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肺炎高发,家长焦急,医生疲累,急诊超负荷运载,这一波要如何破解?
(点击上方图片进入医讯书屋👆)
导语
急诊爆满闹纠纷!患者:“等了7个小时,看不了不要给我放1000多号”!你如何看?
“看得了看,看不了不要给我放1000多号”
“我们等了几个小时,你们有没有负责人出来跟我们协商过”
“像有些孩子都40多度了,孩子发烧烧得难受死了”
“孩子发烧难受死了,趴到门口吹凉风,等了整整7个小时。”
“现在的问题是号放的太多了”
这是最近在某医院儿科就诊区域流传出来的一段视频......
视频中,家长大声抱怨,围堵在诊区,有工作人员在现场处理。
评论区的网友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意见:
#感觉家长说的没错,条理清晰:医生也不容易,针对的是挂号问题。如果患者特别多,明显看不完,可以给来挂号的家长说明前面已经有很多人在排队,可以去其他医院或诊所就诊,挂上号一直等7个多小时确实不合理。
#不给你挂号你还是要抱怨。挂多了也抱怨。只有一来就看才不抱怨。
#挂不到号,就走了啊...现在是,你放了号,病人在等,但是医生忙不过来...这就是医院的问题...
#再闹更没儿科医生了,1000个号医生都在加班加点......
#他这一吵又耽误了好多时间,吵半小时耽误好几个孩子看病,医生不得不停下来,经常这样。
#很多医院都取消了儿科。风险大、病情变化快、收入低、家长情绪大。现在急诊儿科医生都是年轻人,没有几个主任这些了。
#普通病可以去社区门诊啊,干嘛非要挤在大医院。
看起来大家说的都没错,近期全国各地处于支原体肺炎和流感的高发期,各大医院儿科门诊,都属于超负荷运载状态,孩子难受,大人焦急,医生疲累,让人看了十分难受。
图源:北京新闻广播
有的省市为了保证所有病患都能得到救治,要求医院必须接诊,不能拒诊,所以可能会出现输液杆不足、病患较多等情况。
有的医院的儿科医生从早上七点多开始提前看诊,一直到下午两点还吃不上中午饭,因为上午放的号还没看完。
有的医院已经把有儿科或者内科经验的医生调到儿科支援。然而这些根本不足以缓解段时间大量病人的冲击。并且可怕的是,病人家属的不理解。
各种投诉纷纷到来,投诉医生服务态度不好,投诉导医人员。一言不合就“开卷”。
但是号源不够,不是医生可以决定的。所以请不要把矛头指向医生,不要把情绪无端发泄给医生。
甚至有医院实行急诊限号政策:
根据河南省儿童医院公布的消息:「医院的三个院区,每天门急诊量持续在 10000 人次以上。」
为了就诊量缓解持续增加的就诊压力,多家医院已采取临时措施。武汉协和医院开设非典型病原体肺炎门诊,并在 24 小时急诊的基础上额外加设夜间门诊。河南省儿童医院临时增设 11 个儿科专家晚间门诊,并表示「虽然此次为临时新增的晚间门诊,但可能会持续整个冬天。」
有家长坦言,急诊排了大概有5个小时,经过了挂号、排队候诊、问诊、取药、输液等流程,打完当天第一次点滴,用了大概是将近9个小时。不大的输液室里,全都是年龄相仿的输液的孩子,不少家长自带了折叠小板凳在旁边陪护。
白肺患儿住院难
“前面排队600人”
某儿科医生曾向记者表示,“卫健委为了保障所有儿童能够得到安全合理的诊治,所以他希望初诊的病人在综合医院和二级医院看,进行一个分流;同时要尽早识别出重症,然后重症收到有经验的三甲医院,完成一个双向的转诊。”
但她也透露,由于今年是支原体肺炎流行大年,生病孩子的基数是非常庞大的。因此,重症病例数也就显得很多,这也导致三甲医院压力较大。
图源:北京新闻广播
有患者告诉记者,“门诊大夫都说我们应该达到住院标准了,但是当时在我们前面排了将近有600多个要住院的孩子,那就意味着至少半个月以内是不可能住院的,没有办法,只能保守治疗。”
无奈之下,不少家长只能每天请假,往返驱车多个小时,在住所和医院之间穿梭,带孩子输液。“我们天天在这打点滴,目前来看,可能还得至少一个星期。如果我们要是能够住院的话,可能进程会提前至少一半。”
无处下脚的医院和连轴转的医护
不少家长都说,每天晚上7、8点才是这里最“热闹”的时候,整个急诊走廊里满满的都是人,几乎到了无处下脚的地步。
在北京的一所三甲医院里,早上7点半到达医院输液时都发现,前一天夜里急诊的号还没看完。下午1点多的时候,护士在分诊台贴了个纸,写着截止到400多号都是上午的号,但当时才叫到了200多号,等于到了下午两三点,上午的号还没看完。有好多人都是半夜12点来的,到了第二天早上六、七点钟才看上,都是这样的,真的是太难了。
图源:北京新闻广播
“支原体感染确实是一个高峰,数据最高的时候比平时的感染率是上了三倍。”某三甲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如是说。
为何今年的支原体肺炎来势汹汹?在查阅资料了解到,支原体肺炎一般每5年左右出现一次感染高峰。数据显示,2007年、2011年、2014年和2017年,北京肺炎支原体感染均达到了高峰,也就是所谓的“大年”。在高峰年份中,支原体肺炎病例数量可能超过常年的两倍甚至更多。
被忽视的儿科医生和被忽视的儿科现状
等候就诊满脸焦急的家长们或许没有注意到,医生们其实已经在高负荷工作了,在那扎针那个护士头都不抬,一个孩子接一个孩子在那排着队,那个汗顺着脸往下淌。儿科医生们更是1分钟都不带歇着的,也都是叫外卖进来,相当于没有什么休息时间,然后晚上还要排夜班。急诊这边就更不用说了,24小时不间断。
图源:北京新闻广播
儿科素来有“三高一低”之称:高风险、高强度、高纠纷、低收入。今年,被支原体肺炎、流感、腺样体病毒等多个流行病夹击,儿科“生存”很艰难。
对于儿科医生来说,挑战不只来自于疾病。现实中,孩子往往是家庭的注意力中心,这意味着他们在工作中面临更高的期待、更严苛的审视,需要具有更强的心理抗压能力。有时不被信任、不被理解,或许是年轻医生成长的必经路;遇上忧心忡忡、情绪激动的家长,被迁怒、遭误解、受委屈可能也是“家常便饭”。
如此的严峻环境下,仍有众多的儿科医护人员默默坚守在岗位上,用爱心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筑起了一道坚固的城墙。
除了工作压力大之外,培养周期较长、收入偏低、晋升不易、医患关系紧张等原因,也使得儿科常常面临招不来人、留不住人的难题。《中国儿科资源现状白皮书》显示,现阶段儿科医生的缺口已经超过20万。破解儿科医生紧缺这一社会性问题,需要全社会予以更多支持,一方面要用理解和信任为医生筑牢保护墙,另一方面也要为他们的职业发展竖“阶梯”搭“桥梁”。
“大流行”的到来,也为公共医疗卫生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立上下联动的多部门应急协作机制,让各级医院、各个科室形成合力,显得尤为重要。而从长远看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基层诊疗水平,任重道远。
这就要求,无论是医院、患儿家长、还是社会都要给予儿科医护人员足够的关爱。医护人员体谅大家的不易,大家也要体谅医护人员的不易。不能让医护人员流汗再流血。
家长们无法改变“大流行”这一现象和现实,唯有相信医生、理解医生,配合医生,在忧心孩子的时候,也请分一份包容给到“连轴转”的医护们,只有这样大家才能同心协力、共渡难关!
往期回顾
又一院长因巨额受贿被审,没有一家公立医院高层是干净的?深度剖析“医疗系统崩溃论”
医保最大的恶,是让每个善良的医生不得不去做恶!
31岁北京男医生给女友下药全过程曝光,今年最魔幻恐怖热搜!
河北一县医院收13000元飞刀费被举报,这次卫健委的处理让人忍不住点赞论”
医生用“谎言”治愈患者的视频火爆全网!比医术更重要的是医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