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破解文明密码 :一位“冷门绝学”研究者的火热学术人生

文汇学人 2023-04-02

19世纪,语文学(philology,一译历史语言学,段晴译作语言学)与生物学、政治经济学一起,崛起于欧洲古典学术之侧,深化了人们对于自然、社会与文明的认知,也塑造了今天对于古典文明及现代世界之构造的基本理解。


20世纪初,来自中国新疆、敦煌的丰富古代写卷文书,再次为世界学术研究注入活力。丝绸之路沿线发现的多种语言和文字材料,向世人昭示出中国西域地区在欧亚大陆文明之间互动与交融过程中的独特历史地位。为了破译这些无人知晓的语言,前辈学者付出了巨大的艰辛,北京大学的段晴正是其中之一。“她是中国丝绸之路考古独一无二的古语言支撑者,举凡丝绸之路发现的梵文、佉卢文、于阗文、据史德文、粟特文、叙利亚文……她都能解读,中国没有第二人,恐怕多少年也不会有第二人。”


段晴(1953—2022)

3月26日是段晴教授去世周年祭,三联学术论坛特邀段老师的生前挚友、学术伙伴荣新江、沈卫荣、渠敬东,弟子萨尔吉、叶少勇,追忆段晴教授如火一样燃烧的学术人生,探讨中国近代自陈寅恪、季羡林以降的学脉传承,回顾近年西域研究的突破与进展,拓开我们对人类文明的感知和理解。《文汇学人》在此刊发纪要。




我们做古代文字的,看到那个板上,用的那些词都是活生生的,就像现代一样,因为每个词都代表他们的情感。

特别感动,就被这个氍毹,他们有文字很晚,但是他们的文明,却传承了那么久远。


——2021年11月,段晴病中录音





渠敬东(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任何伟大的文明,都必须是多元一体的——它必须有宏大的气象,能吸纳、包容不同文明,不断获得自己的文化新生。中国文明,就是这样一个伟大的文明。但我们需要破解其内部所有那些沉睡着的文明的密码,才能看出这样的伟大图景来。段老师就是做这项工作的人。当然这项工作不是靠她一个人做的,是靠着一代又一代人做的。
段老师之所以能做出这么大的学术贡献,是因为中国有了新的时代和新的学问。1920年代,傅斯年先生组建了历史语言研究所,史语所就是要用新的方法,尤其是历史学和语文学的方法来理解中国、理解世界。季羡林先生也是这个时代造就出来的伟大学者,他只身去欧洲学了印度学,之后把毕生精力放在了中印文化交流、古代语言破译等重要学术领域上。段老师作为季先生的学生,更继承了这个传统,并在改革开放时代又给予了极大的拓展,成为了享誉国际的重要学者。
复杂的学问要有勇敢的人来做。在座几位所从事的研究都是“冷门绝学”,这个词听起来很有距离感,好像这种学问不大容易接近,非常需要天赋和才能,但我以为更重要的因素是勇敢的德性。


尼雅的那些遗址,

斯坦因都用编号,

段老师则说那是“萨迦牟云的家园”


荣新江(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神话与仪式:破解古代于阗氍毹上的文明密码》是段老师的遗著,我就从这本书说起。

新疆山普拉乡出土的1号氍毹

2007年新疆和田洛浦山普拉发现了这几张毛毯。因为毛毯上有于阗文,文物部门请段老师来解读。段老师一见就被上面的图像吸引了,随后展开了她晚年的一系列研究,包括文字的解读、图像的分析,她还动员了织物专家一起研究这些毛毯的织法,请科技考古专家测定过“碳-14”年代。最终她确定这是公元6世纪织成的“氍毹”,就是在西域历史上很多绿洲王国的传记里都提到的那个氍毹。毯子的图像表现古代于阗的先民,就是塞人,也就是希腊罗马所说的斯基泰人传承的宗教神话。这些神话可以追溯到西亚的苏美尔和欧洲的希腊神话,可以说代表着古代东西方交流在于阗的一个结晶。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个制作。
于阗在丝绸之路上是一个很重要的文明交往的中心点。放大来看,在尼雅发现过希腊的蜡染布的图像,和田有人首马身的图像,这类东西其实都不是孤立的。氍毹也是,这几块毛毯是文明交流的集中表现。

氍毹上织入的于阗文Hadīvä(冥洲)

段老师之所以能解读上面的文字,是因为她有非常好的跨越印度-伊朗学的训练。印度-伊朗学是东方学里非常大的一个分支,所涉语言在欧亚大陆上覆盖的面积非常大。段老师早年跟随季先生学习梵文、巴利文,后来留学到汉堡大学,跟从的导师是Emmerick教授,他也懂梵文、藏文,但专攻中古伊朗语,这是段老师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
段老师在学习语言上是超级聪明的,她是个天才。最后以非常优异的成绩完成了横跨印度、伊朗两大语族的训练,包括最难的梵文俗语也就是犍陀罗语,以及于阗语及其近亲,此外旁及叙利亚语、粟特语等等。她对什么都不惧怕。基本上在中国丝绸之路上出土的各种语言的文献,段老师都能上手。
她在自己的本行上,和季先生合作翻译了《梵语基础读本》,还研究了非常难啃的《波你尼语法》。她跟黄宝生老师翻译了《摩诃婆罗多》等传统的梵语资料。这都是她作为教学的工作。但段老师在学术界的一个绝门,就是能认出土的这些古文字。因为现在读一般的传统的东西,可以读转写的,都是拉丁字母,容易上手。但是如果解读新出土的文书,你必须能读通中亚的文字如婆罗米字母、佉卢文。段老师能把不管是莫高窟北区,还是新疆和田地区出土的梵文都解读了,后来把尼雅出土的佉卢文字母的犍陀罗文也读了出来。她还推动巴利文三藏的翻译,这是她的又一个系列的工作。
段老师90年代以后逐渐知名,于是新出土的梵文、于阗文的东西都会交她解读,所以她也得到了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她87年博士毕业,92年博士论文出版,其实中间有一段时间没有东西可做,即便有工作也是小量的。但进入新世纪以后,新疆博物馆、和田博物馆、策勒文管所、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收藏的大量于阗语文献都交给了段老师,她分批把佛典,把木板的案牍、纸本的文书,都做了很好的规划,一步步地做。她绝对是全世界于阗语文献解读方面成就最高的三个人之一。
段老师又是一个性情中人,非常开朗,喜欢跳舞,喜欢旅行,喜欢跟人说话,是一个非常外向型的老师。她这种性格在学问上的体现,就是一种人文主义的精神。她解读任何语言的东西,都要回到文字文明的根基上去。你看她做那几件佉卢文书,她就非要到尼雅,把所有从斯坦因以来到今天发现的佉卢文书,“挨家挨户”地放到原来的遗址。那些原来的遗址斯坦因都用编号,段老师则说那是“萨迦牟云的家园”。这一下子,人文的精神就出来了,以后我们再研究尼雅的鄯善王国的社会关系、家族结构,必然就会想到段老师说的这个萨迦牟云的家园。她有很多这样的文章名字。这类名字初一看不知道她在说什么,其实是从古老的冷冰冰的文书里头,读出了真正的历史、文化,甚至是文明的因子。
我们现在看到的《神话与仪式》,就是她从语言学升华到人文的思考。这本书是她在跟疾病斗争过程中最后完稿的,看上去还没有达到她最理想的完善境界。但是该做的她都是抢着给做出来了。只可惜在这本书即将出版的时候,段老师没有像书中的主人公伊楠娜那样,成为长生女神。我想她还是像书里头说的起死回生的故事一样,从人间升到了天国。


于阗语裴捺卖地案牍,策勒县文管所藏

于阗语契约(BH5-5)的封泥图案,中国图家图书馆藏



伯希和用历史语言学这套工具

“助攻”汉学,

而段老师对西域语文和文明的兴趣

高于对纯粹汉学的兴趣


沈卫荣(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
我跟段老师的学术领域相对接近,也和她同样有德国留学的经历,所以我常常思考她的学术历程和成绩。我们都很崇敬她,她是最有活力、最有影响力、最有“卡里斯玛”的学术同行,她的学术也很多面。
段老师写季先生的那篇文章《德国的印度学之初与季羡林先生的学术底蕴》,其实也是段老师自己的学术陈述,谈她认为一个好的学术应该是什么样。
我们对philology的理解有点不大一样。段老师专门说明,这个词还是应该译作语言学,为此做了非常好的解释。她继承了季先生的学术,但仔细比较,她不是传统的印度学家,也不是季先生这样的印度学家。季先生从事印度学也是从语言入手的,但回国以后,没有做纯粹德国式的印度学,而更多是转向了汉印文化交流史的研究。季先生所创的中国式的印度学路子,在北大被其他学者继承了。段老师继承了季先生早年的做法,但回归到季先生的老师、解读吐火罗语的Sieg的路子。段老师一个非常强烈的学术兴趣,就是用历史语言学的方法,解读各种各样的西域语文。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理解为何胡适、陈寅恪都叫philology作古文字学。
Philology有各种不同的做法,像伯希和就是用他的历史语言学的能力,解决汉语文本里非汉语的名物制度的名称问题。汉语文献里有大量非汉语的因素,如果不懂那些胡语,不懂历史语言学、音韵学这套规律,是解读不了的。伯希和用这套工具“助攻”汉学,而段老师不是,她是对西域语文和文明的兴趣高于对纯粹汉学的兴趣。
在整个的中亚语文学领域,像段老师这样做学问的人也很少了。更多人只是做一个语言里的大量长篇文本,对解读残片没有什么兴趣。而段老师对所有这些欧亚古代语言文字,都有特别大的兴趣。在这方面,她是世界上一个独特的学者。
她也是一个非常好的语文学家——在我认为的语文学层面上。她绝对不是只解读文字,而是对语言、宗教、文明背景,都非常深入地钻研。牛津做密教的Alexis Sanderson提出过一个语文学的定义:history through textual criticism(通过文本对勘构建历史)。他说我们做philology不仅仅做文本,而是对文本背后的那个文明都要有精深的了解。段老师也是这样。她对历史、艺术都有兴趣,有非常深的研究。遗憾的是,她的学术潜能还没有得到完全的发挥。


季先生特别强调,你们做学术,废话别写,没有新的东西不要写。季先生对我们的要求是什么?就是你这个文章一百年以后,还有人在找着看,你在这个领域就是迈不过去的一个里程碑,人们再要往前走,一定要跨过你。


季先生的话到现在为止就像紧箍咒一样,就在我脑子里。


——2018年,段晴讲述自己

学术生命的来路




最强烈的感受就是她

对我国边疆地区文化和人民的热爱。

她不是纯粹地研究古文字,

她有很深的学术感情在里面


萨尔吉(北京大学南亚学系副教授):
学术讲因缘。我最早在宗教系受训练,导师告诉我要研究印度佛教必须掌握原典语言,即梵语、藏语、古汉语。这样我才与段老师相识,虽然不是她的亲传弟子,但她对我视如己出,倾囊相授。如果纯粹从感情上而言,我最强烈的感受就是她对我国边疆地区文化和人民的热爱。她的学问一是和新疆丝路沿线的古文字有关,一是和西藏地区有关,这两个地方广义上都和印度文化有很深的渊源。但她不是纯粹地研究古文字,她有很深的学术感情在里面,这也是很大的学术视野。
我所研究的西藏地区,过去叫吐蕃,再往北,就是于阗。段老师很早就关注藏文文献里所记载的于阗的历史和文明,想更深入地把这些文献背后的历史事实挖掘出来。从这里也可以看出,青藏高原的文明不是一个单线条的独立支撑的文明,而是有自己的底色且接受周边多元影响的文明。
五十六个民族的文献中,除了汉文,第二多的就是藏文文献了。藏文文献的整理出版最近十多年呈井喷式的增长,刷新了很多对藏族文明的成见。
可以说,段老师的工作就是从语言文字出发,探讨多民族多文明之间的互动与交往。其中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部分,就是在国内,加强各民族之间的理解信任,从国际学术的高度,解读第一手的文献,得以在一些事情上取得话语权,从而更好地呈现各民族各文化之间相互交往交融的历史。这便是从人类文明共同体的角度,让我们对自己的过往有更多认识。

段晴释读的《于阗语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开篇

新疆和田地区出土的佉卢文尺牍,编号KI661,印度新德里国家博物馆藏

叶少勇(北京大学南亚学系副教授):
段老师有时会带着点洋洋得意的口气说,你们不要问我懂多少门语言,你们要问我懂多少个语系的语言。汉藏语系自然不用说了(汉语藏语都懂),段老师还可以研究回鹘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的突厥语族,她还研究过叙利亚语,属于闪含语系,而她真正的主战场是印欧语系。在印欧语系内,除了英法德这些西支的语言,就东支来说,段老师所研究的语言文献又跨越了伊朗语支和印度语支这两大体系。
段老师快人快语,但我仔细品味,她的这句话是有深意的——语言不是孤立的,而是成体系的。
我有一次和段老师一起走路,她有一句话,让我有种被点醒的感觉。她说,语言学重点关注的是形式,而不仅仅是意义。听了这句话,我回去马上翻出刚刚几位老师提到的,段老师2011年纪念季先生的文章,才知道当初没有读懂。这是她在季先生逝世一周年写的,正如我们今天在一起回忆段老师一样。
“印度传统对语言的认识,为欧洲的语言学家开拓了新的眼界。”在这个部分,段老师所强调的语言内部结构,就是语言自身作为一个独立客体的内在形式,它不从属于意义、也不从属于语词所指示的对象,它本身就是意义的制造者。我们一般人对多语种的理解往往是同一个对象在不同语言中有不同的表达,这是流于表面的理解,甚至可以说在哲学上已经被现代的语言哲学所抛弃了。如果只停留在这个理解层面,外语的基础研究就变成了修辞学,应用上就是翻译,或是做外贸、当导游。
说起这个,段老师也是真做过导游的,段老师在刚回国那些年,教师待遇还比较低,她要养家养孩子,就去做导游,带德国旅游团。
在亚洲腹地有多个文明体系,在不同时期主动被动地交汇碰撞。交汇碰撞时,语言的各种要素如语音、语法、结构之间就会产生对应、错位、迁转等等变化。这些变化会在语义和形式两个层面留下痕迹。语义层面的容易发觉,形式层面则是隐性的。
语文学家关注到形式,就好像是用红外线照出文明的图像上不可见的东西。如此,他们才能够讲出别人看不到的故事的逻辑。关注形式体系的历时变化,就一定会关注到出土材料。因为出土材料是形式的冷冻,是形式的化石。也正是这样,今人才有可能破译那些埋藏在沙漠腹地的、早已灭绝了的语言。
梵语以及印度文化对形式有着天然的敏感和自觉。所以段老师反复强调,不管你搞哪个体系的文明,梵语是基础的基础。而梵语也恰恰是段老师一生治学的基础。段老师是文明的探路者,是破解文明密码的人。我想,她破解文明的密码,就是语言。


从学问和生活角度来讲,

文明的密码就在具体的人身上


渠敬东
语言不止是一种工具,相反,它是19、20世纪以来几乎所有学问的底色。可以说,语言就是一种文明的图式和密码。所谓“20世纪的语言学转向”,意思是说,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对许多基本问题的思考,都受到语文学或历史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启发。所以,今天的活动不只是纪念段老师,而是要好好地去理解她所在的这个学科领域的真正贡献,及其对各个学科的意义所在。
段老师将自己的性情和自己的学问完全融为一体,是校园里一道独特的风景。我们最大的忧虑是,这样的学者,将来会更多还是更少?学者的丰厚度和自在的程度,需要有非常大的空间来养育。这样的学问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一代人对一代人的引领和感染。萨尔吉和叶少勇都是受到段老师的感召,才会从事这样的工作。从学问和生活角度来讲,文明的密码就在具体的人身上。如果没有一个活生生的学者去真正探求文明的密码,这个密码即便被破译出来,也可能是冷的、死的、绝的。从这个角度来讲,真正能承载文明的就在这活生生的人身上,段晴老师就是这样的典范。


段晴《神话与仪式: 破解古代于阗氍毹上的文明密码》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2





编辑:spr



猜你喜欢

荣新江 | 学恩深似海,情谊暖如春——悼念徐文堪先生

荣新江 | 忆王尧先生对我的教导与关怀

荣新江 | 纪念中国伊朗学的开拓者叶奕良先生

荣新江 | 陈寅恪对敦煌文献的利用与阐发

沈卫荣 | 尼采更愿当教授还是上帝

沈卫荣 | 人类会进入一个没有语文学的时代吗

沈卫荣 | 语文学的回归

沈卫荣 | 休谟的佛缘:发现抑或构建?

沈卫荣 | 把整个世界作为异乡的人是完美的

渠敬东 | 社会科学越来越美国化的危机

叶少勇 | “万法皆空”:佛教哲学中“空观”的起源

叶少勇 | “万法皆空”:佛教哲学中“空观”的沿革




2023.4.1|破解文明密码 :一位“冷门绝学”研究者的火热学术人生

荣新江、沈卫荣、渠敬东、萨尔吉、叶少勇

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