槽边往事

其他

不请爹自来

有读者问我:“最近写小感悟老是被莫名其妙的人抨击…...虽然大多时候不理解且不认同,但还是免不了难过。想问菜头叔是怎么习惯这件事情的呢?”我当时给出的回答是:“我写了二十多年,头十年是这样的,的确会比较难。但是如果你写的气力比他们骂你的气力要大,那就没关系了。他们骂累了就会休息,而你还在写。”留言区存在字数限制,所以我只能给出这样简略的回答。在有限的字数里,给到安慰(我也一样),给到鼓励(十年后会变好),给到勇气(而你还在写)就够了。但是这个问题的全貌不止于此,它涉及到一个人在世间应该知道的一些默会知识,书本上只会讲方法,不会讲为什么。这里,我把这部分默会知识整理一下:首先,人只要还活在这个世界上,无论你做什么,都总会有人来抨击。我认为这不是一个观点,它更接近于一条公理。如果有《生活》这门课,这句话应该用加黑粗体字写在扉页正中。在它之下,有两条引申出来的定律:1、你之所以会受到抨击,只是因为你做了他们生活中没做过的事情。这件事可能是写作,可能是徒步,可能是丁克,可能是创业,只要他们的生活里没有,而你去做了,那么对于他们而言这就是一种冒犯,他们就要找个理由来抨击。2、你之所以会受到抨击,只是因为你做了他们生活中熟悉的事情。这件事可能是做饭,可能是育儿,可能是购物,可能是看电影,只要他们觉得自己对此很熟悉,就要和你做比较。而且,在比较一开始,就存在着明显的倾向---贬低你,否定你的做法。两条定律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了原始公理的正确性:无论你做什么,都总有人来抨击。这里不涉及善恶那种道德问题,而是纯粹的人性使然。每个人无论别人怎么看待自己,都普遍认为自己总是正确的。每个人无论怎么抱怨自己的生活,但普遍认为自己正在过着的生活才是正确的,正常的,主流的。这是一种执着,也是一种固执,如果没有的话,自我就裂开了,生活也就毁灭了,所以它是人性。很多时候,这种执着会过头。对于那些超出自己生活经验之外的人和事,人们会认为那是一种异常,一种变态,乃至于是对自己生活的一种威胁。心理活动很明确:你怎么敢不过和我一样的正确生活?潜意识层面其实是一种恐慌:万一他们的写作/徒步/丁克/创业真的比我的生活有趣有价值有意义怎么办?于是就要批评,就要否定,乃至坚决诋毁。而在那些自己熟悉的生活经验之内的人和事,人们又倾向于把自己置于专家/大师的顶端,自己才是最厉害最精通的那一个,别人都是混混而已。同样一件自己熟悉的事,有人的确做得比自己好,那么心头就扎了一根刺,感觉到很不舒服。因为一旦有这样的存在,会使得自己,使得自己的生活黯然失色。所以你做饭不如我香,育儿不如我科学,购物不如我实惠,看电影不如我理解的深刻,我要竭力证明这一点给你看,我要想尽办法打击你,于是我就可以继续坐在王座上。生活里有社会规范和礼仪对人进行约束,所以这些否定和抨击会以迂回微妙的形式展现。比如老张家的儿子考上了大学,同事王先生评论说:“那个孩子从小就很努力。”努力这个词在这里不是字面上的意思,而是指这个孩子不聪明,脑子不够用,所以只能下苦功才能上个大学。网络上没有这些约束,于是人们就会本能且直白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表达”这个词在这里不是很准确,应该说是“释放”或者“发泄”才对。我在网上写作头十年,听到的说法是我的文章是“哗众取宠”,我的写法是“小聪明走不下去”。写到今天,换了一批人接着说“怎么还在写”,“真不要脸,一直写垃圾”,“一把年纪了没完没了”。如果我现在不写了,那么又会有人说:“哈哈,果不其然,江郎才尽”,“什么热爱写作,都是装的”,“我早就说过,这人品格不行,坚持不了”。而等到我一旦死了,不再对现实生活有任何影响,那么以上所有这些人又会出来说“一个网络时代结束了”,“和婶一路走好”,“上帝需要天堂里多个文书”。还会有很多篇《我和菜头二三事》,《菜头教我蒸水蛋》,《和菜头是这样拉黑我七个号的》,《震惊!和菜头当年竟然说过这样的话》,《和菜头人生箴言69条》。这里就得到了一个重要补充定律:人只有在死掉的那一刻,才会收获人生中最多的善意和褒奖。它还有一条推论:尸体稍微凉一点之后,因为纪念的声浪太高,挖坟别动队就会开始挖历史黑幕,证明这个死人其实生前也不怎么样,不值得那些溢美之词。然后,人们就把尸体晾在一边,相互开打,证明自己的悼念/黑幕才是对的,才是真的。回到一开始的问题:“最近写小感悟老是被莫名其妙的人抨击…...虽然大多时候不理解且不认同,但还是免不了难过。想问菜头叔是怎么习惯这件事情的呢?”会难过,问题就出在“理解”和“认同”两个字眼上。别人不请自到,猛烈地爹上来,这是我执的结果。自己想要得到理解,得到认同,这同样是我执的结果。一种我执撞击另一种我执,当然会让人很难受。你改变不了别人,正如你改变不了公理,无论你做什么,总会有人突然爹上来,要抨击你,否定你。那么,你唯一可以做的事情就是放弃我执。不再相信如果自己再努力一点,再提升一点,这些声音就会消失,人们就会来主动理解自己,就会认同和认可自己。放弃这样的想法,集中注意力在你想做的事情上,而不是你自己身上,那么这些声音虽然还是存在,但是对你的影响会少很多。放弃我执很困难,那么接受我说的公理,理解我说的定律应该容易一些。你接受了世界就是如此,世人就是如此,那么你也就能理解你的遭遇其实和你自己其实无关。因为即便不是你,换任何一个人来做和你一样的事,相同的遭遇都会发生,那并非是针对你,而是针对所有做事的人。古今中外,都是如此。这里最为核心的问题最好一早想清楚:你怎么看待你自己?你认为你是通过你的行动,你所做的事情而成为你自己,还是说你认为你是通过他人的言辞,他人的印象,他人对你的态度和评价而成为你自己?无论选择哪一种,爹都会不请自来,但是你的个人感受可能截然不同,你得尽早选一边站好,别想着自己可以劈叉。题图标题:《突然之间就爹了上来》创作者:和菜头的小肉手AI算法提供:Midjourney
10月9日 上午 11:45
其他

你怎么还不上车

这几天婉拒了好几次进入股市的邀约,叫我赶紧上车。我没说具体理由,事实上,从2006年离开股市之后我就再也没有回头,这一次也不会例外。他们说年纪增长带来的唯一优势就是知道什么是周期,剩下的则全都是福报。我同意。类似现在这样的邀约我见过很多次,也是这样万马奔腾,也是这样热血沸腾,也是这般无二的呼朋引伴。但我更清楚自己在人群中的位置,在历次股市的周期涨跌之中,我很明确一件事:等大涨的消息传到我这里,等到我周围的人叫我上车,等到我奔赴这场财富盛宴前拉开椅子坐下,肉菜盘子里大概率只剩下一些葱头、大蒜和香菜,然后很快就到我买单的时候了。没出息吗?是的,就是没出息。一个人想要出息需要一早扎马步,我从来就对经济和金融毫无兴趣,别说是知识,就算是常识对于我来说都是个人短板。我不认为在自己没有投入过多少时间精力的领域内会有任何优势,也就不相信自己在股市里能够赚钱。如果我都赚钱了,那对于那些努力学习和研究的人来说,未免太不公平。而且我知道我自己贪婪。2006年那一次创伤会发生,就是因为我起了贪心。看到所有人都在讨论股票,当时我还在丽江上班,专门乘早班机回了昆明,落地就直奔交易所去开户。人一旦起了贪心,就会前所未有地勤奋。我本身在航空业,专门去找人了解了三大航的财务和营收状况,然后挂单购买。结果在那一轮里涨得最好的是海南航,不在三大航之中。我买的航空股涨的时候虽然涨幅很慢很少,但是跌得很快,成功地把我给套牢了。我这人就这点好,挨打了不单会立正,而且会总结分析。我认为我在股票这个领域里没有任何优势,这件事自始至终就和我无关。而且,我还认为和自己周围那些宣称斩获甚多的人也没多少关系。我经济学不行,但是分析文本的能力还是有的。我分析过大量的赚钱故事,发现有结构残缺。也就是说,他们永远在讲自己赚了几个涨停板,翻了几倍,但是从来不会说事情的另外一些关键数据:1、有没有赔的,赔了多少?2、赚钱的股票在个人总仓位里占比多少?3、从进入股市开始,到现在总体的盈亏水平如何?英明神武的故事总是局部,故事的全貌最多也就是个不赔不赚,或者略有盈亏。买对一只股票可以讲十年,与此同时,剩下的股票可能沉默地套牢十年。问多了无非是一句话:我等得起。又没常识,又贪婪,又爱听故事,好在我听了不信,那我这样的人最好还是不要去碰股票。会担心错过这一趟财富快车吗?早就不了。担心会错过就是一种贪婪,而我知道我贪婪。不知道自己贪婪才会想着去坐车,知道自己贪婪就会知道自己大概率是推车的命,推完可以站在站台上挥舞手帕和上车的人道别。后来又有几次牛市,但是都和我无关。有朋友赚到了钱,我为他们感到高兴,也为自己感到高兴,因为这是他们请吃饭的绝佳理由,而且还可以放肆地点好酒。我没赚到钱,但是我也就没有受到自己贪婪之心的影响。说起来每天不断刷新大智慧或者同花顺,因为数字的涨跌而揪心,那是一件相当耗神的活。看着数字变化,一会儿想着发家致富,一会儿想着万劫不复,那也是相当的折磨。你说我现在看着别人宣称一周赚了一辆车的钱动心吗?当然会动心。那我为什么不行动?因为这就像是我参加别人的婚礼,看到新娘穿着婚纱美若天仙,我也会心一动,但是没道理我自己跳上台去和新娘并肩站在一起,或者自己回去也办一场。看看就好,祝福就好。关于大行情到来时的景象,我在网上看到一句话可以说是形容得穷形尽相:“跑路的疯狂跑路,入场的疯狂入场,擦肩而过时连互道一声‘傻屄’的时间都没有,来不及,根本来不及。”我觉得在这人间的无尽剧场里,来得及,一切都还来得及。题图标题:《我比蔡国强省老多钱了》创作者:和菜头的小肉手AI算法提供:Midjourney
10月8日 上午 11:36
其他

正确地和女性聊天

人总是要聚会,聚会也总是要闲谈,但是闲谈的时候并不是所有人都真的很悠闲。如果一次聚会中有男有女,男性通常都要更为忙碌一些。忙着干什么呢?第一件事是打断。不需要统计学数据,只需要通过观察就能发现,聊天中男性会习惯性地打断女性。很自然,很自在,毫无歉意。但是男性和男性之间不是如此,男性会按照年龄、头衔、社会地位、个人财富、宾主关系、席间座次精密地计算,能不能打断对方的谈话,怎么打断,以及怎样巧妙地接话插话然后再回传。第二件事是指教。在闲谈中,人们都会引述一些事,或者陈述自己的事。前者的目的是为了分享,后者的目的是为了倾诉。无论是出于什么目的,到了男性这里都会被理解为对方在求指教。别人引述事情,那么就要纠正对方事实是否准确,要不然就是打断别人开始点评,高屋建瓴地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别人陈述自己的事情,那么就要立即给出意见或者建议,教导别人如何去想,如何去做。如果席间正在发言的女士比较有魅力,那么很容易出现各位男性争相指教的现象。每个人都要给出自己的意见或者建议,而且会天然地觉得自己的建议最好,经常会因此相互发生争执,吵得面红耳赤,最后把别人晾在一边,两只乌眼鸡为了各自的尊严而疯狂互啄。第三件事是上课。上课通常发生在较为年长的男性身上,可能是年龄一到,体内就会分泌一种上课荷尔蒙,人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要抓住什么人,不管对方需要不需要,一定要给对方上一课。观察这一类人会发现,他们的课程通常都集中在自己过去熟悉的领域,很少超纲。也就是说,如果你和他们相见的次数足够多,就会发现课程一直在重播。上课荷尔蒙这种说法听起来很刻薄,有伤功德。但是你仔细回想一下,就应该承认它只是贴切而已。因为对于这一部分男性而言,从来就没有什么顺着对方的话题聊下去这件事,从来没有补充完善丰富这种事。他们有一种神奇的本事,无论席间大家正在聊什么话题,只要他一开口接话,能在三五句话之内,重新把话题引回自己熟悉的那个领域,然后就开始长篇大论地给人上课。由于男性从小学开始就习惯于逃学,所以席间讲课的受灾群众从来都是女性。她们先是被打断了话头,然后又被塞了一堆指教,于是陷入了惯常的沉默。因为她们的沉默,因为她们的礼貌,于是她们就变成了天然的学生。会被某位男性牢牢盯住,滔滔不绝地给她们上课,聊一些她们根本毫无兴趣的话题。而其他的男性如释重负,转头去和别人继续聊别的,反正有人担任了掩护任务。所以,在这里我提出聚会时男性聊天三大守则,尤其是在面对女性的事情,请大家务必遵守:(1)不要频繁打断女性,先把话听完;(2)不要习惯性指教女性,先把话听完;(3)不要给女性上课,实在要上课,先付费。如果能做到以上三条守则,那么聚会的气氛会比较轻松随意,聚会人员会有美好的回忆,于是大家对下一次见面还会有所期待。打断发言并不是什么个人发言欲过强的问题,而是在强调人和人之间的位阶差。只有一方自认为高于对方的时候,才会肆无忌惮地打断对方。席间频繁发生打断,说明这就不是一次彼此平等的聚会,而是在公司在军队里开会。指教对方是一种纯粹的低情商行为。因为情商低,所以只能从言语表面进行理解,不明白有些时候人们说话只是为了分享,为了倾诉。自己需要做的事情是听,而不是说。听也是一种人际交往的礼仪,它甚至要比说得好还要重要。上课的根本原因是寂寞或者是落寞。因为没有人听,所以才利用聚会的机会,抓住个人就开始讲。罹患上课症的人自己可能都没有意识到,其实自己对于自己讲的内容并没有什么兴趣,而是喜欢有人听的感觉,有人陪伴的感觉。感觉寂寞,感觉落寞是自己的问题,排遣寂寞是自己的事,不应该让无辜的旁人来背负。尤其是选择席间最柔弱最礼貌的对象来背负,这简直就是不道德。学会平等待人,学会在不平等中看出内心的傲慢;学会倾听他人,学会在人际交往中听比说重要;学会觉察寂寞,学会自我排遣,学会不要用空洞的话语遮掩自己内心的真实需求。男性聊天三守则并不是为了约束谁,而是为了男性的自我觉知,觉知自己的自我已经溢出了边界,对外界对他人造成了压力和麻烦。觉知自己的行为完全以自我为中心,如果喜欢这样的话,完全可以不用出门的。最后,对于每一个聚会结束散场出门之后自我感觉良好的男性,这里我有一句小说里的对白可以分享。在钱钟书的小说《围城》第三章里,唐晓芙小姐对方鸿渐先生的长篇大论淡淡评论了一句:“我感激得很方先生肯为我表演口才”。“肯为”两个字,直接把钱钟书先生半生的功德池都给清空了。题图标题:《大象席地而坐》创作者:和菜头的小肉手AI算法提供:Midjourney
4月7日 上午 10:32
其他

先开个头

有读者朋友留言问我:“菜头:你有没有那种特别烦躁的时刻?就是看着自己的心不停的回荡起伏,无法安静和安宁。这种时刻,你会做点啥让自己的心安静下来呢?”要知道,写作者尤其是长期写作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持续地体验,然后不断地产生感受,最后把这些感受中的某一个转化为写作灵感。所以,写作者必须是很敏感的一类人。敏感作用于外界的时候是好事,能在一朵花上看出更多颜色,更多细节。但是敏感同样也会作用于内心,一件小事,一点情绪扰动,都会让内心掀起惊涛骇浪。此时情况就会很糟糕,烦躁、焦虑、心绪不宁,坐立不安。念头如瀑无法停歇都是常见现象。其他写作者是用什么方法解决,我可能永远也无法知道真相。就我听闻过的方法,有暴食、酗酒、跑步、泡热水澡等等不同个人选择。就我个人而言,我很早就过了烦躁不安的阶段,进展为心惊肉跳,魂不守舍,感觉命运正在暗中不断蓄力,准备发出残暴一击。那种力量之大扭曲了虚空,以至于让我的汗毛感觉到空气正在轻微振动,有未知的压力正在瞄准我,有什么果实即将成熟然后落在我的头上。所以,任何人都有心烦意乱的时刻,也都是某个从过去时空里结出来的果实行将成熟的征兆。相比之下,心烦意乱无法安住算是较为轻微的症状,准确说应该算是烦恼的一种。我个人不建议暴食、酗酒一类的解决方法,这里分享一下我自己过去常用的方法:如果还没有心烦意乱到非常的程度,那么人就应该还保留了部分思考的能力。这时候就试着去想一想今天一共要去做哪些事,把它们清清楚楚罗列下来。烦恼一定是藏在某些事情后面,所以整理这张清单也会让你觉得心头烦恶,这时候你必须强忍恶心把一桩桩一件件事情写清楚。再长的清单也会有一个尽头,等你写完最后一项的时候,无穷无尽无边无际的烦恼就变成了有限长度的一张清单。你没有办法解决无穷无尽,但你有可能解决一张清单,于是心就从面对无限的麻烦转回到解决有限的问题上来,它就不再像之前那么狂乱无助。接下来的一步会很重要:在清单里挑选一件最简单的事情,立即着手去做,用最简单的方法去完成。比如说你心烦意乱了那么久,可能会觉得心火上升,肾水不济,有些口干舌燥,那你就放下清单立即去弄一杯水来喝。白水就行,不要又陷入选择什么饮料的新麻烦中去,一杯白水就行,喝下去,然后你就可以划掉清单中的一件事。虽然只是喝一杯水这样的小事,解决它同样能带来一阵轻松和压力释放。记住这种感觉,再去找清单里第二简单的事情去做。这时候,你的动力就要比做第一件事的时候强大一点,毕竟之前已经有了正向反馈,信心也因此增强了。就这样一件接着一件,做完一件休息一下,体会一下轻松和压力释放的感觉,接着做下一件。做事本身没有任何意义,但它是一种很好的转换。之前你觉得心烦意乱,心烦意乱全都来自自己内心,来自内心里念头的不断翻腾。现在你转去做事,心的注意力焦点就从内部转为外部,从过去未来现在的乱想乱跑复归当下,于是心的自我折磨就会减少减轻。简单说,别让你的心自己单独待着,要转移它的注意力,不然它就会自动生起烦恼。像这样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去做,能够解决一些细微的烦恼,但是总有一些粗恶沉重的烦恼无法解决。不过,能先解决一些细微烦恼也已经很好了。很少有单纯的烦恼,烦恼总是会相互串联相互纠结,形成很大的一团乱麻。如果你仔细去观察的话,会发现你所感到的烦恼并不是只有一种,而是由大大小小的烦恼相互扭结而成。所以,能够先去除掉一些细微的烦恼是相当好的事情。在你正式开始解决任何困难之前,你总是需要先清理出一个适合你施展的工作面来。粗恶沉重的烦恼可能是你的心最关心的问题,比如说你公司的人力资源叫你下午去见一面,你怀疑这是要辞退。于是,你想到了孩子,想到了房贷,想到了投简历接受一轮轮面试,想到了回家如何向家人解释。由此,就会产生烦恼,这种烦恼就很粗重,压得人喘不过气来。还是回到那张清单,现在你已经习惯了逐一完成各种小事,具备了一定的信心,拥有了部分的定力。接下来的一步同样很重要:不要忙着继续刷任务了,刷任务能解决的烦恼有限。现在请你暂时停下来,回去检查清单上你已经完成的那些事情。然后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我不做这些事情又会怎样?不喝一杯水会怎样?不起身走几步会怎样?不回那个电子邮件会怎样?不会怎样,生活继续,地球照转。记住地球还在照常转动这件事,同时继续向后逐项检查清单上所有没有完成的事项。依照我的经验,这时候会发现绝大多数的事情不做真的不会怎样,它们并没有那么重要。它们要是本身没有多大意义,要么就会随着时间流逝逐渐消散,地球照转,它们对你的生活,对于你的人生影响同样微乎其微。之所以你觉得必须要完成,之所以你因为未完成而感到焦虑烦恼,只不过是因为你已经习以为常,不假思索地觉得应该要完成,只不过是因为你从未静下心来观察一番,事情究竟是什么事,究竟值不值得做?地球照转,当你失去了莫名其妙的“必须要完成”一类的念头,因为未完成而产生的烦恼也就一并消失了。先是让心从内转向外,让心转向当下,就获得了安止,然后让心去仔细观察,让心去思考事物的意义,大多数烦恼就会因此消解。至于说最为粗恶沉重的烦恼,这时候它们也会变得轻了许多。因为它们周围细微、中等的烦恼已经被消除,那么就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消解中小型烦恼的方法同样可以运用在粗重烦恼上,因为它们的构成是相同的,在追问“不做又会怎样”的时候,因为本身没多少意义而同样被消除。另一种是因为剥离了其它烦恼之后,粗重烦恼的脉络和结构就可以被清晰地观察到。一旦可以观察到,它就会从一团无从着力的烦恼转化为一件具体的事,具体的事就有具体的解决办法。于是,你就从感受烦恼转变为想出办法,积极应对,走出之前的情绪。等所有这一切都结束之后,心态恢复平静,内心得到安定,最重要的一步还没有完成:你应当再次思维当你心烦意乱时候的世界,和你此刻看到的世界有什么不同?当你心烦意乱的时候,看到的是一个处处都没有答案,处处只有障碍的世界。而你此刻恢复平静,看到的还是那个世界,不过已经没有那么多阴霾,那么多雾气,那么多障碍困难横亘其中,只不过是一个个具体的人,一件件具体的事。并没有特别难为你,也并没有特别针对你。两下对比,你需要思维一下你的心有多么大的力量,它可以把你所看到的世界变成什么样子,可以造作出怎样的景象来影响你的心情。人们经常说“心的力量”,心的力量不是它能举起几斤铁,也不是它能让人一口气爬上珠峰,而在于它能够制造让你相信的幻象,让你相信自己被困难和障碍包围,让你相信你对现实无能为力,让你相信你是个怎样的人。同样的,心也可以回答诸如“说不会怎样”、“不做会怎样”之类的问题,帮你追问意义,破除覆盖在世界上的这层幻象,帮助你看到人和事赤裸裸的本相。如果你能因为烦恼而认识心的力量,明白它能如何造作,明白它能如何清明,那么,你就获得了对治日常生活中烦恼的能力。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感觉到心烦意乱是一件好事,感觉到心烦意乱而要想要找到解决办法是一件更好的事情,因为它暗中开启了自我认知的大门。同样的,一个人感觉到心惊肉跳,魂不守舍,也是一件好事,起码他意识到在某处有果实正在成熟,正要落在自己头上,于是就有了求取解脱道的可能。而那些懵然无知的人,似乎就在一切无法改变的轨道上通往终局。先开个头,开个头总归是好的。题图标题:《雨村暮色》创作者:和菜头的小肉手AI算法提供:Midjourney
3月25日 下午 12:07
其他

臀部激活

昨天去找了一个健身教练,请他帮我看一下我的整条人蝎子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因为我的颈椎总是左一下右一下疼痛,没完没了。在教练的指引下,我做了一系列测试。结果很喜人,人蝎子没什么问题,该凸的凸,该凹的凹,柔软有弹性。肌肉量也还好,和普通人相比算得上是茁壮。但是教练很遗憾地告诉我,我的屁股死了。具体说,就是他通过测试和询问,发现我在运动的时候基本上用腰肌替代了臀肌,总是腰部吃力,总是不去调用臀部肌肉。这导致我从腰到下肢力量都不平衡,教练说,我距离高低肩只有一步之遥,力量不平衡也造成了我的颈椎问题,以及腰部疼痛。我问教练怎么办,他用术语回答我说:那我们现在就要激活臀部。我以为会是用廷杖或者电击,结果不是。而是让我做好几套非常别扭的动作,用各种器械限制我使用腰肌,迫使臀肌上岗工作。效果相当惊人,我在现场折腾了半个小时之后,突然意识到我还有个屁股,我感觉到了它的存在,我的确可以让它发力,我的屁股活了过来。还不止于此,今天早上我起床,腰部感觉到一阵久违的轻松。以往每天起床都觉得腰痛,以至于我睡了很多年的硬板床,但是没有任何效果。去年底换了一张心痛级的软床垫之后,同样没有任何改善。我一直以为是腰肌劳损或者椎间盘有问题,所有医生都说你不要给自己加戏,你的腰椎很好。没想到,在很多年的忍受之后,健身教练随便调整了一下,我的腰就不再疼痛,而是换成臀肌酸痛。告别教练出来,我发现自己走路的方式都发生了改变。以前我是用腰发力,把大腿向前“甩”出去。视觉效果上和北京大爷差不多,八字步,横晃着走。在教练激活了我的臀肌之后,我是用臀部肌肉收缩,把大腿“送”出去,腰肌终于可以放松下来。回想我在北京中关村流窜的岁月,经常在街上观察人类。中关村有学生,有商人,也有互联网从业者。要分辨谁是互联网从业者很简单,无论男女美丑高矮胖瘦,你就看他们的屁股就行。只要是屁股大而扁平,软趴趴毫无力量,那就肯定是互联网从业者,因为他们经常在椅子上一坐就是10几个小时。屁股越大越平,也就越是资深---直到进入管理岗,有了独立办公室,可以不请假随时往外跑之后,屁股才会开始收缩,从奶酪大饼变回桃子。现在我重新思考这个现象,得出一个结论:互联网杀死了屁股。半个身体的重量压在上面,一压十几个小时,根本没有收缩用力的机会,屁股不死谁死?互联网从业者是腰托的狂热爱好者,椅子上不断换各种腰托,我现在想来,问题可能并不是在腰上,而是在臀部。因为屁股死了,不得不用腰肌作为代偿,才导致腰肌负荷过大,时间一久就疼痛,这不是可以通过腰托来解决的事情。在我年少轻狂的中小学时代,我和同学经常用沾湿的跳绳、红领巾,以及教师的戒尺教鞭,甚至是自己从家里带来的铁丝鞭子,在课余时间彼此抽打。想起来,那时候的确有许多生动活泼的屁股。一教鞭抽下去,能看到一瓣屁股直接跳将起来,别提多么灵活敏锐了。那时候就没有什么颈椎痛,腰背疼,一跳绳抽上去,人能在空中跳起反曲成一个大写字母C。自从有了电脑,有了互联网,屁股们就批量阵亡,越来越少见到那种生动活泼的屁股。我记得有一段时间,在赞美一名中年男性的时候,说此人有翘臀是一种莫大的恭维。因为大家的屁股普遍都死去了,都松松垮垮,都耷拉了下去。如果再来一鞭子的话,很少见到剧烈的收缩,只能看到波纹荡漾开去,而屁股依然是那副死样。翘臀至为难得,说明肌肉还在运动,而不是被电脑椅一点点压平。现在我还不确信脖子疼治屁股是否能够成立,但是考虑到我的很多读者都是案头工作者,估计在身体上有许多和我一样的毛病,所以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分享一下我的新发现,也许很多人的腰背疼痛根源在于死去的屁股,也许他们也都需要激活一下臀部。我想,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人都欠屁股一个道歉。是我们让它们经年累月待在密闭黑暗的空间里,是我们让它们每天十几个小时承受巨大的体重,是我们对它们的蹇劣处境和日渐虚弱不闻不问,是我们忽略了对它们的照顾和关心---所有的霜都擦在了脸上和手上,而磨损和压力如此巨大的屁股却一无所有。多年来,在黑暗中,在重压下,屁股始终保持着沉默,沉默着在等待一个答案:究竟什么时候你才能让我动起来?我们欠屁股一份感恩之情,我们也欠屁股一个回答,我们还欠屁股一种生动活泼的生活状态。一想到这里,我就忍不住想要站起身流泪。题图标题:《屁屁桃》创作者:和菜头的小肉手AI算法提供:Midjourney
3月21日 上午 10:51
其他

讨论一下校园霸凌

我发现持续更新有一个好处,这让我的所有文章形成了一个讨论库。随着时间推移,无论此时此刻发生了什么,都可以在历史文章里找到很早之前的讨论。比如说,这几天人们正在关注的校园霸凌问题,在2019年5月28日的《珠峰大堵车》一文最后,我在禅定时刻里写过这样一段话:“在微博上看校园霸凌的讨论,许多人把问题归结为一对一小孩之间的冲突,我觉得非常沮丧。人这种动物真的很奇妙,长大之后就会完全忘记小时候的经历和处境,失去了对孩子感同身受的能力。因为专业的关系,我对人际关系网络的建立和运行很有兴趣。几年前,我在一家餐厅等位,等位期间我看到几个小学生在餐厅提供的电脑上玩网页版小游戏。此后,我多次在各种休息区见到了类似的一幕。为此我还专门去查看了电脑浏览器,发现并没有首页导航一类的东西。很明显,这些孩子是知道小游戏的网址,自己直接输入的。同时,那些游戏都是单机版,不存在需要加入游戏网络和朋友一起玩的问题。也就是说,孩子们之间一定存在某种社交网络,他们通过这种社会化网络,传递小游戏的网址,小游戏的选择,小游戏的玩法。因此,他们都知道网址和玩法。而且,这是一种他们社交网络内部的潮流,否则我不会在几个不同市政区划的不同休息区里都看到相同的行为、相同的游戏和相同的网址。这让我想起了诸多童年往事。一个孩子去上学,不是去一个叫学校的地方,而是去加入一个叫“我们学校”或者“我们班”的社会化人际网络。这个网络有它独有的文化,比如说打架打输了告老师请家长是可耻的;也有这个社会所共有的文化,比如说对强者的尊敬和服从,对弱者的嘲笑和打击。遭到校园霸凌,最大的伤害来自于学校人际网络。如果在霸凌一开始,没有得到同学的帮助,也没有得到来自老师的阻止,那么,遭受霸凌的人就会陷入双重困境—一方面向父母老师求助,那么就相当于破坏了人际关系网络的规则,邀请外力介入,会受到人际网络所有成员的孤立和排挤;另一方面,持续不断的霸凌会让自己在人际关系网络中的地位不断下降,于是会有更多人加入进来,最终会落到人际网络的最底层,被噩梦一般的打击、嘲笑、霸凌、排挤所笼罩。所以,校园霸凌根本不是一个孩子和另外一个孩子之间的问题。而是由于校方的失职和家长的不作为,没有及时消弭校园人际网络中那些依仗暴力的人占据社交等级上的高阶位置,对其余的学生造成了压制,他们越过校方在班级里实现了基于自身暴力的有效管理。人际关系网的建立,本来可以有多种路径,基于亲疏,基于兴趣,基于学习能力等等。但是,只要容许基于暴力的人际关系网络存在,那么迟早其他的人际关系网络都会不复存在。”在更早的2016年12月11日,我写过一篇《校园霸凌的应对方式》,讨论家长在校园霸凌中的两难境地。4天后,针对需要面对校园霸凌的当事人---孩子,我写了一篇《给小朋友:有人在学校欺负你该怎么办》,向小朋友们介绍了可能的应对方式。现在是2024年,对比一下此刻网上对校园霸凌的讨论,我个人感觉很复杂。一方面我认为讨论在退化,焦点集中在应该把明正典刑的年龄降低到几岁才好。一方面我也承认,我自己在今天也不大愿意做过去那种讨论了。因为这些讨论都是建构性的,讨论各方可以做点什么,如何改善学生在校园里的生存环境。如今大家都只想要一个针对问题的结果,至于说问题如何产生,如何消弥,没多少人感兴趣。有些时候,人们还会认为这种讨论是一种对霸凌者的刻意开脱,因此产生相当程度的愤怒与恶意。校园霸凌最轻的形式是起绰号,然后是造谣言,言辞羞辱,再然后是排挤和冷落,接下来是殴打和凌辱,最严重的形式是攻击直至死亡。从起绰号到死亡,中间有很广阔的中间地带,意味着中间有很多机会进行干预,强行中止,避免事态一步步升级,避免校园环境一步步恶化,人们可以做的事情相当多,可以动用的手段也相当丰富。在最糟糕的结果发生时,讨论如何处置最糟糕的结果,我认为意义有限。这就像是每次空难发生之后,一堆人写“在空难发生时逃生的十条建议”一样。作为曾经的民航从业者,我学到的常识是应该尽量避免事故的发生,应该针对事故征候进行及时调查和整改,把事故苗头在第一时间消除。至于说逃生建议,应该由从飞机残骸里成功爬出来的人去写。即便去掉了这句话的嘲讽意味,最起码逃生技巧也不应该是大家关注的重点,和逃生技巧相比,定期检查、查找安全隐患能够挽救更多生命,也更有效率。网上讨论不需要遵从这样的常识。空难发生之后,最热闹的讨论永远是为什么航空公司不肯给民航机安装大型降落伞,或者在每个座位下给乘客一人一个降落伞包?类似的,高层建筑为什么不安装速降索,学校门口人行道边为什么不安放拒马,明正典刑的下限年龄为什么不是8岁或者10岁?在解决最终症状的时候,人人都是名医,恨不得自己亲自下手。对于病源和病因,则完全是另外一种态度,仿佛症状即病因,可以一并解决再无后患。那我的确认为没有什么值得讨论的必要,今天是春分,不如大家各自回家竖鸡蛋来得更好。然后,此时此刻长在校园里遭受霸凌的小朋友,他们还在默默承受。题图标题:《遇见蝴蝶》创作者:和菜头的小肉手AI算法提供:Midjourney
3月20日 上午 11:12
其他

全员恶人

教师是成人,未成年的学生是孩子,他们之间在地位、权力、心智、智力上的关系都存在着巨大的不对等。所以他们之间不存在什么恋爱,不存在什么真情,也不存在什么自愿交往,只存在违法犯罪。这是最基础的一层。男教师和未成年女学生发生不伦之恋,公众反对得很激烈。女教师和未成年男学生发生不伦之恋,公众反应就变得很暧昧。这还是把女性视为私产,把女性贞操视为资源,所以会有这样态度上的差异,觉得男学生“不吃亏”,而女学生就是“将来怎么嫁人”。这种看法无视未成年人的意志和身体需要得到保护这一事实,无视他们的个人权利遭到侵害这一事实。在这里暧昧本身就是反文明反社会的,这是第二层。女教师的丈夫把涉及未成年人私隐的对话内容在网上发布,以此召唤公众代替自己惩罚妻子,这是违法也是下流。我对此感到非常困惑:为什么他在得到甜蜜爱情的时候,他在收取婚礼红包的时候,他在大被同眠的时候,没有邀请任何公众介入,分享任何他的喜悦、幸福和所得之利。但是他自己家出了状况的时候,他就要求公众介入主持公道,要求公众充当自己的打手?好处都是自己得了,脏活都推给别人,这不是下流还能是什么?这是第三层。营销号为了赚取流量,用无辜的女网友照片冒充新闻当事人照片,并且大肆传播,这是每次社会新闻爆发后的固定项目。然而,平台的处理总是姗姗迟来,这也是今天网络世界里的固定风景---人流血至死之后,终于有人赶到,在刀口上贴上一张创可贴,意思到了就行,要的就是个态度。每个人都应该从中学到一件事:你从来不是网络平台的用户、客户、顾客,你就是平台的流量燃料。这是第四层。在以上每一个层面上,都有不同的声音。不单声音不同,很多声音还喜欢把不同层面的事情扯在一起讨论,用一个层面上的问题去否定另外一个层面。声音很嘈杂纷扰,观点推陈出新,然后最为核心的那个问题就被掩盖了:有一个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遭到了一对夫妻的轮流侵犯。你会看到许多观点,观点背后都是各自的理念。然后你会发现没有几个人在捍卫个人权利,而是大都在捍卫自己的理念,捍卫它的正确性。为了自己的理念,一场悲剧,一次罪行,乃至是一具尸体,都可以被用作是理念斗争的武器或者道具。在太多人那里理念是重要的,人是次要的,这是第五层。我不和我的猫在无数个层面上穿越着争论,我也无法喝一杯理念的水,吃一筷子观点的菜。道理总是简单的,但是人心却太复杂,欲望却太复杂。人在本质上就不是一种追求真理的动物,贝索斯说过这话。所以,保持心不会放逸外驰,免于癫狂和迷乱很重要。这样无论世人世事如何喧嚣,自己都可以保持清明的头脑,也没有了一定要站到某一面旗帜后面呐喊的冲动。如此,一杯浑浊的水在静置一段时间之后,石子是石子,沙子是沙子,泥是泥,水是水,每一层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标题:《下雪天的五条人》创作者:和菜头的小肉手AI算法提供:Midjourney
2月21日 上午 10:45
其他

《世界上最快乐的人》读后

如果你有高中以上教育程度,如果这个春节你打算读一本书,你看要不要考虑一下这本《世界上最快乐的人》?当然,这个书名你可能会不大喜欢。要么是因为你的教育程度和审美,让你极度怀疑它是一本心灵鸡汤,要么是这个书名本身就伤害到了你此刻并不快乐的心,因为亲友们正在询问你的工作、收入和婚恋。你的教育和审美让你飞快地做出判断,这是好的那是坏的,这是高明的那是拙劣的,然后你的心就会不断地在接受和拒绝,亲近和排斥之间来回摆荡,却错过了认真了解一个人,一样东西究竟是什么,也就无法感受真正的快乐。因为你是知识判官,你是审美判官,你并不真的体验。你此刻正在遭受压力,正在忍受焦虑,你觉得自己并不快乐,你对他人宣称的快乐心存疑虑,甚至感觉到嫉妒和愤恨---你有那么多感受,你有那么多情绪,你有那么多时间去培养它们,却不肯照看一下你的心,问问它为什么会感受到这一切,为什么它丢失了快乐。《世界上最快乐的人》的作者是明就仁波切,这本书的主题是谈如何通过禅定认知你的心,如何通过认知你的心获得平静和快乐。类似的书很多,这本书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专门针对受过教育的现代人,使用他们喜欢的科学实证主义去论述人的意识如何产生,如何运作,解释在禅定中意识、情绪、觉知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最后引导读者认识心的真相。我觉得如果不需要考虑销量,这本书完全可以叫做《科学禅修手册》,或者是《显微镜下的心》。在古代和传统社会,弟子对于禅师拥有无比的信心,禅师可以通过直接教授的方式教导弟子。禅师说:你的一切痛苦来源于心的造作,并没有任何真实的实质。弟子完全听不懂什么叫心的造作,什么叫苦的实质,也没有对应的任何真实体验。但是因为他对老师拥有无与伦比的信心,所以他会径直接受下来,先去相信,然后按照指导去进行练习。并且,在练习开始就坚信自己一定可以达到老师说过的那种境界。现代人不是这样,现代人喜欢质疑,需要实证,否则无从升起信心。禅师说:你觉得不快乐,那是因为你的本心被欲望和情绪所遮蔽了。弟子反问:你怎么知道?怎么遮蔽的?你求一下阴影面积证明给我看看。禅师说:并没有真实的自我存在,我们所认定的那个坚固的自我,只不过是连续的心念、感受和情绪罢了。弟子反问:既然你我都没有自我,咱们坐在这里干嘛呢?一个不存在听另一个不存在讲课?老师你真的没事吧?所以,这本《世界上最快乐的人》的珍贵之处就在于它没有使用传统的教法,让读者先去接受任何关于心的理论,关于禅修的方法,而是从脑科学、神经学的理论和实验出发,去帮助人们认识自己的心。在这个过程中,引入关于禅修的相关理论,证明给读者看:在科学的那一边和在禅修的这一边,理论和实证彼此呼应契合,可以相互印证。而最可贵的地方,是明就仁波切的确认真地和科学家们合作,的确认真地学习了现代科学知识,这本书里并没有出现那种大家熟悉的“遇事不决,量子力学”。在我看来,全然地相信老师并且依照教导不折不扣地奉行,和需要老师先说服自己然后才逐渐地相信试着去实践,这两者是一回事。人在上路之前都需要一根拐杖,这根拐杖可以是对老师的绝对信心,也可以是基于人对科学,对于实证主义,对批判性思维的信心,然后间接地通过它们去信任老师所说,建立起对自己可以认知自己的内心这件事的信心。按照经典所说,后面这种方式是“众生福薄”的体现,不过经典里也曾经写过:随诸众生意乐音---总是要用众生听得进去的方式来讲说。之前我介绍过德宝禅师的《观呼吸》,那本书胜在文辞简单明了,但是充满了令人难以想象的力量,让人读了就自然心生信任,愿意去进行尝试。这次介绍的《世界上最快乐的人》,则是针对那些我执强烈,认为科学才是唯一正确道路,认为任何人无论说什么都先需要做出证明的人。对于学究,就应该使用学院派的语言,对于现代人,就应该使用他们听得进去的讲述方式,我认为明就仁波切在这一点上做得很好。并且,他所传授的关于心的认识,也非常正统且究竟,读者就不需要按照梯次逐次理解,不断扬弃之前的认知,而是直接抵达最究竟的认知。我个人很喜欢明就仁波切,对他连续两次完成三年零三个月零三天闭关的成就赞叹不已。在阅读《世界上最快乐的人》这本书之前,你也可以去看看他在TED上的演讲,讲他是如何通过禅修治愈自己焦虑症的全过程,然后再去决定要不要看这本书。我觉得这可能是一个好的缘起---当你看到一个人坦诚地分享自己的焦虑症,如何通过认知改变而坦然和焦虑症共处,如果你对此产生兴趣乃至信心,那么你自然能接受《世界上最快乐的人》这个书名,而且相信自己能够找寻到这种快乐。标题:《龙宝宝》创作者:和菜头的小肉手AI算法提供:Midjourney
1月28日 上午 11:07
其他

作者的阅读理解

好像杭州的中学语文老师比较喜欢来我这里选取文章给学生做阅读理解,所以经常有小同学跑到我这里来求助。最新的一条留言是这样的:“这是一篇很好的文章。我觉得非常有意义。但是他千不该万不该出现在我的阅读理解上。”这位小同学所指的文章是我在2019年写的《捕鸟记》,他还很娴熟地从文章页切换到公众号对话页,写下了这样的对话:“你的阅读理解我不会,我可以问一下你怎么写吗?就你那篇捕鸟记。”看到这些留言和对话,我感觉到了他的中文老师正在感受到的头疼。这是一个不大能说清楚话的小朋友,或者说,对书面表达并不擅长的小朋友。我不知道他说的是阅读理解还是读后感,如果是阅读理解的话,他并没有提到具体是什么题目,我也就无从解答。如果是读后感的话,明显又和阅读理解没有什么关系。不过这位小同学提出了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作者会不会做自己文章的阅读理解?我不是指完成某张学校给出的语文试卷,我是指作者在写完发表之后,是否会读自己的文章,然后重新做一番理解?我不知道其他的写作者,但是就我自己而言,是不大会写完之后回头看的。写完就是写完了,剩下的事情都是读者的,和我再没有任何关系。而且,在我心底有一种私密的想法:一个写作者如果把自己写过的文章拿出来反复分析,咂摸欣赏,感觉像是自己在抚摸自己,相当色情。如果是当众那么做,那么大家就可以直接打电话报警了。当一篇文章完成之后,我作为写作者就永久地失去了一种可能性,那就是像一个对这篇文章一无所知的读者那样,从第一个字开始阅读,其余的部分依旧保持不可知。不可能的事情,就像是装修包工头在一套房子里前后忙了三个月,熟悉每一条管线,熟悉每一个角落,但他永远体会不到业主在装修好之后推门进来时的那种心情,也不会有那种视角。所以,小朋友要问我如何做阅读理解,我这里没理解,我只知道文章是怎么写的,为什么那么写,完全都是工程学,根本不涉及到理解。以《捕鸟记》为例,我在开头不得不使用两个段落去介绍我童年时候的处境。这一点比不上东北垮掉现实主义作家们,类似的事情在他们那里非常简单,只需要一句话就够了。他们写:“那年,我父母下岗了。”
1月9日 上午 10:44
其他

六种比喻

早在2017年新年,宗萨钦哲仁波切在祝辞里写过四种比喻,以此祝愿所有人在新的一年里如鹿如狮如风亦如疯。现在,我把仁波切的四种比喻拓展为六种,作为2024年新年祝福送给你:如鹿独处,如狮大勇,如风无预设,如癫不分别。如天空海洋,来去流云,起伏波浪,澄澈如一,不落纤尘。根据宗萨钦哲仁波切的解说,如鹿的意思是鹿在受伤之后会离群索居,找一个地方安安静静独自养伤。以此鼓励人们在新年的一年中,要找出时间远离人群和自己单独相处。我对这个比喻有另外两重个人理解:一是鹿热爱自由,一旦从牢笼中得以逃脱,就会如同利箭离弦一样,一跃而去。我希望在新的一年里,你就像是一头鹿,可以毫不犹豫地从各种牢笼里逃脱,无论这个牢笼是位于现实,还是来自你的内心,你都应该有鹿一样的果决和速度。二是和社交网络保持距离,不要在上面倾诉自己的苦恼和伤痛。互联网上并不存在群体疗愈这种事,相反,对不恰当的对象进行倾诉则有可能招致更大的伤害。我不赞成小到痛经,大到辞职离婚都要在网上分享。能够治愈你的只有时间,而且你有能力独自承受,如此你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的生命,而不是无穷无尽的欲望和欲望的挫败。如狮的意思是学习狮子的勇猛,传统上,人们把狮子视为王者,拥有极度的优雅和勇气。仁波切以狮子作为譬喻,是希望人们能够如同生活中的王者,完全无视一切困境和噩耗,继续保持前行。绝对不把眼睛转过去多看一秒,让它们有机会吞噬你的心灵,让你耗神分心沮丧绝望,以至于在将来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这几年来,所有人都不是全功率运转,谁都是在带病前行,带伤运行。有的人在生活中遭受了严重的打击,有的人在事业上遭遇了惨痛的挫败,有的人的生命受到了严酷的威胁---这几乎变成了人生中的常态,少有人怀着轻松自在快乐的心情投入每一天的生活,内心却时时刻刻和过往的伤痛和挫败纠缠。所以,想象自己是一头狮子,感受那一颗狮心带给你无惧一切的勇气,片刻不停的果决,能在这样的时代里帮助你的心安定,能够让你集中精力找寻生活和生命的出路。如风的意思是说风无定向,甚至风自己对于下一秒钟要吹向何方也没有任何预设。过去几年中,我想你应该品尝过预设未来和心怀期待所带来的失落和痛苦---生活中的绝大多数事情并没有按照你的想法发生,有很多事情甚至和你的期待完全相反。这里存在一个选择问题,你在世界的真相上做出选择:你是选择相信只要你足够聪明,你足够努力,你就可以让世事如同你期待那样发生?还是你选择相信你是你,世界是世界,你有你的期待,它有它的安排,世事自有它自己的节奏和时间表?如果你选择后者,那么你就是选择了风,那么你就可以继续做自己的努力,但是你可以接受一切结果。你平等地接受一切结果,因为这就是世界的真实,它是不可臆测不可期待的,甚至也不会特别照顾或者针对你。风对于地理没有偏好,它只是从一处吹往另一处,你也应当一样,于是一切结果中都蕴藏着新的希望。如癫的意思,按照仁波切的本意来说,就是对世俗的一切标准和好恶持有不偏不倚的态度。别在意赞美,也别在意批评。别在意赞同,也别在意反对。别在意认可,也别在意否定。因为持有这样的见地,和世俗中的大多数人相比,显得就像是疯癫了一样,所以叫做如颠如狂。我个人对这个比喻的理解,是它鼓励人们保持清醒。人们活在这个世间,很容易被四组八种对立概念所控制:利得与损失、名声与讥嫌、称赞与指责、快乐与痛苦。在每一组概念中,人们都渴望得到前者,都竭力避开后者。于是,前者就变成束缚在自己身上的缰绳和嚼子,为了得利得名得赞得乐,自己被驱使着做了许多事,沉溺在毫无意义的追逐中。后者就变成了不断抽打在自己身上的鞭子,为了躲避这些东西,自己可以去做许多自己其实并不愿意做的事情,以至于曲折心性,酿下大错。如果有什么人可以把这些事情放下,不再去追逐,也不再去躲避,那么世人按照自己的标准去评判,就会认为他已经疯了。但是,这种疯癫在我看来,它就是清醒,它让一个人在一个滥醉狂饮的宴会上滴酒不沾。在酒鬼的眼里,这个人不是疯了还能是什么?我不能说希望你在2024年里一杯不喝,也不会劝你少喝几杯,我只希望你有那么几刻能够认识到谁喝醉了,谁还醒着,认识到什么是喝醉,什么才是清醒。如天空和海洋是我个人的理解和期待,它的意思是说:天空有晨昏变化,会有风霜雨雪,会有流云霞光,所有这些东西都是暂时的,来了又去,聚后复散,但是天空本身没有任何改变,依然空灵澄明。大海也是一样,风浪都在大海的表面,洋流也只是一带而已,这些起伏生灭也都是暂时的,并不能改变大海本身,大海本身没有任何变化,依然透明澄澈。天空和海洋就是你我的本心。我们的情绪,我们的感受,只是天空里的流云,大海上的浪涛。无论是乌云密布,雷电交加,还是惊涛骇浪,台风海啸,它们都是暂时的,都会过去的,而本心依然是本心,并不会因此而改变。即便我们为云彩光影浪涛浮沫遮蔽了视线,不能随时亲见本心的样貌,但也应该相信它们不会改变,它们始终澄澈如一,不落纤尘。这样的话,所有的尘埃都会吹落去,哪怕当初它们落下来的时候看起来就像是一整座须弥山。最后,让我再把这六个比喻送给你:如鹿独处,如狮大勇,如风无预设,如癫不分别。如天空海洋,来去流云,起伏波浪,澄澈如一,不落纤尘。祝你新年第二天也快乐!和菜头2024年元月2日于北京标题:《长路迢迢》创作者:和菜头的小肉手AI算法提供:Midjourney
1月2日 上午 10:30
其他

不会吧,家人们,不会吧

我对读者的态度不算好,有时候近乎于苛刻。苛刻的体现之一,就是单凭文辞就会拉黑一个读者。过去这一两年间,我拉黑了很多个用“不会只有我......”开头写留言的读者,还有很多个用“所以......”开头直接写个人推论的读者。这不是单纯讨厌网络流行用语的事,如果你要同人打交道,那么你就得很小心地选择对象。观察一个人如何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你就可以大概猜到对方是个什么样的人。比如说之前我谈过滥用感叹号的问题,凡是来我这里每句话用感叹号结束,并且试图阐述一番个人观点的人,一概都在拉黑之列。因为具有这两个特征的人,历史上我打过非常多次交道,发现他们没有一个是真心想讨论任何问题,他们只想让你接受,只是想教育你,他们只想证明自己是对的,根本听不进去任何回应的话。作为人类,你是没有办法和一群耳道闭塞,嘴肌发达,手速如电的人进行任何有效沟通的。他们如此使用标点符号,已经非常清楚地说明了他们是什么样的人,和他们沟通纯粹是浪费时间。喜欢使用网络用语的人也是如此。以前互联网还是以文字为主的时代,人们也喜欢用流行梗,也喜欢讲流行段子,但是玩这些东西起码还有一些对文字的理解力,还有一些个人幽默感。所以,即便是再怎么流行,大部分网民并不知道,也并不会使用。如今是短视频时代,短视频的特点是一种类型一旦流行,各家公司各个工作室就会马力全开,全力跟进,在短时间内批量复制一大批类似的视频。这里的类似,不单指内容、表现形式,还包括所有的台词和文案。正因为这样,短视频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塑造出一种网民的“新语”。卖货的主播喜欢说他们的货品是“天花板”,种草的视频主喜欢说“我不许你不知道”,美食博主喜欢说“入口即化和Q弹”,做电影解说的博主喜欢给角色起名“小美大壮丧彪”,当然,我们所有人也都成为了他们口中的“家人们”。他们这么做无可厚非,因为他们面对的是一批层次参差不齐,文化程度从幼儿园文盲园士到大学博士不等的用户。为了传播效率,他们需要整合信息,让观众在最短时间之内理解和接受,并且要保持自己和观众之间的某种情感连接。但是他们实际上是做了建国以来第二次大规模扫盲工作,对,他们其实是教育工作者,他们教会大量网民如何表达。他们把词汇、概念、固定表达、特定句型都教给了网民,然后他们也就一股脑接受下来,变成了自己的日常语言工具。问题在于,这种“新语”是高度同质化的,也是高度扁平化的。所有人都在说“天花板”,那就没有人说“绝顶”、“求败”、“寂寞高手”等等其他的表达方式。而具体到“天花板”,什么天花板?地下室的天花板也算吗?关于好、美、强大、易用的描述,只有高度一个维度吗?莫言是中文的天花板,那么余华是什么?中文的吊顶吗?你我又是什么?中文的踢脚线吗?喜欢这么说中文,我们是中文的建材老板吗?正如过去喜欢复述梗,背诵段子的人,用这种行为证明了自己没有创造能力,只有搬运能力一样,这些短视频大学毕业的短学学士,脱口而出就是那套主播的套话,说明他们的思考和他们的语言一样,是高度同质化和扁平化的。同样是评价一家公司,或者某一项商业活动,可能涉及到的中文词汇一本书都写不下。之所以写不下,是因为这里面会有千差万别的种种情况,每一个词汇对应着一个非常具体的情景或者事件。稍微看过点新闻,上过几天网站的人,这些年大概都学会了对赌协议、股权质押、竞业禁止、全链控制、排他协议等等词汇。到了短学学士们这里,只剩下两个字:资本。凡是我看不懂的商业行为,就是资本在行动。凡是我不喜欢的商业操作,就是资本在操控。就像是美食节目一样,千百种味道最后只剩下“入口即化”四个字。四川冷吃牛肉你入口给我化一个看看?如果我有个新朋友和我聊美食,上来就跟我说,他刚吃到一家川菜里的“天花板”,他“不许我不知道”,那家餐厅最棒的菜是回锅肉,因为“入口即化”---那我觉得我和他的交谈就可以终止了,下一次我再和他谈美食,我就是他孙子。因为他所谓的“天花板”只是一个比喻,为了支持这个比喻,其实需要一系列中文实词来辅助证明,比如说:二刀肉、灯盏窝、鹃城甜面酱、马耳朵......从选材、配料、工艺来证明它何以是天花板。因为他对此完全没有任何认知,所以只能用一个空泛的比喻。所以,当一个人跑来我这里留言,如果他满嘴都是从短视频和直播间里学来的那些中文,我不会有任何兴趣和他聊上半句。因为他使用这样的语言工具,证明了他的思考深度---他看过太多2分钟全面掌握、5分钟给你讲清楚的玩意儿,基本上没有任何个人思考,那么能和他聊什么呢?而且由于高度同质化,保留一个这样读者对于我而言又有什么意义呢?我说“端午快乐”,他立即就会不快,留言教育我“端午怎么能说快乐呢,屈原在这一天死了啊”。我说“圣诞快乐”,他很可能要大为光火:“你还是中国人吗?!中国人为什么要过洋节?!什么圣?!中国人只有孔子孟子才是圣人!!!我早就看出你屁股坐歪了!!!慕洋犬!你跪久了站不起来了是吧?!!”而所有这一切,完全可以不用发生,只需要在看到第一句话的时候,点一下拉黑键就好。这样,剩下来的人们,可以写一篇从头到尾没有“入口即化”四个字的美食文章,也可以认真从头到尾阅读这样一篇文章,并且在留言区里展开一些深入而严肃的讨论,甚至让留言区的讨论内容超过正文的价值---没有别的原因,选择不同的语言,就是选择不同的人。你说这个地方在哪里?不会吧,家人们,不会吧,你们不会不知道吧?标题:《双联画》创作者:和菜头的小肉手AI算法提供:Midjourney
2023年12月23日
其他

超级个体

一个人在某个行业、某个领域里靠自己就可以包打天下,这就是我所理解的超级个体。十多年前,人们担忧超级跨国公司,担忧公司这种组织结构会取代国家。其中,最重要的例子是脸书,当时脸书的用户人数已经相当全球排名第三还是第四的国家,加上它又是一个封闭社区,所有成员都处在脸书的统一管理之下,就越发像是一个跨地域的超级国家。有趣的是,当时的人们虽然在担忧地球上的超级跨国公司,却并不担忧公司里的超级个体。当网络武装了公司之后,公司的成长速度和最终规模超越了许多国家,公司的金钱和权力也超过了许多国家。从组织形式上来看,许多国家不如公司。根据相同的原理,当网络武装了个人,使得个人能力透过网络平台和网络工具,传播到无数被网络训练好的个人那里时,超级个人就可能超越公司,公司这种组织形式不如个人。之前李子柒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在网络田园生活这个领域,没有人没有工作室也没有公司能够超越她个人,她知道如何用一把柴刀为观众创造出一种可信的田园生活,让都市人心生向往。但是她和她的公司发生龃龉,从此停更。双方都觉得自己更为重要,都不想让步。几年过去了,她的公司制造出第二个第三个李子柒了吗?不久前OpenAI发生内乱,在一片混乱之中,从超级公司金主,一直到OpenAI员工,很快就确定了目标,那就是保住公司CEO山姆。山姆不是最懂AI技术的那个人,也不是硅谷最有钱的富豪。他只有一个能力,那就是作为连续创业者,他知道如何把各种合适的人组织起来,把合适的资源组合起来,赋予一家创业公司最大的成功可能。说句难听话,所有人都认识到了一件事:山姆离开OpenAI之后,可以立即再开一家AI公司,不会缺钱,也不会缺人,但是却会成为目前公司的强劲竞争对手。这里已经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传统上的公司讲求发挥体系力量,所有人各安其职,通过体系的力量整家公司持续稳定地创造价值,扩张市场。个人英雄主义在一家公司里没有什么用武之地,我所说的一万普通人用正步踩死武功高手就是这意思,功夫不敌正步,个体力量和组织力量,个体智慧和群体智慧相抗衡,拉长时间来看,赢家一定是后者。但所谓的“体系力量”如今我有了新的理解,并不是说公司有什么神秘力量,而是说,个体在公司这个组织之内,可以得到其它员工和其他部门的支持,从而放大他的个人智慧和个人力量。如果把这个人扔到社会上去,他没有办法找到这些支持,更别说经过整合、训练、调试好的支持,可以即插即用。当网络全面侵蚀现实生活之后,变化到来。一个个体在一家公司里可以得到的支持,经过这些年网络世界的经营,完全都可以在网上找到。最先废掉的是广告部门,然后废掉的是营销和市场部门,现在连销售和客服都可以外包。现在最大的变化我认为是这样的:只有网络平台公司才是真公司,剩下的公司除了实业公司,全都是假公司,靠的是大家对公司的固有概念还没有消失,继续装作自己还是一家真公司。比如说李子柒需要什么公司?她就算是在YouTube上简简单单发布一下视频,靠内容的绝对优势就能够用流量换钱。即便她需要一家公司,她也只需要一家围绕她自己打转的经纪公司,去帮助她和广告商谈价格,帮她安排广告档期,帮她安排导演摄影编剧,帮她对接米粉厂腊肉厂铁锅厂柴刀厂。而并不是需要一家大型网络经纪公司,她只是旗下一名员工。公司的责任是在她之外,培养出一批张丑捌、赵寅玖,她还有责任用自己的流量去帮扶这些人,实现共同发育。不管她高兴不高兴,她都要接下公司分配给她的广告任务,哪怕是让她去卖鱼竿。反过来看,最近一年短剧极为火爆,捷报频传,每天都有爆款剧出现,每天都有分账创造新纪录。那么,是不是内容创造和制作公司的春天到了?并没有。任何一部短剧想要火爆,都需要向视频平台投流,也就是花钱购买流量,否则内容再好也没有人来看,所谓口碑效应那是小概率事件,硬桥硬马还是购买流量,靠内容拦截流量,完成付费转换。所以,真正的赢家是视频平台,因为它们左手有流量,右手有用户,是真正的公司。而无数个内容创作公司,内容制作公司,听起来是公司,真实身份是赛博佃农合作社,大部分成本和大部分利润都拿去支付平台大地主的土地租金。我们再换一个角度来看:网络平台公司已经一早部署好了商店、支付系统、广告营销系统,在更早之前就控制住了用户和流量,甚至控制住了人际关系和社交网络。对于个体而言,就是个拎包入,即刻开业的事情。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网络福利姬,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自己的清凉照,投流找到喜欢自己的小哥哥、老叔叔,然后把他们导引到即时通讯工具上,然后就可以开始用门槛费收钱了。需要什么公司?需要什么专业团队?需要什么财务后勤市场营销IT战略部?所以,我猜想未来一家公司因为一人而兴,因为一人而亡的事情会越来越多。公司中的明星员工和公司的矛盾也会越来越多,一方想要公司围绕自己转做好服务,一方想要明星员工围绕公司转,孵化更多明星员工。即便在网络平台上,平台也会有越来越强的意愿去抑制头部用户,努力发展所谓腰部腿部乃至踝部用户。这些都是个人在网络时代里,通过网络赋能之后和公司这种古老组织形态之间会发生的矛盾。但是,武器已经毫无差别地分发给了每一个,分发完毕之后还想着要如何限制使用,这就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当然幻想是要有的,过去中国互联网公司花了二十年和无数金钱之后终于弄明白一件事情:为什么脸书做大之后,不去抢Google的生意,不去抢亚马逊的生意?如果脸书集google、亚马逊、Spotify、YouTube等等平台于一身,岂不是天下无敌?因为这是幻想。也许,公司们最终同样能够想明白,单是在人海中成功找到一个李子柒,就已经耗尽了自己累世的所有福报,就别说什么再培养一个,更别说什么批量制造一类的话。公司也许最终能够弄明白,公司因一人而兴,不是公司本身有什么本事,有什么异能,能发掘出人才。异能在那个人手里,本事在平台手里。是金子就会发光的,而网络就是抛光机。公司不是,公司的责任是把说服猕猴桃,让他相信自己是一枚鸡蛋,好让猕猴桃和鸡蛋们并排站在冰箱里,要的就是一个整齐划一。而对于个人而言,应该仔细考虑一下超级个体这件事。超级个体的定义本身就有问题,并不需要一个人在某个行业、某个领域内做到包打天下才能成为超级个体。个人如果能够熟悉网络,利用网络分发的工具,在某一个细分领域之内,是有可能做出一点成绩来的。虽然未必能发家致富,但是多少也能得到一点钱,一点名声,以及因此交换来的一点自由。有了这样的自由度,减少了人生中源自各种人类组织的形形色色束缚,那么这个人就是超级个体。最低限度上,我希望你是在一家真公司里打工。标题:《消防员》创作者:和菜头的小肉手AI算法提供:Midjourney
2023年12月19日
其他

希望和恐惧

网上的中文老师真多,上周有天我随手写下一段话,立即有人来纠正我,说是其中的“恐惧”应该换成“恐慌”才对:“一个兜里揣着恐惧,一个兜里揣着希望,就那么在路上来来回回晃荡,还以为自己正迈向前方。一条腿想要靠近,一条腿想要逃亡,就那么对着人群忽远忽近患得患失,内心里其实全都是慌张。”恐惧和希望是硬币两面,我还以为很多人早已经接受了这个观点。比如说你向一家心仪已久的公司投递简历,转天电话来了,约你去面试。在接到电话通知的那一瞬间,强烈的希望就立即升起,人开始希望面试顺利,入职顺利,工作顺利,升职顺利......然而就在下一瞬间,一想到面试这件事,剧烈的恐惧随即升起,担心堵车,担心口吃,担心面试官和自己没眼缘,担心面试题回答不出来......对于面试失败的恐惧控制了全身心。表白如此,跳槽如此,等待孩子出生同样如此,希望交织着恐惧在心头反复汹涌,心就像是个煎饼在两面反复煎熬。只要你心中生起了一种希望,那么就一定有一种对应的恐惧在等待着你,每个人无论人生阅历深浅,都应该亲身体验过这种感觉。恐惧的强调害怕,畏怖,恐慌强调不知所措,两者不是一回事。恐惧的原因是不满足,不满意。生活中存在一种人,他们需要不断购物,无法停下手来。因为货品入手的一瞬间,那种拥有的感觉会让他们感到满足。不过只有一小会儿,很快这种感觉就会消失,那么他们就需要再下一单。如此不断循环,消耗大量的金钱,每天不是在购买就是在退货,就是为了那几分钟的满足感。生活中还存在一种人,太阳才落山他们在家里就坐不住,需要出门去约朋友,一群人热热闹闹吃饭喝酒聊天,他才会觉得心不再被空虚吞噬。必须让自己置身于人群之中,必须让自己和他人连接起来,这让他们感觉安心,感觉满足。然而酒终人散,夜色阑珊时空虚就再次袭来,让他们拖着朋友继续去烧烤再喝上几杯。他们不爱酒,也不爱美食,甚至不爱人,他们只是需要人陪伴。你和他们说量入为出,说克服物欲,说学习独处,说享受孤独,全无任何用处。因为不满足,不满意的感觉如此强烈,会驱使他们不断追寻,这些老生常谈对于他们来说没有任何用处。之所以全无用处,这是由于他们在某种程度上是正确的---他们在不断找寻,找寻满足,找寻满意,这就意味着他们的内心深处相信一定存在着某种圆满的状态,内心满足充盈,欢乐平和,没有心潮起伏,念头纷飞---这一点是对的。我想,每一个人的人生之中都曾经经历过最少一次这样的时刻:翻涌不停的心突然变成了风平浪静的海,眼睛能看,耳朵能听,鼻子能闻,但是所有这一切感知都不会在内心引发任何波澜,人只是安安静静看着周遭的一切。想法和情绪像是雪花失去了风,纷纷下坠,你无喜无悲无忧无惧,只是在看雪。在这种时刻里,人会感觉到平静中的幸福,会感觉一切都刚刚好,自己不需要再添加什么,也不需要再去除什么。于是,满足的感觉会由此产生,既不产生希望,也就不产生恐惧,这一刻一切刚好。过了一会儿,一旦产生“如果可以像这样继续下去该多好啊”,希望一旦产生,恐惧随之生成,于是人就从这种状态里掉落出来,大海上风浪再起,思绪的小船被狂风拖曳着狂奔而去。所以,或明或暗,或有意识或无意识,人都想要回到这种状态,重温这种感受。人会感觉不到不满意,不满足,不幸福,那就说明他一定多少感知过真正的满意,真正的满足,和真正的幸福。只是他不幸失去这一切,所以他才会不断找寻。那么,为什么看起来找寻行动收效甚微?因为方向错误,向外找寻不会有任何结果。圆满或者完满这个概念究竟是什么意思?不依外部条件而独立存在就是圆满,也可以称之为自具圆满。一种幸福的感觉,如果它取决于快递员几点来敲门,或者电话邀约朋友时对方是否应承,它就不可能是圆满的,因为它需要外部因素来决定。那些恋爱的人不就是这样吗?“对方要答应我的表白,那我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然而,对方一旦应承,随后各种鸡毛蒜皮的烦恼就来了,所谓的“最幸福”跑去了哪里?对方接受了表白,这是不是一种幸福?当然是。那么,为什么它那么容易变味变质?因为它是所谓有条件的幸福,必须依据很多条件,很多外物才能成立。而真正圆满的幸福是无条件的幸福,因为是无条件,它自己就能够存在,因此才会产生真正的快乐。有条件的幸福所有人都很熟悉,它建立在两个基础上。一是占有,或者拥有,无论是占有物品还是人,人就会感觉到短暂的幸福;二是连接人群,从人群中不断获得反馈,获得肯定,人因为感觉到自己存在而感到短暂的幸福。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都需要向外找寻,都是需要依赖自身之外的外物外人。于是,希望和恐惧就会不断生起又灭去,幸福和满足的感觉也总是转瞬即逝。如果是向内找寻呢?你知道存在那种完满无缺的状态,你曾经到过那里,短暂驻足或者惊鸿一瞥。当时你需要什么吗?你需要一笔钱,一间大宅,一位情人,还是一条沙发?没有,你什么都不需要,那一刻到来时你可能在走路,你可能在眺望风景,你可能只是放下电话的那一瞬间,它不知道从哪里跳出来,你只觉得一切都突然平复,一切都突然安静,你用一种从未有过的眼光看见远处树上的每一片叶片都在日光下闪闪发光,整个宇宙都是它们舞动的背景和声。你不会想要拥有一片树叶,因为你自己就是。你也不会想特别地和某些人连接在一起,因为你已经和世界的每一颗尘埃紧紧相连。向内找寻无条件的幸福很困难吗?是很困难。因为你已经习惯了向外找寻,去拥有,去连接。想要放下攫取的心,放下连接的渴望,把所有触手都收回来,这需要许多练习。最重要的是,你得相信在自己的内心里,存在着找到无条件幸福的可能,存在着圆满无缺的满足和快乐,它们超越了希望和恐惧的小游戏,可以获得终极的平静和喜悦。这的确很难,不过你连出生都不怕,你连打工都不怕,还怕这点困难吗?标题:《小舟从此去》创作者:和菜头的小肉手AI算法提供:Midjourney
2023年12月18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摊上一个这样的孩子

生个孩子就像是抽大奖,抽到一个性格稳定,品学皆优,生活学习无需父母操心的孩子,相当于闭眼一口气买了5万注彩票中了2个亿。大多数时候,得到的只有一句话:谢谢支持。更糟糕的是,有时候还会劝你:再来一张---多少父母在辅导孩子功课的时候,也未尝没有动过换号重练的念头。但是摊上了,又能怎样呢?据说繁育过一个孩子,人的脑子就会重启一遍,洗去许多记忆,腾出储存空间来为记录孩子的成长专用。我没孩子,所以我的记忆没有重构,所以我记得孩提时代的许多事情。比如我成长历程中最早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出现在小学三年级。在小学三年之前,我是那种花两块钱买彩票中两块钱的孩子。各项指标都过得去,但也没有什么出色之处。自控力比较差,放学能玩到丢失书包,甩着一双手施施然回家准备领打。唯一的特长是喜欢读书,而且读得很快,但是那对于学习没有任何帮助。我父亲作为老牌大学生,经常辅导我的功课。但我宁可他不辅导,因为他总用他的成人思维给我讲解,我完全听不懂他在说什么。本来想着如何解题对于我来说就已经够困难的了,因为他要讲解,我还要再花起码一倍的精力去理解他的话。不听还不行,这个人说两句就会发火,指责我蠢笨,这让我感觉很煎熬,脖子变得越发的细,脑袋变得越发的大,坐在他对面脑袋晃得更加让他心烦。小学三年级之前,我读部队子弟小学,学制五年。小学三年级,我转学回到母亲身边,读昆明市景星小学,学制六年。我得从五年制的教材转去学六年制教材,这一下就救了我的命。因为等到上课的时候我惊喜地发现,因为城里小学的进度慢,所以老师在讲我之前半学期早就学过的课程。我相当于留级一年,但是又不用蒙受留级的耻辱感。利用这点优势,我迅速成为班级霸主。而且一旦成为班级霸主,所有班级资源都会向我倾斜,于是我一直霸到了小学毕业,成为花两块中500级别的孩子。从小学三年级到六年级,我父亲见我的机会很少,我妈也不能给我讲解功课,所以我都是自学状态,但是明显比过去学得好。很多年之后我回忆起这段往事,觉得一切都是运气。如果我当初我没有转学,那么后续的学业进展可能完全是两回事。除了运气之外,只有两件事对我帮助最大。一件就是五年制转六年制这件事,它的实质其实是预习功课。学校里教导的预习功课,是说头天先看一下第二天要学的课程。于是,预习功课就变成了提前一天的概念。这个概念其实是错的,完全可以提前一个月,提前半年,提前一年进行学习。因为孩子的可塑性很强,内心又没有成见,让他学一年之后的课程,他也就学了。类似的事情在高中部再次发生,我们一帮英文差生去找专业英文老师补课。那位传奇级的补习老师根本不管我们水平高低,进度快慢,用一年时间把高中三年的英文课全讲了一遍。每一堂课讲完课,标记完知识点,然后随堂测试,测试完现场批改,讲解每个同学的错误。最后,我们真的用一年时间学完了三年的课程,回到学校之后英文考试随意蹂躏同班同学。小学三年级的课程我提前半年在子弟学校上过了,虽然当时学得很吃力,但毕竟学过一遍,等到城里的老师再讲一遍,我的理解能力就要比同班同学强很多,这就是预习的威力。另一件则是品格。我因为贪玩丢失了书包,连带所有的教材一并都丢了,当时我最担心的是我父亲会打死我。不过好在文具盒不止一个,部队的那种军用书包也不止一个,于是我每天背着空书包去学校,到班上找同学借教材,硬生生把课文提前都背了下来。每天数学题有题目,我不怕。每天的语文作业都是抄写,我连汉语拼音都背下来了,更不怕。我就在没有教科书的情况下,上了几周还是一个月的课。其他军人捡到了我的书包,根据作业本上的名字找到了我父亲---我们的姓在整个基地里大概也只有这么一家---把书包交还给他。我爹见我的时候,耳朵已经在往外冒烟了,那一瞬间,我想我就是换号重练级别的孩子。他问我书包呢,我说丢了。他问什么时候丢的,我回答了一个很久远之前的时间。这回轮到他震惊了,问我这些天我怎么做的作业,毕竟他经常要签字。我说我全背下来了,他不信,从书包里掏出满是泥浆的教科书随手翻开考我,我随口就能回答。你应该看看当时他的表情,从一堆废彩票里捡到一张头奖彩票,就是那副模样---脸上有青红二气交替出现,在毒打和赞美我之间徘徊难决。面对绝境但是不肯放弃,自己想尽办法也要抵抗一二,这是个人品格。这种无论如何也要抵抗一二的习惯,我认为在后续的人生里对我帮助极大。这样一个人即便比较蠢,但是还是可以靠这一点得到机会。为什么说比较蠢呢?因为教科书是可以问同学借来抄一本的,不需要整本背下来。本来写到这里就已经足够了,我已经写了站在一个孩子的角度,如何看待学习这件事,如何看待辅导功课这件事。但是为人父母不需要考证,所以我很担心有读者看完之后,觉得我的意思是留级一年对孩子比较好,觉得干脆不辅导功课对孩子比较好,觉得让孩子强行背下一整本教科书比较,甚至觉得体罚孩子利用恐惧来学习的效率最高。那请允许我把话说得更明确一些吧:从我的角度去看往事,我想起来的都是压力。课业的压力,同学的压力,老师的压力,家长的压力。而一个小孩子就是在这些压力下成长,这些压力有可能会成为动力,但如同我所见过的大量案例那样,它们也可能从精神上彻底摧毁一个人。在我的成长故事里,还有一个暗黑版本:我转学第一天,就被全班男生逼迫着和一个比我高两头的男生打了一架,我很艰难地打赢了,对方的脑袋见了血,于是我在这个城市小学的班级里才有了容身之地。我转学的头两年,陌生环境和学校带来的压力,让我经常在课堂上呕吐,呕吐完我就可以离开学校回家养病,回家睡在床上这让我觉得安全和幸福。我的一任班主任不喜欢我,无论我做什么都要打击打压我,认为任由我按照自己的性格发展下去,将来会为害社会。于是一方面让我参加各种比赛为学校争取荣誉,一方面无休止地当众批评和羞辱我,让我对人类觉得极度困惑。许多父母所讨论的辅导功课这件事,孩子愚笨或者聪慧这件事,在一个孩子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根本算不得什么大事。一个孩子看上去可能完好无损,一切正常,但是成人根本不知道他在学校里正在经历什么,正在面对什么。也许,他并不是蠢笨,只是他需要用主要时间和精力去解决他在学校里所要面对的各种压力,同学的排挤和霸凌,老师的冷遇和否定,于是他没有多少时间去学习。回到家里,父母又缺乏足够的耐心和细致,能够观察孩子的问题,更不用说加以解决。况且,很多时候孩子只是承受压力并且展示症状,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起因究竟为何,就像我是在很多年后才意识到高压力会造成胃溃疡。所有这一切都没有得到解决,但是父母认为辅导功课是最重要的,孩子听父母辅导功课时能不能听进去,能不能听懂是最重要的。真不是这样的,没有父母辅导功课,孩子一样能学,如果他找到正确的方法还能学得更快。但是在很多时候,父母的辅导本身水平也不怎么样,自己懂和教会孩子懂是两回事,否则师范专业也不需要学四年---这并不妨碍父母发火愤怒,指责孩子,让家庭里维持着和校园里同样的压力---那么,孩子还能去哪里呢?所以,应该时常反过来去想一想:也许不是父母摊上了一个这样的孩子,而是孩子摊上了这样一双父母。所有的种子都能发芽,种子原本是完满的,具有一切可能性,都是后天让教育给教蠢的。后半句不是我说的,你不服的话去找罗素。标题:《好朋友》创作者:和菜头的小肉手AI算法提供:Midjourney
2023年12月10日
其他

面向读者写作

很多时候文章里出现的“我”,并不是指作者本人,这是个文学常识。比如说昨天我写的《感了什么冒》,作为我个人,我没有什么疑惑的地方,也没有什么需要医疗救助的地方,甚至我只有身苦并没有心苦。那我为什么要写?有读者说,你得病了还能写那么长的文章是不是闲的?有朋友看完上微博评论说,胖贱人就是病娇情。因为这是面对读者写作,都是写给读者看的。它看起来是一段个人亲身经历,但是通过描述已经向读者传递了他们可能关心的信息:1、如今存在五种可能的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甲型、乙型)、支原体感染、新冠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2、想要判定是哪一种感染,目前通过网络平台可以买到抗原试纸,甚至某些地区还可以线上购买上门核酸十二合一检测服务。3、对于这些服务价格的合理心理预期。4、怎么看试纸检测结果,每一项英文缩写是什么意思。这些是我的个人亲身经历,写下来是因为我不知道吗?写下来是我在无病呻吟换取关注和同情吗?写下来是因为读者有可能需要,所以我才不厌其烦地解释fluA是甲流,Flu是流动的意思,MP是支原体的意思,不是“马屁”的缩写。是因为我需要学英文吗?是因为我看不懂吗?写下来是希望不通英文的读者能够识别,并且印象深刻,万一有天他们要用到呢?这就是面向读者写作。我不是在写自己,我是在写一个读者将来可能要面对的问题,并且以一个普通人的角度写个人经历,原因是人类从来都是一种经验动物,和背诵一本小册子,十几条注意事项和处置流程相比,他们更记得具体的某一个人做了什么具体的事,于是,他们就从他人那里得到了应对所需要的经验---别人曾经那么做过,那么我也可以。如果专门针对我自己,那么一半以上的文章是不需要写的。没这个必要,我知道应该如何想,知道应该如何做,而且多半已经不声不响地做掉了。另一半文章只会是写自己的独立思考结果,分享某种独特的生命体验。就像是我写2000年的大雪天,我们一群人骑马去香格里拉碧塔海烧烤一样。因为在大雪天骑马去海拔3500米的高原湖边烧烤,喝酒唱歌跳锅庄,这不是多数人会有的人生经历,也不是我的人生里会常有的体验。而且那一切都一去不复返了,如今不可能让游客在景区点火烧烤,也不大可能看见山上探头探脑的熊,甚至连碧塔海这个名字作为独立景点的日子也远去了,如今它属于一个叫普达措国家森林公园的一部分。为什么上面这一段文字我不写在相关的文章里?因为这是讲解,这是针对读者做的阐释。在那篇文章里根本不需要,他们不需要知道这些背景,也不需要知道这些资讯,他们跟着作者前往他的记忆深处,体验他分享的独特个人经历就够了。如果能够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一点点魔幻色彩,那么对于作者而言就再好不过,因为大家有了共鸣,在文字之下达成了相互理解。当时落在我脸上的一片雪花所带来的清凉感觉,我已经无漏地传递给了某个陌生读者,在很多年后同样地落在了ta的脸上,并且在ta的脑回路里激发出同样的神经火花。面向读者写作,和面向自我写作是两回事情。前者就像是采访,后者就像是对谈。采访者会问巴菲特:您是从哪一年开始进入股市的?纯粹的白痴问题。难道在采访前他不做功课的吗?不研究采访对象的吗?当真不知道巴菲特哪一年进入股市的吗?当然知道,这个问题是为观众提的,不是为自己提的。当观众听到一个久远的年份时,他们对巴菲特的资历就有了更具体的认知。对谈不需要,芒格和巴菲特之间的谈话只需要他们两个人听得懂就行,最多让从事投资的人听懂就行。会有大量术语,会有大量半截话,因为对方能听懂,因为这样讨论更有效率。这样的对谈更接近于研究某件事,不需要普及任何基础知识,规范基本定义,可以从一开始就极深入,因此它根本不需要照顾到听众的水准。正因为常识匮乏,如今的人们才会定义一本书里的角色是渣男渣女,进而定义作者写出这样的人物,就是所谓“三观不正”,就是道德败坏。我算是比较幸运,因为我不创作小说,不塑造人物,我写的人物通常只有我自己。但即便这样,还是有读者要和我急眼:你为什么不看医生?你为什么不吃XXX药?你没力气看病吃药,你倒有力气写文章?你应该吃XXX才对症,懂?爹味比十二月北方的北风还要凛冽。最后,分享一点写作心得:没有人喜欢看说明文,所以在今天这个时代里,说明文经常会以记叙文的形式出现。任何一件电子产品都有说明书,为什么还会出现拆箱视频?大家看说明书好了,每一个功能点都写得非常清楚,每一个操作步骤都写得非常清楚,但是人们就是要看拆箱,拆箱是某个具体的人用镜头写的记叙文。更为深层的原因在于,我们不是单纯地用肉身和物质世界打交道。在任何时候,我们的感知都如同触手一样从四面八方伸出来,紧紧抓附住我们所关心的物质对象,所以我们的感受,我们的情绪更为重要。说明文用三个字就可以写完的“看医生”,但对于人类而言,他们还需要知道好不好挂号,要不要排长队,候诊要等多久,有没有免费热水泡方便面,护士和医生是否态度友善耐心?这是记叙文才能做到的事情,而且,在记叙文中人们需要某种主观视角的全程体验,于是就相当于自己也经历了一遍,这让自己在尚未体验前就获得了经验,而这种经验则是人们安全感的由来。我已经不咳嗽了,就这样。标题:《郁闷的中年男子》创作者:和菜头的小肉手AI算法提供:Midjourney
2023年11月30日
其他

感了什么冒

前天在寒风里等车,昨天起来我就觉得嗓子上糊了一层水泥砂浆,鼻子也实现了单通道呼吸。我认为我已经感冒了,然后就为自己具体得了哪一种而困惑。按照现在的状况,我需要在以下病情中选择一种: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甲型、乙型)、支原体感染、新冠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当然,我可以去医院找医生诊断。但是考虑去到那里之后,遇见的都是罹患以上五种疾病的病患,加上我自我感觉病情轻微,所以我不想去医院。以前我没有遇见过类似的情况。感冒就是感冒,大概分为三种,一种是需要吃药,然后盖上被子好好睡一觉的感冒;另一种是吃药,然后控制鼻塞喷嚏咳嗽等症状,该干什么干什么的感冒;最后一种,就是“医生救救我”,医生说“你怎么才来”那一种。自从去年体验过新冠,我就多了一重顾虑。感染过一次的人都知道,那玩意儿的滋味不好受,尤其是嗓子的痛苦,想一想后背都会出冷汗。也就是说,如今只要我出现感冒症状,整个人就对未来病情走向很紧张。在这个冬天里,几个类似感冒的选项都不怎么样。根据目前已知的情况,新冠还是会带来肉体痛苦,支原体一旦罹患要病情缠绵很久,而且药物不是很管用。当然,流行性感冒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它戴着感冒的棒球帽,但真实身份是黑社会打手,和感冒没多大关系。我就去翻箱倒柜,找到了去年珍藏的新冠试纸。测了一下还好,阴性。不过问题和去年一样,试纸显示为阴性,但是不确定是没有感染,还是感染之后病毒量还不足以激发试纸的阳性反应。不管了,就当是没有。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剩下的几样怎么样做判断了。朋友告诉我说,现在有99元上门检测服务,在线上就可以下单。我想也行,就当是吃了两份好盒饭。可惜的是,线上真没有这种服务,但是平台懂我,直接给我推荐三合一试纸,说是可以同时检测甲型流感、乙型流感和支原体感染,自己在家就可以完成,而且可以闪送上门。就这样,我买了一套三只“我靠你怎么不去抢”试纸。检测盒在桌子上一字排开的时候,我就觉得自己有些恍惚。去年12月份,我在桌子上放了一排新冠测试盒,观察色带颜色每天的变化趋势。现在,新冠测试盒还在,边上加上了更宽更大的三合一测试盒。上面的Flu意思是流动,FluA就是甲流,FluB就是乙流,MP不是“马屁”的缩写,而是支原体。试纸显示,全部为阴性。排除四种可能之后,现在我已经可以确诊自己只是受风着凉,得了普通感冒,属于喝点热水或者吃点药,盖上厚被子睡一觉的那一种。带着一点淡淡的怅然,我开始找可以治愈普通感冒的药物。还是有必要进行一下治疗的,在付出了那么多努力之后,我感觉我的病情正在讪讪地自行加重,希望能够引起我的重视,不要因为它是普通感冒就完全不放在心上。我感到了它的心意,感到了它沉甸甸的嘱托。然后我就去查找最新的医疗进展,看现在的医生对普通感冒有没有更新更新的治疗方法。很遗憾,和过去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乃至于五十年没什么不同,还是同一句话:对于普通感冒,如果选择吃药打针七天即可痊愈,选择什么都不干则需要一周之久。标题:《郁闷的中年男子》创作者:和菜头的小肉手AI算法提供:Midjourney
2023年11月29日
其他

考一下你的听力

今天是周五,适合做点轻松的事情。早起我发现气温是零下8°C,感觉也不适合打很多字。所以,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吧,估计这个周末它能传播到整个网络世界:这个视频里,猫咪主人究竟是在说“咪咪”还是“咕噜”?你会非常肯定地从中选择一个,并且对另外一个选项不屑一顾,认为这都能听错?我当初就是那么想的,先在手机上反复听了十几回,每一次都是清晰的“咪咪”。然后我换了电脑,结果播放出来是清晰的“咕噜”。并且---在听到“咕噜”之后,我回去再打开手机听,从此就只能听到“咕噜”,再也听不见“咪咪”。你也可以试试,用不同的手机,或者用电脑和手机相互切换,看看你听到的是什么。还可以和其它人,尤其是不同年龄的人一起试试,彼此对一下答案,看看是否一致。在这里,我预祝你们吵得开心。之前我们在网上已经有过许多类似的经历,比如说那条究竟是蓝色还是金色的裙子,那个剪纸芭蕾舞女演员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旋转,那些小球究竟是在旋转还是做单摆运动,例子实在是太多了。所有这些例子,除了好玩有趣,容易引发争议,它们都指向同一件事:我们的感知是一个人为生成的结果,它里面包含了各种可能,而我们最后感知到什么,全看我们在最初接触外界刺激的那一个点上,我们做出了怎样的选择,接下去我们就可以从这一个点合成出对于事物的某种完整感知。就像是这条视频,其实它同时包括了高频的“咪咪”,和低频的“咕噜”。我在反复播放的过程中,偶尔能听到一开始是“咪”和“咕”两个音同时出现的。年轻人对高频声音敏感,那么多半听到的是“咪咪”,中老年人对低频声音敏感,那么听到的多半是“咕噜”。我去找了对音频进行拆分的视频,单独听视频的高频部分,听到的声音接近于“timi”。当我反复听几遍高频的声音之后,回去再播放原视频,听到的就是“咪咪”。再过一会儿,我才又重新听回了“咕噜”。毕竟中老年,耳朵对低频声音更为敏感。类似的小玩意儿我希望越多越好,因为每一次测试,每一次大家争吵不休,都能提醒我们:其实我们自己并没有那么“客观”,我们看到的听到的,并非就是“事实”。我们所听到所见到的,不是客观事实的真实表现,而是取决于我们想看想听什么,或者我们能看能听什么。视频是同一段视频,视频里的女生每一次都发出相同的声音。这个声音落在不同人的耳朵上一刹那,声音和听觉相结合,就形成了感知。然而在那结合的瞬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知,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环境下也有不同的感知。我们能听到“咪咪”还是“咕噜”,取决于诸多元素的聚合,比如说什么年龄的耳朵,什么品质的喇叭,甚至周围是什么样的墙壁。它们加在一起,共同作用,于是你听到了某种特定的声音,甚至是能明晰地听到两种声音的混合。那么,真正有趣的问题来了:“咪咪”也好,“咕噜”也罢,那个声音的真实究竟是什么?或者说那个不为耳朵、设备、环境所左右所改变的实相究竟是什么?从这个问题出发,那么你所见到的所有东西,所有你认为坚固不变的东西,都会突然开始摇摇欲坠。更不用说你和某个人,某件事之间你所认定的各种恩怨情仇爱恨纠葛了。标题:《在海边》创作者:和菜头的小肉手AI算法提供:Midjourney
2023年11月24日
其他

小麻烦

在闲置五年之后,我刚刚修好了我的无线小音箱。看到无线而不是蓝牙音箱,你就应该知道这个小东西有多么古老。没错,它压根就没有蓝牙功能,当初它的卖点就是除了线缆直连,还能够连上Wi-Fi,可以让同一Wi-Fi下的手机或者电脑通过它来播放歌曲。这到今天这都依然是一个优点。比如昨天晚上我看视频时发现自己的手机没有了声音,无论怎么调整音量都没有用。当时我试着把音量调节按钮按住不放,一直升到顶,但是只要一松手,音量条就会自动回弹,依然没有声音。反复试了十几次,我这才想到莫不是蓝牙的问题?打开设置一看,果然是手机不知道为什么连接上了邻居家的音响蓝牙---我衷心希望昨晚他们家里没人,否则很可能失去对居家生活的安全感。无线音箱就没有这个问题,除非邻居侵入了你的Wi-Fi。我的这台小音箱是朋友早年间赠送的礼物,每次只需要查一下这一款音箱的上市日期,就能算出我们认识了多少年。七年前,我配了一台个人台式电脑,它就一直是电脑的专用音箱。但是用了没多久,声音就变得时断时续,而且经常发出可怕的噪音。一开始还可以用拍打大法暂时恢复,很快就干脆没有了声音。我查了一下售后,说是要邮寄回厂家维修,就彻底放下了修复的念想。然后就有了更大更强的手机,更轻更快的笔记本电脑,蓝牙也变成了新一代音箱的标准配置。于是我极少去用台式电脑,但在每次路过的时候,看到小音箱一眼,就觉得心头被刺扎了一下。它是友情的见证,它的音色不错,但是它现在是一坨废铁,等待着我去维修,而维修这件事就是个麻烦。一转眼五六年过去,我并没有忘记它。即便我回老家的时候,坐在家里的沙发上回想起北京家里的猫,想完之后紧接着的念头就是:我家里还有台音箱等着我去修呢。奇妙的是,我拖延得越久,似乎维修这件事带给我的压力就越大。最后,维修音箱这件事对于我而言,就和斩杀恶龙救出公主是同一个级别,是一件非常困难且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想起它就觉得烦恼丛生,觉得为什么生活里总有那么多麻烦事?我当然有充足的理由不去修。现在我又不用台式电脑,现在我有其它蓝牙音箱,我就根本不需要用到它,它是好是坏和我又有什么关系呢?但是这种理性的想法没有用,总有一道小声音随时会在我耳边呢喃:你的音箱还没修呢。在我看电视的时候,在我吃晚饭的时候,在我坐在床边脱鞋准备睡觉的时候,它总是会突然响起,提醒我音箱处于非正常状态。于是,我就会心情败坏。心情败坏也不全是因为音箱,关键是音箱会开一个头。一旦开头,我就会想到冰箱里的灯也不亮,马桶下水有问题,洗衣机要彻底清洁一遍,柜子里的包装盒要扔掉,纱窗裂了一条缝需要换,两把菜刀早就应该打磨了,有几本书好几年前看了一半还没读完......念头一个接着一个,没有一样不是麻烦,没有一样得到解决,等我走马灯一样想完一趟,心情就已经败坏了。感觉就像是卡夫卡手杖上刻的那句话一样:所有的障碍都在粉碎我。上周我遇见了一个新麻烦,所有戴眼镜的人都可能遇见过:摘了眼镜随手放在枕头边看书看手机,不知不觉看入迷。然后不经意之间一翻身,压在了眼镜上,拿起来就发现眼镜腿彻底变形,又不敢自己去掰---谁没有掰废过几副眼镜呢?没办法,我必须出门,去找一家眼镜店,让专业人士维修。在去眼镜店的路上,我发现街面上新开了一家电器维修店。很难忽略它,它用了椰树牌椰汁的风格装修,从天头到地脚全是红黄两色的大字,密密麻麻贴满了门头和墙面:电脑维修手机维修电视维修音箱维修游戏机维修网络调试安装专业部线上门维修。我心念一动,回家找了个塑料袋,提着音箱去就去了那里,请师傅帮忙看一下还能不能维修。前后一共大概就用了5分钟,师傅测试了几下,给我换了一根14块钱的音响线,故障解除。我一路欢天喜地,蹦蹦跳跳往回赶,准备回去就联上电脑开机听音乐。在路上,我感觉自己整个人由内而外都焕然一新,突然有勇气回去面对冰箱的灯、马桶的下水、纱窗的缝隙、菜刀的刃......诸如此类的小麻烦。曾经它们每一样都很轻微,但是每一样在时间里不断累积下来,就会变成难以承受的压力。生活中还有巨大的压力和巨大的麻烦,正常情况下人可以暂时不去想它们,可以暂时喘息几口气。但是因为有这些小麻烦存在,你只要想起一件,就能一件件串联起来,你顺着绳头一件件往外拉,最后一定会把最大的麻烦重新拉到你的面前。重点不在于和大麻烦重新见面,而是拉绳头这个过程很容易让人对生活产生负面的观感---我周围就没有一件是好事,每一件每一桩都让人糟心---于是人就快乐不起来。动物面对巨大的压力会选择跳起来就逃,或者倒下去就死机。你在兔子背后猛拍一下巴掌,它们要们一蹦老高,落地就逃,要么如同木头橛子一样直挺挺地昏迷倒下。人的问题在于既不能能逃,也不能晕倒,只能保持清醒,默默承受。对于大压力小压力都是如此,大麻烦小麻烦都能产生压力。所以为了降低整体压力,同时也是为了改变对生活的观感,就有必要尽快解决小麻烦,尽量不要拖延。虽然小麻烦不断,但是小麻烦当断则断,不要给它们以累积起来的机会。这样就可以让心有喘息的时间,不要让它放眼望去,到处都是麻烦,都是挫败感。一个人没有办法立即偿还所有的房贷,也没有办法让孩子一夜之间长大成人,在急诊病房和重症监护室外的时光,一秒钟都可以切分为清晰的360格,一格格在你面前经过,一格格敲打在你头上。但是,人有办法解决眼前的小麻烦。生活就像是揉成一团的纸在面前重新展开,勉勉强强,皱皱巴巴,你很难一下子把它整体还原成一张平整的纸,无法落下一笔。但是你可以从一条褶皱开始,弄平整它不是很困难的事情。这样很快你能平整出一小片来,你就能在上面写字。如此这样继续下去,你会得到一张相对平整的纸,重点是你已经在上面写满了字,也许会是一篇文章。我此刻一边打字,一边在听音乐。这台Bose
2023年11月22日
其他

只是一份工作

早上起来,我长久地凝望着SpaceX发布的一套星舰发射高清大图,壮观、妖异、绚烂,有如妖王降世。我认为你也应该看看,看看33枚猛禽发动机完全点燃之后是一种怎样的效果:之前我介绍过一本马斯克的传记,参见《穿牛仔服的国王---读后》。这本书很多人都是听闻,并不曾真正读过。那些少数购买了这本书的读者,许多也只是买回家放在书架上,并不真正打算翻看那500多页纸。应该读一下的,如果读过那本书,现在当你看到星舰发射的图片时,个人感受可能会更加丰富复杂。根据书中所说,所有SpaceX的员工都是在非人的压力下工作,去完成那些非人时限下的非人任务。事实上就在上周,有新闻报道说SpaceX的工人拥有远高于同行业的因公伤残率。同样还是那本书,它说每个人都被马斯克压榨出所有的能力和贡献---用比较正面的词汇来说,那就是每个人都被马斯克激发出个人的最大潜力,完成自己从未曾敢于想象的成就。然后用尽即弃,马斯克一旦判断一个人潜力已经耗尽,不能跟上自己前进的步伐,就会毫不留情地一脚踢开,没有丝毫的犹豫,也完全不会顾念所谓的辛劳和贡献。现在,你再看看那几张星舰的照片。这是它的第二次发射,第一次发射时有几个猛禽发动机没有点燃,升空验证成功,发射失败,火箭自毁。很快,SpaceX又重整旗鼓,完成了新的一次发射,升空后失去联系,依然失败,火箭自毁。这些人现在应该在准备第三次发射,你问什么时候才能结束?没有结束,他们的目标是在未来每天都可以发射一枚星舰上天。那么,你是不是也有同样的困惑:究竟是什么,让这帮人面对如此可怕压力,如此巨大的工作量,如此冷血王八蛋的老板,还在继续狂热投入工作?工作和工作是不一样的,我想。怎么样把广告弹窗上的按钮设计得更小一点,更容易让用户误点击,这也是一份工作。怎样让一个APP能够黏住更多用户,让他们每天投入更多时间,这也是一份工作。让有钱的用户消费和订阅,让中等的用户点广告,让贫困的用户小额贷,不能让他们中有任何一个闲着,必须源源不断地创造利润,这也是一份工作。聪明才智,时间精力,激情和创造力,这些东西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会有。把它们投入一份工作,都会产出薪水、地位、名声、个人成就感,诸如此类的东西。但还是不一样,只有少部分的工作会让人感觉到它就是自己这一次来地球的使命,认为自己就是为此而生。所以可以忍受一切辛劳,一切痛苦,一切漫长而无结果的付出,因为人在其中会感觉这份投入给自己的生命带来了质量和意义。人和工作之间的关系,最糟糕的一类莫过于你需要工作,但是工作并不需要你,起码不特别需要你,于是你不得不承受最低的工资,获得最少的个人成就感。稍好的一类是你不需要工作,但是工作需要你,于是你可以获得最高工资,而且不会缺乏尊重和礼遇。更好的一类是你不需要工作,同时工作也不需要你,口含金钥匙来到世上的人就是这一种,纯粹的地球观光客,参加人世体验游。最好的一类则是你需要工作,工作刚好也需要你,你们相互成就,通过实现彼此的需要圆满了自己,找到了存在于世间的意义,于是心无挂碍,无有恐惧,远离颠倒梦想。此刻能够上网,有能力阅读长文的人,大多不属于第一类。多多少少工作都需要你,你多多少少有点经验,有点资历,甚至有点头衔,所以你工作需要你。在每一次晋升、转职、跳槽中,都是工作需要你,不然你就会落回去,甚至落下去。而在这一路向上的人生历程中,始终隐藏着一个变数,那就是个人提升的边界。它会出现在你的个人收入超过个人能力和个人贡献的那条线上方一点点,只要你越过了这条边界,很快就会从工作需要你,变成你需要工作,这也是许多职场人不快乐的缘由。如果能够找到一份和自己彼此需要的工作,那么这将会是一件幸福的事。并不需要人人都去开发机器学习模型,也不需要人人都去制造火箭---并不一定是伟大的事业,并不一定需要改变世界改变历史改变人类。需要改变的也许只是相信,比如说不再相信关于无尽上升阶梯的承诺,不再相信努力就会有结果的定律。那么在停止相信的一瞬间,就会出现许多原先并不存在的选项。之所以之前它们不成立,只是因为你始终抬着头,望向阶梯的上方,更上方,在自身的努力上下注,下重注,所以你看不见其他方向上的选择,你看不见是因为你相信只有一个方向才是正确的,其余的都是错误选项。在这个世界上,一定存在什么工作,让你早上6点半心甘情愿地起床,而且因为可以马上投入其中而感到振奋。它也能让你无视由此而来的辛劳乃至风险,你甚至可以完全承受无结果和失败,反而会乐观地去想:起码我证明了这些方法不奏效,那么从剩下的方法里选中成功方案的几率就大大提升了!所有这一切的原因在于:当你和工作彼此需要时,你就是个自由人,自由人无有担忧,无有恐惧。你知道你的所做所为全然是为了自己,但又不是那个小我,而是超拔其上的那个和工作使命相结合的大我,因为这种成就,你获得了内心的解脱,于是得到自由。这时候你同样可以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评价说:只是一份工作。标题:《长安长安》创作者:和菜头的小肉手AI算法提供:Midjourney
2023年11月20日
其他

短句,长文以及说话

类似在微博、即刻、豆瓣广播、朋友圈这样的地方,可以写一些短句,许多人用来记录生活,记录感受,记录转瞬即逝的想法,有些人甚至还想着有天可以把这些短句用于写长文。我个人有个发现,那就是我自己很难做到短句和长文兼顾。如果我短句发得很开心,那么我转身去写长文就会出问题。如果我长文写得很尽兴,那么我想要写一条精彩的短句就会有故障。它们对于我而言,并不能彼此兼容。原因可能是这样的:在每一天的生活中,可能有十件事在十个瞬间让我有所触动。如果我在发短句的状态,那么我会在有触动的瞬间,拿起手机就把这种内心产生的冲动记录下来。有时候可能还需要展开再写两三条,这样一天下来能发十几条短句,于是内心的冲动就得到了释放。长文不是这样。同样是十件事,同样有十个瞬间,但是它们无一例外当场就被抑制。在这一整天中,它们十个在我心头反复翻腾,相互竞争,看哪一个我始终无法放下。只有那个最终的赢家可以幸存下来,值得我去仔细想一想,反复思考它是什么,因何而起,走向何方。最后,它有希望变成一篇长文,我会对它进行详尽地表达。短句写得手滑,意味着内心有任何触动,当场就予以释放。那么对于我的心而言,这件事其实已经了解,不需要再花时间去想。这样做对写长文极为不利,长文需要反复思考,需要时间发酵,需要透过感受,透过事物的表象,思考下面究竟是什么东西。写长文需要心里有一件事悬而未决,等完全无法抑制时才会转化为文字。同样的,习惯用长文表达,就会觉得短句的空间不够,讨论和分析无法展开。把上千字压缩到一百个字以内表达,这让人觉得非常艰难。由此而来的简化,又会让人觉得一再压缩之下已经脱离了自己的原意,不由得觉得兴趣索然。就像是让一个习惯了使用长枪的武士,换了短刀去近身格斗,哪里都觉得别扭。鲁迅所说的所谓投枪和匕首,那也就是说说而已,他基本上就是个近战战士。说话也是一样。最糟糕的说话方式是喝酒之后,酒精麻痹了大脑,让人滔滔不绝。很多人在没喝酒的情况下,讲话比喝了酒还糟糕。面对着这样的人,就像是站在水库下游,看着水库的闸门升起,大水汹涌而来。人在说话的时候,脑子运转得很快,一瞬间都会有许多个想法升起。那么,应该表达哪一个想法,如何表达,这需要停顿片刻,或者降低语速,先思考后说话。最简单的办法是多听少说,这样自己说话时才不会洪水泛滥却又言不及义。说话因为门槛低,许多人喜欢脱口而出,结果对方的斧头就会脱手而出。所以心怀慈悲的人,就发明了“学会聆听”四个字来挽救人际关系。我理解这四个字的意思,就是在自己说话之前,要弄清楚两件事:1、我是否真正理解了对方所说的话?2、我是否真正理解了对方说这些话的真实意图?而很多人一上来最关心的问题就是:我如何回话才得体漂亮?把自我置于他人之前,怎么可能有什么得体漂亮?在我看来,说话更类似于写长文。你和一个人对话,听对方说的同时,大概每分钟都会产生很多种理解,很多种想法。这里存在一个选择的问题,选择的前提是正确的理解,选择的标准是哪一个想法在当前的情景下最值得去说?而所谓的最值得,标准究竟又是什么?是站在对方的角度,还是站在自身的立场?当然又会有人说:说话而已,何必那么累呢?那我也可以这样说:如果说话言不及义,如果说话造成更多误解,那么这对于人而言就是一种耗散。你说话,对方总得要能接得上才对。对方能接上,就会给出有价值的反馈,于是你就得到了对方的部分思想,于是说话就得到了反哺,不再是一种耗散。见过那种两人对话,彼此都在拼命讲自己想说的话,话茬根本都对不上,这样相互狂喷一晚,回家的时候双双都精疲力竭,因为他们把对口相声活活说成了单口相声,这种情况在父母子女和情侣之间很常见。相反的,人们也经常评价和某人的一次谈话“很有启发”。什么叫很有启发?那就是首先对方听懂了你的话,不单听懂了,而且现场就进行了思考;不单思考了,而且思考比你先前更为深入。所以,在他给你反馈的时候,你听到了你从未想过的方向,意识到你从未注意的问题,于是你觉得受到了启发。可以换个角度想一想,如果对方当时只在大谈他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你是否还会觉得深受启发?不要觉得说话很容易,我就是因为这一技能不过关,所以很少出门,很少见人,极少接电话。但也正因为这样,连家里的猫都烦我。标题:《迟疑》创作者:和菜头的小肉手AI算法提供:Midjourney
2023年11月9日
娱乐

生日快乐,和菜头先生

今天是我48周岁生日,今年是我的本命年。昨天下午在朋友家里躺在沙发上一小口一小口地吞酒,秋天的下午宁静祥和,小院外面是一树金黄的银杏。就像是一场漫长的清梦,一杯敬过往,一杯敬故人,一杯敬未来的不可知,一杯敬此时此刻一切刚好,一杯敬你依然还在,两鬓尚未全白。曾经我们要喝那些清雅的,悠长的,微妙的,复杂的,多变的,丰富的酒,曾经我们要喝品味,要喝审美,要喝知识,要喝故事,要喝气候,还要喝满分酒。如今我们把酒临风,却希望它会是热情的,激烈的,迅猛的,简单的、芬芳的,直接的。因为灰色的马车已经在远处隐隐露出轮廓,需要有东西可以驱散它所带来的寒意。在这一岁里,我喜欢上了许多先前不可能喜欢的东西,热烈而简单的酒只是其中之一。我喜欢上了高饱和度的颜色,喜欢上了彩色缎带和缤纷的圣诞树,喜欢上了不加糖的纯巧克力,甚至还喜欢了一阵子紫砂壶。那么多年来,我第一次觉得金子的颜色很好看,只是因为它闪耀着近乎永恒的光。与此同时我多了很多东西。因为长期打字,造成肩颈和背部的损伤,所以我的沙发上全都是大大小小的靠垫,我的床上放着各式各样的枕头,每天我就在这一大堆东西里钻来钻去,找寻一个让我觉得放松舒服的姿势。但是每次起身之后,又觉得拥挤不堪,想把它们全都扔掉。想要扔掉的不止是靠垫和枕头,过去的365天里我每天都在和AI打交道。这让我感觉回到了2008年,经济危机阴云笼罩,房价不断下跌,与此同时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一整个全新的移动互联网时代马上就要登场。我忍不住时常去想一个相同的问题:假若AI来临,我还能做些什么?我已经在用AI做文章插画了,那么文章本身呢?是不是终有一天也要交给AI去写?如果是这样的话,又应该由谁来阅读呢?这些问题没有答案,只是增加了内心的焦虑和不安。还好,我没有把这个问题带到48岁去,而是在47岁之内就已经找到答案。具体答案是这样的:人永远不应该和机器比拼任何具体的操作能力,AI画一张画,写一篇文章,计算一道题目,回答一个问题,都会比人强。但是人之所以为人,并不在于这些地方。而是人可以根据现实的情景,分析、归纳、整理出真实的问题。发现问题是人独有的能力,无论这种问题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需要有人提出正确真实的问题,AI才能进一步做出解答。AI可以在几秒钟之内画一张图出来,然而画什么,为什么要画,这是人才能做的事情。同样的,一篇文章需要人先去想清楚,究竟要写什么,为什么要写它。同样是一篇工作总结,你写和我写就不一样,你用机器写和我用机器写也不一样。所有的工具只是增加了人和人之间的差异,机器本身并不针对任何人。在一支军队里,神枪手的待遇要比其他普通战士更好。但是,军团的司令官并不因为枪法好而获得指挥权。他找寻敌军主力,分析敌军意图,制定作战计划,指挥战斗进程,但他的枪法可能是最烂的一个,他对武器的熟悉程度可能也不是最好的一个。结论是不要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阅读科技新闻上,学习使用各种新型AI上,更多的时间应该用于阅读和思考,继续培养自己分析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那是人类的长项,做好人类的长项就好,剩下的交给AI去做。人人都有AI帮忙的时候,每个人的具体想法就很重要。小时候,我们一群小孩子在研究基地里比剑,所谓的剑是用当时计算机的储存纸带卷起来而成。都是纸带,大人们用它去计算高深的物理问题,我们则挥舞着用它做成的纸剑朝着彼此的脑袋上招呼。机器不曾替代过人,永远是人在替代人。所以这一岁里我读了许多书,尤其是意识领域和脑科学领域的书籍。原因也很简单,那里是一片陌生和荒芜的土地。关于那里的任何一本书,都在向我展示科学家们在一个全新的领域内如何发现问题,从哪里着手,又是如何通过分析锁定,最后则是用怎样的方法加以验证。我自己既往的知识储备不再起作用,阅读这样的书籍迫使我同样从零开始,跟着那些科学家重走一遍发现之路。我并非是为了获得新知而去看这些书,我纯粹是为了训练思维而去阅读。不管有没有AI,AI能否统治世界,这样的能力都是人所必需的。为此我减少了很多看电影的时间,看剧的时间,看手机的时间。我花了很多时间去陪伴我的猫,一直到他生命终结。我不觉得这是在浪费时间,恰恰相反,我的猫咪在他生命中的最后一段给我上了很好的一课,关于生命的课程。他从我手边暖乎乎毛茸茸的手垫,变成了我电视机前蓝色瓷罐里的一小堆灰烬,生命的无常和死亡的冰冷赤裸裸地在我面前如此展现,就像是此刻的秋风一样具体。如果不是因为他,我对现状要忧虑百倍。人到中年,谁没有忧虑呢?我每日的祈祷回向名单,一日长过一日,家人,朋友,朋友老病的父母......但是我的猫死了,生命如此脆弱易逝,无论我如何努力,如何挽回,他还是一下子倒头就死去了。而我唯一值得高兴的事情,是他没有一天活在我的担忧里,没有一天活在我的悲伤里,他度过了无忧无虑的一生,他的皮毛上不曾沾过我的一滴泪水。除了生命本身之外,没有那么多值得担忧的事情,也不应该让担忧占据心情的大部分空间,否则在一切终结的时候会让人感到懊悔。无常随时可能降临,因此需要思考生命的意义所在。人们在生日切蛋糕,吹蜡烛,发射纸炮。这些都是美好而快乐的事情,而我认为我此刻要比这样的快乐还要更快乐一些。因为我在这一岁里经历过这些事情,没有让我变得灰暗消沉,反而激发出了我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我并没有因为长期宅在家里,失去了对生活对世界的感受。也没有因为肉体上的疼痛,变得愤怒和暴躁,无法安定地坐上一会儿。因为我的猫给我上过一课,他说:你此刻悲伤,那么你要清清楚楚知道你悲伤;你此刻快乐,那么你要清清楚楚知道你快乐。你不要在这一刻回望上一刻,也不要在这一刻幻想下一刻,以至于丢失了此时此刻。我靠在你身边,你就要具体地感受皮肤上的所有暖意。你伸手摸我的头,你就要具体地感受每一根毛发在掌心里的感觉。你如此度过每一刻,那么每一刻都堪称完满,绝无遗憾。生日快乐,和菜头先生。标题:《做蛋糕》创作者:和菜头的小肉手AI算法提供:Midjourney
2023年11月5日
其他

再见,钱德宾

Perry)在家里溺亡的噩耗时,清晰地听到我的心“啪”地裂开了一条口子。钱德宾怎么可能会死呢?瑞秋、莫妮卡、菲比、罗斯、乔伊和钱德宾是永生的才对。死去的是演员马修,在他
2023年10月29日
其他

回某位读者老师的话

昨天,在《第一念升起》文章的留言区,一位读者留下了一段话: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老师,每天都在思考怎么激发学生学文化课的第一念(因为他们要参加高职高考,但是个个心态都好到爆,反正我就是不学~(¯▽¯~)今天早上,我用一篇接近一万字的翻译件回答了她的问题,那就是《翻译练习:《隐藏的潜能》序言》。我希望她能去读一下这本《隐藏的潜能》,同时,也希望《槽边往事里》为人父母的读者读一下这本书。我个人认为,和写一篇读后感或者书评去介绍这本书相比,不如直接把它的序言翻译成中文。序言本身的可读性就很强,因为故事性很强,而且节奏感很好,鼓点越来越密集,故事走向越来越振奋人心,很多人应该愿意读这样的文字。毕竟作者是商学院教授,TED演讲者,畅销书作家,他自身的写作功力已经足够,单凭这个序言就应该能吸引读者继续看下去。至于说我所做的事情,无非是在践行《第一念升起》里谈到的观点---翻译一篇上万字的序言是一件很辛苦的体力活,因为我付出了这样的体力,那么这一点有助于读者升起第一念,把这本书当回事,起码愿意看一下序言。书里讨论的话题并不新鲜,哪怕作者是沃顿商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哪怕作者被评为全球25位最具影响力的管理思想家之一,他还是在回答那个古老的问题:对于个人成就而言,更重要的是天赋还是后天习得的什么别的东西?作者当然是支持后者,他认为天赋所带来的帮助有限,一个人后天的成长环境,自我品格塑造更为重要,这些元素能够成就一个人,解锁他身上的潜能,最终完成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的成就。当然,为了让他的观点看起来更为坚实,他用了许多事例,用了许多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结果,然后还要提出一些“科学方法”,去帮助人们“解锁”。这些都是真的吗?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如果接受天赋论的话,绝大多数人可以立即躺平,不用再为难自己。那么,如果这本书里所说的观点不是真的,那么大家看了其实也没什么损失。但如果它是对的呢?如果它真的揭示了一些事实,那么它就有可能让人产生改变,可能让许多人从现实困境中挣脱出来,从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中挣脱出来。就像是那位教师读者所面临的问题一样,她的中职学生不大想听她的,他们有他们自己的活法。而这些自顾自的快乐活法,其实隐藏了一个前提,那就是他们对自身的认知: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我就是这样的水准和质素,我为什么要为难我自己呢?与此同时,我也听过许多朋友对自己孩子的评价:我认为孩子就是个中人之资,没有多少天分,不是那么聪明,所以孩子能平安庸碌过完一生就好,我实在是没有别的奢求了。这个判断是不是正确呢?我也不知道。但是我的确知道,他们对孩子本身肯定有视而不见的部分,因为他们忙着去看天赋,发现没有天赋之后就把目光彻底移走了。所以我会推荐《隐藏的潜能》这本书,会翻译序言给所有人先看看。它的序言选取的例子很好,称得上是雄辩---国际象棋是天才人物才能参与的游戏,然而纽约贫困的黑人区哈林区里的一所公立学校,召集一群B级学生勉强组成了一只队伍,最终却能击败精英学校精英学生组成的精英队伍,获得全国竞标赛冠军---那么,一定是有什么东西在天赋之外在起作用。培养孩子,四个字而已,谁都会说。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大概意思可以翻译为:老子给你衣穿,老子给你饭吃,老子给你学上,老子给你零花钱、手机、旅行和补习班,老子已经尽到了父母的义务。但是《隐藏的潜能》说,培养孩子是个技术活,需要方法论。父母打了地基还不够,还需要给孩子安装初步攀爬所需要的脚手架。发展自我,四个字而已,谁都在说。那么具体应该发展什么,为什么而发展,自我发展的标准和方向是什么?可能许多人都没有答案,也不会有统一答案,最大的共识可能只有一句话:钱,更多的钱。《隐藏的潜能》这本书里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你当培养自己的品格,如同培养某种能力。在作者看来,和天赋、家世这些外部条件相比,可能个人品格的养成更为重要,对于个人也更具关键意义。对此,我还是不知道真假。但我是这么看的: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去理解世界,一种方式是类似天赋说,我们携带了不同的点数来到这个世界上,这些点在我们降生的那一刻就已经点到了个人技能树上。既然技能点已经一早分配完毕,那么我们就应该乐天知命,安于自己的人生,没事不要瞎折腾,有多大碗吃多少饭,因为我们对于世界,对于自身,基本上无能为力。另一种方式是改命说,同样是来到这个世界上,我们携带的不是技能点和技能树,我们携带的是种子,可能性的种子,也就是个人潜能。在这个世界上的绝大部分事情,绝大部分人都能做到。而之所以看起来如此参差不齐,人生的际遇千差万别,除了命运的拨弄之外,最主要的原因是人们能否发现并且激发自己的潜能。也就是说,拿了单程票来到地球,面对这个世界,面对自己的人生,人们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在不知道真假对错的情况,我个人更倾向于后者一些。因为从后者的角度来看,人们玩一次地球online,这个游戏是个开放性游戏,结果不确定,那么就值得一玩。反过来说,这个游戏如果是个封闭性游戏,结果一早确定,那么它的可玩性就要低很多。所以,这有关于相信。相信这个世界是怎样的,这就是你的第一念。在你的第一念引导下,你将会走上不同的人生路。那么作为一种参考,我认为《隐藏的潜能》为某一类第一念的生起提供了支持。也许,那位教师读者,以及她所面对的学生需要这种支持,不至于限定于自己限定好的人生之中。也许,那些为人父母的读者也需要这种支持,免得他们在不知不觉中限制了孩子的未来却毫无自知。那么,有时间去读一下《翻译练习:《隐藏的潜能》序言》吧。当然,肯定也会有读者点开看了第一眼就会说:太长了,我看不下去---这同样也是第一念,这个第一念不止是会让人看不下去一篇10000字的序言,它所封禁它所阻止它所限制的远远不止是现在的一篇文字。标题:《元阳梯田》创作者:和菜头的小肉手AI算法提供:Midjourney
2023年10月26日
其他

翻译练习:《隐藏的潜能》序言

卡索恩回忆道。“国际象棋提高了我的专注力和注意力……国际象棋点燃了我。有人点燃了一颗星星,它将在我活着的每一刻继续燃烧下去。”在1994年,在JHS
2023年10月26日
其他

第一念升起

今年我没有看《乐队的夏天》,甚至连视频剪辑或者乐评都没有看过一眼。然而,前几季我一集没落,甚至还专门写过《野孩子没说的话》这样的文章。这里并不涉及我个人对节目的评判,我并不知道今年《乐队的夏天》究竟是好还是坏,只是单纯地不关心。不关心的原因是今年我对它升不起第一念,无关它的制作和品质。前几季我有第一念:啊,好久没有看乐队表演了。或者:啊,好久没有认真听音乐了。有了这个第一念,才会打开电视观看节目,才要去分别哪一个乐队强一些,哪一个乐队弱一些,哪一个乐队的哪一场表现最佳,诸如此类的念头没完没了,然后就乐在其中,觉得自己忙不过来,甚至连最后马东请吃饭的花絮都不肯放过,因为那里面也能提供很多额外的信息。一旦失去了第一念,所有这些事情都不会发生。在社交媒体上,今年还是不断有各种报道,有各种分析,有各种适合传播的热点事件。但是因为我没有第一念,遇见也就像是没遇见,一滑而过,和看到一条介绍采矿技术新进展的新闻没什么区别,就那么一滑而过。许多事情都与此类似。一次旅行,一次阅读,一次下厨,一次锻炼,它们之所以会发生,都需要第一念。第一念升起,那么事情就有可能发生。无法升起,那么事情就会擦肩而过。有些时候,我们希望他人去做什么事情。比如说希望对方认真复习,希望对方考个驾照,希望对方去看医生,又或者是简简单单尝试一下什么新事物,最困难的部分不是你去讲清楚价值和意义,因为你讲清楚了对方也不会去做,最困难的部分是你得找到让对方升起第一念的方法。剩下的事情都简单,只要第一念升起,对方走出去一步,剩下的事情你就不用管了。因为所有的第一念之下,都隐藏着一个无比丰富的小世界,里面有无穷无尽的花样可以吸引一个人持续深入下去。一个人不想学书法就是不想学,而一旦想要试一试,他很快就会发现关于笔墨纸砚字帖字体都有大量的资讯可以了解,自己也可以去验证。只要他想玩,那么可以一直玩很久。而在他不想学的时候,所有这一切等于是不存在。同样的一块砚台,之前和之后放在他面前,完全是两种不同的存在。原先就是一块磨过的石头,如今则是一整个世界的道标。所以,凡是能激发你升起第一念的人和事,都值得反复观察和学习。从实用层面来看,它们都具有一种宝贵的能力,这种能力能够帮助你促成许多事情。而你学习和练习这种能力的同时,也就增强了你对他人的理解,对人性的理解,自己因此不大容易和世界较劲,和他人较劲。可以用较为柔和顺畅的方式,让他人接受你的想法,产生你希望的行动。如果你需要带着一帮人去共同完成什么事情,那么你就需要这种能力,遗憾的是,它并不会写在教科书里,大概也没有什么人能够教授,只能靠你自己去摸索。从个人的层面上来看,观察和分析自己的第一念,也能帮助一个人了解他自己。为什么会在某一类事情上动念,为什么会对另外一类事情无动于衷,这种差异就是个人的特性。分析具体为了什么而动念,那么也就可以了解在那么多种欲望之中,自己究竟是对哪几类更为敏感,更为在意。分析为什么敏感,为什么在意,那么就可以挖掘出自己内心深处的需求。一旦了解了深层的真实需求,一个人也就可以看清楚哪些是有效努力,哪些是无效努力。许多人问过我,想写作但是担心找不到灵感怎么办?想锻炼但是担心伤害关节怎么办?回答类似的问题时,我显得非常不客气。原因是我不认为他们是真的在提问,虽然他们表演得好像是真正在关注什么技术问题一样,但他们明显没有升起第一念。也就是说,他们并不真的想去写,他们并不真的想去锻炼。没有第一念,无论我怎么回答,无论我给出多么详尽的分析和答案,他们看完之后不会真正去做,这就是在浪费我的时间。我会直截了当地回答说:别问了,放心,你知道了也不会去做的。这么说是为了保留万分之一的希望:如果这个人的自尊心很强,如果这个人的性格很执拗,那么听了我的回答大概率会非常不高兴,然后产生“我偏要”的念头。那么,这种“我偏要”未尝不是好事,对方只要真正开始行动,后续的事情就会自然发生。同样的,如果我希望一位朋友读某本书,用某样物品,单是嘴上说说是没有用的。他礼貌地点完头,转脸就会忘记,因为每天他不知道会得到多少次推荐,收到多少条建议。他们甚至会当着你的面,表演欢呼雀跃惊喜莫名和赞不绝口,发出虚假的承诺:我一定会,我马上就。但一定不会,也没有马上。所以,正确的方法是直接买好,当面塞到他们的手里。因为唯有你体现了足够多的慎重,体现了真实的行动,表达了愿意为此而支付代价,才有可能激发起足够强的第一念,让他们翻开第一页,或者按下启动键。他们不想出发进入那个小世界,那你就只能把小世界拖到他们面前,然后当面打开大门,把他们一脚踢进去。剩下的事情,无论对方是深入探索,还是扭头就跑,都和你再没有任何关系。盯住你自己的第一念,这是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开始。标题:《万圣节特辑:小女巫》创作者:和菜头的小肉手AI算法提供:Midjourney
2023年10月25日
其他

在网上沟通

网上发生沟通的可能性很低,这是因为大部分人上网只带了嘴,一般都不肯带上耳朵。比如说你在十一期间去泰国旅行,回来之后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几张照片。依照你的想法,你是想分享一下你在泰国见过的美景,品尝过的美食。但是我打赌你会在留言区里看到这样的一条:老祖宗说得好,危邦不入。东南亚那么乱,为什么假期就不能在国内旅游一下,非得去这些地方?你还有可能会看到这样一条:泰国人根本不会做菜,完全就是猪食,亏你吃得下去。如果系统把你发的照片推荐到了特定省份的特定人群,那么你极可能还会看到类似的留言:那我考考你,泰国北部最大的城市是哪一座?没有任何沟通,有的只是个人观点的表达。比如说对东南亚治安的个人看法,对泰国食物的个人看法,以及对你的个人看法---这个人没有任何关于泰国的知识,也好意思去旅游?简直是浪费机票。问题是,你并没有征询他人的观点,也没有邀请他人前来表达。然而只要你在网上发布了内容,第一时间赶来的人基本都是这一类表达狂,而且个人观点普遍倾向于负面和否定。于是,就让人彻底丧失了和他人在网上沟通的任何欲望。这些人这么做是因为天性愚蠢么?是因为心怀恶意么?我不那么认为。但是,我的确认为他们有一些认知上的误解。比如说,他们天然地相信一个人的重要性体现在他所表达的观点或者看法上。进而推论,如果你想在网上获得他人的注意、认可和尊重,那么你就需要发表自己的观点。不能说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但是它要成立需要有一个微妙的前提:同样是判断五年之后电动车的远景,马斯克的观点就会有很多人听,但是张三李四路人甲乙丙,没人在意他们的观点是什么,无论正确还是错误。当然,媒体报道的时候都是在分析马斯克的观点,仿佛这个人本身不重要,仿佛言辞才是最重要的。那是因为媒体懒得在每一篇报道前面加一句:请注意,以下的观点是马斯克所说。出于礼貌,媒体也不会在报道结尾加一句:我们之所以不会刊载您来函中提出的观点,因为您什么都不是。网络世界精心地去除了这种边界感,用算法让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就是网络的中心,于是,让每个人误认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很重要,并且相信通过观点表达,会让自己在网络上凸显出自身价值,可以克服匿名制带来的虚假平等,让自己脱颖而出,重新成为他人的目光焦点。大部分人其实并没有这个能力,在网上也缺乏自我证明的其他手段,我认为这才是网络沟通障碍的原因。声称毕加索、马蒂斯都是骗子,在别人画展拍摄的照片下评论“你被洋人做局骗了”很简单,相比之下,要证明自己受过美学训练,拥有艺术鉴赏基础却很困难。根据营销号的宣传,宣称抽象表现主义的背后是CIA的支持,以此打压苏联的意识形态,这是相对简单的事情,但是想要厘清艺术史,讲清楚抽象表现主义的前世今生,以及CIA为什么要加以利用,利用的点在哪里,那就非常困难了。所以,就个人而言,如果想要和他人在网上沟通,那么持续地在网上自我表达就变得很重要。因为长期的自我表达,可能让一个人从什么都不是,逐渐变成一个还有点什么的人。因为他还有点什么,那么吸引过来的人也就多少知道点什么,于是大家就存在了沟通的可能。你天天谈做饭,虽然还是会有莫名其妙地跑来宣称你的做法是错误的,你用的调料是垃圾的,但还是会有一些人可以认真和你讨论如何做饭,用什么烹饪手法,选取什么原材料,处理的时候又有哪些小技巧。于是,通过沟通,大家双方各自都有所得,你从中得到的快乐可以抵消那些不快。为了有效沟通,你还需要学习如何快速辨别一个人是否是合适的沟通对象。方法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看他的表达方式,看看有没有明确的主语。一个人哪怕见识再浅薄,他能够正确地说出:我不喜欢这本书,我不喜欢这部电影。那么,他依然是一个可以沟通的对象。因为他清楚,这是他自己的个人判断,主语是“我”。有我就有你,这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是,那些凡是把个人意见包装成是客观判断,把“我”字隐藏起来的人,其实都没有任何沟通的余地。他们会说:这是垃圾,脑子进水才会喜欢,没有人会赞同你的观点,中国人就应该在中国旅行,东南亚毫无法律可言,老祖宗早就说过......诸如此类的话。直接拉黑就好了,因为对方就根本不打算听你说什么。凡是避开“我”字的地方,每一句话无论说的是什么,其实都写满了我我我我我,容不下第二个人称代词。在网络上,这些年来人际沟通越来越困难,可能就是因为“我”越来越多的缘故,让人透不过气来。不过也可以换一个角度来考虑,这可能说明在现实世界中,每一个“我”从未被人听见过,几乎等于不存在。标题:《自画像》创作者:和菜头的小肉手AI算法提供:Midjourney
2023年10月12日
其他

他人的处境

我一度非常不理解,为什么世界上会有那么多父母大夏天把孩子反锁在汽车里就忘了?孩子难道不是他们的至亲至爱么?直到某一天,我锁完家门准备乘坐电梯时,电梯门打开,我在轿厢的镜子里看见自己穿着全套睡衣---当时我就像是被魇住了一样,一心一意只想着要出门,全然忘记了自己还没有换衣服。现在我可以解释这件事,那就是心的孱弱。心如果很强大,会对自己的当下拥有全然的觉知。而心如果孱弱,就会被念头牵着走,全然忘记了自己的当下。就像是接到诈骗电话,电话那头说:我是海关,你的一个包裹涉嫌违法。有的人会立即警觉起来,去看电话号码是不是座机,听声音是不是南方口音。而有的人则会立即紧张起来,开始担忧如果要追究法律责任自己应该怎么办?应该怎样才能尽快把这件事抹平。于是,结局大不相同。如果自己有这样的认知,那么就能够理解他人的处境。比如说听到电话诈骗的新闻之后,不会简单地把事情归结于贪婪和愚蠢。再比如说听到把孩子反锁在汽车里的新闻之后,不会简单的把事情归结为愚蠢和无责任心。因为你有认知,知道人在某些时候就是会大脑短路,出现奇怪的状况。并且,你也清楚自己相同的事情有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那么相同的指责也可能落在自己身上,你认为这并不公平。当然,许多人会认为没有必要谈论这种自我认知。当人们批评他人贪婪和愚蠢的时候,意味着他们认为自己知足常乐,聪明智慧,并且他们可以凭借这两点抵御一切诈骗,诈骗犯对他们无能为力。同样的,人们也认为自己聪敏警觉、高度负责,像个预警雷达那样每时每刻都在扫描自己的孩子,于是危险就不可能迫近。但没有人能一辈子不曾激发起一丝一毫贪欲,也没有人能一辈子随时保持头脑清明。我们是人,是人就会犯错,是人就会出现大脑短路。认为自己具备某种特质,相信这种特质时时刻刻都在,这是个幻想。这种幻想会形成自大,自大隐藏着对自己的松懈麻痹,对他人则体现为严厉和苛刻。于是当自己犯错时,内心就容易崩坏,因为对于自我的认知整个都崩塌了。理解他人的处境,意味着某天我们也能宽恕自己。这个道理并不难理解,但许多人从未意识到这一点:当自己严厉地指责他人的同时,也把自己的路给走绝了。认为自己和他人不同,认为自己知足常乐,聪明智慧、聪敏警觉、高度负责,所以可以豁免生活中的诸多不幸和意外,那么这个人从任何发生在他人身上的悲剧中就无法汲取任何教训---既然我那么聪明,我那么智慧,那我还需要学习什么?还要改进什么?但正如我在前面说过的那样,人需要训练自己的心,让它能够随时保持觉知,如此才能对当下的情境做出正确的反应。认为自己不会犯错,认为自己足够聪明警觉,这本身就是一种缺乏自我觉知的体现。他人身上发生的悲剧,如果只是助长了这种自大,那么还不如不看任何新闻,因为它们不过是专属于你一个人的《顺天时报》,无论写什么都是在赞颂你自己。不止于此,当我们无法体谅他人的处境时,还会产生不善。因为我们自认为聪明,那么别人的行为就变得分外愚蠢,愚蠢到难以理喻。既然难以理喻,我们就会进一步认为之所有有这种难以理喻的愚蠢,唯一的解释就是对方出于有预谋的恶意。为什么父母把孩子留在汽车里?因为他们意图谋杀。如果发现孩子是前一段婚姻的结果,如果发现孩子是个女孩,另外还有哥哥或者弟弟,那么就如获至宝:看!我早就说过!这种说法就是不善,甚至这种念头也是不善。不善不会改变世界和世人,也不会改变自身处境,它只会落回到自己心上。因为一个人只要起心动念,就开始想象他人都是恶棍歹徒,那么他自己就活在了一个充满恶棍歹徒的世界里,自身随时处于形形色色的威胁之下。同样是一条街道,别人眼里看到的是秋色无边,在他的内心里感受到的却是杀机四伏。这样的一个人,他的内心怎么可能会得到片刻安宁呢?他的心怎么可能会有轻松和快乐呢?那些遇见任何事情,第一时间内心升起怀疑、愤恨、阴谋的人,他们认为自己很聪明,但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心性因此而败坏了,于是连一个平淡似水的日子都没有,每天都是自己的幸存日。在这样的人身上有一个很显著的特征:缺乏同情心。因为他们不屑于理解他人的处境,自然也就无法有同理心,没有同理心自然也不会有宝贵的同情心。说到底,同情心需要人性作为支持。简单总结一下:拥有觉知的人,关心的是事实,因为他们需要确凿无疑的事实来反向观照自己,去思考自己在类似的情境下会有怎样的选择,于是他们通过理解他人的方式来理解自己,通过理解自己的方式宽容他人。没有觉知的人,并不关心事实,他们更关心所谓的动机,具体说起来,就是关心人性中的愚蠢和邪恶。他们需要这些东西,不遗余力地去证明这些东西,然后以此证明自己的正确和道德。于是,不需要等到死亡之后,所有人在活着的每一天里,其实都在体验天堂和地狱。标题:《宝贝,回家吧》创作者:和菜头的小肉手AI算法提供:Midjourney
2023年10月7日
其他

疯马秀

我在巴黎看过一次疯马秀,就在看完红磨坊第二天。在公开场合我会向人推荐奥赛博物馆,说去了巴黎一定要去那里看看。但是在私下场合,我会推荐疯马秀,觉得它同样是巴黎的一部分,而且只可能在巴黎才有。红磨坊去过一次之后,我就不打算去第二次。那就是个旅游景点,流水线一般的作业过程,从迎宾到餐点都是如此。全世界的古典淫棍每晚麇集于此,守着一张小方桌,在极度闷热的空气中喝着香槟,等待着康康舞的音乐响起。情色在哪里呢?在于舞娘摆动她们的一千层裙子时,偶尔露出的一抹大腿白光,于是口哨声尖叫声四起,有人手捂心脏做抽搐状。我理解不了,就像我不理解日本文学里说的,女人最性感的部分在于和服领口露出的一截雪白的脖子。按照同样逻辑,乌龟应该是世界上最性感的动物。在满街都是超短裙的巴黎,为了重重帷幕一样的裙子下面偶尔一现的大腿而激动,我就觉得这些人色得很古典,可能是从维多利亚时代穿越而来。疯马不同,疯马没有金碧辉煌的舞台,也没有盛大的集体舞,疯马很现代,甚至可以说是很当代。当红磨坊还在维系传统的时候,疯马早已经把舞台变成了一种多媒体艺术,声光电齐上,和舞者一起制造出一幕幕绚丽的视觉奇观。当我看完第一场之后,感叹说:这就是一本电影版的时尚杂志啊!在疯马,重要的不是场面,而是光影、颜色、造型。舞台上的每一刻,如果能够允许客人拍照,那么照下来都是一张漂亮的摄影作品。在我看过的所有秀中,没有哪一个能比疯马秀更绚丽,更夸张,更饱满,更富有视觉冲击力和想象力。在我看过的舞台剧中,也没有哪一家能比疯马秀在调度和切换上更流畅更自如,自始至终都保持着疯狂的梦幻感。至于说情色的部分,公平的地说,疯马和红磨坊相比有更多的身体裸露。但是,疯马的裸露给人的感觉更多是为了服务于演出。这里的区别很明确:如果是一家脱衣舞店,舞娘如果不脱衣服,那么就没人会去观赏。但是,疯马如果让舞者都穿戴整齐,那我还是愿意为了秀本身去看。而且,要我说的话:穿戴整齐之后反而有浓烈的色情意味,按照疯马自己的风格来,人们的注意力却很快就会从裸露的肌肤转向表演,因为人体只是表演的一部分。如果你有机会前往巴黎,那么我建议如果白天去了卢浮宫,晚上就去看红磨坊,它们是一个套件组。如果白天去了奥赛或者蓬皮杜,那么晚上就应该去看疯马,它们是另外一个套件组。当然,这话也可以反过来说:如果你更喜欢卢浮宫里的作品,认为那才是艺术,奥赛简直不堪入目,蓬皮杜更是大型垃圾回收站,那么你就不适合看疯马,最好别去,然后破口大骂它伤风败俗,物化女性,简直就是巴黎之耻。而在我看来,午夜在蒙马特高地游荡欲火焚身的暗夜幽灵,和白天在双叟、花神咖啡馆高谈阔论的文化基石,怕都是同一类人,就像是巴黎的阴阳两面,正如白天的博物馆和晚上的各种秀之间的关系。而这中间的关联,大概就是那个更为古老的单词:自由---一切美学、艺术和创造的基础。最后,作为一名正直的有社会责任感的作家,我认为有必要提醒你一点:如果你要去巴黎看疯马秀,一定要用批判的眼光进行观赏。从中你应该看出的问题包括但不局限于:资本主义的腐朽没落、法国社会的精神堕落、传统男权对女性的凝视以及父权制度下男性对女性的消费与压榨......只有这样,你才能去芜存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更加深刻地认识这个世界。这样在将来,你我才可以携手一起批判疯马秀。标题:《疯马秀印象》创作者:和菜头的小肉手AI算法提供:Midjourney
2023年10月1日
其他

躲爱马仕皮带哥

这两天上网,去哪儿都逃不过爱马仕皮带哥的各种新闻。就一天的功夫,尽管我不点开标题看内文,我也知道皮带哥和老婆离婚了,知道皮带哥和二儿子被控制了,知道皮带哥只要抖掉大衣就有人接着,知道皮带哥有个歌舞团,知道皮带哥历史上最精彩的
2023年9月30日
其他

穿牛仔服的国王---《马斯克传》读后

他们之前是在干什么呢?也就像是马斯克重新审核一枚火箭的成本,审核每一条规章的由来,成功把火箭发射变成一项民间公司可以从事的日常业务,而且把成本降低到国家主导下的项目所无法想象的程度。那么,NASA
2023年9月16日
其他

那些我喜欢写的事情

年,他还再次更新了一个自动关机软件的新版本。这就是我喜欢写的事情。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故事,少年并没有继承乔布斯的遗产,也没有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太空运输私人承包商,挟NASA
2023年9月13日
其他

紧急撤离

今天我看到一段视频,内容是某航某某某航班执行某地到某地的航班任务时,机舱内出现烟雾(根据乘客描述,并不表示个人对现场情况做出任何判断,或者有任何倾向性判断),于是降落在某机场,乘客通过充气滑梯进行紧急撤离的视频。如今是手机时代,现场流出了许多手机拍摄的视频。我所看到的那段视频只有5秒钟,在视频的结尾,是一名乘客拿着行李箱跳上充气滑梯,然后顺利抵达地面。对此,我相当不以为然。理论上来说,在紧急撤离之前,空中乘务员会向乘客明确说明紧急撤离程序,并且告之乘客撤离时不要携带行李,不要佩戴任何尖锐物品,女士要脱掉高跟鞋。理由很简单:这是紧急撤离程序,目的是在最短时间内将所有乘客从飞机客舱内转移出来,确保他们的生命安全。在执行紧急撤离程序时,空中乘务员会放下所有的充气滑梯,充气滑梯就是旅客的生命线。这时候携带行李,有可能在下滑过程中伤害到其他旅客。也有可能划伤充气滑梯,造成后续旅客不能安全撤离。在最低限度上,也需要考虑行李箱阻塞逃生通道,不利于其它旅客的疏散和撤离的可能。除了理论之外,我自己曾经亲身参加过客舱紧急撤离演练。当时是在昆明巫家坝机场机务维修机库,机型是波音737飞机。由于参加演习的都是航空公司内部员工,所以训练的目标非常明确:在满载的情况下,90秒内疏散所有的乘客。我们的确做到了,充气滑梯弹开之后,所有人在90秒内撤离一空,而我是那场演习中唯一受伤的人---尽管大部分人都按照标准程序,在撤离前摘掉眼镜手表手机,但是紧跟着我的那位女同事没有按照标准程序脱掉她的高跟鞋。于是,当我们所有人高举双手与肩齐平,跳上滑梯下撤的时候,我落地后被前面的人阻挡,那位穿高跟鞋的女同事在我身后极速下滑,她为了减速,果断地一高跟踩进我的肩膀。所以,现在你应该理解我看到有人抱着行李箱从充气滑梯撤离时的感受了吧?当然,我不能指责他。毕竟在绝对安全的前提下,在一次演习中,航空公司的职员都舍不得自己的鞋和丝袜,拒绝脱掉高跟鞋跳上滑梯。那我又有什么理由指责一名普通乘客,在极度惶恐之中抱着行李箱撤离的行为呢?不过我还是想请我的读者朋友们多看几遍这个视频,思考一下什么对于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可以说漂亮话,都可以用各种方法来粉饰自己。而到了紧急撤离这样的关键性时刻,所有说过的话都是假的,唯有当时当地的行为才是真的,行为本身才代表了这个人。当自己的生命处在危险之中,依然不肯放弃外物,一定要带着行李箱走。那我只能有两种理解,一是行李箱里有关乎性命的重要物件,所以不能有任何闪失。另一种是人把财物这些外物,看得和自己的生命等同重要,即便面对迫在眉睫的危险,也不愿意放手,哪怕这样可能会影响到自己的逃生可能。因为视频里不是紧紧抱着行李箱跳下滑梯,那么我认为后者的可能性要更高一些。把财物视为自己的性命等同重要的东西,这就是标准的痴愚。因为痴愚,使得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处在危险之中,这就不知道让人应该说什么才好了。关键在于,这个人之前可能从未思考过类似的问题。思考什么是自己可以真正带着走的,什么是自己根本带不走的。如果曾经做过类似的思维训练,那么一切外物都可以放下,因为它们没有那么重要,对自己没有什么决定性的影响。所有的行李箱,都需要有个主人,需要主人在它们才有意义。从来没有这样一个人,他的存在与否是由一个行李箱来决定。在一次紧急撤离中,人们放不下自己的行李箱,这很容易从中看出人的痴愚来。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是不是也抱着属于自己的各种行李箱不肯放手?也许有的行李箱叫做名望,有的行李箱叫做财富,有的行李箱叫做身份,有的行李箱叫做自我贪恋?有没有一种可能?当我们看着那段5秒钟的视频,表示愤怒表示嘲讽表示鄙夷的同时,我们自己手中也抱着自己的行李箱?我认为起码应该有一个行李箱,上面贴着的标签写着:我很聪明,不会蠢到这个程度。这就是我大晚上建议你再看几遍这个视频的原因,不是看别人,而是为了看自己。那个人有可能是你,也可能是我,并非只是他人。然后也想借此机会重申一条航空常识:紧急撤离时,优先考虑自己顺利逃生,所有财物都在其次。这种考虑不单是为了他人,也是为了自己。90秒内能否撤离,可能意味着生和死之间的区别。当然,你也可以这么去理解:人生中许多时刻,需要我们没有片刻犹豫,放弃一切,起身迎战,唯有这样才会让赢面大那么一点点。并且,你应该一早就对此做好准备。标题:《荷塘》创作者:和菜头的小肉手AI算法提供:Midjourney
2023年9月10日
其他

又写满一标签

篇文章。那我依然觉得这个数字大的吓人,这个任务艰巨到难以想象。因为我从来没有那么想过,我的想法从来都是:让我写好今天这篇文章。然后我就写这篇文章,并不会抬头眺望远方,计算我和
2023年9月9日
其他

一个潜在的 AI 风险

技术,有了你的脸部照片,那么人工合成你的个人形象,从而欺骗人脸识别系统就是个技术问题,安全风险随之产生。即便利用静态图片生成动态视频还存在技术障碍,那么,下一步如果有
2023年9月9日
社会议题

无根者的养老讨论

朋友在大都市创业多年,有天跑来问我关于养老的打算。听他的意思,是想去一个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的三四线小城市。我跟他说,你仔细想一想就知道,其实我们是没有多少选择的。具体原因如下:当初如果我们不离开家乡,那么我们现在已经在家乡进入了复杂的本地关系网。逢年过节,迎来送往。婚丧嫁娶,次次出席。我们欠别人人情,别人欠我们人情。我们还别人人情,别人还我们人情。从日出到日落,我们为网内的人做事,网内的人也为我们而奔忙。于是,我们可以在本地养老。即便我们衰老了,我们身上还有看不见的关系网在保护着我们,保障着我们,为我们的生活提供种种便利。并且,我们在这张网里的价值并不像技术或者技能一样,随着年岁老去而衰微,反而可能因此而变得越来越有价值。但是你我没有选择成为本地人,甚至在我们漂泊创业的大都市里,我们也从未真正在这里过一天本地生活,更不用说是和本地人本地社区建立任何深厚且密切的连接。我们如此生活二十年,三十年,如同寄生在大都市里的无根植物,其实和本地一点关系都没有。随时可以留下,随时也可以离开,没人真正在意。而要过上这种生活,条件其实相当苛刻。我们是无根的植物,对于环境的依赖甚于任何其他动植物。为了确保我们能够按照自己的心意生活,最起码
2023年8月31日
生活

拒绝新闻的生活

出品【微信号】Bitsea个人转载内容至朋友圈和群聊天,无需特别申请版权许可。请你相信我,我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错的
2023年8月30日
其他

自作多情

这些年我的写作已经不再涉及大部分会引发争议的社会性话题。因为时代的特点就是观点极化,人们分成彼此对立的双方,各自把观点推到极端,于是冰炭不相容。无论我怎么写,持有什么观点,来到这里一万个人,总有5000个满意,5000个怒气冲冲地摔门就走。而这5000个满意的人日积月累下来,会飞快地变成5万个人,50万个人。人数只要多了,迟早就会有人抱怨说:作者,你的观点现在不够鲜明。为了满足这些人,我势必要让自己的观点同步极化起来,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读者,拥有更高的打开率和读完率。于是,我自己被人群驯化和塑造,发生异变,成为了另一个人。我还是更想做我自己,所以我有自己的观点,但不都表达出来,也不展开讨论,更不激发读者的发言欲和斗争欲。我不认为在一个极化的时代里,适合讲任何道理。每个人爱怎么想,那都是他自己的事情。我既没有教的冲动,也没有纠正的义务。昨天有位女读者来留言,孕妇,通过短视频获悉日本要向太平洋排放核污水,想到自己肚子里的孩子,于是变得忧心忡忡。我劝说她少看一点短视频,免得自己的脑子变成饮料瓶,别人往里灌装观点。许多人看到我的留言之后感觉很不舒服,觉得我非常傲慢,纷纷留言指责。还有人问,难道你就看了所有媒体的报道和科研机构的报告了吗?这时候我才意识到,这些人把我和他们混同于一类了。我们当然不是一类人,我又不看抖音快手,连App都没有安装。短视频对于我而言,从来就不是信息源。我是活在今天的古人,如果我对什么事情感兴趣,我在第一时间做的事情是去找国际媒体看概览性报道,然后去找专业媒体看专业报道,最后是去看专业机构的专业报告。短视频、主播从来都不在这个列表里,未来也不会出现。因为我知道一条朴素的常识:谁能在3分钟之内能给你讲清楚一件复杂的事情,那么他有9成可能是个骗子,还有一成可能是大师中的大师。大师没有那么多。我是个古人,所以任何以“我在短视频看到...”开头的话,在我这里一开始就要打三折,因为接下来无论说什么大概率都不会靠谱。世界上最值钱的提问,是以“我在做事的时候发现...”开头,其次是“我在这本书里发现...”开头。不是问题本身值钱,而是人值钱。他用这样的开头来提问,说明他要么真做事,要么真阅读,于是会有真思考。所以无论是哪一种提问,接下来的问题都值得认真对待。也无论我能否回答,我本人都可以从提问中获益。以“我在短视频看到...”开头,在我这里,和“我昨晚在梦中梦见...”开头的问题没有任何区别。使用什么工具,使用什么渠道去了解资讯,了解新闻,了解知识,这和能力素质无关,和一个人对待自己的态度有关。我觉得我自己值得认真对待,那么我就要为自己去找寻高质量的资讯,严肃的新闻和严整的知识。我要是觉得我叼着个奶头乐就可以度过一生,那看什么都无所谓。做四菜一汤是一顿饭,吃泡面也是一顿饭,全看你要不要照顾你的胃口,全看你觉得值不值得照顾自己。世人是不知道有权威媒体、专业媒体、专业机构的存在吗?当然知道。他们是不知道这些专业组织的内容更好吗?当然知道。但他们选择短视频。他们是不知道视频对抽象思维没有帮助吗?当然知道。他们是不知道短视频算法致力于用户滑屏成瘾,会形成信息茧房吗?当然知道。但他们选择短视频。为什么?因为人不要难为自己,慢性病从来就不是病。所以我能说什么呢?难道我要去抨击世人孱弱的精神?我要去指出问题存在于自身?我为什么要这么去做?这是人性,不要和人性为敌。所以我只说少看点短视频,别把自己的脑子变成了别人灌装观点的容器,把自己变成一听可乐。就这,还有人觉得很不高兴,觉得这是一种傲慢。傲慢在哪里呢?今天是信息时代,大部分信息都摊开来放在桌面上。信息中的法餐一直到信息中的方便面,都放在桌面上,任由人去选取。你对琳琅满目的各种选择全无兴趣,因为阅读让人觉得不爽,于是你专吃速食面,速冻饺子,别人说你还可以吃点别的,你还就不高兴了?不高兴就不高兴呗。你又不是大日当空,所有花朵就得展颜相向。还是那句话,一个人如何生活,取决于他如何对待自己。一个人如何对待自己,取决于他如何看待自身。这话倒过来说也完全可以:一个人如何看待自身,决定了他会过上怎样的生活。许多人不那么看,他们认为自己之所以过上如此的生活,乃是命运的安排。所以现在我也越来越支持那句话:放下助人情结,尊重命运安排。没有人要我帮助,没有人要我重申常识,但是我今天还是写了那么长的文字。这就让我想起我们昆明话里的一个俗语:老孔雀。它的源头是一句歇后语:孔雀开屏---自作多情。那么,一直自作多情,自然就是老孔雀一只了。标题:《老孔雀》创作者:和菜头的小肉手AI算法提供:Midjourney
2023年8月25日
电影

奥本海默

诺兰新片《奥本海默》即将在全国上映,未来一周你会看到铺天盖地的影评,以及汹涌而来的历史和原子能科普。趁现在信息的浪涌还没有来到你面前,让我们暂且小聊一会儿。我很早就知道奥本海默,但是没有丝毫兴趣。对他感兴趣的是我父亲,因为他大学是核物理专业,职业生涯的前一半是制造原子弹。奥本海默是原子弹之父,相当于我父亲那个行当里的巨星,所以我在童年时父亲就经常和我谈起奥本海默。认为他是个极聪明的人,但不止于此,他在主持曼哈顿计划期间找来了当时全世界最聪明的人,比如说费米,我父亲举例说。童年的我问了一个天真的问题:那为什么不是爱因斯坦来主持?当时我认为爱因斯坦是最伟大的物理学家,我也知道他提出了质能方程,这是原子弹的理论基础。一个小朋友如果跟着父亲住在戈壁滩深处,周围都是一群科学家,那么他的童年教育就会有那么古怪。和我父亲不同,在整个曼哈顿计划中我最感兴趣的人是费曼。我读过他的自传,读过别人写他的传记。他当时在曼哈顿计划里只是个小角色,在他的自传里费曼花费了大量的篇幅去写他怎么去撬开同事们的保险柜---但没有一个字去形容曼哈顿计划的伟大意义,从未用历史的眼光俯瞰这一段时光。导致我对整个曼哈顿计划的印象只有三件事:1、费曼学习开保险柜;2、费曼长途跋涉去看他当时生病的太太阿莲;3、费曼在和太太的通信中调戏基地的安全审查人员。如今我人到中年,看过诺兰的《奥本海默》之后,理解了当年的父亲。他喜欢乃至仰慕奥本海默,原因大概是他觉得大家都在做一样的事。奥本海默制造原子弹,他也是。奥本海默在阿拉莫斯沙漠,他在戈壁沙漠。奥本海默主持了一个大工程,他参加了一个大工程。不止如此,制造原子弹可能是人类历史上第二次知识分子主动投身于战争,因而改变了战争的走向,甚至改变了人类历史的进程,是知识分子的高光时刻。第一次是阿基米德制造投石车,和亲自主持人力凹面镜阵列,在叙拉古城击溃罗马海军。但是阿基米德在历史上究竟有没有用聚焦太阳光的方式烧毁罗马战舰,到今天还无法确认。所以,曼哈顿工程也许是知识分子唯一的高光时刻---他们从书斋和教室走出来,亲手做了个大炸弹,然后就结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所以,我认为我父亲对奥本海默的倾慕有很大一部分来自这里。爱因斯坦只是写了一封信敦促总统尽快制造原子弹,但真正把原子弹造出来,而且可以实际运用的人是奥本海默。因为奥本海默的存在,给全世界的知识分子,尤其是物理学学者撑了腰,证明他们不只是书斋和学院里的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米虫,他们可以决定世界的命运,只要他们愿意。诺兰拍得很好,把这一段知识分子的意气风发拍了出来。把科学家努力洞见物质世界的幽微之处,和直面现实世界的诸多困难也拍了出来。把奥本海默不断在这两处之间穿梭,不同的的世界对他的心灵所造成的影响也都拍了出来。我甚至认为,全世界的大学物理系都应该聘请诺兰去做客座教授,因为他是有史以来把物理学概念视觉化最成功的导演,无论是表现时空结构还是表现微观粒子,诺兰做到了教科书所做不到的事情。我父亲已经不在了,如果他能活到今天,活到今天并且保持他壮年时代的清明,那么我想他会很喜欢看这部《奥本海默》。因为诺兰花了大量篇幅来表现政治和意识形态对于知识分子的影响,可以说这是贯穿整部片子的主要线索。没错,聪明的知识分子制造出了人间终极兵器,改变了历史的进程,并且止戈为武,成功地把原子弹塞进了发电厂的反应堆,驯服了原子能为人类提供源源不断的能源。但是日光之下无新事,相同的问题再次提交了出来:谁才是人王?制造人间终极兵器不单是一种知识实践,它本身也是一种权力象征。所以,原子弹应该控制在谁手里,对于这种新武器应该有什么态度,总统和科学家的看法完全不一样。奥本海默为世俗权力结构所不喜,怕是一早就注定的事情。科学家是自然王国里的王者,在世俗世界中就要接受驯服。如果桀骜不驯,那就要面对贬斥和放逐。诺兰拍摄出了世俗权力对奥本海默的压迫感,电影里从头到尾这种感觉都挥之不去。合作无间是短暂的,控制和压迫才是无休无止的。诺兰偶然看到奥本海默的传记,突然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想我大概能猜到他的兴趣所在,奥本海默做什么对于诺兰而言不重要,那是历史需要关心的事情。但是奥本海默这个人对于诺兰而言非常特别,特别之处在于---奥本海默是人类中少有的那一类人,在一生之中同时接触了两种真实。一种是自然科学的真实,他接触到了物质和能量之间的变化规律,并且用核裂变加以验证。另一种是人类社会的真实,他触碰到了真正的权力,真正控制人类社会运转的力量,并且亲身体会了这种力量作用于一个人的时候是什么一种感受,感受到了毁灭他人生的无法抵御的巨力。诺兰想拍的是这个,并且成功地拍了出来。我父亲如果能够看到这部片子,看完大概率会陷入默然,没有什么话要说。而我看完之后对费曼的喜欢又新增了一层,因为他始终是一个个人。他同样也接触到了两种真实,但是他度过了欢天喜地、多姿多彩的一生。就像是一个升级版的孙猴子,每一次都能从如来佛的指缝间跳脱出去。费曼和奥本海默的最大差别,就是在费曼眼中,这个世界始终是虚幻的,他没有那么多坚信不疑,也不喜欢一切宏大叙事,更不追求伟大意义,他只追求他的个体经验。这样的人永远也主持不了曼哈顿计划,但他也就不在任何计划之中。就像是在半军事化管理的阿拉莫斯基地里他曾经做过的那样:破开同事的保险柜,然后扬长而去。那为什么不是爱因斯坦来主持曼哈顿计划?我觉得我在当年无意间问出了一个好问题。标题:《海景》创作者:和菜头的小肉手AI算法提供:Midjourney
2023年8月24日
其他

只要能赢就行了

没想到在Coco李玟去世之后那么久了,还能因为她的缘故而掀起那么多波澜。先是她的家人大闹她的葬礼现场,结果是她那位网络上千夫所指的丈夫反而因此逐渐逆转了形象。然后是她多年前参加的一档电视选秀综艺节目,挖出了多年前她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在网友愈演愈烈的声讨浪潮中,各方不得不站出来表态。与此同时,更多人站出来揭发各种节目背后的内幕。以前不是这样的,以前只要能赢就行了。过去的一二十年间,面对着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我从“啊?这样可以的吗”早已经转变成“哦,这样也可以呀”。一档选秀节目有内定,有暗箱操作,有现场剧情安排,似乎人人早已经接受了下来。你要去问一句是真是假,说不定人家还会笑你,说你想什么呢一切都是常规操作至于吗你还大惊小怪计较什么真假你们村刚通3G网络吧?当年的坦然接受,和今天的愤怒声讨,对于我而言都相当难以理解。人们真正在意的究竟是什么呢?在只有能赢就行的时代里,真假不重要,事实不重要,程序不重要,手段不重要,赢最重要。赢,在几十年时间里带着一种紧迫感控制着生活。这期间我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管人家的呢,只要人家能......就行。在空白处,可以填上赚钱、出名、成功、上市、上岸等等单词。像我这样的普通人,经常有一种强烈的感觉:因为我此刻片刻的迟疑和犹豫,时代的列车就已经从我身边呼啸而过,带着一车厢兴高采烈开香槟的人前往未来。只留下小小的我,站在广袤无边的世界一角,脑袋上顶着一个大大的问号。我只能对自己说:哦,原来世界已经变成这样了,那就这样吧。虽然我并不喜欢这样,但是世界并不在乎我喜欢不喜欢,总有人喜欢,也总有人胜出。和这样一个世界打交道,我感到的困惑和压力前所未有。事情往往是这样发生的:一个许久不见的旧日朋友突然找上我,说菜头你还在写字呢?这年头写字能赚钱吗?还有人看吗?写字有意思吗?来,我给你介绍一个好玩的东西,一辆真正能载着你通往未来的赛车。你有那么多读者,你有那么强号召力,我刚好有平台有技术,不如我们一起合作发布NFT吧。我说我只会写字,谁会买文字的NFT呢?他说你不是在画画吗?你的画就是NFT,就是艺术品,就是数字收藏,这件事不是你的话,其他作家都干不了。我说我就是用AI
2023年8月21日
其他

文字降魔

从我第一天开始发表文字开始,就有人教导我说:文字道是魔道。在写了二十多年之后,现在我是这么理解这句话的:如果一个人想要打扮自己,没有比语言文字更为简便的方法了,连一条口红都不需要去买。人在使用文字的时候,很难避免用文字来装饰自己。通过文字,人总想着要表现得比真实的自己更聪明一些,更可爱一些,甚至是更值得尊重一些。这件事情很容易上瘾,因为文字技巧越好,也就越容易成功塑造自己的形象,于是就会忍不住在这个形象上投入更多。最后,人会彻底迷失,忘记了自己是谁,自己写作的初衷是什么,忙于维护一个幻象,这就是所谓的入魔。并不是所有的写作者生来就是为了入魔的,但是人性本身有极为柔弱的一面。在最低限度上,人首先希望他人知道自己的存在。一栋单元楼里,找不到几户人家悄无声息地开关门。在文字上也是同样,只要是把文字发送出去,就没有人希望会是零阅读。所以,无论你是谁,你发布了什么,心善的社交网站再怎么难都会赠送你几个阅读量,否则你很快就会撑不下去。他人知道了自己存在,人又会忍不住希望他人喜欢自己。自己一旦存在,就会立即身处于所谓的环境之中。人性本能地希望环境对自己友善,友善就意味着他人喜欢自己。为了让他人喜欢自己,人就会忍不住去说一些读者喜欢听的话。但是这些读者喜欢听的话,未必然就是自己真心所想,于是第一道裂痕就已经悄然埋下。有人喜欢自己,人会继续要求更多,他希望人们更进一步接纳和认可自己。喜欢是不够的,他还需要支持和肯定。于是,他要去精研文辞,学习复杂的句型和术语,以及那些让人产生思考和感悟的微妙表达。只有这样,人们才会认可自己是个真正的写作者,掌握了写作的技巧,承认写出来的是作品是文章而不是作文。他要听到人们赞叹说:这人的文笔真好!这时候,他的自我已经逐渐变得饥渴难耐。支持和肯定很快也变得不够解渴,他如今需要人们的敬仰和尊重,需要这些仰视的目光如同涨潮一般涌来,把自己托举而起。于是,他要拨弄自己都不懂的概念,扮演自己不曾拥有的爱心,给出自己都没想明白的答案。他要做个人所共知的写作者,他要证明自己的才华,证明自己的头脑,证明自己的品格,他要将自己加封为神,肉身成道。这时候,即便没有入魔也距离成为行走在人世间的克苏鲁不远了。时间的事情无独有偶,既然存在入魔的可能,同样也就存在成道的希望。没有比语言文字更为简便的方法来装扮自己,那么也就没有比语言文字更为简便的方法来认清自己。当我在网上发布第一篇帖子的时候,发布出去半小时我看着它慢慢沉底,从第一屏掉落到第三屏,当时我就按住了
2023年8月20日
其他

从番茄时钟和记账本开始

互联网是由程序员们兴建的,这话只对了一半。写一个程序,把商品按照价格高低顺序排序,这和构建出一个可以做买卖的电商平台不是一回事。前者是一个具体的功能,而后者是一个完整的产品。编程技术可以让一名程序员实现一个具体的功能,但无数个具体功能如何组合起来,发挥出怎样的效果,帮助人们解决什么实际问题,那还需要另外的能力。许多程序员在大厂小厂里打工,终日在格子间里埋头面对自己的电脑耕耘不已,所以他们给了自己一个称呼:码农。意思是他们都是后工业时代的农民,农民在土地里种粮食,他们在电脑上写代码。很自然地,部分码农在一眼看不到边的种地生涯中会产生一种狂想:大丈夫不可终生受制于人,吾人当成为独立开发者争取个人自由!于是,程序员在一生中起码会尝试一次成为独立开发者。没有公司,没有上级,没有同事,没有工作计划,没有绩效考核,只有他自己一个人,一个人自行设计、开发一款互联网产品,然后发布在网上。可能赚钱,可能赚人气,可能什么都没有,但是身为码农,他在做独立开发者的时候,内心是自由的。初次成为独立开发者,他们都会面临一个问题:做个什么才好?争取个人自由是一回事,用这个自由具体来做点什么是另外一回事。大部分都是如此,每个人都会说“我想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情”,等真正可以去做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并不知道真正想做什么。所以,独立开发者在一开始大多会选择番茄时钟、记账本一类的产品。不知道为什么,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的,反正这已经成为了一种风俗。于是就有人出来规劝:求求大家了,别再卷了,你们能不能不要一上来除了番茄时钟就是记账本?各位独立开发者,这些产品都淤了,平摊下来估计全球每10万人就能分到一款,别再做了,我谢谢你们了!类似的规劝听多了,我就觉得挺烦的。因为看起来的确很有道理,而且说这话人貌似出于好心善意,这就让我越发觉得手心发痒。好心人就应该趁天黑在背巷里找个没有摄像头的地方,用麻袋罩住了结结实实暴打一顿。我个人的看法是这样的:在一开始,一个独立开发者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很正常。一个新入社会的职员不知道自己的职业规划是什么,一个刚开始写作的人不知道自己应该写什么内容,一个刚开始休假的人不知道自己应该玩什么,这都是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一个人之所以要成为独立开发者,目的是为了实现个人的自由,无论这种自由是指心灵上的自由,还是工作和收入上的自由,都没关系。那么,为了实现这种自由,就需要和社会做一个交换。独立开发者向社会提供一款有需求的产品,解决某一个具体的问题,然后社会作为回馈,给予独立开发者以认可、尊重、名望、金钱之类的礼物。有了这些礼物,独立开发者可以实现不同层面上的自由。问题在于,这个交换想要成立并不容易。首先,独立开发者需要知道真正的需求是什么?其次,以何种方法和形式去满足这种需求?再次,以何种技术手段去实现这些方法和形式,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满足可用、易用和好用?最后,自己有没有经验和能力独立完成开发工作。想成为独立开发者的人,大多只拥有最后一项能力,可以独立完成某个开发工作。但是对于前三项则不然,在日常工作中,需求是老板拍脑袋想出来的,实现方法和产品形态是产品经理画出来的,技术手段是CTO或者团队头领拍板的,和独立开发者没有多少关系。多年来,独立开发者因为前三者而不断感觉到痛苦,然而公允地来说,在感受到痛苦的同时,前三者也免除了独立开发者的许多工作,让他得以专心开发。现在,一个程序员决定要成为一名独立开发者,那就意味着他自己同时要充当所有这些角色,他是自己的老板,他是自己的产品经理,他是自己的CTO,他还是他雇佣的码农。然后,好心人认为他上来就应该做一款原创产品,那我认为还不如劝他直接去买彩票好了。从番茄时钟和记账本开始,我觉得没有任何问题。决定去做这样的大路货,独立开发者作为自己的老板,可以把决策时间降到最低。番茄时钟和记账本每个人都有需求,对于具体功能也有明确的期待,独立开发者作为自己的产品经理,可以轻松设计出一款过得去的产品。于是,首先他能完成这个项目,做出自己的第一款产品来。虽然说社会价值极为有限,但是对于个人而言意义非凡。确认自己可以,这是万里征程的第一步。最好在第一步上先取得成功,无论这个成功是大是小。其次,虽然有千千万万人都做过番茄时钟和记账本,等到自己真正去做的时候,等到自己真正进入产品设计的角色之后,人才会真正从受众,从使用,从实用的角度去理解一款具体的产品。这个时候,人也才会从形形色色的番茄时钟和记账本里,看出之前看不到的东西---不同设计者的不同思路和用意。这是极为重要的一次思想转变,哪怕是因为复刻一个番茄时钟而受到一点点启发都是好的。你知道别人为什么要那么去做,才可能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去做。成为独立开发者的信心来源,不就是因为相信自己能比其他人做得更好么?最后,项目完成,把自己的番茄时钟或者记账本扔到市场上去,接受用户的残酷选择和评论,这才让整件事达成闭环。正常来说,这样的产品扔到市场上之后,连个水花都不会溅起---这同样是一种宝贵的体验,用自己的身体真实感受一下用户和市场是怎么一回事。这样人才会有敬畏之心,同时也会收回之前自己说过的某些话。比如说:老板除了拍脑袋什么都不会---你花了几个月时间之后,终于理解拍脑袋也是有成本的。再比如说:产品经理这个活,在电脑屏幕上挂块肉,狗都可以干---你现在也干了,可能干得还不如狗,起码还有人愿意摸摸狗头,你的产品无人问津。经历过完整的这一套过程,任何人很快都可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小目标:我个人有多牛屄不重要,我审美有多高级不重要,我技术有多强悍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能做出一款对他人有用的产品,能够帮人解决一个具体问题。在有用的基础上,争取做到人们易于使用。在易于使用的基础上,争取做到人们乐于使用。在人们乐于使用的基础上,争取让他们愿意掏一点钱,或者他们的人数多到有人愿意为了这些人掏一点钱。如果能这么想,一个人可以承受很多次失败,因为他清楚用户和市场值得敬畏,大概率不是自己一两次尝试就可以摸准脉门的存在。在所有的失败中,他并不会觉得有太多沮丧,因为他知道想要做成一款产品自己还有起码三个项目需要认真学习,在每一次失败里都有大量自我提升的线索。最后,他距离成功可能会近一些,因为他在艰难的独立开发者生涯中完成了重要的个人思想转变,从我能做什么作为出发点,转变为一开始就本能地思考:他们可能需要什么?他们的需要背后究竟是什么?所有的生意都是从这里出发的,剩下的事情是每个人解决方法上的差异,以及因为这种差异造成的接受度高低。所以,独立开发者从番茄时钟和记账本开始自己的生涯,我觉得一点问题都没有。而且,我还认为要尽早开始,尽早完成。开发这些大路货肯定不会有多少成功的机会,但是通往未来的道路就隐藏在尝试的过程之中。而且要我说的话,通过这种模仿式的开发,多少都能洗掉一点程序员身上或浓或淡的各种“厂味”,这对于自己的人生而言也是一件好事,好处不止是在开发这一件事情上。凡事你都习惯了靠自己,那么人生的选择自然也就变得更加丰富。庄子说过,道在屎溺。相比之下,我觉得番茄时钟和记账本要好多了。标题:《多重角度》创作者:和菜头的小肉手AI算法提供:Midjourney
2023年8月19日
其他

上网的边界感

人们上网的时间太长,再加上匿名制,就很容易失去边界感。于是,很多人会在网上说出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可能说出口的话,表现出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可能流露出来的态度。在《槽边往事》类似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我用
2023年8月18日
其他

正儿八经的资本是什么

“资本”这个单词在中文互联网世界的滥用已经成为一种灾难,它可以从指代钱一直到指代某个具体的人,有些时候干脆就是一切糟心事的罪魁祸首,甚至是某部电视剧难看的根由。人们就那么去用,却又根本无需明确它究竟是什么。也不必指责网友。我一直念书,念到大学毕业,但是对于经济学的认知却少得可怜。或者公允一点来说,学校的确提供了经济学方面的课程,但那种课程质量堪忧,甚至都不肯具体介绍一下银行的运转机制,更不用说介绍什么是股票什么是债券这些东西。我不知道今天的学校教育会不会好一点,起码应该教会学生什么是定期什么是活期存款。所以理论上来说,我也应该是滥用“资本”概念的人群中的一员。但我并没有,因为走上社会之后我还继续读书。就我读过的书里,我认为能够用相对浅显直白的方式,深入透彻地解释什么是资本的著作,应该算是赫尔南多·德·索托的那本《资本的秘密》。有读者说,我已经很久不推荐书籍了。那么,今天我就推荐这本《资本的秘密》。和过去一样,读不读,几时读,那是你的事,推荐不推荐是我的事。我个人很希望《槽边往事》的读者都能去读一下这本书,无论男女老幼。事实上,我认为我的那些初高中生读者更应该去读一下。不要像我一样,在工作之后才开始从零接触经济学,因此不得不痛苦地困在用时间换钱的生活中很多年,却对这个社会的其他运行方式一无所知,更不知道如何利用和放大自身的能力,实现自我价值。类似这样的知识,应该越早知道越好。当然,当然,又会有人听到经济学三个字就皱起眉头,看到《资本的秘密》居然超过
2023年8月2日
其他

如何成就卓越---写给年轻人

独创性与不确定性之间的关系导致了一种奇怪的现象:由于习惯于传统思维的人比独立思考的人更加确信,这通常使得他们在争论中占据上风,尽管他们普遍更愚蠢。最好的人缺乏所有信念,而最差的人
2023年7月21日
其他

回答:究竟哪一个译本最好?

当初还迷恋豆瓣的时候,在许多书籍的条目下面总会看到豆瓣青年这样问:这本书究竟哪一个译本最好?多年来,我一直在构思一条可以一下子就掐住对方脖子的回答。我认为译本并不重要,所以我一直是个粗人。昨天我读完了数字时代思想家乔治·吉尔德
2023年7月19日
生活感悟

笨蛋,当然是先选人

上一篇《短视频里什么都有,除了......》发布之后,很多读者留言问我,究竟是如何找到的三本紫砂专业书:《宜兴紫砂珍赏》《宜兴紫砂矿料》和《阳羡茗砂土》。我赶着午睡,这里就草草回复一下。行文不会太工整,大家就看个意思好了:首先,这是问错了问题。这不是选书的问题,而是如何选人的问题。为什么听短视频主播的话会越发困惑,因为所托非人,他们值不值得相信需要打一个很大的问号。你想要具体了解一点稍微精专的知识,你应该先去找到一个该领域内值得相信的人。按照中国人传统的摇人风俗,想了解紫砂的知识,那么最简单的方法是找自己亲友里一直玩紫砂壶的人,向他们请教,介绍他们走过的坑。然后,考虑到他们本身可能并不专业,那么向他们询问有什么值得推荐的书籍,曾经有什么书籍给了他们最大的启发。然后具体在紫砂的这个问题上,自己要能想明白它究竟是什么?紫砂壶有美学意义,有文化意义,但根本上来说,它是一种工业。就是说,人类采矿,利用紫砂矿加工制作从笔筒到腌菜缸等等一系列生活用品。既然是个工业问题,那么肯定是有明确的标准,明确的专著,否则无法正常生产。所以,你应该去找这个工业制造领域内专家写的专书。不知道入手处怎么办?很简单,任何营销行为为了增加自己的说服力,都会引述各种专家专著的说法---他们敢于引述且胡说八道,只是打赌你不会真去看。如果有什么专家,有什么专著被反复提及,那你直接去找来看看豆瓣评分,看看论文引述次数,就可以判断是否值得阅读。同样的,紫砂除了工业属性之外,还有手工艺品属性。那么,在技巧的领域内,谁是公推的大师?你很容易锁定顾景舟先生,再去查一下顾先生有没有写过专书,那你去看顾先生的专书就好。同时,也去看一看顾先生的反对者都是谁,他们极力反对的观点是什么,你就可以在阅读之前做到观点预平衡。最后,即便在淘宝这样的大型电商平台上,虽然鱼龙混杂,泥沙俱下,但是其中也有靠谱的紫砂商家存在。怎么找这种靠谱的人?运用逻辑,运用常情常理推断就行:前提
2023年7月17日
社交媒体

短视频里什么都有,除了......

几年前就和朋友发生过一次争论,他宣称如今短视频里什么知识,什么讲解都有,实在是不需要再去浪费时间完整地看一本书。他甚至宣称,通过短视频来学习相关知识,是当今最快速最有效的方法。我不赞同,但我也没办法,因为我手头没有任何实际反例。两三年过去,我现在终于有了一个亲身体验的例子。最近一个月我不知道为什么,突然中年油腻发作,幽古之情不可抑制,于是沉湎于宜兴紫砂壶。此刻,我面前的茶几上放着
2023年7月17日
其他

米兰·昆德拉的背影

我对米兰·昆德拉的作品并不熟悉,也并不因此而感到羞愧。但是我对昆德拉本人如同对邻居一般熟悉---几十年时间里,我不断听到人们讨论他和他的作品,引用他的书名和名言,带着推崇备至或者敬仰万分的口吻。但我们并不真正认识自己的邻居,熟悉但不了解,不是这样么?如今米兰·昆德拉逝世,我又一次看到了大量相关文章,盛况几乎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类似。那时候如果在一次闲聊的时候不提及昆德拉,不提到他那本《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似乎就不配做一名合格的文艺青年。我耳边再一次响起老大哥们对我的叮咛:你得去认真读一下昆德拉的书。我从来没有这种打算。因为我这些年来发现,看人们讨论一名作家和他的作品,比直接去看他的作品有意思多了。在有人怒斥我反智之前,请容许我解释几句。首先,作品算谁的?或者说艺术算谁的?许多人都支持一个观点:作品和作品引发的解读,共同构成了完整的作品。许多人也都支持一个观点:越是伟大的作品,可以解读的方式也就越是繁多。这样说起来,我做的事情也没什么问题。去观察昆德拉读者的反应、感想、评论,的确算是一种对昆德拉作品的阅读。况且如果仔细追究起来,昆德拉是个欧洲知识分子,他的感触,他的想法,他的美学标准,都是以欧洲大陆作为思考的基准。而他热情洋溢的中国读者,则是在欧洲之外,在远东以东,从欧洲大陆外部望进去。所以,要说什么深刻的理解,强烈的共鸣,我觉得是值得怀疑的。就像是一个中国人宣称自己理解了贾宝玉,我会说:不,你不理解。因为你没有一天体验过锦衣玉食的生活,没有一天生活在高墙大院之内。你对一只杯子,一个小厮的认知和感受,永远不会和贾宝玉类似,更不用说是相同。同样是面对一个小厮,你怎么可以理解那些随时可以下令杖责小厮直到毙命的人呢?你们对人,对生命的看法在本质上就有差异。吸引人的永远是昆德拉流亡者的身份,他异乡人的处境。这里面有一些戏剧性:为自己祖国所放逐的作家,在异乡不单获得了高度认可,更得到了张开双臂的欢迎。我不无卑劣地猜度,上世纪末中国文艺青年对昆德拉的追逐,首先是迷恋他自由的状态,其次就是他作为异乡人所得到的尊重和欢迎。不大会去深究欧洲文化是一幅拼图,昆德拉离开正在异化和沉沦的一个碎片,复归母体这件事情的意义。他似乎保全了什么,但是他又失去了自己的根。其实我很希望有人能分析一下,为什么昆德拉后来选择用法文写作,拒绝使用自己的母语。然后在他人生的暮年,为什么又再一次接受故国公民的身份。我还注意到,在他人生的终点,经过漫长的疾病折磨,他在法国去世,而不是在布尔诺。我认为,解读这些个人选择,甚至和解读昆德拉的作品同样重要。如今昆德拉已经离开这个世界,也不知道他在临终前一年再次看见俄国人西进会有怎样的感受。这一次情况好像不大一样,因为乌克兰人在一个喜剧演员的带领下顽强地抵抗了下来。泽连斯基没有选择流亡欧洲,带着乌克兰和自己一起走。这是本地人的选择,不是知识分子的选择,知识分子可以选择漂泊,可以选择无根,因为他们从古至今都不需要土地的庇护。本地人无处可去,本地人必须抗争到底。在这样的一个世界里,再去看昆德拉,会产生许多别样的解读。我看了许多悼念昆德拉的文字,其中有一部分语气已经变得意味难明,还有少部分已经变得严厉起来。昆德拉还是昆德拉,他的作品还是他的作品,他的读者依然是当年那些读者,但是在一个变化了的世界之中,昆德拉往昔所做的一切都会被人重新衡量。因此是不是也可以这么说:昆德拉和昆德拉的作品无法摆脱历史现实进行欣赏,因此面对匆匆流光始终是少了些什么,这就是许多人认为他不应该跻身伟大作家之列的缘由?我记得昆德拉曾经明确表示,自己很反感陀思妥耶夫斯基,他厌恶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里把一切都变成情感的世界,厌恶把情感提升到价值和真理的价值,认为这种情感同样给了俄罗斯人的战争载具以足够的动力去做出诸多暴行。昆德拉毫无疑问是理性的。是他提出来的反对刻奇(也翻译为媚俗),是他坚持维持流亡者的尊严拒绝展示伤口,是他在不断强调理性的力量成为他公共知识分子身份的立身之本。现在,昆德拉可以去面对面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争论了,在人世间他只留下了一道背影。要我说的话,当人们对着这一条长长的背影进行讨论的时候,应该稍微抬起头看看远处,因为陀思妥耶夫斯基正穿越了时间的长流从海面上升起,以至于让所有暗影都变得有些暗淡。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日光之下,能照见每一个受苦的灵魂如何挣扎搏斗,其中也应该包括昆德拉自己。但是,昆德拉的背影里藏不下陀思妥耶夫斯基,善于奔跑的人永远不可能有这种对人类的洞察力,不管他背上背着怎样的理性盾牌。在小说《白痴》第四章,有这样一段对白:伊波利特对梅什金说:现在您非常瞧不起我,是不是?梅:凭什么?难道凭您比我们受过更多的苦且至今还在受苦难吗?伊:不,是因为我有愧于自己所受的苦。标题:《冲浪》创作者:和菜头的小肉手AI算法提供:Midjourney
2023年7月13日
其他

那么,谁来救猫咪呢?

刚刚获悉一条让我非常震惊的消息:一位制造和销售猫传腹兽药的湘籍旅沪胡姓女士,经上海铁路运输法院审理,其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罪名成立,判处有期徒刑15年,并处罚金4000万元。这里所说的兽药我很熟悉,就是指GS441524针剂以及其衍生品,关于猫传腹这种疾病,我早已经很完整地经历过一遍:病中猫此刻心定90天救猫咪为了节省你的时间,这里我简要回顾以下几个基本事实:1、猫咪通常都是冠状病毒的携带者,相互之间会传染;2、绝大部分冠状病毒对猫咪的影响很小,但是有一类冠状病毒发生变异之后,对猫咪是致命的。这种变异病毒引发的疾病叫做猫传腹,致死率在
2023年7月1日
教育

知见障

我第一次看人往红烧肉里放糖时,完全不能接受:都放了盐和酱油了,为什么还要放糖?并且我用我的经验继续推导:红烧肉本来就油腻,加上糖岂不是吃起来更加油腻?我觉得我的看法是正确的,直到我自己开始学习做菜,照着菜谱尝试过
2023年6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