、破浪前行,以更加从容自信的姿态,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