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每一步,不虚行 | 案例

2016-01-29 中国管理模式杰出奖

品牌和国际化可谓中国企业的两个梦想

可惜的是,这两个梦想中的任何一个,都足以令中国企业胆寒。失败者众,当然,也不乏成功的。只不过,这种成功,或具有强烈的行业性特征,或是少数大企业的专利,极少能带有普适性意义。

依波的品牌升级创新管理的意义,正在于此。它也不过是个钟表业的后来者,没有专业性的背景,带着“中国制造”固有的劣势,并狠狠地跌过一个大跟头。但经过18年的努力,其品牌确实已经得到了初步的确立,而国际化,也正在进行中。

无论是大手笔的打广告,还是跑到瑞士去挑战钟表业鼻祖,这都是表面。透过种种具体的举措往后看,依波执行近二十年的品牌战略其实是一个系统工程,其背后是依波对“基业常青”的追求和步步为营,层层递进战略的成功。



瞄准“长寿公司”


依波集团创始人、董事总经理陶立在一篇题为《基业常青》的专栏上,曾提出基业常青是企业的追求,“尽管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人类探索青春永驻,长生不老的努力永远不会停止。尽管企业的鼎盛时期难以维持长久,但企业追求基业常青的奋斗绝对不能放弃。”

1997年,原壳牌公司的领导层成员之一阿里·德·赫斯(Arie de Geus)出了一本书叫《长寿公司》。在书中他总结了长寿公司的四大特点。依波的某些举措恰好暗合了这些特点。


第一
他们对自己的身份认识,认识到我们自己是谁,这一个我自己是谁的认识超越了我们所做的工作。

依波对自己的产品和品牌有明确的定位,把竞争对手锁定为“天梭”、“梅花”等瑞士二线钟表品牌。依波把产品战略和品牌战略定为“性价比高”,即同等价格,依波表会比瑞士表材质好、配置高。


第二
对未知、对外部世界有开放的态度,承认自己有不足之处,承认自己需要学习,有很多问题没有答案。

针对自己不同的发展阶段,依波愿意主动求变。以研发、设计和营销整合零部件资源,和营销策划、员工培训、广告商等合作伙伴结成了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依波对外界很开放,和外界关系很融洽。


第三
这些公司的财务政策相对保守,并不是用大举借债来实现自己的扩张,因为他们希望将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依波多年成长的资金主要来自利润的积累。每年的利润一部分拿来给股东分红,剩下的作为扩大再生产的资金,从来没有大举借债过。这种保守财务政策使公司对危机的抵抗力更强。


第四
公司对自己处在的环境有很敏感,甚至说有很强的责任感,这些责任感是从公司的运作中自然而然生成的。

依波的成长经历了两次大的外部危机。第一次是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依波顺势完成了惊险一跳,把低端产品撤柜,打造中高端品牌,逆势增长,挤入四大名表的行列。第二次是从2008年发端,至今方兴未艾的全球金融危机。依波打造卡纳腕表,到瑞士逆市招聘、设立分公司,开通依波金殿网上商城。虽然短期内还难以评价这些举措的成效,但敢于在危机中出手,本身就体现了依波对外部环境的敏感及其过人胆识。

可以说,依波已经初步具备成为一个长寿公司的基本特点。正是因为对基业长青的追求,才使得依波有动力有耐心去做品牌,为品牌升级创新战略奠定了最根本的基础。



“结网”与“磨刀”


回顾依波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自从诞生伊始进军美国受挫,而后退回国内,依波充分发挥了蛰伏和修炼的功夫,所谓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依波的品牌升级,正是建立在这种“结网”和“磨刀”的基础上。

从最开始在国内定位低端,到后来的勤俭持家,卧薪尝胆,再到跻身中国手表业品牌第一阵营,乃至四处取经,进军高端制造,提升技术含量。依波的每一步,都是在有意识地为后面的路做铺垫,每一次退,都是在为下面的一跃作准备,体现出清晰的节点。

陶立说,做企业是要讲究策略的。这在他对中国手表业四大品牌概念的塑造上可见一斑。但其实比策略更重要的,当然是战略。从基建战略到品牌战略,到超越战略,再到2007年至今的纵横战略,依波的每个五年计划都在前一个计划的基础上做调整,目标明确,既有成长性,又有延续性和可操作性。这恐怕是不少中国中小型企业所忽略或无法做到的。但也正是这一点,保证了其品牌战略的建立、巩固,以及逐渐升级。

做品牌难,难在有着清醒的品牌定位,其实更难在稳步推进与坚持上。如果说,依波的品牌模式对中国企业有一定的可借鉴性,恐怕莫过于此。

 END 


原文刊载于《解码中国管理模式2》


推荐阅读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阅读




案例 | 二十九年,成年的困境与突围




案例 | 数码界的“江左盟”




案例 | 城会玩,天虹也整“场景革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