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疯狂小升初大战在即!娃拼的竟然是假民办?

快微课 2020-09-21

 


2018/05/01

  

再过两天5月3日,杭州市区民办初中将进行电脑派位!这可以算得上是杭州教育圈一年一度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从前两年开始,管理部门已经开始将这场“战争”进行全程网络直播:严密、权威的公证制度、全民监督,一只苍蝇也飞不进去。


如此隆重的“盛事”,有娃的、没娃的,正在小升初的,准备小升初的,都在关注。

大伙儿这么关心教育,本来是好事情啊!但是,细想起来,却很不对劲儿,小升初,义务教育阶段,可所有家长关注的焦点却在民办?这是不是有点跑偏了?

前两天,身边有个小升初的家长特别纠结:家里那位小学霸本来在五年级的暑假就已经被余杭一所知名民办T校签约了。原本是铁了心要去上T校,可是这个学期关于小升初的政策却风云突变!首先是主城区学生跨区读民办学籍会受影响,更让她纠结的是,T校原本是那所很牛的公办外语学校托管管理。但是,近期有利空消息传来,接下来的几年,该校将逐步剥离公办外语学校,公办牛校的师资也将以每年20%的比例逐步撤出这所民办……这,就很尴尬了……

小学拼了那么几年,就是为了上个好民办,这是很多杭州小学家长的焦虑:

🏫上不了好民办,就考不上好高中,

🏫考不上好高中,就要上职高或普高;

🏫上了职高,孩子这辈子,就完了……

基本上,很多家长的逻辑是这样的。


所以,小升初大战的疯狂程度,甚至超过了中考、高考。在很多家长看来,孩子未来几年的学业、前途,基本上就在小升初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一定乾坤了!

真的是这样吗?

为什么小升初的焦点,都在民办?2018民办初中摇号的前夕,课长就为大家八一八这件事。


那些年你拼的民办,其实是“假民办”


杭州目前的大部分民办初中,实际上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民营资本所开办的民办教育。而是国有民办教育。也就是备受教育界诟病的“假民办”


真正的民办学校,办学场地应该是民营企业投资建设的,教师由学校自己聘用,而不是公办学校借用。学校的重大事项完全是学校董事会决定,财务上也是自负盈亏的。比如,现在很火的“云谷”之类。


但是,目前让杭州小学生们挤破头的,主城区里的民办初中(小学)大部分都不是这种性质,而是国有民办(比如,大家熟悉的WL、JL、YC等等……)


这类学校的兴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当时为了推动民办教育的发展,起步阶段采用了一些特殊政策,名校办民校。于是,就诞生了”国有民办“这一产物:

拥有公办名校的师资队伍、管理团队、声誉等优质资源,同时享有民办学校的优惠政策。

一方面,这类学校其收取的高额学费可用于吸引或留住原公办学校的优秀管理团队及师资;

另一方面,其民办性质可绕开义务教育不能择校政策,把原本流向公办学校的优质生源挑选出来。这样一来,你说他们能办不好吗?


但这种两头得利的“假民办”被斥为不公平竞争。一直被教育圈集中火力炮轰:大量占用公办教育资源、无节制地抢夺优质生源,人为堆砌起来的教育高地,严重破坏了教育生态!


2009—2012年,管理部门也看到了“假民办”对公办初中的的严重威胁,开始清理“国有民办”,或转回公办,或完全民办。比如CL中学等,就是从民办转公办的典型例子。

但不知什么原因,下不了最后的决心,最后,让每个区保留一至两所国有民办初中。

可是,那些民办转公办的学校开始一蹶不振……原因明摆着:生源啊!没有优质生源,啥都是白搭!

而留下的几所民办呢,竞争对手更少了!大部分公办初中的声誉和生存环境更加恶劣了。为了限制民办学校对优秀生源的无序掠夺,教育部门也出台了摇号和禁止考试的办法。但是,这些政策往往是一纸空文,一些民办屡屡触碰红线而没有惩罚,违规招生、提前招生等乱象越演越烈。


上公办初中考不上重点高中?假象!


说到生源,我们就来专门八一八民办初中的生源。

一般,杭州主城区每年的初中毕业生是24000多,据统计,有4600多学生能升入前八所一级重点高中,其中1700多人能升入杭高、杭二中和学军中学,也就是升入一级重点高中的比例在20%左右。


那么,历年的小升初大战中,参加摇号或自主招生进入民办初中的学生数量,大概为4000至5000左右,对比一下上面升入前八所的数据以及当下公办初中的重高升学率,可以推断,小学毕业升入初中时的极大部分优秀学生都进入了国有民办初中。


有这几年的数据显示,一些优质公办小学,每班的前十名几乎都上了民办初中。几所最有名的小学,全班有近一半学生进入了国有民办初中,而家长衡量一所小学排名也是用考上多少民办初中为标准的,虽然,这样的标准,有点无奈。也就是说,小学毕业升入初中时,成绩在前20%的学生都进入了国有民办初中。

如果说把这当做六年一贯制的初高中考试的话,名额应该已经全部分配完毕了,其余的公办初中,理论上是没有学生能考上重点高中的。



以某公办初中某年中考升学率为例:570名初中毕业生,通过保送进入杭高、杭二中和学军的为24人,进入前八所的为28名,共52名学生进入了前八所,占全校毕业生的9%左右。

杭州市今年前八所重高中分配到各校的保送生名额为2300人左右,也就是占24000多毕业生的9%。其余的2300多名额就要通过特长生招生和中考来进行竞争性分配了。这些名额主要产生学校为国有民办初中,只有原来屈指可数的几所特别有名的公办初中,才能有少量的学生通过中考考入前八所一级重点高中。

前三所重点高中,经过保送后,全杭州市的一般公办初中几乎全军覆没,名额几乎全部产生在国有民办初中为主体的民办初中,这就是公办初中永远的痛啊:大家认为,读公办初=考不上重点高中

这,其实是假象!

早在小升初时,学业成绩最优秀的已经都在国有民办初中了,你要让公办初中和民办初中一起竞争考试名额,公办悲催的结果在三年前就已经定了!


国有民办的存在,对公办初中极为不公平


一位杭州老教育人打了个比方:大家对国有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的评价,就像1958年大跃进时的放卫星,“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上级领导来视察和参观万斤良田,看到的倒是真实的万斤良田,可惜的是,这万斤良田里的粮食都是从其他稻田里临时移植过来,密密麻麻地堆在一起,才临时产出了万斤粮。

社会对公办和国有民办初中的评价,以最后能升入前三或前八所重点高中的数量为标准,而忘记了三年前入学时的生源质量,这对公办初中是极为不公平的!

这位老教育人指出,2000年,杭州市初高中分离时,政府有明确的规定,禁止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重点学校。

而现在的国有民办初中,大多数都是当年的重点中学初中部演变而来,实际上成为了收费的、公办的、可以择校的重点初中,严重违背了上级的政策规定。

政策还同时规定了公办学校禁止分快慢班和重点班,这个政策却执行得非常到位!甚至连正常的分层教育都不允许。

而国有民办学校呢?分实验班、重点班……公办学校禁止补课,而国有民办学校呢?晚上补课、周末补课……基本没有人去管。



当学校披上了民办的外衣,国有民办学校就可以从外地招收优秀的学生。为了抢夺优秀生源,早在年底前就在组织文化课考试,包括外地优秀生源的考试。

前几年,杭州的国有民办学校招生热,只对小升初有影响,对幼升影响不大。但是,这几年,民办小学招生热已经不亚于民办初中了,几所热门国有民办小学报名和招生比例都在10比1以上,某学校甚至达到了50:1,这让广大公办小学的师生如何面对人生?


教育管理部门对假民办下手了,杀伤力巨大!


事实上,从去年年底开始,教育管理部门已经对”假民办学校“们下手了!

不得不说,这些政策杀伤力还是比较大的:


第一招:五年内公办编制教师完全回到原来公办编制学校,或者转为真正的民办编制。

第二招、今年入学的初中生,三年后升高中时,一级重点高中的保送名额,从现在的50%提高到百分之60%。剩余的40%生源分成三部分,5%招特长生,15%自主招生,也就是高中学校组织考试,选择优秀生源;最后的20%生源,由经过保送生、特长生招生和高中学校自主招生后剩下来的初中毕业生,参加杭州市统一考试和统一划分数来确定。

圈内人士认为,这两个办法如果真正实施到位,应该能起一定作用,如果保送生比例若能提到70%,这可能会成为改变目前杭州初中教育畸形状况的分水岭,振兴公办初中的最后一根稻草,这办法的制定权就在教育行政部门手里。

培训班和杯赛的疯狂、对民办的趋之若鹜、孩子的疲于奔命、家长的焦虑不堪……当前的教育乱象有其错综复杂的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民办学校的招生大战。

而对于公办初中来说,优秀学生从学区内净流失,而优秀生源无法得到补充。

生源,才是一所好学校的命根子!

“假民办”畸形教育要改,教育人提出五点建议!


要想使现在这种”假民办“教育的畸形现状得到根本改变,一位老教育人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把按学生数量保送的比例进一步提高到70%,甚至80%,让广大的优秀学生,在公办初中里就能得到升入优质高中的机会,也就是挤破头进入民办初中的,没有便宜可捡,引导学生家长,让孩子就近入学。

⚔第二,逐步停办国有民办初中,改为划学区的公办初中,原规划的配套中学,一律恢复其本来面目。

⚔第三,支持真正的民办教育发展,也就是私立学校和国际化学校的发展,为不同层次的社会需求,起到政府应尽的作用。

⚔第四,进一步提高公办学校教师的待遇,让法律规定的教师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工资得到真正落实,一定要稳定教师队伍的人心,人心一旦散了,再聚不容易,人心散聚的关键就是收入待遇。

⚔第五,政府不要一味迎合部分民众或权贵的畸形需求,停止国有民办小学的建设,否则,昨天的公办初中办学困境,就是今天或明天公办小学的困境。


当下,公办学校遇到的办学困境,不是愁办学经费,愁的是优秀生源。


以后我的孩子到底读公办还是民办?


从近期出台的政策,我们看到,对于民办教育,教育部门的态度很明确:希望其健康发展,既不能让其死,也不能让它高烧到抽搐。这个道理和控制房价有点类似。


杭州市教育局相关领导表示,将采取通过提高摇号比例来为民办初中招生降温。如果还是持续高烧不退,也可以考虑100%全部采用网上报名摇号的办法。

对于民办小学的持续高烧,上海已经用了“公民同招”的狠招,杭州如果持续高烧不退,说不定也会马上跟进。


亲爱的家长们,了解了这些民办学校的真相,你是轻松了些?还是更焦虑了?计划没有变化快,不要在无法掌控的事情上投入太多的时间、金钱和精力,过度的焦虑才是孩子学习道路上最大的障碍!



👆👆👆

点上方图片,报名名师云集的创意读写夏令营!


【猜你喜欢】


➣ 做家长的,有几个不是隐形贫困人口呢?

➣ 这7件事正在毁掉中国孩子的写作能力!

➣ 罗振宇:没存好娃留学费用的,就不要欢呼减负了!

➣ 小升初终于不再拼奥数!这项能力才是拼娃的终极武器!

➣ 孩子的思考力是如何被短视频毁掉的?

➣ 易中天:我们的教育很变态, 我坚决反对望子成龙!


主编:田妈,责任编辑:小石头

版权声明:本文素材快微课编辑采写,转载请留言。

参考资料:杭州市教育局官方网站、钱塘往事、乐爸生活家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