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顶!东方明珠建设中的同济力量!

青春同济 2022-04-23

★ ★ ★

为持续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昂扬姿态迎接建团百年,同济大学团委、时代声音传播社推出“党史青年说”系列主题微课,引领广大青年在党史学习中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

时代声音青年讲师深入挖掘学校、学科、专业的建设发展历史,用青年声音讲好身边的党史故事、传承同济的红色基因

1994年5月1日上午,当时亚洲第一高度,468米的东方明珠电视塔天线整体提升终于到位。市领导在随后的庆祝仪式上表彰了建设功臣,其中来自同济大学的几位科技人员格外引人注目。在这个世界罕见的超重超高设备整体提升研究攻关中,同济大学研究团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下面,让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的时代声音青年讲师娄洁尧为我们带来“党史青年说”主题微团课《同济顶升——东方明珠建设中的同济力量》。

国务院新闻办原主任、上海浦东新区管委会首任主任赵启正说:“在浦东开发建设过程中,全国许多大学都给了我们帮助,但说来道去,帮助最大的,还是同济大学。”

把时间拨回1991年,东方明珠电视塔是浦东开发开放后的第一个重点项目,这种多筒奇异结构的电视塔施工难度极大。顶上作为塔的功能的发射天线,其桅杆长度便达110米,总重量达到450吨,当时属于世界上最长最重的天线桅杆,要从地面将其送到离地面350米的位置,然后让它站起来,为半径80公里的区域内传输质量优良的电视广播信号。

当时国内外电视塔天线杆的安装,常用的方法由卷扬机滑轮组提升、液压千斤顶顶升,或是如加拿大多伦多电视塔天线桅杆采用直升飞机分级吊装,每次吊装一吨。由于条件限制,面对如此难的施工要求,这些方法对东方明珠塔都不适用,如用卷扬机滑轮组提升,势必会耗用大量的钢丝绳,且受卷扬机绳提拽能力的限制,还有多台卷扬机如何同步问题。液压千斤顶顶升,天线杆需空中组装,高空作业非常危险,组装质量也难以保证,且施工周期长。直升飞机吊装由于存在着空中定位问题,也难以采用。

为此,同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的师生们不得不另辟蹊径,自主研制一套顶升方法。从1992年10月,同济师生开始设计 、研制样机、软件开发工作,历经两年时间、3000余次试验,克服了天气、设备、技术等多重困难,针对东方明珠桅杆,团队提出了柔性钢绞线承重、提升器集群、计算机控制、液压同步整体提升的技术方案,并专门设计、研制了钢天线桅杆液压提升设备。最终450吨重的钢天线桅杆安装采用了倒装法拼装、整体提升一次到位的施工方案,同步控制技术和液压提升工艺属国际先进水平。

1994年4月23日,桅杆开始顶升,每天以数十米速度进行着,同济师生钻进20平方米、四周装满操纵监控仪器的平台工作舱中,与天线杆一起上升。好事多磨,到了4月30日傍晚,距桅杆登顶只剩下23米时,高空的的风速突然增加到18米每秒。眼看胜利在望,气象预报却说即日起八级大风将到达上海,持续一星期左右!

当时摆在施工指挥部面前的是一个艰难的抉择:继续提升,万一这个升到一半的450吨的钢针碰了,砸了,断了甚至落下来怎么办?放在那里,万一这根110米长的钢针受到气流作用,在百米高空荡秋千又怎么办?

“那时候,心跳仿佛都静止了,空气已经凝固了。”党员们、干部们,站在高高的塔顶上,大风口上无人退缩,“小心小心!”“慢,慢!”“好的好的就这样”“不着急、不着急!”……短暂的紧张之后,现场又开始紧张有序,有条不紊。东方既白,附近的高层建筑隐约可见,风中的桅杆稳如泰山:桅杆稳稳矗立在塔顶。这一天是1994年五一劳动节。

该电视塔仅在建成后10年内就接待了295位外国首脑,举办了近100次世界级重要会议和300多场大型活动,成为上海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和中国对外开放的标志。

同济的智慧不仅仅体现在浦东的滩涂之上,同济人始终行走在科创、奋斗、奉献最前沿,在港珠澳大桥建设、韩国“世越号”沉船打捞等百余项重大工程项目中,镌刻下同济机械人的智慧与贡献。

从长江水下沉睡千年古船迁移,再到探索未来的贵州天眼,同济机械的力量助力我们保护回忆,预见未来。

从北京大兴机场的钢构飞翼提升,到马尔代夫中马友谊大桥钢箱梁吊装,同济机械的力量助力祖国展翅腾飞,搭建友好桥梁。

同心同德同舟楫 济人济事济天下。百余年的历史中我们同舟共济,自强不息。同济人始终脚踏实地,不骛虚名,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让青春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做济世兴邦,爱国奉献的擎天之柱。

忆光荣伟业,绘青春新篇。同济青年将牢记跟党初心、勇担强国使命,以青春之我、青春之奋斗,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

扫描上方二维码

关注时代声音传播社微信公众号

点击公众号“预约宣讲”

即可预约团课


文案丨娄洁尧

美编丨周弈伽

 审稿丨赵江涛 

责编丨葛畅、王佳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