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中仪 | 萧红和她的父亲

文汇学人 2022-06-09

八十年前的今天,1942年1月22日,萧红在香港病逝,时年31岁。


来读一篇旧文,刊《文汇报》1992年6月30日“生活”版。


萧红(1911.6.1—1942.1.22)




萧红的父亲张廷举,字选三,生于光绪十四年(1888年),死于1960年。他算是呼兰县很有名气的人物,既热衷于家业的兴旺,又不断地追逐功名,这注定了他的为人处世之道。他十分讲究封建礼仪,因此对子女管教严格,以致和女儿闹翻。但他毕竟在民国初年接受了新思想,当年是呼兰县著名的维新派人物。他苦心创办了学院,讲授新知识,提倡男女同校,对呼兰县教育事业做出过贡献,受到社会广泛赞誉。他的妻子(萧红继母)梁亚兰走出家门,到识字班学文化,并在呼兰县第一个穿上了高跟鞋,萧红能离家去哈尔滨读中学,这都可以看做是他的开明之举。伪满时期由于他的地位和影响,曾出任呼兰县协和会长,这无疑是他失节的污点,但光复后经土改工作队的审查,没发现有罪行,本人也未被关押,给他定的结论是开明绅士。


一九四七年春节,他的儿子张秀珂(萧红的亲弟弟)从苏北抗日前线归来,全家欢腾,他兴奋地写了这样的对联:“惜小女宣传革命粤南残去,幸长男抗战胜利苏北归来。”横批是“革命家庭”。这虽然有自我标榜之意,但也不能否认他此时的喜悦心情。五十年代他离开呼兰去沈阳子女家定居时,将自家的房产无偿交给县里房管部门,同时又将个人珍藏的呼兰县志稿交给县有关部门。这些举动,都受到县里的肯定和赞扬。


当年萧红去哈尔滨求学,每次回家,父女彻夜长谈,气氛十分融洽。但萧红是一个具有叛逆性格的女性,她无视封建家规,追求个性解放,特别是在哈尔滨读书期间,阅读进步书刊,参加学生爱国运动,这和父亲所企望的正背道而驰,于是父女间逐渐疏远。最使张廷举不能容忍的,是萧红后来的婚恋举动,直接危害他的声名:先是抗婚惹得满城风雨,又于1930年和李××私奔去了北平,未婚夫家以此为口实,提出退婚。这使本来就重声名的张廷举极为难堪,认为有失他的门风,使他无颜立足于社会,便对女儿采取种种强制手段,以致使之失学,流落于街头。这样父女间裂痕愈来愈大,最后父女决裂,萧红被开除族籍。当然这责任全在张廷举方面。萧红也因此把父亲当成一个对立阶级的代表人物看待,她曾对堂弟说过:“那样的家庭我是不能回去的,我不愿受和我站在两个极端的父亲的豢养。”在《呼兰河传》中也多次写到父亲“贪婪失掉人性”的事,这些都是真实可信的。


张廷举到了晚年,思想感情是有变化的,不时地流露出对女儿的思念,对自己早年的所为感到内疚,1947年春节的对联是一例,1959年《萧红选集》出版,他曾拿着书满怀深情地对友人说:“这是我乃迺(即萧红)写的书啊!”第二年,他正是带着这无法挽回的思念和懊悔离开人世的。


萧红离家后,义无反顾,在求民族解放,求个人自由的道路上奋斗着,对家庭对父亲一直持批判态度,看得出这位女作家是十分坚强的。但在她蛰居香港,十分寂寞而又疾病缠身时,也流露出怀念故乡亲人的心情。她于1941年7月完成了《小城三月》,这是一篇与以前格调不同的作品,过去笔下父亲是冷酷残忍的,继母是凶恶阴险的,这次却被萧红例外地罩上一层相当富有人情味的光彩,这是她唯一美化自己家庭的作品。据萧红的堂弟妹们说,《小城三月》中许多人和事都是真实的。萧红此时已体验到绝望和悲惨,便十分留恋地回忆起自己的青春,那些已经逝去的生活场景居然对她产生一种感情上的诱惑,使她以往认为可憎的人物,也变得有些可爱了,那大家庭的生活也变得有情趣了。她晚年对故家对亲人的怀念,同样是真诚的,这也是人的一种天性吧!





编辑:spr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