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资讯 | 海明威如何成为了一家意大利出版商的股东

编译/高矅 文汇学人 2024-01-27

伊诺第(Einaudi)是意大利都灵一家颇有声望的出版商,出版过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诸多名作。双方的合作颇多龃龉,这段往事近日由意大利作家安德烈亚·迪·罗比兰特(Andrea di Robilant)在《巴黎评论》(Paris Review)上撰文详述。


事情的起因还是钱。海明威抱怨伊诺第出版社经常找借口扣留应当支付的费用,1947年之后,他更是忍无可忍地拒绝伊诺第继续出版他的作品。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1955年春天,海明威悄悄地将其债权换成了公司股票,一夜之间成为了伊诺第的大股东。海明威是个对钱比较审慎的作家,而长期管理不善的伊诺第基本算不上安全的投资对象。他的这步棋,主要目的是增加其作品在意大利变现的速度。


海明威在意大利起步比较晚。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他已经是英语世界备受瞩目的文坛名宿。然而,早在1923年,他就已经在意大利被列入黑名单,因其当时作为《多伦多星报》(Toronto  Star)的记者,在报道中将墨索里尼描述为“欧洲最虚张声势的人”。1927年,他在当时法西斯意大利的杂志上发表了一些讽刺作品。1929年,他的反军国主义小说《永别了,武器》(A Farewell to Arms)出版,其中描述了意大利军队从卡波雷托溃败的情形,这使他成为墨索里尼政权的眼中钉。因此,海明威的书在意大利遭禁,彼时其他美国作家,辛克莱·刘易斯(Sinclair Lewis)、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约翰·斯坦贝克(John Steinbeck)和约翰·多斯·帕索斯(John Dos Passos)等的作品,都陆续被翻译出版并大受赞誉。


1943年,墨索里尼一倒台,意大利出版商就争先恐后地抢夺海明威作品的翻译权。《太阳照常升起》(The Sun Also Rises )的第一个意大利版本由一家不知名的小公司出版,时间大约在1944年夏,罗马解放后仅几周时间。《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For Whom the Bell Tolls)、《有钱人和没钱人》(To Have and Have Not)等在接下去几年由其他出版社相继出版,并迅速获得成功。这些最初的版本几乎都翻译匆忙而马虎,所以质量一般,目前尚不清楚具体哪些出版商分别享有哪些作品的权利。


海明威让他的代理商与伊诺第签署了许多合同。伊诺第在当时是个年轻的左翼文学出版社,手握强大的美国作家资源。到1947年初,他们还牢牢掌握着海明威的《太阳照常升起》、《第五纵队》(The Fifth Column and the First Forty-Nine Stories)、《非洲的青山》(Green Hills of Africa)、《有钱人和没钱人》、《死在午后》(Death in the Afternoon )等作品 。在战后意大利的海明威作品争夺战中,伊诺第无疑是胜出者。但他们没得到两部最重要的——《永别了,武器》和《丧钟为谁而鸣》。


阿诺尔多·蒙达多里(Arnoldo Mondadori)在墨索里尼当政期间创办了同名出版社。他声称手里拥有两份战时签于瑞士的合同,可以证明他拥有那两部最重要作品的权利。1945年,他用磕磕碰碰的英语写了一封谄媚的信给海明威,希望能成为海明威在意大利的“唯一出版商”。他信中说:我打算在意大利广为传播您的名字,尽可能使公众无人不晓您的大名,因为我知道,通过接触您的诗意的世界,我们的读者才能获得道德和文化上的优势。他还补充道:我本应更早写信的,但受制于“严厉的法西斯禁令”。事实上,蒙达多里在战时可是法西斯政府正式成员。


海明威当然不希望由前法西斯分子来传播他的作品,尤其在1945年春,意大利大部分地区还是百废待兴。因此,他没有回复蒙达多里的信。不过,法院的一系列判决把《永别了,武器》和《丧钟为谁而鸣》的诸项权利判给了蒙达多里。因此,在世界陷入冷战的大背景中,海明威在意大利的两家主要出版商——伊诺第和蒙达多里——也形成了相互匹敌的格局。


1948年9月,海明威和他的第四任妻子玛丽航行到欧洲。他们计划在戛纳停泊并在普罗旺斯地区巡航,但一系列机械故障迫使船只停靠在热那亚。海明威已经二十多年没有踏足意大利了,此刻,他1918年在意大利的战争前线的回忆再一次笼罩了他,他与玛丽前往斯特雷萨疗养许久,慢慢从战争的怆痛回忆里恢复过来。


海明威与玛丽在意大利


蒙达多里的家庭别墅就在距离斯特雷萨不远处的湖畔小镇。这位60几岁、左右逢源的老头,此时正在苦心重振出版社。得知海明威就在附近,他连忙殷勤地将这位他觊觎许久的作家请到家里做客。此时的政治气候较之以往发生了很大变化,蒙达多里在意识形态上偏向西方,与伊诺第的左翼倾向判然有别,相比之下,蒙达多里对海明威更具吸引力。因此,海明威高兴地接受了邀请。


蒙达多里在家中热情接待了海明威,托马斯·曼(Thomas Mann)、辛克莱·刘易斯等作家也是这里的座上宾,并在战前就已经成为他出版社的签约作家。觥筹交错之间,海明威接受了蒙达多里的合作意向,他也高兴地获悉,意大利版《永别了,武器》和《丧钟为谁而鸣》已经产生了超过百万里拉(约1600美元)的收益。蒙达多里还当场支付给他40万里拉(约650美元)现金,足够他在意大利生活一段时间。


美妙的一天过去,海明威回到斯特雷萨的疗养地,伊诺第的创始人、36岁的朱利奥·伊诺第(Giulio Einaudi)正在酒店大堂等他。伊诺第来自一个富裕的地主家庭,行事作风与虚张声势的蒙达多里很不同。他的父亲路易吉·伊诺第(Luigi Einaudi)是新当选的意大利总统。伊诺第在过去十几年中与诸多作家交往,为出版社赢得巨大的影响力和声誉。他带来两位才华横溢的年轻编辑——32岁的纳塔利娅·金斯堡(Natalia Ginzburg)和24岁的伊塔洛·卡尔维诺(Italo Calvino)。卡尔维诺像许多同龄人一样,读着盗版的海明威小说成长,将其视为偶像。在斯特雷萨的碰头会中,海明威承诺将自己的下一本书交给伊诺第。但是,在版税支付的问题上,双方谈得并不顺利。海明威告诉伊诺第,蒙达多里刚刚支付了40万里拉,于是伊诺第也只好万般不情愿地开了一张50万里拉的支票。金斯堡女士因此对海明威心怀嫌恶。


海明威在后来的日子里基本上隶属蒙达多里的阵营,但他在伊诺第的那五本书持续创造了巨大收益。到1954年底,他已经拥有将近940万里拉的债权。此时,伊诺第的财务状况不佳,很难支付这些费用。1955年,经过协议,伊诺第公司管理层将价值320万里拉的股票划给海明威,所有权证书于1956年正式以海明威的名义保存至威尼斯的银行。海明威聘请律师与伊诺第商定了付款计划,确保此后每月能从出版社获得相应费用。遗憾的是,他的这次投资效果惨淡,伊诺第公司一直未从财务危机中挣脱出来,即使其文学名声如日中天。1958年,海明威终于想明白,那是一项毫无意义的投资,但他也没有出售股票,任其留在银行里,直到他1961年弃世。


又经过多年惨淡经营,1994年,伊诺第终于找到了一个买家,正是其老对手蒙达多里。海明威也最终在意大利有了一个“唯一出版商”——蒙达多里和伊诺第后来都属于贝鲁斯科尼家族旗下的出版集团。


 


资讯(2017.3.31)| 海明威如何成为一家意大利出版商的股东

编译/高矅

订阅我们!点击标题右下“文汇学人

转载本公众号文章请注明出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资讯 | 海明威如何成为了一家意大利出版商的股东

编译/高矅 文汇学人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