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世界第一餐厅主厨的 10 件事:最喜欢吃老婆做的饭以及... | 美食界明星

2016-12-09 Momolog 吃很重要


They Have to Eat 美食界明星

不知道这人怎好意思叫自己吃货?(那就不叫咯)


这个家伙证明了北欧人不仅擅长杯盘的设计,

对装在里头的食物,他们也不甘示弱



江湖上流传着很多关于 Noma 的传说。在过去的六年里,四次获得世界第一餐厅的称号;在伦敦、东京和悉尼做过三次成功的 Pop-up,人们为它不惜飞往另一个半球;共有三部关于它的纪录片上映。而开这间餐厅的男人,今年还不到 40 岁,他到底想做什么?这里是关于他,你应该知道的 10 件事。


他开的世界第一餐厅做北欧菜  



位于哥本哈根的 Noma,门面看起来挺不起眼,很容易错过。 © Wikipedia


关于瑞恩·瑞茲匹(René Redzepi)的第一件事,你得知道他的这间传奇餐厅。大卫张 27 岁有了 Momofuku Noodle Bar (已写过),马西莫·博图拉 24 岁有了 Osteria Francescana(也写过),2003 年 25 岁的瑞茲匹开了他的第一间餐厅 Noma,并且在第一年就拿到了第一颗米其林星星。


Noma 是一个组合词,"No" 代表 Nordic(表示北欧)、"Ma" 代表 Mad(丹麦语,表示食物),顾名思义「北欧食物」。正如其名所指,Noma 可以说是新北欧美食(New Nordic Cuisine)的发源地。我们面对法餐、意餐、甚至泰餐,多少都能说上几道代表菜色,而面对北欧菜,还真是不知道说啥。也难怪瑞茲匹想通过 Noma 向世界证明:北欧人除了家具做得好,料理也很厉害喔。


分子料理祖师爷费兰·阿德里亚是他师傅



Noma 的一道甜品 "Dessert of Strawberries and Chamomile" © René Redzepi's instagram


费兰·阿德里亚(Ferran Adrià,分子料理的代表人物),在马西莫·博图拉的文章中提到过,他的斗牛犬餐厅(El Bulli)五次获得世界第一餐厅的称号。与博图拉师出同门,瑞茲匹也沿袭了师傅在烹饪技术上的实验性和创造性。但在料理理念上,他们却不尽相同。如果说博图拉一心向着艺术,瑞茲匹则是全情投入自然。


讲到这里说一下瑞茲匹的心路历程,是个蛮励志的故事。出生在哥本哈根,父亲是出租车司机、马其顿人,母亲是清洁工、丹麦人,有一个异卵双胞胎哥哥。从小调皮捣蛋、不爱上学;15 岁没考上高中,跟朋友一起报了烹饪学校;16 岁学成,拿到丹麦一间米其林餐厅的 offer 后做了四年。在那之后相继在 El Bulli, The French Laundry, Kong Hans Kælder 学习和工作,直到开了 Noma。


他是当代美食界的神农氏



瑞茲匹在哥本哈根周边的 Dragør Beach 寻觅食材 © Photo by Alfredo Cáliz / Panos


上段说到瑞茲匹崇尚自然,这位哥可真不是在开玩笑。他说:「寻觅食材就像是寻找宝藏。」


在瑞茲匹的烹饪原则中,最重要的是「时间」和「地点」,他希望食客能通过食物感受到他所在的城市和当下的季节。"Local" 和 "Seasonal" 在他这里不是徒有其表的广告语,而是实实在在的、从大自然端上餐桌的过程。


在 Noma 的菜单中你会看到很多植物的名字,常见的有雏菊、橄榄、薰衣草,不常见的有旱金莲、松针等等。瑞茲匹疑惑,为什么植物常常被当作药材记载,却没人认认真真把它们当作食材来研究?于是,这位当代神农氏每隔一段时间会带着厨师们在 Noma 周边的丛林尝百草。据他说,除了有一回对某种蓟发生了过敏反应,其它时候他都能与来自泥土和海洋的植物们和谐相处。


他藏着一个神奇的实验厨房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f1311h9o72w&width=500&height=375&auto=0
纪录片 Noma: My Perfect Storm 片段节选 © Noma: My Perfect Storm


Noma 的食材当然不会全靠一个人的「寻宝」得来,瑞茲匹有好几个当地靠谱的供货商,而这些食材的生长地都在 Noma 半径 90 公里以内的地方。其中一些供货商并不以供应食材为生,而是认为找寻可食用的菌菇、花、草本身是一件乐趣无穷的事,赚钱不过只是兴趣的附加值而已。


食材的收集还只是这场探险的开始。Noma 拥有一间实验厨房,在那里有很多的项目等待完成。在力求变废为宝的垃圾烹饪(Trash Cooking)项目中,他们把鱼鳞拿来做菜;在干燥项目中,他们把各种花和蔬菜做脱水处理、尝试做成菜;在发酵项目中,他们把各式的食材发酵、寻求不同的味觉体验(大卫张也有一个 Fermented Kictchen, 专门研究发酵食物)。Noma 的菜品都是在这一个个的实验中诞生的。


他临时开店还能 4 分钟卖掉 5500 个座位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a0337yrsgn0 Ants on Shrimp 的预告片,这部纪录片记录了 Noma 在东京做 Pop-up 餐厅的经过。 © Film: "Ants on Shrimp"


不得不说,Pop-up 的形式实在是很合适 Noma 这样一间强调「时间」和「地点」的餐厅。到一个完全不同的城市会有完全不同的食材。Noma 在 2012、2015、2016 年分别在伦敦、东京、悉尼做过 Pop-up,其中悉尼的那场是最成功的一次,据说开放预订 4 分钟 5500 个席位即被一抢而空。


每到一个地方做 Pop-up,瑞茲匹都会要求员工们提前学习当地食材的知识,包括阅读植物学、动物学的书籍等,准备工作会做上不短的时间。到达目的地后他们便会开始根据新鲜的食材创作新菜。Noma 的下一站 Pop-up 在墨西哥,可以先来看看他对墨西哥玉米饼(tortilla)的理解。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b0354vxzuks

Redzepi on Tortillas 瑞茲匹说 Tortilla 是个神奇的存在,把肉和菜包进去就成了一道菜。视频里还有卷饼鼓起来的过程,很治愈。© T-magazine


他主办厨师研讨会 MAD,今年五岁了



MAD 今年的主题是 Tomorrow's Kitchen 。© MAD 官网


除了他的餐厅和料理理念,你还应该知道他 2011 年创办的厨师研讨会 —— MAD。瑞茲匹在 MAD 5 结束时说:「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大家一起才能走得更远。」这也是他做 MAD 的原因。科学领域可以有各种主题的研讨会,美食界为什么不可以有呢?MAD 每一期都有不同的主题,大卫张和马西莫·博图拉都曾在台上分享过自己的故事。点进 MAD 的官网会有很多厨师的视频,像是一个厨师版的 TED。


MAD 的 Slogan 是 "For a Better Meal",为了吃得更好。对厨师,它是一个行业交流、获得灵感的机会,瑞茲匹正是在第一期 MAD 受 Alex Atala 启发,考虑把昆虫作为食材。而对我们这些食客,能听到他们说说料理背后的故事也很美妙吧。


对了,MAD 的经理人,也是 Noma 的运营经理 Peter Kreiner 曾经是 Noma 的常客。瑞茲匹觉得这个一有假期就飞往世界各地餐厅觅食的吃货 banker,没准是个不错的合作伙伴,于是请他来 Noma 帮忙。事实证明,他的判断很正确。


法国厨神米修·布拉斯的造访令他紧张到胃痛



瑞茲匹在厨房 © Photo by Mark Mahaney


很难想象,这样一位主厨也有小粉丝的一面。在他的书 A Work in Progress 里提到米修·布拉斯(Michel Bras,电影《美味的传承》讲的就是他的故事)来参加第一期 MAD。在布拉斯到达之前,每当有人提一次他的名字,瑞茲匹的胃都会抽搐一下。想到布拉斯也爱用花草作为食材,瑞茲匹的崇拜便可以理解了。好在粉丝为偶像做的晚餐让偶像很满意,布拉斯还邀请瑞茲匹与他同坐了一会儿。


他最满意的一顿饭是老婆做的


虽说是米修·布拉斯的脑残粉,但瑞茲匹最满意的一顿饭却不是在布拉斯的餐厅,而是在家里、由他的爱人掌勺。那一餐让他记到现在,他甚至想过把当晚妻子的一道菜放进 Noma 的菜单,那道菜是酥脆土豆皮佐鲑鱼籽(蛮难找到图的,算是她老婆研究的菜吧。就是很简单、普通,正好又很对男主口味…)。除此之外,妻子还为他做了他最爱的蔬菜沙拉配松露油醋等。还能说什么呢,这就是位爱妻人士啊。



瑞茲匹与妻子、孩子在一起。 © Bon Appétit


他的妻子也是餐厅的员工,早先是服务生,现在主要负责 Noma 的预订业务。瑞茲匹其实很在意米其林星星(厨师界谁能不在意呢?),他在纪录片 Noma: My Perfect Storm 里说,得到第三颗星星比说服老婆生第三个娃还要难。对,他有三个娃了,是个很顾家的男人。



他靠写日记让自己脾气变温和


瑞茲匹 2013 年出版的书 A Work in Progress© Momolog/吃很重要


当然,做厨师老婆也有不好的地方,尤其是当他还是世界第一餐厅的主厨时。瑞茲匹在书里提到,他经常会因为工作消失一阵子,每次都只是给妻子留一张字条。瑞茲匹 2013 年出版的 A Work in Progress 跟其它菜谱类的书籍很不一样,分为三个部分:一本是常规的菜谱(按月份和应季的食材整理而成)、一本是记录了这一年生活的小影集、还有一本是瑞茲匹的日记。


如果你看过 Noma 的三部纪录片你就能感受到瑞茲匹在这些年来的变化。在第一部里,他的形象就是个大吼大叫的严厉主厨,他的员工形容 Noma 比地狱厨神戈登·拉姆齐(Gordon Ramsay,之前提到的卢布松爷爷的徒弟)的厨房还要恐怖。在瑞茲匹的日记里,可以很细致地读到他的生活,一个每天早上给孩子换尿布、然后踩着旧自行车去厨房、一周工作超过 80 个小时、但仍然坚持周日、周一全心陪伴家人和孩子的主厨。



"Fresh from the hedgerow.....Soon on the menu" 在 instagram 上,瑞茲匹很爱分享日常新鲜遇到的食材,比如这张是刚采摘的果子们。除了各种草和蘑菇外,他最爱的就是果子了。© René Redzepi's instagram


日记记录了 Noma 的一年,有获得世界第一的喜悦时刻,也有财务危机带来的巨大压力。在这一年里,Noma 有了新的装修、出炉了 100 份新菜单、举办了第一届 MAD 研讨会。瑞茲匹在日记的结尾说,写这本日记的原因是想找到创造力的来源。而他发现,除了汗水和压力外,创造力最需要的是 "Playfulness",要会玩、才能创造。


他喜欢听 Metallica


你能猜到瑞茲匹的书 A Work in Progress 是谁写的序吗?不是他的师傅费兰·阿德里亚、不是他的偶像米修·布拉奇、也不是他的朋友马西莫·博图拉或是大卫张,而是 Metallica 的鼓手 Lars Ulrich。序的名字叫 "Unafraid",或许可以译为「无畏」吧,这是 Lars Ulrich 眼中创造力的必备条件。


说来也是,在一个有长达四个月冬季时间的城市开一间餐厅、尝试最前沿的烹饪技术、在海洋和森林里找寻食材、去不熟悉的城市做 Pop-up、创办一个致力于让人们吃得更好的研讨会,这种种的事,哪一件不需要勇气呢?


番外

瑞茲匹的早餐

瑞茲匹自己画的日常早餐:一杯浓缩咖啡和一份加了黄油的热粥。也是挺平易近人了,毕竟这个男子吃完早餐还要给孩子换尿布... © Epicurious




分享这篇文章可有效防止下一弹被砍

重复,分享文章可有效防止下一弹被砍



图文 / Momolog

编辑 / 古乂



“They Have To Eat 美食界明星” 是吃很重要新推出的一档栏目,想和大家聊聊那些致力于让大家吃得更好的人,目前由 Momolog 主理,她认为「吃得明白」很重要,在荔枝FM 20600 可以听到她的音乐推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