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社交媒体

短视频里什么都有,除了......

和菜头 槽边往事 2023-07-17
几年前就和朋友发生过一次争论,他宣称如今短视频里什么知识,什么讲解都有,实在是不需要再去浪费时间完整地看一本书。他甚至宣称,通过短视频来学习相关知识,是当今最快速最有效的方法。我不赞同,但我也没办法,因为我手头没有任何实际反例。
两三年过去,我现在终于有了一个亲身体验的例子。
最近一个月我不知道为什么,突然中年油腻发作,幽古之情不可抑制,于是沉湎于宜兴紫砂壶。此刻,我面前的茶几上放着 9 个茶壶,柜子里还扔了一个(注:明天还会到两个,但我已经做了退货处理,只是拦不住,需要到了家门口再拒收,所以并不计入)---这些紫砂壶都是在不到一个月时间里从网上买来的。
和所有的小白消费者一样,我有很多个问题需要得到答案:
  • 如何判断一把壶是真正的紫砂壶?
  • 怎样评判一把宜兴紫砂壶的好坏?
  • 化工壶是否对健康有害?
  • 如何判断一把宜兴紫砂壶是手工制作?
  • 纯手工壶和全手工壶有什么区别?
  • 什么泥料算是好泥,好在哪里?
  • 为什么紫砂壶价差那么大?贵是贵在哪里?便宜是便宜在哪里?
  • 什么是机车壶,什么是半手工壶,什么是全手工壶?如何鉴别?
  • 为什么宜兴已经封了紫砂矿,家家都是绝版紫砂泥,但是看销量每天能卖几千把?越卖越多,难道矿泥也是拉菲么?
......
所有这些问题,现在基本上都是用短视频来回答。你在搜索引擎找答案,在电商平台找答案,系统推荐给你的都是短视频讲解。每段大约 2-5 分钟,一个人对着镜头吧啦吧啦讲一个问题。
这些短视频有个优点,看完一个你就会觉得自己懂了,而且确认自己获得了一个知识点。然后根据这个知识点去买壶,买回来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然后又去搜索答案,再看了一堆短视频,于是又收获了一堆知识点,忍不住再去买几把壶验证一下---我茶几上的茶壶阵列就是这么来的。
当我看到一条视频的时候,终于起了疑心。之前我是个谦虚的人,认为自己对紫砂壶的了解为零,需要向这些懂行的人学习。然后我就看到了一条紫砂壶科普视频,内容是抨击紫砂届的一种常见说法:想要验证一把壶的做工好不好,可以把壶装满水,按住茶壶嘴,然后翻转 180°,让茶壶底朝。如果茶壶盖不会掉下来,那么说明这把壶的做工精良,气密性良好。
视频花了 5 分钟分析演示,茶壶盖一定会掉下来,因为这是物理定律。听他聊紫砂的时候,我汗不敢出。一听到他谈物理,我突然想起自己是理科生,回想起小学时候做过的试验:用一张纸或者一个塑料板盖在一满杯水上,然后猛然翻转 180°,水因为大气压的缘故并不会流出来。我这么一想,就忍不住怀疑:他们知道自己面对镜头在说什么吗?气质很好,口才很好,但依然是胡说八道。
起了疑心之后,类似的疑问就越来越多。比如有的人在视频里说,宜兴紫砂壶不存在绿色和黑色的,有这种颜色就说明是人工添加了化学物质,有些还带辐射,对人体有害,千万不能买。而有的人在视频里说,通过添加化学物质改变茶壶颜色的行为,从明清时代就是如此,是很成熟稳定的工艺,变色本身就是高温下的化学变化。
我就发现他们紫砂届人士很有意思,江苏感极强。你要是卖朱泥壶的,那么会有一堆商家在视频里说朱泥早已经绝迹,来买我家的紫泥壶。你要是卖全手工壶的,那么会有一堆商家在视频里说有个鬼的全手工,最多手工做个壶身,其他的还不是机器做。擅长内斗,精于拆台是他们的爱好,但是对于我这种小白消费者来说,看的视频越多,困惑越多,怀疑越大,感觉自相矛盾的地方数不胜数,完全不能指导自己的消费行为。
既然说什么的都有,我一怒之下就买了三本书:顾景舟主编的《宜兴紫砂珍赏》,朱泽伟、沈亚琴合著的《宜兴紫砂矿料》,以及刘玉林创作戴银法执笔的《阳羡茗砂土》。看完之后我的问题都得到了答案,在这三本书里都写得清清楚楚,而且都是定论,有数据有图片有记录,不存在什么争议。
看完这三本书,回去再看那些视频,天空中缓缓飘过两个大字:扯淡。之所以在各种短视频里每个人都言之凿凿地扯淡,原因就两点:1、所有矛盾和冲突之处,那是从逻辑和道理上而言才存在的矛盾和冲突,你要是站在纯生意的角度理解,那么任何一个结论都是合理的---全看他们家卖什么壶,什么泥,什么工;2、这些人敢于在视频里下那么多结论,主要靠的就是只学话术,不读书。如果读一下宜兴本地的制陶大师,矿业专家的任何一本专著,就不可能有这种勇气给网友科普,就不可能科普那些内容,因为颠倒定论的压力会很大。
对于我自己而言,看了一个月短视频的紫砂科普,在无数个三五分钟的片段里学到无数个斩钉截铁不容置辩的结论,不如我在三天里从三本紫砂专著里所学的东西多,帮助大,实用性强。区别在于,短视频强力输出的是观点,靠的是表演上的真诚,卖相上的可信,和故事的生动。但观点无法指导生活,因为总有对立的观点,人总需要取舍判断的标准,这个标准短视频提供不了。书籍输出的是知识,靠的是事实和数据,你知道了就是知道了,再听见什么观点如果不能提供证据,对你也无法产生任何改变。而且一旦你知道了,你就可以利用你的知识很快做出判断。
所以现在我通过三本书得到了解脱。因为读过《宜兴紫砂矿料》,关于泥料的所有传说和所有故事我不需要再听了,不需要再去追求什么珍稀泥料。因为读过《阳羡茗砂土》,关于工艺和制作方面的所有故事和传说我也不需要再听了,利用健康利用传统编造出来的种种故事在历史事实和工艺延革面前什么都不是。
最后,因为《宜兴紫砂珍赏》,我看过历代的紫砂珍品荟萃,于是得大解脱。我那么一张张图翻过去,从明清时代一直翻到现代,目睹了紫砂壶这一路的变化,终于理解了紫砂壶的价值和意义所在:重点从来都是人,而不是物。只有一无所有的人,才会去追求物质,追求最好的泥,最好的型,最好的工,因为这样得来最简单,最容易。占有一把所谓的好壶能有多难呢?
而真正富有的人,我从图册里看去,他们在利用紫砂壶自我表达。他们要在壶上提字,要在壶上画画,要在壶上铭刻,要在壶上记录,他们用这样的壶相互赠送,抒发情感,表达自己对美对艺术对生活的理解。没有文人,没有文人壶,紫砂壶就是个日常用具,和潮州手拉功夫壶没有什么不同。壶以人贵,这是文化层面上给予宜兴紫砂壶的加持。
所以现在我一点不纠结。不纠结是不是机车壶,是不是车一刀,是不是本山料,是不是陈腐泥,是不是生砂清水,是不是赵庄红卫小煤窑。纠结这些,是人以壶贵,一把壶的材质工艺高于一个人的存在价值。而所有的短视频,统统都在教人去跪在壶的脚下。于是消费才永远不会停止,因为总有更好的泥,更好的工,更美的型,更伟大的工艺美术师,你得一路那么买下去。你买到多高的价格,你这个人就值多少钱。
我向一位同样喜欢紫砂壶的朋友分享了我的观点,成功向他推销出了一本书之后,我们共同做了一个决定:从此我们选择自己喜欢的紫砂壶,彻底忘掉材质工艺这些小事。哪怕是一把机车壶,只要我们觉得美,那么我们也照样会买下来。
和过去唯一的一点不同,是我们会去定制,把壶作为一件作品来把玩。我已经想好了送他的那把壶上我要刻什么字:
摄无量心,登欢喜地。
几乎是在想好这八个字的同时,我就决定退掉还在路上的两把壶。再见,底槽清。再见,天青泥。我已经不在这个游戏里了,因为我会读书。


标题:《屏里乾坤大》

创作者:和菜头的小肉手

AI算法提供:Midjourney V5.2

Prompt:Closeup a hand holding a phone, which playing girl's video, avatar, comic style, rounded thick outlines --v 5.2


槽边往事和菜头 出品

【微信号】Bitsea

个人转载内容至朋友圈和群聊天,无需特别申请版权许可。

请你相信我,

我所说的每一句话,

都是错的

 禅定时刻

《书中日月长》

和菜头的小肉手

Midjourney V5.2

 南派三叔专区

南派,这条长路送给你。


 《槽边往事》专营店营业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