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微信后面的男人
在微信接近7亿的用户里,知道张小龙这个名字的人应该不超过5%。在这5%的人里,还应该有相当数量是把张小龙当作了某个公务员考试的培训教师,而不是微信之父。这和张小龙的性格有关,也和腾讯的企业文化有关。腾讯一向以低调著称,不喜张扬。从上至下,各级管理人员出席活动跟没去一样;从古至今,国内国外举办各种公开活动跟没办一样。
有天我在这个微信号里设置了一条自动回复,内容是以下这张图:
然后,许多人发微信来问我:菜头,你看起来比马云年轻多了,不是说你没多少头发吗?拜托,在公共场合永远西装革履,衬衫袖口永远刚好打到大拇指根部的这个人是马化腾好吗?你这么说他,他可是天蝎座,你就不怕吗?
张小龙甚至还要更为低调一些,基本上不会出席任何公开活动,也很少接受媒体采访。而且,媒体采访他也不会是一件愉快的事,因为张小龙是一个性格内向的程序员。什么是性格内向的程序员?就是聊天时盯着自己鞋子看的程序员。什么是性格外向的程序员?就是聊天时盯着对方鞋子看的程序员。如果他答应采访,那么他就会非常认真地对待这次采访。因此,他会仔细地思考每一个记者提出的问题。而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他的目光会转开,凝视远处的虚空很长时间,然后再缓慢而清晰地说出自己的答案。于是,在这段空白期内,记者坐在他对面很容易失去对时间和空间的感知,误以为自己并不存在。更妙的是,终于等到了张小龙的回答,往往又难于理解。
所以,公众对张小龙的认知,建立在巨大的误解之上。比如说张小龙这次在2016微信公开课开幕式上的演讲(视频见文章最后),这是他非常罕见的公开演说。此后网上各种解读都很多,无一例外地都把他的想法复杂化,恨不能用龟甲筮草来分析后面的微言大义。哪里有那么复杂?
张小龙上来就讲了这次微信的谣言风波(参见:《总有一种智商让你猝不及防》),没有任何避讳,甚至都没有回避有许多用户解绑银行卡的事实,但没有人真正注意到他关注的究竟是什么。整件事情引起那么大风波,网上引发那么大热闹,他关注的点是四个字:蝴蝶效应。
他没有批评任何人,也没有做任何价值判断,他只是在谈事实,而且非常明显,几个很偶然的因素聚合在一起,能够在人群中迅速引爆那么大的动静,这个事实本身迷住了他。无论是在私下还是公开场合,他对于这次风波的表述都是在谈蝴蝶效应。对于他来说,直面事实本身和发掘事实之下隐藏的规律,才是最值得他在意的,其它的所有热闹都和自己无关。
接下来他谈到价值观: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针对这一点,网上的分析文章有上万字。根本没有那么复杂,这句话根本就是腾讯公司长期以来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张小龙不过是对公众公开表达这一点,表明他在核心价值观上和公司完全一致。同时,也是向微信团队重申这一点,让大家明白何以抵达今时今日此时此地。微信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移动互联网平台,可以做的事情太多,可以合作的事情太多,所以,有必要重申“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当年这句话成就了QQ,如今也是微信廓清边界,决定做什么不做什么的标准。
具体到微信平台自身的价值观,张小龙说是“让创造发挥价值”。网上对此一篇赞美之声,恨不能把张小龙送到科技和人文的十字路口,让他一个人站成神像。可惜,这是张小龙最为血腥和残暴的一条表述。什么意思?在很早之前,张小龙就明确地表达了自己对微信的看法,他不希望微信是一个营销平台,不希望用户被各种促销消息骚扰。而这些年里,中国人,你懂的。太多人总凭借着人生经验,觉得规矩总能绕开,规则总有后门,觉得自己聪明,总能想出办法,总能绕过张小龙画的这根线。
在张小龙这里,一切都很简单:只要越线,一律击杀。诱导分享,杀;互推涨粉,杀;侵扰朋友圈,杀;海量加好友群发,杀;模拟手机站街,杀;拷贝粘贴抄袭,杀......因为这在他看来,没有任何创造的成分,也就根本谈不到价值。在微信公众号开通之初,页面上的宣传口号就是张小龙提出的: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价值。当时他被一个想法迷住了:一个盲人按摩师,没有能力租赁店面,也不便外出上班,但是他可以通过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在家里服务整个小区。于是,个人、社区和微信,都各自创造了自己的价值,社会幸福总量得以提升。这样的事情值得做,所以,你也应该能够理解,为什么微信公众号刚出现的时候,一个叫“斑狸”的账号利用自动回复做了一个MUD小游戏(文字网游),张小龙都会欣喜莫名。
在48分钟的演讲里,张小龙破戒讲了一点产品。2012年7月24日,张小龙在深圳腾讯大厦完成了一次行为艺术---长达8小时的产品心得分享,并且宣称以后不再会那么做了。原因可能是朋友们不干了,外间传闻他讲完8小时之后“精疲力竭”,根本没有那么一回事。他当时精神奕奕,演讲完吃宵夜,一个人吃了两份牛丸三盘牛肉,朋友们被吃到破产。
这次在公开课,他提出了自己最近的产品观点:好产品应该让用户用完即走。就这个论点我们曾经做过讨论,我并不认同,因为用完即走应该是工具类互联网产品的特点,黏住用户的时间越长,证明这个产品越没用。但是,微信早已经脱开了工具属性,已经是一个社交平台,人们在社交平台上花费时间和亲友互动是非常自然的事情,耗费的时间越长,说明产品越有用。
他的回答也简单:你再想想,再深入想想,你会理解我的说法。我记得很久以前他在微信开机画面里放了一句话“少用微信,多与朋友见见面”,觉得他可能是在说无效社交这件事。把用户黏在微信的时间太长,也许说明沟通有效程度不高,或者朋友圈信息量溢出,最终会造成用户逃离,找一个压力没有那么大的新工具。谁知道呢,反正张小龙只负责抛出问题,从来不负责解释。更不会发生辩论,在他那里,有和时光一样漫长的沉默在等待着你。
你不妨自己看看他的演讲,也许会有自己的解答也不一定。对了,最后我要给你打一针预防针:张小龙不是个演讲家,不会台上台下两个样子。他在台下一边思考一边和你说话,他在台上思考的时间更长。所以,你要想看类似Ted或者乔布斯那样的演讲,那就别看了。你要是对一个内向的程序员用最朴实最简单的语言,边想边说出自己的思考,请在WIFI下点开以下视频: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s0019dietdc&width=500&height=375&auto=0
回复:张小龙 获得更多相关文章。
题图来自某位腾讯员工在某次会议上的拍摄
槽边往事和菜头 出品
【微信号】Bitsea
请你相信我:
我所说的每一句话,
都是错的
禅定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