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价格冰火两重天!浅析水泥行业价格分化的形成与善用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水泥砼行 Author 诸葛文达
一.价格分化,冰火两重天
1.高价格区域
东南沿海市场等,高标水泥、熟料出厂价400-450元/吨,加运输等费用后市场到位价450-500元/吨。西藏市场价格更高。
2.低价格区域
辽宁、蒙东、宁夏等市场区域,高标水泥、熟料出厂价在200-250元/吨,甚至于更低,有消息称乌海熟料价格低于150元/吨。
3.价格两级分化
水泥价格两级分化,价格高低相差一倍以上
4.高价变低价
2011年前后西北、东北的水泥价格曾经长期高于400元/吨,现在成为低价区域。
5.低价变高价
2007年前后,浙江水泥长期低于200元/吨;2015-2016年,长三角区域水泥价格出厂价格长期在200元/吨左右,个别企业甚至曾经低至140元/吨,重庆附近的一个企业,曾低至118元/吨。
2017年下半年起,长江流域水泥价格恢复,直到目前,价格保持在相对高位。
二.价格分化的形成
1.产能过剩是形成低价的直接原因
全国除西藏以外,其它地区水泥产能都严重过剩,价格大战中,只要一个企业降价,其它企业立即会不由自主地跟进,就像进入了一个巨大的漩涡,越陷越深,直到价格低于综合成本20-50元/吨,甚至更低,才会无奈罢手,寻找另外的活法。
2.全行业主动去产能是价格回涨的的重要因素
部分行业集中度高的区域,或行业协会号召能力较强的区域,能够协同区域内企业共同削减产能发挥,实现市场平衡,市场价格得以恢复。
继续无序竞争的区域,价格持续保持在低位。
不同区域水泥价格的两级分化由此产生。
3.环保督查扩大了水泥价格的两极分化
因环保督查带来的实际产能短期内严重收缩,是造成短期内水泥价格暴涨的主要因素,如去年下半年郑州水泥价格上涨到历史高位。
环保督查的非重点地区,如宁夏、内蒙,则继续价格低迷,甚至于以低于200元/吨的价格出厂。
4.公路严格治超、码头环保治理使得水泥价格分化更易于固化
低价水泥长途运输到高价区域,虽然会造成高价区域价格止涨或回落,但因为公路严格治超,码头环保治理,使得运输、倒运成本越来越高,使得输出地价格越来越低,而输入地则价格维持高位。如山西吕梁,前期熟料220元/吨出厂,运到驻马店运费230元/吨,运费超过了熟料出厂价格。
三.价格分化的影响因素
(一)区域分化
1.长闽珠价格高地逐步形成
2.两湖赣皖价格次高地逐步形成
3.川渝豫鲁过渡地带逐步形成
4.蒙辽价格低地形成并长期存在
5.西北日趋没落
6.西南内部分化严重
(二)企业实力分布与价格分化明显相关
1.主导企业实力强大的区域,更容易达成企业间妥协而维持市场相对稳定
2.中型企业个数偏多的区域容易形成市场洼地
群龙无首,容易陷入混战而导致价格一泻千里
3.小型企业偏多的区域,价格稳定性差,容易形成季节性价格分化
1.大企业的区域平衡能力更强,更有利于各种战略战术的综合运用。
2.大企业的规模效益更显著,包括供应、生产、销售、内控各方面。
3.大企业更容易获得支持,包括资源、资本、资金、政策、人才等各方面。
4.大企业更容易通过合理定价、适时调整来主导市场价格格局。
(1)在淡季时,大企业可以通过适当的价格回守,当好清道夫,清出外地进入者。
(2)在旺季来临前,大企业可以通过收购外地熟料,当好蓄水池,减少低价货源对价格上涨的阻力。
(3)在旺季时,大企业可以主动根据市场形势适当涨价,而无需顾忌外来水泥,因为旺季市场增量大于外来增量,外来水泥主导不了市场价格。
(4)在市场疯狂时,大企业能够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避免价格过快上涨,影响经济发展。
五.市场价格分化,中小企业压力更大
1.中小企业要主动配合大企业,才能获得"价本利"的平衡
2.中小企业争强好胜,冲击大企业的核心利益,大企业在局部市场被迫降降,受害大的还是中小企业。
3.中小企业都要立足于区域内部平衡,而不能寄希望于大量外销,因为,运输成本越来越高,流寇主义害人更害己。比如乌海熟料,即使100元/吨,运到西安,也要400元/吨,不可行!运输成本就把自己耗死了。
六."海中"能否完成的使命:
1.建立远期贸易
"海中"贸易能否在价格低位的时候,提前付款,锁定合作企业对他的熟料供货价格?
2.堵住越南熟料进口
(1)适当降低熟料价格,供应给粉磨企业,让他们有口饭吃
(2)适当运用其它价格手段,加大进口商的市场风险
(3)征收进口熟料去产能补偿金,每吨50-100元
七.长江流域四季度行情预测
1.稳定为主
2.稳中有升
3.环保压力更大
更多精彩文章:
■ 史上最严环保风暴 至少查到2020年!环保督查到底查什么?看完你就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