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无知和懒惰让我逃过一劫

和菜头 槽边往事 2022-06-26
如果不是无知和懒惰,昨晚的数字货币大崩盘可能会让我欲哭无泪,现在根本无心写作,把下半年换新电脑的计划推迟三年。当然这句话有点不合时宜,尤其是对于那些遭到重创的数字货币投资者来说,他们可能根本听不出其中的自嘲,只会觉得是在幸灾乐祸。人性中厌恶损失的那一部分占据上风的时候,人就会变得异乎寻常的敏感起来。

但除此而外,似乎也没有什么更好的解释。如果我拥有关于区块链,关于数字货币丰富的知识,如果我愿意花点时间下载个App,绑定自己的银行卡,研究下如何交易,那么我就去了。这件事情很有可能发生,因为在过去的一年以来,媒体上关于数字货币的讨论越来多,曝光量越来越大,加上进来搅局的龙哥马斯克,想不注意到数字货币都难,想找个没买数字货币的朋友圈都难。

假设有一个叫心动率的概念,从0到100表示一个人心动的程度,0表示躺平不动,100表示肯定采取行动。由于我在现实生活中是个无趣的人,可以在家里呆上好几个月不出门,这几年连问朋友一声“在哪儿呢”都不再发生,所以我的心动率应该常年维持在十几二十。但是一周前,我觉得对于数字货币我的心动率已经超过了90,直奔100而去。

这个数字让我有点震惊,苹果的M1出现的时候,我的心动率都没有超过40,觉得还可以再等等(注:iPhone 1出现时,我的心动率是120)。面对数值的陡然提升,我不禁搬了一把椅子,坐在沙发上的我身边,仔细地观察。这个人如果常年心动率只有十几二十,现在都能够提升到九十几,那么其他人又会达到什么程度?换个角度去想,如果连我都已经快要被动员起来了,是不是说明还能动员的人其实已经不多了?

所以,根据我个人的特性,加上对我心动率的分析,我最终决定还是再等等。无论我认识的人每天在网上如何展示实盘操作,如何大笔进账,如何几分钟内就实现本年度的水果自由,我还是决定再等等。我把自己当做工具进行观测,结论是风险已经太高,不适合我这样内心脆弱的人进场。适合进场的人应该是那些偏好高风险投资的人,我们在生理结构上就不同,他们大脑里的杏仁核应该有拳头那么大,只连着一两根神经,自然能承受极高的风险。

至于说数字货币本身,我认为昨晚的崩盘其实不算多大的事。在5年的时间尺度上来看,大概算是一个营销事件。因为狂跌了30%,会引发新的一轮关注。所有的狂跌给人带来的有效信息不是有多危险,而是它原先可以有多高,所以还是一种推广宣传。如果每天是上下2%的横盘,估计再过十年都没有多少人会多看一眼,无论马斯克说什么做什么都没用。

从2009年比特币诞生到现在,观察整个过程让人感到惊叹,从中可以看到观念是如何在人群中取得胜利。十年前人们会问这个东西有价值么?现在人们已经不问了;十年前人们会问这个东西是货币么?现在人们已经不关心了;十年前人们会问这个东西会跌到零么?现在人们已经不讨论了。数字货币作为一种观念,已经被完整地接受了下来,成为了一种长期存在。即便是经过昨晚的崩盘,人们讨论的是什么时候止跌,还有没有可能重回原位,远期可能达到多少价位,但是不去讨论它是否应该存在,或者是否可能清零这样的问题。

现在,我的心动指数又回到了十几,并且因为我的无知和懒惰而感到幸运。但是未来会怎样,我并不敢拍胸脯讲一定会或者一定不会这种话。作为新闻事件,这几天大概会有许多倾家荡产,几分钟清盘的故事,甚至还会有痛哭流涕的小视频吧。但是一定还有许多不说话人,他们并不会说出自己的头寸。


题图摄影:Sixteen Miles Out

图片授权基于:www.unsplash.com相关授权协议


槽边往事和菜头 出品

【微信号】Bitsea

个人转载内容至朋友圈和群聊天,无需特别申请版权许可。

请你相信我:

我所说的每一句话,

都是错的

 禅定时刻

昨天也是一个让亿万宅男心碎的日子,女神新垣结衣嫁给了Uncle Roger.哭币的哭币,哭妹的哭妹,彼此相拥,抱头痛哭,人和人之间的距离那么近,又是那么的远。如果要让我用四个字讲一个让宅男落泪的故事,那么它就是:


星野结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