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今天我们怎么做记者|全媒体时代 新闻小白进化记

李 静 传媒评论
2024-11-08




全文共2770

阅读大约需20分钟


李 静 甘肃日报报业集团新甘肃客户端记者,参与报道“守护母亲河、建设幸福河——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多件作品获得甘肃新闻奖一、二、三等奖;“学习强国”甘肃学习平台选送《大河巨变》在“我爱我的祖国”微视频、摄影作品大赛中获得三等奖;多次参与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党史学习教育”“记者再走长征路”等大型主题报道,脚步遍布甘肃86个县区。


作为一名90后记者,很荣幸在踏入新闻战线的时候就搭上了全媒体时代的列车。在列车前行的过程中,我看见了在时代大潮中一张张真实的面孔,以及他们俯仰之间的生活。如何真切准确地反映事物的本质,这是全媒体时代对传统记者提出的挑战。


2018年10月,甘肃新媒体集团成立,开启了纸媒向媒体融合进军的步伐。2019年7月,我入职音视频中心,成为一名职业新闻人。


1

  视频记者的自我修养:

快速及时 保持好奇


记录这个时代的变迁,奔走于社会的角角落落,是记者该做的事。感恩这个职业,因为它让我见了很多人很多事,也见证着一个个历史事件:脱贫攻坚、全面小康、北京2022冬残奥会、抗击疫情等等。未来的路,对于我这个新闻小白还很长,而我极其有幸,有着众多前辈和志同道合的朋友,我相信在媒体融合的路上,我们定当走得更远。


2019年中宣部组织“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8月15日,“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团进入甘肃,记者团走进甘南迭部俄界会议旧址、茨日那毛泽东旧居和天险腊子口。作为一名视频记者,在再走长征路的过程中,我通过手中的摄像机和手机,认真记录着路上的每一次采访、每一个好故事。在车上我就开始剪辑视频,通常是一个采访点结束,半小时后我的视频稿件就能送到编辑眼前。


在宕昌县哈达铺镇红军街,我采访当年接待过红军的一位老人时,他给我们讲述了一张报纸的故事。一个小时的采访,健谈的老人讲到动情之处,撑起拐杖,模拟当年的场景。一个个看似幼稚的问题,却不断勾起老人的回忆。同行的新华社记者感慨,没想到当年哈达铺的故事是如此撼动人心。

在核酸检测现场拍摄

在2020年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时,甘肃派出6支医疗队共796名医护人员支援武汉,医疗队回来后,我深入到医疗队隔离的宾馆,与他们同吃同住,面对面采访。在采访过程中,我听到了很多感人的抗疫故事,方舱舞者为爱起舞、无私奉献的“张妈妈”、守望相助的兄弟情、依依不舍的战友情,和武汉人民在春暖花开的约定等等,这些故事,只是整个抗疫战斗中的缩影。我与采访的同事常说一句话,采访时必备武器——纸巾不可或缺。这不是一句玩笑话,因为在采访中,几乎每一次都会落泪,在现实语境下,看似微不足道的感动都会戳中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而对于这些故事的提炼升华,都来源于我们对每一个细枝末节的精心采访。

沿黄河流域采访

黄河入海口合影


2

视频记者的自我进化:

脚力深浅决定新闻内容是否深厚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四方友”。对于年轻记者来说,大型主题采访是提升自我的有效途径。


2019年11月9日,甘肃日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启动“守护母亲河 建设幸福河——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全媒体报道”跨省采访活动,共派出20余名记者分赴青海、四川、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八个沿黄省区,深入报道各地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着力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该组系列报道在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以主题重大、叙事宏大、策划精心、创新融合、内涵丰富、全国首发,荣获文字通讯与深度报道一等奖。


我有幸参与其中,与新闻前辈一行5人深入河南、山东两地进行采访报道,深入三门峡大坝、天鹅湖、郑州花园口、小浪底工程、济南穿黄隧道、黄河三角洲湿地、东营入海口等地,细致了解当地环境保护的先进做法。我先后采访制作了一系列现场视频《守护母亲河 建设幸福河 沿黄采访日记》,通过镜头展现了沿黄省区在持续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的典型经验,也看到了他们努力把黄河建设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壮阔实践。


记得在黄河三角洲湿地采访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高级工程师朱书玉时,他说:“如今,黄河口生态保护区鸟类已经从保护区刚成立时的187种增加到368种,是中国最大的东方白鹳繁殖地之一。”他指着身后一大片在夕阳下飞翔的候鸟告诉记者,2010年,东营市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东方白鹳之乡”称号;保护区内黑嘴鸥数量已超过全球数量的23%,成为国际重要的黑嘴鸥繁殖基地,2015年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黑嘴鸥之乡”称号。这就是生态保护的真实写照,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


新闻源于生活,粘泥土、带露珠的新闻永远是记者最应该追求的,最新鲜的素材,最真实的画面,才能够写出共情动人的稿件,制作出具有传播力的视频。

在鸟巢体育场拍摄开幕式


3

视频记者的自我提升:

多种形式表达 创新叙事模式


当下视频新闻的同质化和内容深度欠缺常常为业界和受众诟病,如何走出这种困境?优化选题、创新叙事模式、丰富视频元素不可或缺。Vlog,这一不断在主流新闻领域兴起的视频日志,逐渐成为全媒体时代新闻报道喜闻乐见的新形式。


在北京2022冬残奥会上,我首次尝试使用Vlog《我的冬残奥日记》记录我的所见所闻,10天里,现场的真情实感让我多次泪蒙双眼。记得在残奥高山滑雪男子超级大回转比赛的现场,中国选手梁景怡夺得金牌,现场观众齐声高喊“中国加油”“梁景怡加油”。当时那种由衷的激情冲击着我的心灵,我就用现场的同期声为背景音乐,做了一期视频,播出后,获得了不错的反响。现场的元素从来都是视频新闻最重头的力量。


同样是在冬残奥会赛场,3月12日,中国轮椅冰壶队击败瑞典队,一举夺冠,5名队员在颁奖台上,齐刷刷用手指着胸膛上的五星红旗。那一刻,所有的情感汇聚胸膛,当国旗升起,国歌响起时,场内所有中国人全部面朝国旗方向,高唱国歌,全场的声音盖过了音响声。国歌唱完后,我旁边的记者同行已泪流满面,在现场,我用照片和现场声音做了一期节目,来纪念北京2022冬残奥会团体赛首金。


第一次做Vlog,我发现了它独有的魅力,第一视角的感情表达、事实陈述,让观众不再以旁观者角度获取新闻,而是将自己代入到视频中去,可以有力地增加视频的交互性。


新媒体视频不仅要有好的内容,更要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标题。在沿黄采访中,《【守护母亲河 建设幸福河】沿黄采访日记:生态搭台 天鹅“起舞”》这篇稿子是我当时在三门峡市拍摄热泪湖时,看见周边有很多慕名而来的摄影爱好者在湖边等待天鹅飞舞,一有天鹅飞舞,照相机便咔哒咔哒地响个不停,我忽然想到,这天鹅湖不就像个天然舞台,我们都是远道而来的观众,而天鹅们也是在这一时间飞来过冬,相遇就在一瞬间,生态之美却永恒地留在了我们的记忆中,“生态搭台 天鹅‘起舞’”这个标题一下子就跳出来了。


播下一颗种子,待风雨滋润,直到长成参天大树。我也深知,记者永远不能脱离根本,脚踩大地,才能不断获取营养,茁壮成长。

原创:李 静 甘肃日报报业集团新甘肃客户端记者

来源: 传媒评论


热文回顾

今天我们怎么做记者|从教师到记者,从县台、市台到省台,10年来,她先后获得浙江新闻奖一、二等奖

温报集团欧华联合时报:发挥华文媒体优势讲好中国故事

今天我们怎么做记者|1个人1年间,216篇报道,

一位年轻女记者的黔边黔中行

《浙江日报》变宽了

做有温度的时代记录者!基层融媒如何打造短视频品牌

学会“跑”在新闻前面: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报道的议程设置

去年34个热搜话题阅读量过亿!来看钱江晚报微博运营的三大“流量密码”



传媒评论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投稿邮箱:cmpl@8531.cn

聚焦传媒大行业的创新变革

研究全媒体、全产业链的融合创新

打造媒体人交流经验、探讨新知的平台



订阅《传媒评论》杂志其实很方便哦~


您可以在邮局订阅

邮局代号:32-229

全年定价96元

每册定价8元

 

您也可以通过编辑部直接订阅

订阅方法:发送“我要订阅”至公号后台

或电话 85311731 85311662


欢迎订购~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传媒评论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