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tm有读招待所 | 不漏洞拉(从今以后),自由 Bat Lau Dung Laai (From Now on), Tự Do


“有读招待所” 是展览期间的阅读与休息场所,也是激活展览体验的发生地。12月12日(星期日),我们策划特别项目 “不漏洞拉(从今以后),自由” ,通过艺术档案与导读进入一段被遗忘的历史,并邀请大家分享与之相关的世代记忆。


《离岸之歌》展览详情请点击此处



关键词:不漏洞拉 


1979年6月,一艘名为天运号的货轮在香港海域飘荡。船上,近3000名越南船民眺望着不远处的南丫岛。4个多月前他们被拒绝上岸,在海上过起了流离失所的生活 —— 饥饿、疾病、坏天气和拥挤的船舱,无一不让船民渴望脚踏在陆地上的实感。终于,愤怒与无奈迫使船民切断锚链。船在岛屿搁浅。1975年越战结束后,随之而来的越共清扫与国内动荡引发了大规模难民潮。由于从越南到香港船程不到10天,香港成为难民寻求庇护的理想地点。虽然当时的难民署已无法承受蜂拥而至的船民,但受迫于英政府签订的国际公约,香港成为第一收容所,并实施甄别政策 —— 政治难民将被定义为“难民”,由西方国家甄选后移民;因经济原因离越的则为“船民”,由香港负责遣返回越南。为了警醒船民,当时的香港电台用越南语播放这一政策。开头一句的粤语音译为“不漏洞拉”(“从现在开始”),由于长期高频投放而为港人熟知。30年间,香港接收超过23万越南难民与船民,约20至40万离越船民死于海上。


        ——《离岸之歌》展览关键词:不漏洞拉 




 活动介绍 


不漏洞拉(从今以后),自由  

Bat Lau Dung Laai (From Now on), Tự Do (Freedom) 

时间:12月12日(星期日)15:00-17:00 

地点:广东时代美术馆19楼东厅 

领读人:何采睿,梁皓然(online),符璧莹

召集人:沈军

项目协调:大菠萝


#船民  #艺术档案  #社会服务  #记忆 


羁留营中的难民画作

图片来自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特别藏品系列



“不漏洞拉”回响在90年代收看香港电视广播节目的观众的记忆里,成为一条语焉不详的声音谜题。更多人记得香港导演许鞍华的电影《投奔怒海》(1982),在华语世界对于越南船民的想象中投下一层挥之不去的悲情底色。多年以后,想象慢慢凝固为某种模糊印象。2017年,香港艺术家与策展人梁皓然前往阿姆斯特丹查阅“越营艺穗”的档案。纸本上确实落满灰尘,如同这段隐去的历史——过去的二十年间,他是第三位触摸这些档案的人。这一香港最早有社会服务意识的艺术项目,曾于1988至1991年介入越南难民羁留营,除却教授绘画,也启发了自出版越南语杂志《Tự Do》(自由杂志),乃至针对性别固化问题,在营中引导建立了女性小组(Women’s Group)。2021年,他策划了展览「自由小姐(Nàng Tự Do[1]——园泉越营艺穗档案及越南船民在香港的痕迹」,人们在现场重新与这段往事相遇。 


《Tự Do》杂志封面(1991年1月刊)

图片来自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特别藏品系列



在广州长大的符璧莹则向我描述了这样的场景:二十年前,当她提到自己读越南语专业时,经常会被问到“不漏洞拉”的含义。彼时她去问越南外教,对方也不解其意。多年后翻查资料,她才意识到这是当年粤语母语者听到越南语词组后的转述,而这种误读,在她听《越南语三百句》时也发生过。数年前,她翻到爷爷的遗物,里面有一封她表叔寄给爷爷的信,大意是"现在"安排大家去美国,但他想去英国……

这些瞬间是珍贵的,它让我们抛开先入为主的想象,慢慢剥开记忆,进入更真实的讨论,任由个体故事与公共叙事交织在一起。或许,对于历史和现实的观看总是充满着误读,讨论才显得尤为重要。在本次活动中,我们将邀请何采睿由展览关键词“不漏洞拉”讲起,梁皓然为大家介绍他对于“越营艺穗”档案的研究与策展体验,符璧莹则将选读《Tự Do》杂志并与大家分享她的个人经验。更希望邀请对于这段尘封历史有兴趣、或自身也有体会的你加入这次开放的讨论中。 


[1]  越南语中,Nàng是女性称谓,Tự Do意为自由。



 扫码报名 


本次活动30元/位,包含展览门票

请观众扫二维码预约报名



领读者 


 

何采睿

Aubrëy He

《离岸之歌》展览关键词 “越南船民,不漏洞拉……”撰写者。



 

梁皓然

Leung Ho Yin

策展人 / 研究员,目前生活在香港 。皓然对参与式艺术特别感兴趣,他的项目大多围绕着“跨代”与“跨学科”的概念。皓然目前于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兼任讲师,负责艺术与社会参与为主题的课程。策展项目包括 “Nàng Tự Do - 园泉越营艺穗档案及越南船民在香港的痕迹” (2020-2021,香港中文大学、香港艺术发展局)、“有落唔该” (2020 西九表演艺术教育创研计划)、“学学习” (2019,天台塾)等。他于2020年获香港艺术发展局挑选参与“学校与艺团伙伴计划”,并于2018年获选为 Para Site 艺术空间“新锐艺术人才”之一。皓然定期于Mindly Journal发表文章。 



 

符璧莹

Bea

从经常被问起“不漏洞拉”是什么意思,到经常被说“小语种好赚钱”……二十年过去了,Oanh依然在学习越南语乃至越南文化的路上。 




 有读招待所 

“有读招待所”是广东时代美术馆公共项目部围绕当前展览打造的临时阅读分享空间,我们挑选了与当期展览主题相关的书籍、影像、桌游,也期待与更多伙伴在此发起活动,起于展览,更不止于展览。 


*温馨提示:人工对话时间调整

12月11日 “人工对话”为亲子专场,欢迎加入我们的离岸游戏。详见请参见次条推文。

12月12日 “人工对话”取消,欢迎观众参与 “有读招待所” 特别活动。


 更多公共项目,敬请期待 

理想食堂·活动 Idealist’s Kitchen · Event

克里奥尔的爆炒牛柳

A Taste of Lomo Saltado


2021/12/17

主理人:谭悦 x 戴维·辛克·余

时间:12月17日(星期五)19:00-21:00  


艺式浓缩计划 ArtXpresso Vol.4

地与歌:离散族群的音乐

The Land and its Voices:

Music of the Diaspora


2021/12/19

破壁者 :魏小石 x 张倍瑜 

时间:12月19日(星期日)15:00-17:00

#音乐人类学  #音乐民族志  #离散  #文化遗产 


艺式浓缩计划 ArtXpresso Vol.4

不合时宜的气味

The Smell of Dislocation 


2021/01/ 08

破壁者:谭婧 

时间:1月8日(星期六)16:00-18:00 

#气味(aroma) #家庭史  #离散  #流动 


艺式浓缩计划 ArtXpresso Vol.4

身体与律动:

众神之舞在古巴 

Body and Movement: 

Orishas in Cuba 


2022/01/16

破壁者:Víctor Castro Dance Project x 王星儿 

时间:1月16(星期日)15:00-17:00

#大神舞 (orishas)  #古巴  #非古约鲁巴舞 (Afrocuban Yoruba)  #萨尔萨融合舞(Salsa fusion) 


*欢迎持续关注广东时代美术馆微信公众号获取活动信息。 






推荐阅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