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管理“扩权”!进入8月,一大波政策利好奔来深圳
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
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一周年之际,
连日来,国家有关部委、
广东省有关部门相继出台措施,
强力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
01
深圳多项土地管理“扩权”
近日,自然资源部印发《关于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市深化自然资源领域改革探索意见的函》,在国土空间规划、空间用途管制、土地利用、耕地占补平衡、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有关试点、不动产登记、土地只征不转以及深圳深化自然资源领域改革探索等九个方面提出具体意见,支持广东、深圳进一步提升自然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程度和效率,激发市场活力和创造力。
支持广东和大湾区改革探索事项
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阶段,支持广东和大湾区统筹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三条控制线,合理优化耕地、林地、建设用地等各类用地规模、布局和时序。
在国土空间规划实施阶段,支持广东在取得相关法律授权的前提下,按照国家规定的条件,适时对大湾区国土空间规划进行修改和审批,优化调整大湾区耕地、永久基本农田、林地、建设用地等布局和时序。
支持深化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试点,优化整合各类审批事项。
鼓励总结海珠湿地公园经验,探索通过“只征不转”等扩大生态空间的实现路径。选择一个县级行政区为试点,探索以县域为单元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支持开展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
支持探索二三产业混合用地政策和管理机制。探索利用存量建设用地开发建设住宅的市场化机制。支持解决工业用地保障难问题,依据国土“三调”,依规合理认定现状工业用地,实事求是、分类盘活利用存量工业用地,完善规划调整、土地供应、收益分配机制,形成存量工业用地盘活利用专项方案并开展试点。研究探索处理历史遗留违法用地问题的办法。
建设用地方面,支持广东探索建立省域内的建设用地交易机制。创新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探索建立全国性的补充耕地指标跨区域交易机制。支持探索建设用地使用权地上、地表和地下分层设立、分层供应政策,探索海域立体分层设权。
不动产登记方面,同意广东探索允许港澳法人凭经公证、转递的境外法人身份证明材料办理不动产登记。探索允许港澳银行凭经公证、转递的设立文件或注册证明在大湾区办理抵押登记,无需提交境内设立分支机构或代表机构的批准文件和注册证明,以及《金融许可证》;再次办理抵押登记时,同一港澳银行不再重复提交上述材料。
自然资源部特别提出,支持深圳深化自然资源领域改革探索,充分发挥深圳“双区叠加”优势。
支持深圳改革探索事项
支持广东和大湾区改革探索事项全部适用深圳。
支持深圳市取得相关法律授权,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完成后,可探索按规划期实施总量管控模式。
支持将国务院授权广东省批准的永久基本农田以外的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审批事项,由广东省委托深圳市批准。
探索高度城市化地区公园绿地内的建设用地不纳入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的管理新机制。
探索通过出让合同约定土地闲置费的收取标准,以及违约条件下收回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可操作方法。
探索国有土地使用权到期后续期的操作路径。
探索高度城市化地区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分类保护利用新模式。
深圳下一步发展,“扩容”还是“扩权”,各方讨论热烈。自然资源部用实打实的措施,先给深圳扩大了土地管理的权限,值得点赞!
实事求是地说,土地空间确是深圳近年来越来越显“窘迫”的发展之困。是向外扩,还是向内挖潜,深圳市委早有决断。去年,深圳市委将“拓展空间保障发展”十大行动的名称,优化为“加快国土空间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十大行动,已向社会各界传递出更加明确清晰的信号:深圳未来发展,重要的不在于再多要一块地两块地,向增量土地要效益,而是要在存量土地下苦功夫硬功夫,“以亩均论英雄”,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雄心壮志和踏实行动,在2019年深圳全球招商大会,深圳市委市政府才一次性推出30平方公里产业用地,同时表示“深圳不缺空间,只要是符合深圳产业方向和高质量发展需求的优质项目,一定有地可落”,向世界郑重宣示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决心和能力。
纵深推进“双区”建设,离不开高品质国土空间的支撑。在记者看来,自然资源部这些措施含金量不小,正好给深圳未来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持。
02
80条金融措施支持大湾区建设
7月31日,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广东银保监局、广东证监局、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深圳银保监局、深圳证监局联合印发《关于贯彻落实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意见的实施方案》,从五大方面提出80条具体措施,加大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力度。
其中特别提到深圳的有:
◆持续推进深圳合格境内投资企业(QDIE)试点工作。
◆支持深圳证券交易所与境外市场互联互通,鼓励深圳证券交易所利用债券市场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支持深圳申报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
◆以创业板注册制改革试点为契机,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创业企业更好地利用资本市场做优做强。支持依托深圳证券交易所建设全国性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产权交易市场,实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资本的有效对接。
◆支持广州仲裁委员会(广州国际仲裁院)、深圳金融法院和深圳国际仲裁院、珠海仲裁委员会(珠海国际仲裁院)等仲裁机构审理仲裁粤港澳大湾区内金融案件或法律纠纷,走专业化、国际化道路,打造一流的金融法律服务环境,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记者注意到,贯彻落实央行等四部门发布的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意见,深圳已走在前面。
据梳理统计,《意见》的75项具体工作,已在深圳落地实施或试点的事项超过40项,比例达53%。
目前,深圳非投资性企业开展股权投资试点、跨境人民币结算高水平便利化试点的地域范围,已由前海自贸区扩展至深圳全辖,惠及更多企业;本外币一体化跨境资金池业务、港澳保险服务中心、跨境理财通试点等已取得积极进展;联合香港、澳门、广州发起设立的“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联盟”,联盟秘书处已落户深圳;率先探索绿色金融地方立法,《深圳经济特区绿色金融条例(征求意见稿)》已于近日公开征求社会各方面的意见……这是令人欣喜的进展。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之初,建设者们用“三天一层楼”书写了城市建设的“深圳速度”。今天,深圳落地改革任务“下子如飞”,同样展现了可贵的“深圳速度”。
03
全力支持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
8月2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来深调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明确表示全力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黄润秋部长表示,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是生态环境部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生态环境部将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聚焦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需求,全力支持深圳完善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构建城市绿色发展新格局,打造安全高效的生产空间、舒适宜居的生活空间、碧水蓝天的生态空间,率先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
03
深圳再迎高光时刻
进入8月,深圳再次迎来高光时刻。
8月18日,是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一周年;8月26日,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
明天,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首批6只新股启动申购。数据显示,自6月15日受理通道开启以来,截至7月31日,创业板试点注册制IPO累计受理企业数已达363家。创业板各项工作正高效、平稳、有序推进。
记者了解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中明确的各项任务都在高效、平稳、有序推进中。
在最近一次召开的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上,深圳市委提出,要强化突破先导,充分发挥综合授权改革试点的牵引带动作用,突出抓好营商环境改革、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科技创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住房制度改革等重大改革事项,抓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部署改革任务的落实,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取得新成效。
一系列的政策利好将纷至沓来,一系列的改革成果将在深圳密集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