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吓人!吃栗子竟然吃出胃出血?很多人还在这样吃…

又到了板栗飘香的季节

软软糯糯的板栗成为很多人的最爱

一吃起来就停不下嘴



25岁的刘女士却在吃完板栗后

检查出胃出血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板栗还能不能吃了?

怎样吃才最健康呢?

今天,就为大家科普一下



为什么吃板栗会吃出胃出血?


栗子本身是一种可以算作“主食”的食物,其淀粉含量在42.2%左右。维生素B2的含量是大米的3倍,蛋白质含量与大米和面粉相当。脂肪含量较低,纤维类物质含量也比较高。正因为它有着类似粗粮的特点,所以食用后会迅速在胃肠道中被发酵产生气体,食用过多很容易出现胀气、打嗝等情况。



栗子本身含有较多的糖类物质,糖炒栗子会更多,糖分物质摄入到胃中会刺激胃酸分泌,出现胀气情况。如果食用量过多或者食用人群本身就存在肠胃方面的疾病,那么最终很容易出现由于胃肠胀气较为严重所导致的呕吐,甚至是胃出血(出现此类情况较少)。


如何食用栗子更靠谱?


虽然美味,但要限量


栗子,本属于能量物质较高的坚果食物,虽然营养物质丰富,但也需要适量食用,过量摄入很容易导致身体出现腹胀、反酸甚至肥胖等不良反应。建议每日食用不超过10粒



“蒸煮炖”更靠谱


为了减少盐和糖的摄入,蒸栗子、煮栗子、炖栗子最为靠谱,这样不会增加额外的卫生风险,另外其营养物质也更容易吸收。



找准“时间段”食用更靠谱


栗子的淀粉含量高达40%左右,能量也不少,建议放在两餐中间当零食享用,另外也可以将板栗入菜。不建议饭后立即食用,不仅增加能量的摄入,也不易于消化。


吃栗子的同时,请减少主食的食用量


因为板栗本身含有较多的淀粉,所以也是一种不错的主食。


哪些人不适合食用(多食)栗子?


儿童、老人要少吃


板栗本身淀粉含量高,进入身体不易消化。所以儿童和老人建议少吃。



胃肠等消化系统存在疾病的人群


既然栗子食用过多容易对身体造成伤害,那对于本身胃肠存在疾病(消化不良、容易反酸等)的人群,应不吃或少量食用。


糖尿病患者要“限量”


淀粉在消化后会分解为葡萄糖,对于血糖的波动影响也不小,糖尿病患者应谨慎食之。


另外,如果本身对于板栗存在过敏的情况,请您避免食用,降低过敏症状的发生。



对于栗子

建议您在购买之时要细心鉴别


一方面要购买到优质靠谱的栗子;另一方面是因为市面上的一些黑心商家为了提高栗子的卖相,让其更加诱人,会在炒栗子的过程中添加提色剂“石蜡”,有些商家为了节省成本甚至还会使用工业石蜡,但是这种物质中含有强致癌物“多环芳烃”对于脑神经和肝脏器官等多方面都容易造成损伤,所以更需要我们在购买时靠谱鉴别。


看外观


购买栗子,请您选择表面光滑、形态饱满、不存在虫子眼和器械损伤的栗子;对于“石蜡栗子”也要适当鉴别,靠谱的糖炒栗子应该是用麦芽糖和植物油炒制,颜色正常且“不过度”,但加入石蜡的栗子外表过于乌黑发亮,而且放置一段时间之后颜色也不会退去。


看绒毛+油印


新鲜板栗的尾部都会长有绒毛,一般绒毛较多的更加新鲜,反之新鲜程度一般


购买糖炒栗子,可以适当观察袋子上是否存在油印。正常的栗子袋子上会有油印;而经过石蜡加工的栗子纸袋上通常不会存在油印。


摇质感+摸手感


购买板栗,可以摇晃辨别质量。如果摇晃时听不到声音,证明栗子的果实相对饱和,品质更加新鲜;如果晃起来可以听到声音,则证明板栗已经干瘪,储存时间已经比较长了,不建议购买。


用手触摸栗子的手感,如果栗子的外观过于黄亮,用手摸起来非常光滑,这很可能是加入石蜡加工的;正常的栗子摸起来较粘手,但不是特别光滑


热水泡


买完栗子,建议可以拿回家后用热水进行泡制,如果有油状物漂浮在水面,那您就要谨慎了,石蜡本身不溶于水,通过溶解程度各位也可以进行分辨。



虽然开口栗子看起来更加油亮美观,虽然开口栗子看起来更加诱人,但并不建议您购买;开口栗子在砂子中糖炒后很容易增加本身的粘性,但这样就容易摄入尘土或者有害物质(比如说石蜡),无论从安全角度来看还是营养角度分析,都不建议购买。


这些食物也要适量食用

柿子


进食大量未成熟的柿子、未经加工的鲜柿子,容易引起胃石。这是因为柿子中含有较为大量的鞣酸,鞣酸与胃内的蛋白质结合形成不溶于水的鞣酸蛋白,沉积于胃内;再加上柿子中的果胶、胶质及胃内的食物残渣,它们凝聚成块而形成胃石,医学上称为胃柿石症。块头大的胃石在胃内长期驻扎,会引起胃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山楂


山楂不宜多吃,尤其是有胃炎、胃溃疡,容易返酸的人,以及脾胃虚弱的老人和孩子。山楂的“促消化作用”要归功于其富含鞣酸,能刺激胃酸分泌。而胃炎、胃溃疡、食管炎等患者,本身就胃酸分泌过多。再大量食用山楂,胃肠道会不堪重负。同时,山楂中的一些特殊物质,遇到胃酸易凝结成沉淀物,诱发胃结石。



橘子


橘子性温,多吃会导致上述“上火”症状。橘子糖分高,一次大量食用后,会瞬间提高血液的粘稠度,心脏需加速搏动才能带动血液运转。心跳加速,人的烦躁感加重,类似于中医说的肝火旺。且橘子内纤维较多,未充分咀嚼大量停留在胃里,人会有食物滞留感,不易消化。橘子吃得过多还有可能导致“橘黄症”。




中国消费者报新媒体编辑部出品


来源/科普中国 王思露营养师 中国新闻网

编辑/李晓雨

监制/何永鹏 田珍祥



来潜个水,有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