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女医生摘口罩为陌生人做人工呼吸获赞│真相:人工呼吸并非心肺复苏必选项

来源:根据北京日报客户端、人民日报、医学论坛网、科普中国、AHA官方网站、知乎综合整理


最近,一条只有一分多钟的短视频在网上热传。


视频中,一名男子在车站下滚梯落脚的一刹那,突然倒地丧失意识,恰好两名医生路过,对他立即就地心肺复苏。其中,一位女医生摘下口罩,对这位患者实施了口对口的人工呼吸。


视频发出来十多天后,她的同事们看到了!原来,这位女医生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住院医师马瑞。对于这次急救,马瑞“轻描淡写”地说:“作为一名医生,都会这样做的。”


网友们纷纷给这位马医生“摘口罩”救人的行为点赞,但也有人担心,疫情期间,怎么还敢摘下口罩做人工呼吸呢?这个口对口人工呼吸必须做吗?


马瑞说,当时情况非常紧急,“这位年轻人瞳孔已经散大,没有意识,脉搏也没有了。”她和另外一位在候车室等候的男士(据报道该男士也是一位医生)共同判断这个病人是猝死,立即对他实施心肺复苏,“当时给患者清理气道,在舌后坠不理想情况下,就做了口对口人工呼吸。很快120急救人员也赶到了,心电图显示室颤,经过两次电击转复了窦性心律,病人被120送往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治疗。”






口对口人工呼吸是必须的吗?




如果怀疑或确定一个病人有呼吸道传染病,在院外环境,该不该给他做人工呼吸?在疫情期间,一个陌生人突发心跳骤停,在做心肺复苏的时候要不要做口对口人工呼吸?


实际上,口对口人工呼吸目前在心脏骤停的抢救中,的确应用较少了。曾经有人做过调查,结果显示约45%的医生和80%的护士不愿意对陌生的病人进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另外对社会调查显示,85%的人不愿意对陌生人做口对口人工呼吸。虽然目前国内没有进行这方面的调查,但我想比例也不会低于这个数字。那么,在心肺复苏过程中,口对口的人工呼吸是不是必须做呢?


有研究显示,口对口人工呼吸可能在心肺复苏早期不一定是非常必须的。在心脏骤停发生的前4~6分钟内,可以不做人工呼吸,他们体内含的氧可以维持一段时间。


我国2019年发布的《中国公众心肺复苏卫生健康指南》中提出,“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为30:2,以此法周而复始进行,直至复苏。如果不愿意进行人工呼吸,也可持续胸外按压。


也就是说,口对口人工呼吸并不是必备的心肺复苏步骤,如果不愿意对一个陌生人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的话可以不做,但是胸外按压则是必须要做的,即“只按压的心肺复苏术”(Hands-only CPR)。这种“只按压的心肺复苏术”其实在2008年就被首次提出,旨在鼓励目击者能够更为及时地开始心肺复苏,而不必因为对人工呼吸的顾虑而放弃救援。而集中精力通过有节奏的胸外按压来帮助病人恢复心脏功能,会使得患者的存活率加倍。


我国首部急救科普三维动画系列之心肺复苏中也提到,普通大众进行心肺复苏时,口对口人工呼吸不是必须的;如果是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士,建议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当然,这一说法还值得商榷,是否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或许还要看施救者的意愿。

点击播放

(来源:科普中国)





如果情况需要,怎么降低传染风险?




倘若必须对确诊传染病的患者或传染病高风险患者进行人工呼吸,建议可以通过过滤防护或者简易呼吸器替代的方法降低风险。过滤防护通过带有过滤功能的防护面罩、人工呼吸专用隔离面膜或消毒纱布包绕后再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医务人员可随身携带;而用简易呼吸器代替可以大大降低感染风险,但是此法的缺点是医疗单位才会配备,如果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想在室外使用,很难获取。 


近期发布的AHA临时指南也指出,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对在院外发生的心跳骤停,对那些愿意和有能力的人,继续鼓励其对他人实施心肺复苏和除颤,特别是那些发生心跳骤停者的家人。对于在家及医院以外发生的心脏骤停,在救援人员和(或)受害者的口鼻上覆盖口罩或布,可以降低传染的风险。


对马医生救人这一事件,我们不做过多的评论,因为患者当时的细节情况我们并不清楚。所以,我们客观来说:


救家人/亲属,在保证有效胸外按压的前提下,可以进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比例为30:2


救陌生人,不建议进行无保护的人工呼吸,无论是普通人还是医务人员



往期推荐

血管里根本没有“垃圾”!这四个谎言就是在坑钱! 2020-04-12
年轻人离猝死有多近?别忽略身体的求救信号,请自测! 2020-04-08
超10万中国人群研究:每周吃3~6个鸡蛋,心血管疾病风险最低! 2020-04-08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