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群小学生看完《百鸟朝凤》,奇迹发生了……

2016-05-19 天长小学五6班 快微课


快微课

分享国内一流名师、名校校长、教育专家、优秀一线中小学老师的精彩微课及优质教育资源,定期组织免费名师公开课。


经历了沸沸扬扬的“下跪”风波,中国第四代导演领军人物吴天明大师绝唱之作《百鸟朝凤》终于逆袭!不仅赢得高口碑,优质上座率,总票房更是突破了四千万。

不得不承认,如果没有方励先生的惊天一跪,很多人可能还不“识货”。

杭州天长小学五(6)班学生与方励先生英雄所见略同!

一边是火爆的《美国队长3》,一边是冷清的《百鸟朝凤》,在“情怀跪”风波之前,大部分人还没有关注到这部影片,天长小学这群孩子在特级教师蒋军晶的带领下却早早走进影院向这部大师绝唱致敬!

用蒋老师的话说就是:原本只是想让“孩子们安安静静地走进一部优秀的电影,却机缘巧合地“热热闹闹”参与了一个文化事件。”

走出影院,孩子们很快接到了蒋军晶老师的写作任务,当优秀电影遇到特级教师的写作任务,奇迹在一群小学生的身上发生了……


一群小学生的《百鸟朝凤》


指导老师:天长小学副校长、特级教师蒋军晶

作者:天长小学五(6)班学生


写作一定有方法,所以,我一直教孩子们实用的写作技巧。

但是,我心里也知道,要激发一个人的写作潜能,只教技巧是没用的。我们要让孩子过上一种精神生活,要为孩子设计有仪式感的活动,要让孩子经历深刻的体验。

于是,我和陆老师(陆白琦,天长小学优秀班主任)带领五(6)班去电影院看《百鸟朝凤》,当我们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百鸟朝凤》的制片方励“情怀一跪”成为热点事件。孩子们安安静静地走进了一部优秀的电影,也“热热闹闹”参与了一个文化事件。当我们布置写作任务的时候,孩子们的写作就有了很厚实的基础与背景。

我们布置的写作任务是:

1.描述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个镜头;

2.说说自己对于这个镜头的感受。

之所以让学生这样写,一是防止他们喊口号,写很“大”很“高”的词语,让他们进入到细节中,好的写作一定是写细节的;二是希望他们能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想法,好的文章不是因为用文言写作,不是因为用了好词好句,而是表达了真切充沛的情感与思想。

蒋军晶:天长小学副校长、省特级教师


现在就请大家跟着蒋军晶老师和天长小学五(6)班的孩子们经历一场华丽《百鸟朝凤》电影写作之旅吧!孩子们的精彩习作超乎想象!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带上孩子去观看这部电影,并完成蒋军晶老师的写作任务!看看奇迹会不会同样发生你家孩子身上?




蒋军晶点评


影片的开始,游天鸣对爸爸说:“我不想学习唢呐。”竟然有两三个孩子对这个镜头印象深刻,我以为孩子关注这个镜头,是因为联想到了自己被家长逼着学习乐器的痛苦,不曾想,他们有自己的角度。

这唢呐,你无论如何也要学会

■李亦杉


       太阳,射出万道金光,像一支支利箭,射在大地上,大地马上变得干渴;射在小草上,小草马上被射得抬不起头;射在知了上,知了马上叫了起来。

       游天鸣走在一条羊肠小道上,两臂晃晃悠悠地耷拉在两边儿,没精打采地张开眼皮:“爹,我不想学习唢呐……..”这句话刚一出口,马上和他的两臂一样晃晃悠悠地,随风飘散在空旷的大山里,但还是被他爹给捕捉到了。“你这把懒骨头!”他爹说,神情凶像只豹子,语气里带着极大的生气,“跟你说过多少次了?这唢呐,你无论如何也要学会!”不管天鸣抱怨多少次,爹总是回复给他这样一句话。


      这就是我在《百鸟朝凤》里最喜欢的片段。

      也许你会问我“为什么呢?”因为,在这个片段中,有这老一辈对中国文化的传承的固执。

       现在,越来越多的西洋乐器进入了中国,它们像细菌一样飞快占领了中国,挤压着名族乐器的地盘。现在,一拧开收音机,里面便传出了西洋乐器的声音。

       除了那些真正将自己的心血倾注在它上面的人以外,民族乐器已离我们越来越远。而这部电影中所讲述的,通过一个唢呐匠的故事在侧面烘托出这整件事,文章开始所描述的电影片段便是最能表达老一辈对中国文化传承的热切心里,也最能表明,人们已经开始有些厌恶民族乐器。

       比如我的家里有一把吉他。我喜欢它的原因是:它既能边弹边唱,又能用弹奏来纺织出一首首优美的曲子;它携带方便,不需要占很大空间;按弦简单,只需稍微改动一下,便能交织出一个崭新的、优美的和弦;它的声音优美,曲调变化多端,既让人弹出郊游时的轻快,又可以弹出斗牛时的紧张激动,富有娱乐性。而民族乐器呢?它在弹奏时,不仅需要将它的弹奏技巧表现出来,还有在它弹奏时,将浓浓的情感注入进去。所以要传承这门手艺,简直是难上加难。

      但是老一辈对中国文化的传承的热切因为洋乐器的出现,而变得更加炽热,尽管有可能屡次失败,但他们依旧锲而不舍,对此,我对他们抱有崇高的敬意。


这个男孩的命运将离不开锁呐了

■张佳琰


       屏幕上出现了两个人影,他们走在弯弯曲曲、尘土飞扬的山路上。山底是一个村庄,有田有河有人家;山顶除了一片树林,还有一个巨大的火球,那就是太阳,太阳毫不留情地烤着大地,似乎在向人类炫耀自已的威力,似乎想让所有的水分都占为己有。这时,男孩转过身来,露出忧愁的表情,皱着眉头说出这部电影的第一句话:“我不想学唢呐。”而回应男孩的,则是他父亲扔来的石头和那一脸坚决的严肃。而我猜到,这个叫游天鸣的男孩的命运将离不开锁呐了。

       这是我喜欢的片头,但我认为最精彩的是天鸣在山中吹响“百鸟朝凤”的那一段。尽管这位“锁呐王”焦师傅的吹唢呐技术是独一无二、无人能比的,但他终究是躲不过病魔带来的噩耗,永远地带着一颗爱唢呐的心走了。虽然小时候的天鸣有怨恨过师傅,也吃过他的苦,但是天鸣记住更多的是焦师傅对他的教导和像儿子一样对他的关照。这点,天鸣永远记在心中。捧起唢呐,递到嘴边,天鸣又再次吹响了悠长柔美而带有一丝寂寞和伤感的《百鸟朝凤》。这唢呐声仿佛一阵风荡漾在山谷中,竟使花草都低下了头,竟使树叶都慢慢落下,流露出一丝伤感。沉浸在美妙乐声中的天鸣,眼前仿佛出现了儿时用芦苇杆子辛苦地吸着湖水的情景,仿佛听到了山中黄鹂、布谷鸟的叫声;仿佛看到自已被选为接班人时师傅会心的一笑;仿佛又想起了蓝玉劝告他改行的情景。然而,他发现身前有把熟悉而庄严的太师椅,上面坐着的正是师傅焦三爷。焦三爷还是跟以往一样,翘着三郎腿,身子微微向前倾,认真欣赏天鸣吹出的乐曲。天鸣知道这是幻想,所以他不敢动。他怕一动,就再也看不到师傅了,他怕一动,就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了,他怕一动,美好而幸福的回忆就会截然而止。突然,师傅站了起来,微笑着向远处走去。他的背影是那么瘦小而坚强,他的背影是那么苍老而庞大,他的背影,是天鸣人生的起点。

       游天鸣这个名字,是对逝去导演吴天鸣的致敬。而在我看来,“游”是指心跟着唢呐声去旅游,“天”则是吹响唢呐,就像是开辟了一片心灵的天空,“鸣”,就是一鸣惊人。游天鸣的命运离不开唢呐,他骨子里刻着“唢呐离口不离手”这句话,这部令人感触深刻的好电影,也离不开吴天鸣导演的努力和付出,《百鸟朝凤》虽然是他的遗作,可它的辉煌,却像金子般闪烁在我们面前。



蒋军晶点评


正当大家为《百鸟朝凤》的票房上涨感到高兴时,一个孩子却对此有自己的看法,这种看法也来自于影片。影片里一个小伙子希望焦师傅为自己的村长爸爸吹奏《百鸟朝凤》,他对焦师傅说:“加钱,焦师傅,肯定加钱。”他不知道,很多东西是钱买不到的。

有些东西钱买不到

 ■肖卓瑶


      那天,村子里的老村长去世了,为他送行的人可以说满满当当的一大园子,房子里充满了大声的哭闹,焦师傅坐在充满威严的太师椅上,刚刚吹完了送葬规定的曲目,正准备休息一会儿,不知受到何人的指使,大家纷纷在磕头,边磕头边说:“请给老村长吹一曲《百鸟朝凤》吧!”更多的人也附和上来,焦师傅眼睛瞪得大大的,似乎要从椅子上“蹦”到地上,可是听到别人要强求他吹《百鸟朝凤》,脸色渐渐变得沉重起来,缓缓地摇摇头,从他那摇头的速度来看,焦师傅死了心,绝不为老村长吹奏《百鸟朝凤》任何一个音符。“这其中一定有什么原因”游天鸣想。他悄悄走到焦师傅旁,打探其中的原因,事后他才了解到,原来“之前村中有五个大姓,可是,那个村长把别姓人员全部赶出了村子,结果,就只剩”查”这个姓了。焦师傅很不高兴,又补充了一句道:“就他那个德性。”可是,那一群送葬的家属,可不死心,一个小伙子说:“加钱,焦师傅,肯定加钱。”焦师傅十分不满,闭眼摇了头,那个小伙子只好下去了。

        我真佩服他,因为他明白,用心做的东西无价。人的品格也是买不来的,那个小伙子不明白这个道理,他像一面镜子,照出了老村长生前的品格,那位村长可以肯定,他并不尊重他人付出,还是一味相信,所有东西都可以用钱购买,相信这一种陈旧的老观点。其实,在社会上,这种人多得很。有人为了钱还发生口角;有人为了钱还大打出手;有人为了钱贪污老百姓的,因此被拘禁,受到法律的制裁,那种人一点也不少。我们向焦师傅学习,他没有看重钱财与名利,就像三国时期的聪明人——诸葛亮说的:“非淡泊无已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焦师傅才是民族乐器中的圣人呀!

          虽然这个电影票房可能是倒数的,但真正的电影评判标准不是票房,而是,心灵洗礼的程度。 







蒋军晶点评


“你还有无数机会看到超级英雄拯救世界,但却不一定有机会再看到中国老电影人憋了一口气,闷住一口血,吹奏的那一曲‘百鸟朝凤’了。” 有十多个孩子描写焦师傅“子规啼血”般的演奏场面,他们透过这个镜头看到了心酸、无奈、坚守、精气神……

唢呐不是吹给别人听的,而是吹给自己听的

■  陈彦达

     《百鸟朝凤》是大哀的曲子,是咱们老祖宗传下来的,只有德高望重的死者,才配享用。雷庄村长,曾在抗日时期打过鬼子,修过堤坝,他的所作所为大家都看在眼里。因此,由游家班班主----游天鸣演奏《百鸟朝凤》。说完,焦师傅看了一眼后面,只见游天鸣正擦拭着头上密密麻麻的犹如豆大的汗珠,还一口一口地喘着粗气,看来发烧还没有痊愈,眼看是无法吹奏这首代表着至高荣耀的曲子了。

       焦师傅一抿嘴,又对着大家说:“大家都看到了,班主还在发高烧,那么这首曲子只好由我代劳了”。说罢,他小心翼翼地从一个古老的唢呐箱中取出一只金黄色的泛着光芒的专用唢呐,放到嘴边。唢呐配上焦师傅的脸,显得有些沧桑。他用那雄厚又有些沙哑的声音喊道:“‘百鸟朝凤’,敬送亡人”。说完,他剧烈地对着地面干咳了好几下,努力将口中那充满血的痰咽下去。长叹一声,摇了摇头,但又立刻深吸一口气。对准唢呐,缓缓吹气,双手也紧随着灵活、有序地在出气孔处跳动着,一首悠扬的曲子,就此渐渐拉开帷幕。

         有些沉重的音色,在游家班中传开,荡入人们的耳根中。这节奏与音色,好似正赞叹着死者身前的德行,好似祝福着死者的来生,又好似千万只鸟飞落于此,展开自己的尖嘴,低吟着,感叹着,一起为死者送终。

      突然主乐器停止了演奏,取而代之的,是一阵阵让人心口发酸的猛烈干咳声。但马上,这声音消失了,主乐器又开始了演奏。但是,这声音在人们心中却更加沉重,沉重到让人窒息。

       游天鸣咬着唇,皱着眉头,紧盯着自己的师父,他恍然间,看见一道血水从唢呐中流了出来,紧跟着还有第二道,第三道。他下意识地想去阻止师傅,但看到师傅眼中的坚定后,他缓缓放下了双手,他知道无法劝阻师傅,特别是此时的师傅。

       游天鸣不敢去直视他的师父,他紧闭上了眼。而周围的人见此情景,眼角都湿润了,他们不约而同地低下了头,向焦师傅表示最大的敬意。

长长的演奏,在众人的敬意下缓缓结束。焦师傅猛地站起身子,抽开唢呐,对着地面吐了几大口血红的鲜血,双手握紧唢呐,昏了过去。

       这是影片《百鸟朝凤》中的一个片段,也是让我印象最深的一个片段。

       焦师傅在吹奏“百鸟朝凤”时,流出的几道血水让我异常心酸。他没有因为身体原因,中途停下这首长长的曲子,反而一直坚持到了最后。这是需要多大的毅力,正如焦师傅所说的一句话:“唢呐要吹到骨头缝儿里”。而焦师傅,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毕生致力于唢呐,不肯放弃,将唢呐看得比自己生命还重。

      时代更新,一批又一批的洋乐器和洋乐队进入中国,渐渐取代了唢呐的位置,他和游天鸣没有放弃;当以前热爱唢呐的人嫌弃唢呐时,他和游天鸣没有放弃;当唢呐匠不受欢迎,甚至不为市场接纳,赚不到一分钱时,他和游天鸣没有放弃。因为他们都坚信,认为“唢呐不是吹给别人听的,而是吹给自己听的”。

       正是这份信念与执着,才让他们一直坚持着,他们才是真正的唢呐匠,才配真正吹“百鸟朝凤”。


他要吹出民间艺人的尊严,吹出唢呐艺术的“前程”

 ■卢果


      这是焦三爷的绝唱——是他最后一次拿起唢呐。他把全身的气力都凝结在这个唢呐上,每吹一口,都得使出浑身解数。正如焦三爷自己所言,唢呐是吹给自己听的,他把自己融入了那个世界——那个百鸟朝凤的世界。他把脸绷得紧紧的,吹得一丝不苟。很显然,他要把自己的最后一次活儿做完美,做到极致。可惜,体力不济,正吹到高潮处,唢呐的边缘处出现了一丝殷红,在已褪去外层的镀金,渐显斑驳陈旧的唢呐上,也是那么夺目!然而焦三爷仿佛没有察觉,没有半点停下来的意思。随后嘴角也被染红了,瞬间,随着一口鲜红的热血,他骤然倒下。

      据说《百鸟朝凤》不是谁都配的,必须是德高望重的故人;也不是谁都配吹弹的,必须德艺双磬的艺人。焦三爷配。他把《百鸟朝凤》吹得荡气回肠,如泣如诉。他不顾自己病魔缠身,也要出活,他要吹,他要吹出民间艺人的尊严,要吹出唢呐艺术的“前程”,他要让大家都看到,那声声唢呐是独一无二的,是任何西洋乐曲都不可替代的。

      唢呐《百鸟朝凤》,从过去的谁会吹谁家祖坟冒烟的辉煌,到如今你再吹得“惊天地泣鬼神”,也没人稀罕的没落,让焦三爷顾不得病魔缠身,毅然决然地出工——“唢呐人唢呐离口不离手”他是豁出去了!

      唢呐艺术是我国民间艺术的瑰宝,是老祖宗留下的产物,但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由于学习的人少,学习的门槛又不能降低,正面临着被边缘,甚至被人遗忘消失的境地。不仅唢呐,好多民间艺术都是如此,焦三爷想凭一己之力,来传承唢呐吹弹这民间技艺,来坚守这传统文化,何其难啊!

      焦三爷为何这么执著?因为追求,因为信仰。他就这么“一根筋”地坚守着,努力着。

       焦三爷虽然是个吹唢呐的民间艺人,但他靠自己的毅力来传承吹唢呐的民间技艺,甚至是用自己的生命来坚守唢呐这块阵地,多么可贵,多么令人敬佩啊——他的子规滴血的坚守,怎不令观影的人动容?

        在我国,又有多少像唢呐这样的民间乐器,面临失传,我们,多么需要更多的焦三爷啊。


在极限里拼命冲刺,在风暴中使劲扎根

■钟舒涵


      《百鸟朝凤》这本电影十分让人感动,让我这样一个刚强的女孩哭了50分钟(正好半场)。让人泪崩的片段到底在哪儿呢?让我来讲讲吧!(请备好纸巾和水桶)

       还没被查出肺癌晚期的焦三爷,正在与天鸣一起为别人家办白事。三爷大吼道“百鸟朝凤,敬送亡人”,正打算开始吹奏,却听大师兄说:“天鸣病了。”。三爷一听到天鸣病了,便像使出所有的力气一般大声喊了出来:“大家也听到了吧,游家班班主病了,那么就由我为大家代吹《百鸟朝凤》!”台下一阵欢呼,三爷背着观众狠狠地咳了两声,“动情”地吹起了《百鸟朝凤》,台下的人忙抹拭眼泪,怀念已故的村长。这时,细心的天鸣发现了焦三爷锁呐上的血注,血正像流淌的小溪向前流着,最后,终于滴了下来,天鸣立马夺下三爷的锁呐。三爷一口血吐了出来,但他不放弃,让人把鼓抬来,亲自打鼓,打得十分用力,直到办完这事。

        我看到这里,眼泪如滔滔江水似的流下来,十分坚强的三爷,十分奋力的三爷,铁面柔情的三爷,不惜热血的三爷。在我看来,他创造了奇迹。不惜一切代价要让别人舒心,自己在极限里拼命冲;自己在风暴中使劲扎根;自己如非洲的面包树把甜留给别人……,值得我们学习。因此,这个镜头一直留在我的心里,从来没有忘记过。

        这个片段让我十分震惊,把鲜血咽下,努力吹出最后一个音符。这不就是对已故者的尊敬吗?这让我感概万分。焦三爷那时完全没有表现出疼痛,仍然摇头晃脑地吹着,丝毫没有露出一丝“破绽”。我们应当学习焦三爷努力把一件事做到极致,从不半途而废的精神,以后我们学习时,遇到不会的题时,不能就空着不做了,要再去思考;我们跑800米时,要克服自己的心理作用,奋力奔向终点……

        最后,努力向前,不要半途而废!


憋了一口气,闷住一口血,吹奏的那一曲“百鸟朝凤”

■俞沛吉


        唢呐开始在无双镇悄悄地销声匿迹起来。不少村民办红白喜事都只请洋乐队,不请唢呐班来。唢呐已经在无双镇悄悄地销声匿迹起来......

        直到有一天,火庄的老村长过世了,终于请了唢呐队来。当地的村民都蜂拥而至,来看看这场少见的唢呐演出。可是,唢呐队已经支离破碎,人数已经连四个都凑不齐了。已经病入膏肓的焦三爷开始了他那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旅途。

焦三爷来到了老高家。老高正在收拾行李,老高见了焦三爷,像是如临大敌。焦三爷早已气得像瞪红着眼的公鸡,用力一扯,行李里的衣服便全掉了出来,又用力一甩,衣服便东一件西一件地飞落各处,黄土飞扬而起。这一举动,是对唢呐的捍卫,也是对一种传统文化的捍卫。老高自己心里也有些过意不去,只管默默地收拾行李。

         人终于凑齐了。那天,游天鸣病了,只好由焦三爷来顶替。“火庄的老村长抗击过日匪,带领大家一起修过水坝,只有这样的人,才配得上《百鸟朝凤》!”焦三爷说完,掌声四起,火庄村长的背影一定生生刻在大家的心里。百鸟朝凤,敬送亡人。吹奏开始了。他吹得如痴如醉,无法自拔,时而快,时而慢;时而曲折,时而流畅;时而轻快,时而沉重。曲中像是有百只小鸟一同婉转歌颂一位品德高尚的已逝故人。突然,游天鸣惊奇地发现焦师傅的唢呐里,竟流出鲜红的血来!那种红色,似乎比所有颜色都艳,比所有颜色都深,刺在游天鸣的心里。焦三爷已经有些沉不住气,痛苦地咳,地上却已是鲜血满地。焦三爷却拍拍游天鸣的肩膀,让他接着吹。焦三爷又倔强地搬来一只鼓打起来,他无论如何也要坚持下去!

        焦三爷选择接班人时,说过这样的话:“这个接班人,不光是要把唢呐吹好,更要把唢呐吹到骨头缝里去,这样的人才是合格的唢呐匠!”是的,焦三爷淋漓尽致地吹奏,是他对唢呐的尊重和爱,即便是病入膏肓时的最后一次登台仍全神贯注,不失风采,陶醉其中。焦三爷曾说:“唢呐是吹给自己听的。”在任何时候,他都是吹着那给“自己”听的曲子!这样的人,唢呐已经融入他的血液中,深深的刻在了他的生命里。唢呐界一代代新老传承,传下来的不仅仅是百鸟朝凤的吹奏方法,还包含着永恒不变的——关于唢呐的精神和品格。

有一句关于《百鸟朝凤》的影评:“你还有无数机会看到超级英雄拯救世界,但却不一定有机会再看到中国老电影人憋了一口气,闷住一口血,吹奏的那一曲‘百鸟朝凤’了。”没错,类似《美国队长》这样的片子还有很多,但像《百鸟朝凤》这样的艺术片可能真的不多了。




蒋军晶点评


婚礼现场,一边是唢呐锣鼓,一边是西洋乐队、美女歌舞。就像电影院里,一边是火爆的《美国队长3》,一边是冷清的《百鸟朝凤》。好几个孩子看到了这个对立起来的场面,当然,他们把更多的目光投向唢呐,投向冷清的传统,这种“投向”是一种自发的写作选择。感谢这种选择。


这个世界就会被这个叫“毅力”的东西感染

■  王佳宁


      离电影结束已经有一天多的时间了,当时心酸也酸过了,但还是忘不了那个感人的片段。

      当唢呐大王的称号传给游家时,焦师傅为自己的徒弟感到无比自豪,游家的唢呐王的位置继承不久后,他们被请去了婚礼现场演奏,他们穿着鲜红的衣服,自信满满地拿出唢呐和其它要用到的乐器,开始了热闹欢腾的演奏,每个人都很投入地在表演,腮帮子鼓得快要爆炸的气球一样,隐隐约约看见了肉里的血管,眼珠都快瞪出来了,满脸通红,灵活的手指在一个个孔上面灵活地穿梭,就像猴子在丛林中自由地来回穿梭,灵活极了。可就在这时,演奏西洋乐器的团队来了,个个肚子圆滚滚,拿着长号、圆号,什么号都有,吹着外国的曲子,优美、舒缓、好听,没有人愿意静下心来听中国的唢呐了。恐怕,这也是最后的唢呐声了吧!

        我觉得,让我感动的地方有两个点:

        一是唢呐的这个乐队成员,个个齐心协力,每个人在吹的时候都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所有人都会听从于他们的师傅,师傅说什么,都会去做,除非是违法的事情,而且个个都想把中国的乐器,中国的文化传下去,如果他们不想把中国文化传下去的话,他们根本就不会来参加,该干嘛干嘛去,当然,还有一部分是为了金钱。

        二是他们都会遵守诺言,游家的天鸣是最遵守的,当别人放弃了吹唢呐后,他还是在把中国的乐器当传家宝一样,爱不释手,当别人劝他换个工作时,他拒绝了,连母亲和学弟说的都没有丝毫动摇他,天鸣一直这样回答:“我发誓过的,我像师傅许下过承诺的,再大的风雨,再大的困难我都不会改变的。”

        天鸣这种想继续把中国的文化一代代转下去的决心和毅力,感动了蓝玉,甚至连他的爸爸都被天鸣的毅力所感染了,提了个锣,抬了个鼓,加入了天鸣的乐队。如果每个人都像天鸣一样,把每件承诺过的事做到极致,做到完美的话,这个世界就会被这个叫“毅力”的东西感染,这个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那些碎片,深深扎在师傅的心里

■  金灿灿


       在那段时间,人们忘掉了传统的过节方式,对外来的西洋乐队和卡拉OK充满兴趣,请唢呐班的人越来越少。为了不让村民对唢呐崇高而敬佩的感觉在心里慢慢朦胧,逐渐消失,锁匠们为了自己的将来、为了唢呐的将来而奋斗,锁呐在黄土高坡上回响,留下哪怕是一丝丝的印记,唢呐班们也满足了。

    而现在,西洋乐器、摇滚风,打乱了与婚丧的习俗,要夺取唢呐班在人民心中苦苦守护了几十年的位置,锁匠们第一想法就是和他们干了!争先恐后,你一句,我一回,一次比一次更猛,一次比一次更激烈,没有人能理解他们此时此刻的心情,唢呐班每个人的腮帮子都鼓鼓的,隐隐可以看见他们一丝丝因过度用力而吹爆了的毛细血管。而西洋乐队呢!用鄙视的眼光看着他们。轻轻松松,还有节奏感的颠来颠去。可这场比音量和气势的“更激烈的战斗”打破了,对手开始用难听的词汇来表达唢呐,还侮辱了吹唢呐的人,于是开始了一场真正的人格较量战争。在战争中,乐器一个个被踩坏,一个个被踩碎,这些碎片,深深扎在师傅的心❤里,他最终忍不住掀翻桌子,象火山一样喷发,压抑了千年。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个电影片段,并不只是因为他们打斗得很激烈,唢呐、鼓全都碎了个精光,而让我感到他们所遭受的太悲惨,而产生巨大的同情。最重要的还是师傅和整个班子的人用自己的生命在吹奏唢呐,他们认为“百鸟朝凤”是一首神圣的曲子,要吹,就要演奏到完美,不可有半点差错,可是,因为时代的变化和进度太快,人们从前一个个跪求唢呐班吹奏“百鸟朝凤”变成了唢呐班流落街头,无人问津,也没人要听的曲子。部分人认为悲伤的唢呐演奏影响了他们的情绪。

      也许,唢呐从西洋乐队的出现而被人认为是古董,再到录音记录旧社会。一切的一切都在改变,而你和你的心,应该依旧保卫着你心中那些伟大而崇高的老底子、旧传统,只有在你心中的那些信念。别人才不能触及不可触碰,不可改变你的最原始,最纯真的模样!




蒋军晶点评


影片的结尾,焦师傅的幻影在游天鸣的唢呐声中转身离去,一去不复还。影片本身的艺术感染力,让孩子们看到了这个镜头背后的隐喻、象征意义。即使孩子们不发表议论,从他们描述的文字中也能感受到。


只要唢呐声不止,师傅就永远在那里

 ■ 金子墨        

        游天鸣只身一人站在师父的坟头前,吹着《百鸟朝凤》,泪眼中仿佛看到了自己亲爱的师傅又出现在身边,如常在太师椅中坐着,穿着自己小时候第一次见他时的那件深棕色大马褂,就像每晚等天鸣回家时,身体往前一倾,严肃地审视他一天的成果。可是,今天不一样了。今天,师傅站了起来,露出了游天鸣从没见过的微笑,然后,在《百鸟朝凤》熟悉的曲调中,转身朝山顶一步一步地走去。这时的师父还是以前那个看似无情的师傅,尽管明知再也不能见面了,却仍然不肯再回头一次,最后再看一眼徒弟。游天鸣不敢动。他怕他一动,就再也无法看见师傅熟悉的影子,纵使泪眼模糊无法看清师父身上每一寸皮肤,无法看清师傅衣衫上的花纹,他也不敢错眼。师父迈着规整的步子,落地错落有声。这时,天鸣心里很大一部分似乎随着师傅一起走了,另外一部分则被师傅的脚步声踩入了地,永远留在了这里。眼看曲子就要结束,师傅距离山顶也只剩下了几个尾声的音符。但这时,他心里猛地豁达了:只要唢呐声在无双镇不止,他的师傅,就会永远与他同在!

跟焦师傅一起慢慢走出大家视野的是中国的民乐

■  蒋一繁


       上面是天,下面一片原野,山坡上是焦师傅的墓。

天鸣缓缓拿起唢呐,这根曾经被践踏被踩碎的唢呐,这根焦师傅用救命钱重新置办的唢呐。天鸣吹奏起《百鸟朝凤》,这是一个人的《百鸟朝凤》,没有之前的热烈,也没有悲哀。天鸣的心里只是有一点失落,失落而凄美的唢呐声勾起了天鸣儿时的回忆。天鸣想起了自己从小到大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努力地、认真地撑着腮帮子学习吹奏,直到吹出一个唢呐人的应有的模样;天鸣想起了自己自立门户后回来看望师傅,师傅乐得把藏了几十年的白酒拿了出来,喝了一杯就醉了,酒不醉人人自醉,师傅的脸上绽放出笑容,那笑容里满是后继有人的欣慰与骄傲。吹着吹着,天鸣看到了师傅,师傅的样子朦朦胧胧的,可能是因为眼泪太多,以致于迷糊不清吧!师傅坐在太师椅上,看天鸣激情四溢地吹奏,脸上出现了天鸣从未看到过的微笑,是和蔼的,是温柔的,但好像又有一丝忧伤。歌曲接近尾声,焦师傅转身,走向山头,天鸣不敢追,生怕一过去,连师傅的背影都看不见了……

        是的,跟焦师傅一起慢慢走出大家视野的是中国的民乐,80年代,西洋乐慢慢进来,大家看到新鲜事物都非常高兴,就把目光转向西洋乐,红事、白事都请西洋乐来,人们忘了唢呐,忘了还有八台的合奏,甚至忘了《百鸟朝凤》这首曲子。渐渐地,连吹唢呐的也忘了自己的身份,投奔别的工作去了,除了天鸣外,一个一个都走了,他们的离开都有些无奈,因为他们不敌生活的残酷。

       之所以我喜欢电影的这个场面,是因为它触动了我的心,天鸣的坚持,天鸣的眼泪深深打动了我。以前我并不喜欢吹竹笛,竹笛和唢呐是中国的民族乐器,可我身边的人大多数喜欢西洋乐器,比如:萨克斯、长号、吉它……觉得演奏这些乐器显得洋气。看完电影,我反而觉得是一种幸运,一种幸福。不是每一个人都像天鸣一样遵守诺言,也不是每一个人都像焦三一样懂得慎重选择。我无意中,在感受一种传统,我想我会坚持下去。


孤单的天鸣吹着吹着眼睛更模糊了

■吴潇羽 


      当我看见广袤无边的黄土地上,清风四起、尘土飞扬;凄凉的墓碑前只有天鸣饱含深情、默默地肃立在焦师父墓前吹奏“百鸟朝凤”时,那优美而又悲伤的曲调,让天鸣时不时想起师父生前的教导:“唢呐是吹给自己听的,而不是吹给别人听的。“百鸟朝凤”是只吹给德高望重的老前辈的……。”天鸣忘我的吹奏时而低缓,时而高亢;时而婉转时而悠扬。伴着悲伤动情的曲调浮显出儿时拜师学艺的点点滴滴:不愿意学唢呐的他,被严厉的父亲硬生生地拽到焦三爷“唢呐王”的家里,在拜“焦三爷”为师时,天鸣的父亲不小心摔了一跤,额头上一下子破了皮,留下了鲜血。这时,一旁的天鸣惊慌失措地跑上前,使劲全身的力气扶起父亲,又心疼地摸了摸父亲流满鲜血的额头。黑黝黝的脸颊上挂着一行伤心的泪水,父亲用那疲倦而又懊恼的眼神瞪了天鸣一眼,看着父亲远去的背影,以前对父亲强求学唢呐的怨恨一下子散了,变成了对父亲的那种不舍与挂念……

      童年的回忆像一幅幅耐人寻味的水墨画,也像珍珠项链似的,一颗串着一颗。童年的回忆是记忆犹新的,就是那颗最大最亮的珍珠改变了天鸣的人生,师父召集全村的乡亲们在举行唢呐传承仪式,当师父叫到天鸣的名字时,全院子里的人都为他鼓掌喝彩。在父母亲的心中有说不出的喜悦,历经苍桑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更多的是庄稼人难得的自豪。惊喜万分的天鸣喜极而泣地接过师父手中那把金唢呐,这是一把非同寻常的唢呐,接过它就代表着唢呐王焦三爷的唯一接班人,也同样意味着终于如愿以偿的可以学习“百鸟朝凤”。他圆了所有跟师父学唢呐而奢望的梦想。他学到的不仅是吹唢呐的技艺,而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把唢呐传承下去的决心……

       天鸣的泪水是激动的,坚定的。此时此刻,善良、执着的天鸣在心中埋下了深深地信念,永远坚守着自己的诺言。

随着时代的变迁,唢呐被人们渐渐遗忘,唢呐匠也不被人们尊重。当其他唢呐匠都放弃吹唢呐,纷纷去城里打工时,只有天鸣一步也不离地坚守着自己的家园,牢记师父的教导。师父墓前,孤单的天鸣吹着吹着眼睛更模糊了,但骨子里更坚定:唢呐的精神永远传下去。




蒋军晶点评


我没想到一个孩子花那么多文字描写麦田,描写割麦的场景。她描写割麦场景的细腻,让人确信她内心有许多复杂的感悟和体验,写作上升到“文学”层面,一定是形象大于思想的。


从他身上我们会接过属于我们的信念

■  王芷墨

       这部电影让我感动的镜头有太多太多,但从电影院走出来到现在过去了整整三天,还在我脑子里绕来绕去的是那一块麦地。

       天鸣拍拍在一旁睡得很熟的蓝玉,他瞧见师父和师娘扛着许多家伙朝门外走去,不像是去接活儿,接活也总得叫上一个徒弟吧;也不像是去打猪草,那是他和蓝玉该干的;更不像去喂牲畜,喂牲畜可不用那弯弯尖尖亮闪闪的东西。天鸣觉得应该跟着去瞧瞧,说不定还能帮上忙呢,如果帮不上也不要紧。看到这里我觉得,天鸣虽然没有蓝玉那么有天赋,但他却是一个特别有心的孩子。

       太阳与天鸣是一块儿到达各自一天中的目的地的,师娘瞧见了他和太阳,摆了摆手,顺便擦了擦汗,叫他一旁坐下,并一同指着树荫下一个小蓝子,天鸣不作声,回头望去,正巧蓝玉赶到,奔下陡坡。师父抬起头,皱着眉头,顿时眉头成了个铁疙瘩,拧不开了似的,不过仅一会儿,师父就低下头,发出声音:“干吧!干吧!注意着点呐!”他的眼神落在了小手握着的两把镰刀上,好像流露出了一点点生气的神色。我想师傅一定觉得,这些活我和你们师娘来干就行了,你们来瞎掺和什么呢?万一割着手,还怎么碰锁呐呢,这才是你们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啊,孩子们!

       师傅低下头,干自己的活去了。然后什么都没有了,应该是什么声音都没有了。蓝玉的速度可快了,一刀下去,一点儿都没有样子,这么的不整齐,这么的高高低低;天鸣速度也挺快的,每刀下去,地上都是平平整整、干干净净的,从远望去,就像无一波浪的河坡。不过当他看到蓝玉割的地方,不由得放下自己的一拢麦子,手拿着镰刀站了一小会儿,定定脚步,迈上那片需要修缮的地,细心且快速地将蓝玉割过的地方修理了一下,这才揉了揉眼睛,继续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的那一份儿。现在我可是明白了,为什么师傅会在天鸣和蓝玉之间选择天鸣做下一代的游家班班主,因为他不但能做好自己的份内事,还能替他人着想,这才是一个班主所具备的能力,这比生来就具有的天份是要强出许多的。

       太阳好大好大,照耀着大地,麦子、芹菜、莴苣全都被晒弯了腰,天鸣让自己放松了一段时间,将胳膊支在镰刀柄上,望着蓝玉,看着他好像不知道辛苦的样子,貌似麻木到了不知自我的处境,天鸣舔了舔如同干枯小溪的嘴唇,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有几个迷茫的点点,一直追随着蓝玉,镰刀在此刻显得格外沉重,仿佛受了太阳的影响,重得提不起来了。天鸣不知道汗是怎么流下来的,只看见一滴内含有超级迷你的白色粉沫类“水滴”从鼻尖坠落到一料麦子上,在打转儿,最后顺着茎落入了棕色泥土里。

       这么个大太阳,如果他们俩留在家里,或许还能学几个师傅新教的曲子,这么着自己跟过来,师傅明显是不高兴的。但我觉得,天鸣之所以后来让师傅很欣赏,就是因为他对每一件事都很投入,对每一个人都很关心,我想这远比技能本身来得重要。正因为天鸣是这样的有心的孩子,所以后来我们才能在他一个人吹的“百鸟朝凤”里听到他对师傅的感念、对生活的期盼,对锁呐钟爱。从他身上我们会接过属于我们的信念。




蒋军晶点评


很多传统的学艺故事里,充满了勾心斗角,明争暗抢。感谢吴天明导演将选择“唢呐继承人”的场面处理得那么真实、饱满、美好。我们在其中是看到了落选者的失落,但更多的,我们看到了比学艺、比唢呐更重要的东西。孩子们看到了这些东西,太棒了。


里面的情谊比成为继承人重要得多

■  倪一菲

    “天鸣你过来”!很显然,在焦师傅说出这句话时,全场是寂静无声。让人庆幸的是,过了几秒后,游天鸣的父母终于是反应了过来!爸爸一把夺过唢呐,吼到:快去,师傅叫你呢!而与此同时,游天鸣的兄弟蓝玉,却是一脸茫然,他当时一定是十分忐忑不安吧!待真相大白时,他也是悄悄的,不引人注意的,“羞愧”地低下了头。而当游天鸣得知自己是“唢呐家族”的继承人时也是惊叹不已,但在惊叹的同时,在快乐的同时,他的心里又似乎挂着一丝挥之不去的忧愁,是因为两兄弟之间的情谊吗?是因为日复一日,他们共同努力却没有得到好的结果吗?

    我喜欢这个片段的原因,是因为真实。开始,当师傅叫出天鸣时,游天鸣明显有些迷茫,但却又喜出望外!同时我也看到了落选者的失落,当时全场寂静无声,所有人,特别是蓝玉的父亲用疑惑的眼神望着焦师傅。可能那一刻,蓝玉和他的爸爸 心里是有不满的,这种不满很真实。

    也许我所喜欢的这么一个小片段很短,很普通,甚至有些无聊!但如果试着再一次体验,再一次……你就会更多体会到其中的“美”其中的感情,其中的朋友情谊……里面的情谊比成为继承人重要得多。



  


蒋军晶点评


 影片比较多的时间写了童年时代的游天鸣“吸水”的场景,他的那股拗劲在这里体现里淋漓尽致。如果影片是一片文章,这里就隐含着一个重要的写作技巧。不交代这股“执拗”,成年的游天鸣在大家都放弃的时候,依然坚持不离开“唢呐”就说不过去。


游天鸣由此成为唢呐匠,接下焦家班

■  俞东睿

        游天鸣面目狰狞,把竹竿徐徐放入水中,眼睛睁得大大的,就像两个乒乓球,仿佛眼前充满着对唢呐的憧憬和希望。他使出吃奶的力气吸着,就怕师傅不收下他,可就是吸不出,别人在一旁说着风凉话,他一点也不放心里,只顾着吸水,最后他终于把水徐徐吸出,然后吐出水捧在手里,眼睛盯着这纯洁的水,激动地跑回焦师傅的家,好像如获至宝,想早点告诉焦师傅这个消息并打消焦师傅放弃收他为徒的念头。主人公游天鸣坚持不懈的努力和付出,终于得到回报,最后焦师傅也收他为徒。游天鸣由此成为唢呐匠,接下焦家班,并在日后创立了属于自己的游家班。






蒋军晶点评


 唢呐离口不离手,天鸣在一次火灾中,丢了自己的唢呐,但是他没有丢失自己。当孩子看到这一点的时候,我们还有什么必要去跟他纠结写作技巧。

唢呐重要,但人更重要

■罗艺涵

       在《百鸟朝凤》这部电影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个镜头是有一次焦家班出去吹奏唢呐,到了晚上,天鸣和蓝玉睡在茅草堆上,但一不小心踢翻了蜡烛,结果茅草堆上就燃起了熊熊大火。天鸣发现后叫醒了蓝玉,蓝玉拉着天鸣就跑,但天鸣却冒着生命危险从大火中救出了蓝玉的唢呐,自己的却没能拿出来,而且还被大火烧了屁股。

       我喜欢这个镜头的原因是蓝玉只顾着自己的安危想逃走,但天鸣记住了焦师傅的一句话——唢呐离口不离手。所以不顾一切地冲进大火中想取出唢呐,但最后还是只能救出了一个唢呐,且还不是自己的。我十分欣赏天鸣的这种品质,这可能就是焦师傅选择天鸣而非蓝玉做继承人的重要原因吧!因为学艺之前,首先是做人。唢呐重要,人更重要。

       焦师傅没看错人。就因为天鸣的这种品质,他最后没有放弃,还是坚持努力把游家班经营下去。尽管很多人已经不愿再吹奏唢呐,蓝玉带着天鸣的妹妹去外面打工,也劝天鸣放弃继续吹奏唢呐和自己一起去外面打工,但天鸣心意已决,他要把游家班继承下去。最后,天鸣在焦师傅的坟前吹奏了一曲《百鸟朝凤》。



蒋军晶点评


注定淘汰的终将消失,尽管你有一堆坚持的理由。但是当你看到唢呐竟然成为行乞工具的时候,心里还是会五味杂陈。这么长影片里,选择这个镜头,敢于写这个镜头,本身就是写作的勇气。

铜质的古老唢呐正在向世界哭诉它昔日里美好的时光

■张雨婳


       西安城上,黄土飞扬。使人睁不开眼去看清世界。黄沙中,忧郁的唢呐发出断断续续的哀号。一位老头坐在墙角下,身着单薄并已经发灰的白衬衣,破烂的长裤在风中飘飘荡荡,头发快掉光了,钱也快没了,铜质的古老唢呐正在向世界哭诉它昔日里美好的时光。成千上万只鸟飞出唢呐,离开了;凤凰也飞入了云端,不回来了;连乌鸦也不愿意呆在这,叫着,喊着,飞走了,没了影儿!唢呐走向了灭亡……

       西洋乐霸占了整个世界。民族乐器开始被人们遗忘,抛弃。整个传统都被掀翻了,被我们的骨肉同胞和自己掀翻了!我们还一无所知,一步步向“潮流”、“时尚”奔去,瞻仰它们,追捧它们。这并非是一种错误,但却是错误的起源。它排挤传统文化,使传统不再有生机——失传。

“失传?”

“就那破唢呐?失传也就失传了,有啥大不了的!”

       这只不过是导演吴天鸣举的一个“微不足道”的例子而已。这是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许多古老的乐器,包括一些古老的习俗,都在走向灭亡。

       已故的导演在向我们呐喊:“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出一份力,把这个古老的文化传承下去吧!”

       是的,的确需要。但是古老文化的传承不仅需要我们个人的关注,也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倡导。呼吁人们:“把唢呐传承下来!把古老的文化传承下来!”让更多的人意识到传统文化正在流失。




蒋军晶点评


当然,还是有很多孩子没有具体写一个镜头,他们磅礴地抒写着自己的整体感受,这是一种在具体写作任务下的写作违规。但是我原谅了他们,因为,我知道,当他们走进电影院,走进电影里那条铺开的乡间小路,他们就走入了一个故事,走入了一个人的境遇、坚持、信仰里。

一切一去不返,只剩满满的“忆“——观《百鸟朝凤》

■余悦


       唢呐艺人再次吹响那“百鸟朝凤”,我们以泪为敬;唢呐艺人再次吹响那百鸟朝凤时,我们在影院相见。一同聆听“百鸟朝凤”的优雅……

        在无双镇,吹唢呐是种永久的民间艺术,它在办丧事时对远行故去者的人生评估——道德平庸者只吹两台,中等的吹四台,上等者吹八台,德高望重者才有资格吹“百鸟朝凤”。游天鸣努力学习终于学会了“百鸟朝凤”,但焦三爷——他的师傅却一去不回了,一切感人无比。

        游天鸣看了白色花球、黑色丝带在空中随意飘摆,而妞妞无精打采趴在一个土坡旁,焦三爷去世了,他一声不吭的走了吗?游天鸣拿着唢呐,一块一块装好,慢慢放到嘴边,含着透明的、纯洁的眼泪,唢呐发出坚硬、微微颤抖的音。他在回忆一切,刚入门拼命吸水,看面冷心热的师傅吹唢呐,一起干农活——割稻谷。就因为那滴眼泪,他学了百鸟朝凤,成了接班人,使焦家班改成了游家班,现这滴泪水,又挂在眼角顺着太阳穴滚了下来。他在回忆,师傅看见几个月不见的天鸣,喝了很多酒,一起庆祝干活的快乐,还兴奋地满脸通红,也因为他喝醉了,拿起唢呐吹上一曲,正如他自己所说:“唢呐是吹给别人听的,更是吹给自己听的。”凌乱的舞步,让游天鸣看得眉开眼笑,他们如同几年不见的老朋友,又喝又跳,呼的一下,我们心里格外地害怕,以为他起不来了,人老心不老的他只是高兴地睡着了,此时我们和游天鸣一样叹了一口气。这时他又哭又笑,那一笑使他又看见了焦三爷,那慈祥的面孔,坐在太师椅上,严肃的表情依旧在那儿,那却格外温暖。没错,他又回忆起师傅吹一段,他和师弟——蓝玉跟一段,虽然蓝玉比他学地快,但他对唢呐是爱入骨髓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终于如心所愿,学会了百鸟朝凤。

        天鸣是个不忘恩的人,一个普通的唢呐艺人,用自己的道德把西洋乐器踩在脚底下,哪怕西洋乐器再好听,只要练都会,却没有任何文物遗迹、历史,更没有用生命守护的意义,不过这美丽、悲伤的片段可以用一句话来表达:

忆唢呐,乃美好之事,送敬人千里,不如吹一曲,百鸟朝凤忆千年!

        一边笑一边起身,焦三爷从太师椅上起来,微笑着对游天鸣点头,他好像期盼听他吹这首曲子,期盼了好久、好久……他转身走远了,不再回头,但依依不舍,而且很放心,天鸣吹出了年龄、吹出了将来、吹出了自己……焦爷的步伐配着百鸟朝凤的每个音走向远方,如同他自己所说:“天鸣,因为那滴爸爸摔倒的泪,你将要学百鸟朝凤。”我猜天鸣现在这滴泪一定比之前那滴,更坚决、更永久,一切就如焦三爷此时消失的背影,一切一去不返,只剩满满的“忆”……



快微课往期精华文章点击文字阅读

今年六一,和儿童阅读界大咖共赴一场阅读盛宴

特级教师蒋军晶推荐给孩子的名家经典朗读篇目

孩子那么爱读课外书,却写不出好作文?只因这几件事没做好!

特级教师蒋军晶送出十二个写作技巧,专治作文困难户,立竿见影!(有视频)



长按二维码关注快微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