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世襄 | 春菰秋蕈总关情

文汇学人 2022-01-17



记得十一二岁时,随母亲暂住南浔外婆家。南浔位在太湖之滨,江浙两省交界处。镇虽不大,却住着不少大户人家。到这里来做佣工的农家妇女,大都来自洞庭东、西山。服侍外婆的一位老妪,就是东山人。她每年深秋,都要从家带一瓮“寒露蕈”来,清油中浸渍着一颗颗如钮扣大的蘑菰,还漂着几根灯草,据说有它可以解毒。这种野生菌只有寒露时节才出土,因而得名。其味之佳,可谓无与伦比。正因为它是外婆的珍馐,母亲不许我多吃,所以才感到特别鲜美。


几十年来,北京的各大菜市场一直可以买到鲜蘑菰。查其品种,因时而异。六十年代以前,市场上卖的都是野生鲜蘑菰。品种有二:一种叫“柳蘑”,蕈伞土黄色,簇聚而生,往往有大有小,相去悬殊。烹制时宜加黄酒,去其土腥味。烩、炒俱可,而烩胜于炒,用鸡丝加嫩豌豆烩,是一味佳肴。一种叫“鸡腿蘑”,菌柄较高,色泽稍浅,炒胜于烩。蘑菰的采集者多住在永定门、右安门外,每人都有几条熟悉的路线,隔几天便巡回采一次,生手自然很难找到。后来朝内、东单、西单几个菜市都买不到野鲜蘑,只有菜市口市场还有。据了解是一位姓张的老者隔几天送货一次。随后他找到了工作,在永定门外一所小学传达室值班,野生鲜蘑从此在北京菜市场上绝迹。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几个菜市场有时可以买到人造的圆鲜蘑,和一般罐头蘑菰品种相同。近几年,这种人造圆鲜蘑也不供应了,而是凤尾平菇的天下了。论其味与质,自然不及圆鲜蘑。


鸡腿蘑

一九四八年至一九四九年我在美国和加拿大,注意到蘑菰在西餐中的食用。那里的大城市很容易买到人造圆鲜蘑,餐馆的通常做法是用它做奶油浓汤,或放在奶汁里烤鱼肉,或碎切后摊鸡蛋饼或卷(mushroom omelette, 也有人称之为“奄列”)。比较好吃的是用黄油煎。作为一个穷书生,自然不可能品尝到名餐馆的各种做法,但从烹调食谱也可以了解不少,总觉得不及中国的蘑菰吃法来的多而好。


湖南的野生菌亦颇为人所乐道。在西南联大上过学的朋友往往谈起抗战时期长沙街头小馆的蕈子粉、蕈子面(即汤煮米粉或面条上加蕈子浇头)如何鲜美。九如斋的瓶装蕈油也常常被人带出来馈赠亲友。一九五六年我在中国音乐研究所工作,参加了湖南音乐普查之行,跑遍了大半个省。那一次的印象是长沙的蕈子粉赶不及衡阳的好,而衡阳的又不及湘南偏远小镇的好,看来起决定作用不仅在蕈子的品种好不好,而采得是否及时尤为重要。柄抽伞张,再好的蕈子也没吃头了。


“文革”期间文化部干校在湖北咸宁甘棠附近。一九七一年以后,干校的戒律稍见松弛,被“改造”的人开始能有一点人的情趣。调查、采集、品尝野生蘑菰就是我的情趣之一。为了防止误食毒菌,首先向老乡们求教。经过了解,才知道当地食用菌有以下几种:


洁白而伞上呈绿色的叫绿豆菰,长在树林中,其味甚佳但不易找到。


绿豆菰


呈黄色的叫黄豆菰,味道稍差。


体大色红,草坡上络绎丛生的叫胭脂菰,须经过灶火熏才能吃,否则麻口。


胭脂菰


此外还有丝茅菰,冬至菰等,而以冬至菰最为难得,味亦最佳。后来我从“四五二”高地进入湖区放牛,在沟渠边上发现紫色平片蘑菰。起初还不敢吃,后来听秦岭云兄说可以食用才敢吃,味鲜质嫩,与鱼同煮尤美;回忆其形态,和现在人造凤尾平菇相近,应该属于同一品种。


云南盛产各种蘑菰,我向往已久,一九八六年秋随政协文化组考察文物古迹,有机会做了几千公里的旅行。从昆明西行,直到畹町、瑞丽。一路上不论大小城镇,每日清晨菜市街道两旁往往有几十人用筐篮设摊,唤卖菌子,一堆堆,大大小小,白、绿、褐、黄,间以朱紫,五光十色,目不暇接。其中最名贵的自然是“鸡枞”和“松茸”。


我们车经各地,时常看见收购鸡枞、松茸的招贴,每公斤高达四十元,但要求严,只收菌伞紧包尚未打开者。据说收到后立即冷冻出口,销往香港、日本等地。因而在街上能买到的、饭馆可以吃到的不是菌伞已经张开、菌柄已经抽长,便是过于纤细,尚未长成,价格每公斤不过数元。至于晒干的鸡枞多为老菌,长柄如麻菌,茎伞如败絮矣。


鸡枞


鸡枞、松茸之外较好的蕈子有青头蕈,我认为它和湖北的绿豆菰同一种。“见手青”因一经手触或刀削便变成青绿色而得名;它质脆而吃火,如与他蕈同烹,应先下锅,后下他蕈。牛肝蕈颜色红黄相间,也算名贵品种。最奇特的是干巴蕈,色灰黑而多孔隙,完全脱离了蘑菰的形态,一块块像干瘪了的马蜂窝。撕裂洗净,清炒或与肉同炒,有特殊的香味和质感,堪称蕈中的珍异。此外杂蕈尚多,形色各殊,虽曾询问名称,未能一一记住。


或许有人会问我:“你平生吃到的蕈子以哪一次为最好?”我会毫不迟疑地回答:“最好吃的是外婆的下粥小菜、母亲只准我尝几颗的寒露蕈。其次是在江华途中只吃了一碗、怕挨批没敢吃第二碗的蕈子粉。”一个人的口味往往是爱吃而又未能吃够的东西最好吃。



节选自王世襄《春菰秋蕈总关情》
编辑:augustish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