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温故 | 大学建筑中的“向经典致敬”

黄松 文汇学人 2021-12-26

所谓建筑是“石头的史书”,说明建筑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求,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还意味着一种“恒久性”。古今中外,人类在漫长的历史和广阔的天地中,留下了无数堪称“经典”的建筑作品。它们世代相传,有些还在“集世界文化之大成”的大学校园里,留下深深的烙印。


不少人见过清华大学校园里那座西洋风格的“大礼堂”,但也许很多人不清楚这座建筑的来龙去脉。清华最初是一所留美预备学校,1914年,建筑师墨菲和丹纳受聘在中国规划这所“美国式”的大学时,很自然地以美国19世纪典型的大学校园布局为蓝本:在一片大草坪的四周,环绕着教学楼、行政楼、图书馆以及最重要的建筑——大礼堂。


再往前追溯,这种校园格局又源自美国第三任总统、天才建筑师托马斯·杰弗逊于1817年创建的弗吉尼亚大学“学术村”。不同于哈佛、耶鲁等传统的教会私立大学,这个美国真正意义上第一所公立大学的校园,是一个开放式、促进自由交往的全新校园。其中,就有一座被称为“Rotunda”(穹窿大厅)的图书馆。


弗吉尼亚大学图书馆,1826年建成


清华大学大礼堂,1921年建成


大学建筑除了在形态上对过去的同类建筑有所模仿与传承,更有对其建筑风格的承袭。在中世纪的西欧,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刚出现时,并没有自己的专属空间,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常常是在街头、住所以及教堂或修道院里。因此,当时流行的哥特式建筑风格成为很多校园最初的选择。包括早期的牛津、剑桥,都是哥特式建筑。甚至很多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大学,如芝加哥大学、杜克大学等,也选择延续哥特式的传统,以展现自己的“深厚底蕴”。


在这样的背景下,“乔治风格”的建筑在美国大学的形成与盛行,则是另一个“向经典致敬”的事例。17世纪中叶,初到新大陆的欧洲移民面对广袤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不再效仿中世纪封闭的修道院式建筑,而是就地取材,筑起更加简便易建的砖木结构房屋。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和瓦萨学院等早期的殖民地大学,大都选择了这种“小巧而独立”的建筑样式——两三层的红砖房、白色的门窗和尖尖的钟塔,孕育出不同于欧洲的美国大学特质。


始建于1732年的美国费城“独立厅”也是这种风格的经典作品。这幢不起眼的二层建筑,还蕴含着另一层文化象征意义:它是美国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走向联邦共和制国家的起点。1776年7月4日,来自北美13个英国殖民地的代表在这里签署了由托马斯·杰弗逊起草的《独立宣言》;1787年,《联合宪章》在此处商讨、制定;在1790到1800年费城作为美国首都期间,该建筑是美国国会的所在地。从此以后,这种建筑风格和形式受到越来越多美国大学的青睐,如俄亥俄州立大学、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以及马里兰大学等许多校园建筑都受到这种乔治风格的影响。


美国费城独立厅,1753年建成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联合楼(南),1963年建成


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出现在清末民初的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城市。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的大学建筑,大多没有直接照搬国外的风格和样式,前述清华大学大礼堂的例子,只是极少数。在许多大学的规划和建设中,融合了中国韵味。尤其是“大屋顶”这一极具传统特色的建筑元素,在很多大学中应用,如燕京大学、金陵大学、金陵女子大学、圣约翰大学、武汉大学等。不少是外国建筑师在充分吸收中国建筑文化的精华后,结合现代大学的需求进行的创作。其中,燕京大学(现北京大学燕园校区)就是一个“尊崇经典”之作,蕴含了深厚的历史底蕴。


1919年,美国传教士司徒雷登为燕京大学的新校园选址,定在当时北平西郊海淀附近的清代“淑春园”遗址。主持该校规划和建筑设计的也是美国建筑师墨菲。这名活跃于中国的外籍设计师,不仅具备设计西方建筑的功底,而且能顺应教会适应本土文化的需求,大胆探索和尝试融合现代功能的中式建筑形式。燕园的建造无论是从规划布局还是单体设计来看,都讲求轴线对称,兼顾了中国经典的合院关系。建筑风格端庄中正,与园林互映成景。


燕京大学贝公楼,1926年建成





视界观(2017.4.21) | 大学建筑中的“向经典致敬”
黄松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

订阅我们!点击标题右下“文汇学人
转载本公众号文章请注明出处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