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安徽农金”的13载改革岁月

2017-12-19 安徽省联社办公室 中华合作时报农村金融

导读

13年前,安徽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正式挂牌,带领安徽农信系统走出了一条开拓进取、敢为人先的独特的改革发展之路。3年前,安徽农信系统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完成农商银行改制;如今,在探索战略转型的路上,安徽农金继续走在了全国前列。在“3345”战略引领下,全系统各项业务继续保持健康稳定发展。到11月末,全系统资产总额达到11913.2亿元,各项存款余额9275.80亿元,各项贷款余额5819.52亿元;存、贷款市场份额,涉农、县域、小微企业贷款发放量,服务网点数、服务客户数、自助设备布放量、银行卡发行量、税收贡献度等十多项主要经营指标已经连续多年稳居安徽银行业首位。


12月18日,安徽省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迈过十三周年。


十三年来,在安徽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的带领下,安徽83家农商银行3万余员工众志成城,坚守市场定位、坚持改革创新,一路披荆斩棘,使一度积贫积弱、濒临破产的农信社,发展成为改革走在全国前列、支农支小位居主力、资产规模全省第一的地方金融机构。


今年,党的十九大发出了时代最强音,也指明了未来的方向。此刻,农商银行的发展之路与时代进程再次交汇、碰撞。站在新起点,面对新的机遇、新的挑战,循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召唤,安徽农商银行系统必将迸发出更加强大的力量,为决战决胜全面小康、建设“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做出更大贡献。


全新战略力促转型发展

三年前,全省农信社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完成农商银行改制;如今,在探索战略转型的路上,安徽农金继续走在了全国前列。



在未来愈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农商银行该如何突出重围,实现转型发展?安徽省联社找到的答案是:按照“小银行、大平台”的思路,努力寻找二者的最佳结合点,扬长避短、激发活力,绘制全省农商银行系统转型发展的蓝图,做出自己“顶层设计”——提出“3345”特色发展战略。


第一个“3”是“三用”,即用心支持实体、用情服务“三农”、用力防控风险。更名不更姓、改制不改向,在变与不变的反复考量中,省联社保持了战略定力,确保全省农商银行的发展方向不“跑偏”。


第二个“3”是创建内控好、服务好、效益好的“三好银行”。短短九个字,高度凝炼了对现代金融企业经营管理、创新服务等方面的要求,目前全省已有17家农商银行创建达标,示范引领作用已经显现。


“4”是通过“搭平台、抓支撑、推产品、强服务”来强化行业服务


“5”是抓住“党委领导、制度管人、流程管事、科技管控、审计监督”优化行业管理。


在“3345”特色发展战略的指导下,“省联社搭台、农商行唱戏”的局面已经形成。省联社建成了120套信息系统,开发了手机银行等一批“人有我优”的服务手段,稳步推进了新机房和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建设,推出了“金农•创业贷”“金农•农场贷”“金农•道德贷”等特色信贷产品,以及“薪管家”“利万家”等特色存款(理财)产品,深受客户欢迎。简单来说,单个农商银行办不了、办不好、办得贵的事,省联社集中力量解决了。


近年来,在“3345”战略引领下,全系统各项业务继续保持健康稳定发展。到11月末,全系统资产总额达到11913.2亿元,各项存款余额9275.80亿元,各项贷款余额5819.52亿元;存、贷款市场份额,涉农、县域、小微企业贷款发放量,服务网点数、服务客户数、自助设备布放量、银行卡发行量、税收贡献度等十多项主要经营指标已经连续多年稳居全省银行业第一。


坚守支农支小市场定位

支农支小不仅是一份承诺、一种坚守,它早已融入“安徽农金”人的血液,同时造就了一支活跃在田间地头、奔走于大街小巷的“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金融队伍。

 

坚守支农支小市场定位,是农商银行立行之本、发展之基。这在安徽省农商银行全系统上下,早已形成共识。他们深知,只有以客户为中心,发挥点多面广、人缘地缘亲以及决策链短的独特优势,全力深耕“三农”、服务小微,农商银行才能真正实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


支农方面。安徽省联社指导各农商银行助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服务农业产业、经营、生产体系优化,深化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服务,做到“三农”金融服务“接地气”。如推出了农村土地经营权和农村房屋使用权等“两权”抵押贷款,将农民的资产变为“真金白银”,累放金额达31.73亿元;对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农村新型经营主体,通过“网格化”营销和“定制化”服务,及时满足了他们的有效信贷需求,目前贷款余额达222.50亿元,惠及1.96万户。


支小方面。安徽省农商银行全系统坚持“扶小、救急、帮新”。


“扶小”就是扶持“小的”。坚持使用和创新微贷技术,降低对抵质押物的依赖,建设了以客户为中心的“金农信e贷”信息系统,基本满足了小微企业“短小频急”的融资需求;


“救急”就是帮助“急的”。推出了年审贷、循环贷等产品,为信用良好、运转正常但资金出现暂时性困难的客户“雪中送炭”,仅今年前11个月就累计续贷1192亿元;


“帮新”则是帮助新兴的创业者和创业项目。目前累积发放的新兴战略产业贷款达80亿元、“双创”类贷款达262亿元。到11月底,全系统涉农贷款余额达3624.96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912.42亿元。


大力推进金融精准扶贫

无缝对接、不留空白、应贷尽贷。安徽省近百万贫困户正借助“金农·扶贫贷”走上脱贫致富路。凭借这一拳头产品,安徽省农商银行成为江淮大地名副其实的金融扶贫主力军。


推进金融精准扶贫,难在“精准”。要真扶贫、扶真贫,找到可持续的金融扶贫脱贫路子。安徽省联社推出的扶贫小额信用贷款——金农·扶贫贷,找到了农商银行助力扶贫工作的最佳切入点,解决了这一难题。


无需抵押担保,只要有生产能力和脱贫意愿,在册贫困户就可获得最高5万元、最长3年的全额贴息贷款。扶贫小额信用贷款为农商银行与贫困户之间搭起了桥梁,眼下已在省内70个扶贫县区全面铺开。


信贷要“精准”落实,宣传必须要先到位。在广泛征求意见和深入充分调研后,省联社组织对全省扶贫小额信用贷款政策进行了梳理、总结,并统一制作了“明白纸”,用浅显易懂的文字将这一贷款产品是什么、怎么贷、找谁贷、贷多少、如何用、怎么还等疑问进行了详细解答和介绍,让贫困户“一目了然、心中有数”。目前,全省农商银行系统已印发“明白纸”超过200万份,成为贫困农户脱贫致富的“好帮手”。


“金农·扶贫贷”办到了安徽全省3000个贫困村,也办到了贫困户的心坎上:


设立专人专柜,对行动不便的贫困户采取拎包银行的方式上门办理;


简化贷款手续,对外出打工、两地分居的贫困户,变夫妻“双签”为“一方先签、然后补签”;


缩短贷款流程,推行首问负责制和限时办结制;


放宽年龄限制,试点将扶贫小额信贷借款人年龄上限由原60周岁放宽至65周岁……


到11月底,安徽省农商银行系统已对接104.73万建档立卡贫困户,扶贫小额信贷余额达到135.23亿元、比年初净增118.76亿元,余额和净增额分别占全省银行业的90%和85%,成为江淮大地名副其实的金融扶贫主力军。


金融科技改变城乡生活

安徽省联社持续加大科技投入,发挥平台支撑作用,接连推出多种“互联网+”金融产品和服务,以实际行动来诠释,金融科技如何影响和改变城乡百姓生活。


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正重塑银行业未来竞争的新格局。


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开始从线下向线上延伸。如何抢先占领市场高地?安徽省联社加大科技投入,发挥平台支撑作用,准确把握金融与生活融合的趋势,互联网金融全面布局早已开始,到今年终于初见成效。


今年,手机银行客户数突破800万户,达到827.56万户,位居全省银行业第一位,全省约每8人就有1人开通了这一服务;


今年,“金农信e付”面世,这一融合支付宝、微信支付和本行支付的聚合支付平台引发的“扫码支付”浪潮,迅速席卷了江淮大地,短时间内吸引了超过100万商户入驻,累计交易超过100亿元。


今年,“金农信e家”开始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它整合系统内外多方资源,集“金融服务、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便民服务”于一体,将为安徽城乡居民提供“一站式”金融综合服务。


今年,综合利用政务、银行以及其他外部社会化等数据,结合大数据技术,推出“金农易贷”网络贷款平台在亳州地区农商银行成功试点,已授信13.81万户、累计放款186.5亿元,即将在全省推广。


十三年来,安徽省联社带领安徽农商银行陆续推出了网上银行、微信银行、手机银行、“社区e银行”以及“金农信e付”等产品和服务,完成了技术手段从无到有,渠道、平台和场景应用的层次递进,线上与线下服务高度结合,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金融服务体系。到今年,独具“安徽农金”特色的新金融业态基本形成。


持续推进普惠金融建设

普惠金融建设贯穿了“安徽农金”十三年改革发展历程,如何将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推进到“最后一步路”,将优质服务送到城乡居民身边,是农商银行探索研究的新课题。


十三年来,安徽省农商银行系统不忘社会责任,不断加大全省尤其是农村地区金融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投入,优化农村服务网络,努力让金融服务的阳光普照城乡。


推进普惠金融,要有广度。安徽省农商银行的服务网络基本覆盖全省城乡。3000多个营业网点,5868个惠农金融服务室、5791台ATM自助设备、6151个助农取款点以及已经开始全面建设的“金农信e家”,将基础金融服务送进行政村。3万余农商银行员工走访客户的足迹连成线,如经纬交错定位了安徽农金在江淮大地默默耕耘的服务坐标。


推进普惠金融,要有深度。安徽省农商银行的服务已经渗入城乡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本土银行,安徽省农商银行在支持民生工程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发行的金融社保卡占全省总量的60%以上,代理发放的涉农补贴资金占全省总量的80%以上。


推进普惠金融,更要有温度,要能真正温暖人心。围绕“三农”需求,农商银行推出了“96669贷款直通车”服务,打个电话就有客户经理上门开展信贷服务;针对偏远地区和行动不便客户,推出“拎包银行”和“汽车银行”等特色流动金融服务,定时、定点提供“零距离”金融服务,将对客户的服务由“最后一公里”推进到“最后一步路”。


 下一步,安徽省农商银行全系统将始终坚持服务“三农”、服务县域、服务小微、服务社区的市场定位不动摇,进一步转变经营理念、优化服务手段、提升服务水平,构建多层次、广覆盖的金融服务体系,把贴心的服务延伸到了城乡的各个角落,推动普惠金融在江淮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延伸阅读


  1. 砥砺奋进的五年|调查笔记:中国扶贫小额信贷调查之安徽篇(上)

  2. 砥砺奋进的五年|调查笔记:中国扶贫小额信贷调查之安徽篇(中)

  3. 砥砺奋进的五年丨调查笔记:中国扶贫小额信贷调查之安徽篇(下)

  4. “安徽农金版”新金融时代:两个入口、两大平台、一个支撑

  5. 业界丨发力第四方支付!“安徽农金”重磅推出全新聚合支付平台 “金农信e付”



来源/安徽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主编/刘小萃  新媒体总监/李 博

编辑/叶 青  制作/杜亚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