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请文殊菩萨赐加持】一起进入《文殊菩萨祈祷颂》
能海法师所作
《文殊菩萨祈请颂》
文殊自性诸法现量境
不来不去不住如虚空
如如大悲离时界生灭
于中幻化众生影色现
若来若去性相实非有
此之所缘显现犹水月
一切诸佛智慧妙吉祥
唯愿慈悲哀愍降来临
我们无论什么时候,有多少人用了多少时间诵持这首《文殊菩萨祈请颂》,都会处在文殊菩萨的加持中。哪怕你还不会背,听到耳朵里都会是一种加持。因为念的内容是关于文殊菩萨。
“文殊自性诸法现量境”,文殊菩萨的现量境,是诸法的现量境。佛的现量是无上正等正觉的现量;菩萨的现量也是正等正觉,但不是无上正等正觉;声闻也是正觉的现量,但不是无上。
请问众生有没有正觉?众生也有正觉,但众生的正觉既不正等,也不无上,并且这个正觉是时有时无。众生还没有达到一个果位,他是夹杂的,他的主观的烦恼如乌云一样使正觉的天空不得现前。但每一个众生都是有正觉的,没有正觉怎么感受地狱的苦、饿鬼的苦、畜生的苦?一切苦的业报是靠正觉才得以领受的。所以众生纵使在经受三恶道的苦的时候,正觉还是有的。
在讲《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师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时写的对联,“安住如来性海,遍在众生心识”,就是这个意思。文殊菩萨现量的正觉在如来的性海中有,在众生的心识中也有。这两句是讲经前的那天晚上忽然冒出的,结果后来在经典里还真找到了依据。这种“碰巧”是文殊菩萨加持的。我们在修行中所有的领会、所有显现的智慧,都要感恩诸佛菩萨的加持。
“不来不去不住如虚空”,文殊菩萨的现量境是没有生没有灭、没有来没有去的。所以当我们忆念或者背诵这首《祈请颂》的时候,实际上不仅是文殊菩萨,一切诸佛都会降临的。
因为一切诸佛都是有这个现量境的,祂不受时间的障碍、不受空间的障碍、不受生灭的障碍,叫“如如大悲离时界生灭”。这是一切圣贤的本性,也是文殊菩萨的自性。所有的圣贤皆证这个体性,所以文殊菩萨是一切诸佛之师,一切诸佛之智慧,也是一切菩萨之智慧,一切声闻之智慧。
有这么大的功德,所以大家要重复念诵。因为只要忆念法,一法具足一切法的功德,一法具足一切佛的功德。佛陀称赞说,若有人忆念文殊菩萨,其功德胜过忆念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功德。为什么?因为你忆念到本质了。你如果体悟到文殊菩萨的现量境,实际上就是获得了一切诸佛的本性,那比称念一切诸佛名号的功德还要大。
这就好比,你是拥抱到阿弥陀佛的功德大,还是念阿弥陀佛名号的功德大?拥抱到阿弥陀佛的功德比较大。你念名号未必能跟佛合一,你拥抱到了那就是合二为一了。
乾隆皇帝在塔院寺转轮藏上题了一首诗:“两塔今惟一尚存,既成必坏有名言。如寻舍利及丝发,未识文殊与世尊。”这就是在告诉我们,不管是历史的遗迹还是新建的建筑,是人文景观还是自然景观,都只是名字有,表面有,不是本质有。
如果你还在这里找哪个是释迦佛陀的大白塔,哪个是文殊菩萨的发塔,那么你既见不到世尊,也见不到文殊菩萨。因为情器世界、根尘识境都是幻化的,都属于生灭的范畴,叫“于中幻化众生影色现,若来若去性相实非有”。
仅仅停留在做一个香客或游客,就违背了文殊菩萨常住圣地为众生说法的本意了。所以,我们学佛修行,你有正确的动机吗?有伟大的目标吗?如果动机不对,那就意义不大;如果目标不正确,那就很难与佛菩萨相应。
“一切诸佛智慧妙吉祥,唯愿慈悲哀愍降来临”,文殊菩萨是一切诸佛之师,一切诸佛之智慧。当我们能与文殊菩萨相应,真正体悟到祂的现量境,那时就会很亲切,你会亲见文殊菩萨,亲见我们悟公上人,亲见虚云老和尚,亲见所有一切祖师、大德、圣贤。
——摘自2021年3月三参法师于
古文殊寺
《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讲记视频合集
(全11课 )
请点击以下图片观看
微信文章往期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