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吴语有声故事】徐志摩曾经用吴语写过作品!? |吴语公众号

吴越一梦 吴语 2021-02-03



什么是吴语?         吴语公众号


吴语区全图

什么是吴语?吴语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语言,通行于上海、浙江、江苏南部、皖东南+赣东北边界。其中上海、浙江北部大部分、江苏南部大部分,同属吴语最大的一个分片:吴语太湖片。(图上所有泛蓝色地区)。包括了苏州话、上海话、宁波话、常州话、绍兴话、无锡话等一系列子方言。

吴语公众号已经开通了评论和赞赏功能。如果您有想说的,可以在本文最下方评论哦。如果您喜欢,可以点本页最下方的"喜欢作者"并且点右上角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作者简介: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派代表诗人。


本文使用吴语书面语书写。


吴语君说:

    徐志摩是海宁硖石人,在伊嗰散文与日记当中,随处可见吴语嗰踪影。在《巴黎的鳞爪》里,譬如说“我爽性说给你我的生平的始末吧”中“爽性”;《再谈管孩子》一文当中有“顶怕”、“剃头”、“捉牢”、“适意些”等,其他散文里有“辰光”、“品林嘭朗”、“坐定”等吴语词汇。日记里嗰情况类似。徐志摩在《府中日记》1911年农历三月二十二日记载:“落班后,请假往大街购物”,《留美日记》(1919年12月26日)中写道:“彼人自称为成心拆烂污”,“拆烂污”为吴语,意为“闯祸”;回国后,在1923年9月29日嗰日记当中写到:“树头鲜真是好吃”,“树头鲜”在海宁硖石方言中是刚摘下来嗰新鲜瓜果;在《爱眉小札》1925年8月16日嗰日记中写:“事情的确是到门了”,“到门”在海宁硖石方言中是“办事到位”嗰意思。从这些例子我伲可以看着,徐志摩笔下使用吴语起来交关自然、贴切。


    徐志摩嗰一口吴语同样畀伊嗰亲朋好友留下深刻嗰印象。徐志摩表弟、著名文史学家吴其昌在《志摩在家乡》一文中描述:有一天他三姐看到徐志摩与一个挑粪担的在聊天,看到他三姐后,“徐志摩眼睛一扬,笑容一放,香烟灰一掸,说‘上坟呢啥?那还弗曾上好?我拉早上好哩’”;吴其昌还回忆讲:有一趟伊跟徐志摩等聚会,徐志摩高兴嗰讲:“从上海到天津,人家送欧,呒没出铜钿”。徐志摩好友、著名美术家刘海粟讲到伊跟徐志摩相识辰光嗰感受:“志摩说一口带有硖石乡音的江南官话,翻译时修辞极美。”


    本次要介绍畀大家嗰一篇徐志摩作品,曾经受到著名嗰思想家,新文化运动大师 胡适先生嗰称赞。胡适本人十分关注吴语文学发展,曾经大力提倡要发展吴语文学。


    在1921年辰光,胡适就专门提着:“国语文学之外,吴语文学是很值得且一定要发展的......最近徐志摩先生的诗集里有一篇《一条金色的光痕》,是用海宁的土话作的,在今日的活文学中,要算是成功的尝试。这是吴语的一种分支;凡懂得吴语的,都可以领略这诗里的神气。这是真正白话,这是真正活的语言。”


    胡适一直倡导要用“活的语言”写作。箇末,就让我伲一道来欣赏一下胡适先生所讲着嗰,徐志摩当年用吴语写嗰对话:《一条金色的光痕》。


《一条金色的光痕》使用吴语嗰海宁硖石镇方言写成,描述了一个热心管闲事嗰穷人与一个富家老太太嗰简短对话。下面将录音与原文列出。原文部分错字有更正。


原文序言:

  这几天冷了,我们祠堂门前的那条小港里也浮著薄冰,今天下午想望久了的雪也开始下了,方才有几位友人在这喝酒,虽则眼前的山景还不曾著色,也算是「赏雪」了,白炉里的白媒也烧旺了,屋子里暖融融的自然的有了一种雪天特有的风味。

  我在窗口望著半掩在烟雾里山林,只盼这「祥瑞的」雪花:

  「Lazily and incessantly floating down and down:

  Silently sifting and veiling road,roaf and railing;

  Hiding difference,making unevenness even,

  Into angles and crevices softly drifting and lailing.」

  Making unevenness even!

  可爱的白雪,你能填平地面上的不平,但人间的不平呢?我忽然想起我娘告诉我的一件事,连带的引起了异常的感想。汤麦士哈代吹了一辈子厌世的悲调;但是一只冬雀的狂喜的狂歌,在一个大冷天的最凄凉的境地里,竟使这位厌恶的诗翁也有一次怀疑他自己的厌世观,也有一次疑问这绝望的前途也许还闪耀著一点救度的光明。悲观是时代的时髦;怀疑是知识阶级的护照。我们宁可把人类看作一堆自私的肉欲,把人道贬入兽道,把宇宙看作一团的黑气,把天良与德性认做作伪与梦呓,把高尚的精神析成心理分析的动机……

  我也是不很敢相信牧师与塾师与「主张精神生活的哲学家」的劝世谈的一个:即使人生的日子里,不是整天的下雨,这样的愁云与惨雾,伦敦的冬天似的,至少告诫我们出门时还是带上雨具的妥当。但我却也相信这愁云与惨雾并不是永久有散开的日子,温暖的阳光也不是永远辞别了人间;真的,也许就在大雨泻的时候,你要是有耐心站在广场上望时,西边的云掣里出已经分明的透露著金色的光痕了!下面一首诗里的实事,有人看来也许便是一条金色的光痕?除了血色的一堆自私的肉欲,人们并不是没有更高尚的元素了!



一条金色的光痕

徐志摩

来了一个妇人,一个乡里来的妇人,穿著一件粗布棉袄,一头紫棉绸的裙,一双发肿的脚,一头花白的头发,慢慢地走上了我们前厅的石阶;手扶著一扇堂窗,她抬起她的头,望著厅堂上的陈设,颤动著她的牙齿脱尽了的口。她开口问了:

(语音朗读从这里开始,朗读者周国凤,全部为对话形式。大家可以一边听一边对照着下文看,吴语君附上吴语注解,方便大家理解)


欢迎评论!滑动至最下方可看见评论选项


——得罪那,问声点看,

   我要来求见徐家格位①太太,有点事体②……

——原真③则,格位就是太太,真是老太婆哩,

眼睛赤花④,连太太都勿⑤认得哩!

——是嗰,太太,今朝特为⑥打乡下来嗰,

乌青青⑦就出门;

——田里西北风度来野嗰⑧。

——是嗰。太太,为点事体要来求求太太呀!

注释:

①格位:那位。"格"今通常写作"箇",意为"那"。
②事体:事情。

③原真:真是的、真的,此处表示感叹。

④赤花:(眼睛)变花。

⑤勿:今亦写作“弗”,吴语否定词,即“不”。
⑥特为:特地,专门。
⑦乌青青:天空蒙蒙亮。

⑧度来野嗰:大得很(“度”应为“大”的误写;“野”表示非常,也可以形容孩子比较“野气”)


太太,我拉埭上①,东横头②,有个老阿太,

姓李,亲丁③末……老早死完哩,伊拉嗰大官官④:

李三官,起先到街上来做长年嗰,——早几年

成了弱病,田末⑤卖掉,病末始终勿曾好;

格位李家阿太老年嗰运气真勿好,全靠

场头上东帮帮,西讨讨,吃一口白饭,

每年只有一件绝薄嗰棉祆靠过冬嗰,

上个月听得话,李家阿太流火病发,

前夜子西北风起,我野⑥冻得瑟瑟叫抖,

我心里想李家阿太勿晓得哪介⑦哩。

①我拉埭上:我们村里。

②东横头:东边。

③亲丁:亲戚、家丁,泛指家里亲眷。

④大官官:指人家长子

⑤末:即“么”,语气词。

⑥野:即“也”。

⑦哪介:怎么,类似上海话“哪能”。


昨日子我一早走到伊屋里,真是罪过!

老阿太已经去哩,冷冰冰嗰滚在稻草里,

野①勿晓得几时脱气②嗰,野呒不③人晓得!

我野呒不法子,只好去喊拢几个人来,

有人话是饿煞嗰,有人话是冻煞嗰,

①野:即“也”。

②脱气:断气。

③呒不:没有。


我看一半是老病,西北风野①作兴②有点嗰——

为此我到街上来,善堂里格位老爷

本里③一具棺材,我乘便④来求求太太,

做做好事,我晓得太太是顶善心嗰,

顶好有旧衣裳本⑤格件吧,我还想去

买一刀锭箔;我自己屋里野是滑白⑥嗰,

我只有五升米烧顿饭本⑦两个帮忙嗰吃,

伊拉⑧抬了材,外加收作,饭总要吃一顿嗰!

①野:即“也”。

②作兴:可能,也许。

③本里:应作“畀了”,即给了。

④乘便:现一般写为“顺便”。

⑤本:现多写为“拨”或“畀”,即“给”。

⑥滑白:一样东西也没有。

⑦本:现多写为“拨”或“畀”,即“给”。

⑧伊拉:他们。


——太太是勿是?……

——嗳,是嗰!嗳,是嗰!

——喔唷,太太人真好来,真体恤我拉①穷人……

  格套衣裳正好……喔唷,害太太还要

  难为洋钿②……喔唷,喔唷……我只得

  朝太太磕一个响头,代故世嗰谢谢!

  喔唷,那末真真多谢,真嗰,太太……

①我拉:我们。

②难为洋钿:耗费钱财。


朗读:周国凤。

文本注释、整理、校正:Faon,吴语君。

本文部分内容参考了《徐志摩与硖石方言》一文,作者柴草

(全文完。欢迎在最下方评论或者点“喜欢作者”,支持吴语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