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名师领读:所有人都要长大,只有一个例外 ——《彼得潘》

蒋军晶 快微课 2020-09-21

快微课

汇集顶级名师资源

关注


暑假快到,又到了孩子们可以尽情阅读的日子。接下里的时间,快微课将陆续推出【跟着名师读经典】栏目,邀请国内顶级名师带领你去经典好书的文字里“出生入死”,学习深度阅读、在阅读中发现、思考……


今天,请出我们小语界的男神级老师: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蒋军晶


今天跟着蒋老师共读经典《彼得潘》




《彼得·潘》的翻译版本也真是多,其中三个人最有名。

▽ 一个是梁实秋先生,他翻译的版本1929 年由上海新月书店出版。

▽ 一个是杨静远先生,他翻译的版本1991年由三联书店出版。

▽ 一个是任溶溶先生,他翻译的版本2001年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经过老作家们的努力。我们才有机会认识彼得·潘——那个可爱、贪玩、笑眼里飞扬着自信与骄傲的快乐光芒的小正太。我们才会机会知道奇异而热闹的永无岛,永无岛上有仙子,有印第安人,有人鱼,有海盗,有吞下了怀表整日滴答作响的鳄鱼……


 01 

 彼得·潘是个怎样的人


彼得·潘是个孩子。

彼得·潘害怕长大。在他看来,一觉醒来,摸到自己有胡子,那是太可怕的一件事情!即使是游戏,彼得潘也不愿意体验“长大”,在彼得潘眼里,长大比死亡都可怕。


彼得·潘为什么这么害怕长大?在彼得·潘看来,长大就要去学校,去学那些一本正经的东西。长大就意味着一堆规矩,一堆的责任,一堆的琐碎无聊。说得再具体一点,男孩要去找个办公室打工,战战兢兢地讨好老板,抠抠缩缩地养家活口;女孩要生一堆孩子,打扮得漂漂亮亮陪丈夫去应酬老板,教狗当保姆看着小孩。


而当孩子呢?就意味着乘风而行,满脑子装满快乐的事,可以铲恶除奸也可以给自己起个吓人的艺名客串一下坏蛋,至于后代,喜欢多少就认领多少,反正不愁吃喝。

在童话里,什么事都可以发生的。

彼得·潘不想长大,于是彼得·潘就永远是个孩子,永远是一口乳牙,永远一张娃娃脸,永远没心没肺,永远无牵无挂。当彼得潘可以选择,有机会长大时,彼得·潘立马拒绝了,他的拒绝是那么坚决——“没人能抓住我让我成为大人的。”

 


 “世界上所有的孩子都会长大,只有一个例外。”

童话的第一句话就是这样说的,童话没有说假话。


故事里的其他孩子最终都长大了。故事里的温蒂最终长大了,迈克尔最终长大了,斯莱特利最终长大了,图图斯最终长大了。彼得潘永远是个例外。


一个下雪的晚上,彼得·潘翩然来到落雪的的窗前,林达家的三个孩子发现了彼得·潘,他们跟随彼得潘飞到了永无岛上去生活,他们相携着穿过现实世界的天空,漫天的星星,漂亮绚烂。永无岛也没让三个孩子失望。永无岛上的生活确实惊险、刺激、好玩。三个孩子开心死了。


但是,有一天,三个孩子想到了家里的母亲,想到了因为失去孩子正在伤心的母亲,想到了母亲可能每天都在窗前等他们回去。于是,他们准备离开永无岛,这是他们长大的开始。当一个孩子开始顾及别人感受的时候,就是开始长大了。


彼得·潘希望温蒂能留下来,留在永无岛上。温蒂给出了一个很耐人寻味的答案。她给了彼得潘一个吻,一个藏在右嘴角的吻,温蒂用这个吻告诉彼得潘:我喜欢永无岛,我喜欢你,但我仍然要长大。是的,温蒂就是那种喜欢长大的人。她是心甘情愿地长大,而且希望比别的女孩长得快一些。离开永无岛,离开童年后,温蒂很快结婚了,有自己的女儿了,温蒂成了妈妈。 迈克尔成了火车司机,斯莱特利成了勋爵,图图斯担任了法官职务。


其实,我们和温蒂一样,和迈克尔一样,和斯莱特利一样,不会拒绝长大,我们会与童年告别,然后踏上新的人生阶段,童年的记忆会模糊,会消失。我们心里知道摇篮尽管舒适,但人不能永远生活在襁褓之中;童年令人留恋,但人不能永远生活在童稚之中。


是的,在真实的生活中,如果有一个人,永远懵懂无知,永远不谙世事,永远我行我素,永远不想承担责任,永远不知道付出……医生会给他一个诊断—— “彼得·潘综合症”。在医生眼里,逃避责任,逃避约束的人是长不大的的人,是一个病人。病人是不会幸福的。

 

彼得·潘永远长不大,但他依然幸福。因为彼得·潘有一个特点——什么都可以忘记。

彼得·潘和温蒂分别的时候,那么难过,那么不舍。他们约定,每年“温迪去他那儿一个星期,帮他进行春季大扫除”。可是当他们两个人再次相逢的时候,彼得·潘什么都忘了,忘记叮叮铃、忘记胡克船长,忘记了温蒂,忘记了曾经的喜欢,忘记了曾经的难过,忘记了曾经的约定……

彼得·潘就这样一个人没心没肺的快乐地活着。

 

我们不可能是彼得·潘,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又都住着一个彼得·潘。

彼得·潘这个名字,本身就有丰富而深刻的象征含义。“彼得”是英语世界一个极为常用的男孩名字,作家巴里用了这个名字,似乎想告诉我们:绝大部分人,长大以后都想想念小时候的无拘无束、无忧无虑。

我们渴望长大,我们又拼命回忆小时候。


 02 

永无岛是座怎样的岛


彼得·潘永远生活在永无岛上。永无岛就是座儿童的乐园。就像《纳尼亚传奇》里的“纳尼亚”,《绿野仙踪》里的“奥兹国”。


人一旦走出惬意安适的永无岛,就进入现实世界,接受社会的教化与现实的考验。



在“永无岛”上,你可以发现一个奇怪的圈,岛上所有的东西都围着这个圈打转。遗失的孩子守望着彼得·潘,海盗寻找着遗失的孩子,印第安人追逐着海盗,野兽想取代印第安人,野兽后面还跟着一个狠角色,岛上最凶猛的动物——一只巨大无比的鳄鱼。


他们全都绕着岛团团转,但通常来说,他们谁也碰不上谁,因为大家的运动速度是相等的。

一旦某一个环节出现变化,“圈”上的某两个点就会相遇,从而发生战斗和流血,分出胜负和生死。所以,永无岛永远笼罩在神秘的恐怖分氛围中。

于是,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岛上所有的生物每天所做的事情只有一件,那就是绕着生存和死亡转圈。这简直就是现实人生的写照——“死亡”似乎很遥远,但随时有可能发生。这种威胁比真实可感的死亡更加可怕,它只是逼近,却从不告诉你它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会降临到你的身上。于是,你会整天提心吊胆。

人对未来的恐惧实质上就是对死亡的恐惧。

 

还有一个小细节,永无岛上最凶猛的动物,那只巨鳄,肚子里有一口钟,它像所有的钟一样“滴答滴答滴答”发出声音,起初声音很小,一片叶子落下来的响动也会盖过它,但慢慢就清晰起来。所有被追逐的人,听到这声音,一溜烟就跑开了。



最怕这滴答声的是海盗胡克。彼得·潘曾经把胡克的手臂割下来喂了鳄鱼,于是这只鳄鱼便把胡克当作世上最好的美味而终身追逐胡克。于是,滴答声成了胡克生活的一部分,听到滴答声的时候觉得毛骨惊然,但又害怕滴答声消失了。他忠实的仆人斯密曾经提醒过他“总有一天,那钟会停住不走了,那时, 就撵上你。”胡克其实很清楚这一点,他告诉斯密“我没日没夜提心吊胆的就是这个。”当滴答声停止了,胡克的时间也就结束了,鳄鱼会像死神一样张开黑乎乎的大嘴迎接他。胡克成了“滴答声”的囚徒,成了时间的囚徒,时间则可以宣判他死亡。

所以,让人莫名焦虑和恐惧的,主要不是后面凶猛的追逐,不是困难,不是灾难,而是那“滴答”声,是“匆匆”,是时间的流逝,是衰老。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和胡克一样,无论我们多么不期望改变,无论我们多么想留住最美丽最难忘的一切,时间还是会在美人脸上留下沟壑,还是会让花儿慢慢变残。我们都会长大,变老。


又要回到彼得·潘,彼得·潘可以拒绝长大,彼得·潘可以不想长大。波得·潘也可以永远不长大。彼得·潘不知死活,忘了时间。春夏秋冬又一春,周而复始,只有彼得·潘,永远是个孩子。

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03 

还有许许多多的问题


你读《彼得·潘》,可以就像读一个普通的故事。也可以随时停下来想想故事里的那些“奇怪”。


《彼得·潘》里,还有很多奇怪的情节。例如:彼得·潘经常在“过家家”游戏中假装自己得到了母亲的爱,可当一个真正的母亲愿意爱他的时候,他落荒而逃了,为什么?例如胡克船长成为海盗以前,是有名的伊顿公校的学生,甚至还加入过波普俱乐部,他为什么成了海盗,成为海盗后为什么总是回忆过去的生活?


《彼得·潘》里,还有很多奇怪的句子。例如:

两岁时,是结束的开始。

是啊,这个开头很没意思。我说,我们就把他当结尾吧。

一个人自认为得到了什么,就和实际上得到了什么一样好。

最令人不安的反省是一心想要保持良好的风度。这不就是一种恶劣的风度吗?


这些奇怪,你可以想一想。想不出什么答案也没关系。

温蒂离开永无岛后再也没有见过彼得·潘,长大了的她把彼得·潘的故事讲给自己的孩子,再由她的孩子讲给下一个孩子。

你也可以这样,不断读这个故事,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下一个孩子。



往期共读:

名师领读:和蒋军晶一起读《我的妈妈是精灵》

名师领读:跟着蒋军晶一起读《草房子》——我们都有一个想哭又想笑的人生

名师领读: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留下来——《城南旧事》


- END -


回复“快微课”,会有更多惊喜内容!


今年暑假,

跟着顶级名师带学习深度阅读

和立竿见影的写作技巧

(👉点击查看课程介绍):


主编:田妈,责任编辑:小石头

版权:本文部分内容联合转自:有一间读写教室,作者:蒋军晶,已获得授权,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后台留言,谢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