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聿铭去世:原籍浙江兰溪,家族富过15代,可能中国唯一
美国当地媒体报道,享誉世界的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5月16日去世,享年102岁。贝聿铭最著名作品包括法国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等。
△截图源自@央视新闻
戳视频,了解大师故事↓
“富15代”贝聿铭:
来自“浙江兰溪”的名门望族
有一个华人建筑设计师,用一个世纪的作品占领了全世界。他就是华人之光——贝聿铭。
大家都知道,贝聿铭祖辈是苏州望族“吴中贝氏”。但很少人知道,在介绍贝氏的时候,后面都会加上六个字:原籍浙江兰溪。
据《吴中贝氏家谱》记载,原籍浙江金华府兰溪县的贝兰堂作为苏州贝氏的始祖,于明朝嘉靖年间以行医卖药为生定居苏州。
这样说,贝聿铭是兰溪人也是合乎情理的。
2017年,贝聿铭次子贝建中访问兰溪,这是贝聿铭家族首次重回先祖故里。
吴中贝氏,被媒体称为“可能是中国唯一富过15代的家族”。纵观贝家500年的不衰史,恰如一部在外兰溪人的艰辛奋斗史——
明代嘉靖初年,贝氏始祖贝兰堂迁居江苏吴县。起初在阊门外南壕街摆地摊,边卖草药,边行医。到二世祖贝兰亭、长孙贝和宇时已扩展为中药店。
贝兰堂的子孙不仅继承了他的草药生意,更延续和发扬了勤勉、诚信、热心的家风,贝氏家族的草药生意规模日渐扩大。至清朝中期的七世孙贝慕庭为吴中巨富,与戈、毛、毕姓人家合称为当时的“苏州四富”。
医药是贝家祖业,以“贝家名”为代表的家族中药药号如贝益寿、贝文一、贝泰来等,遍及江浙大地。
102岁贝聿铭逝世:
他是“巨人中的巨人”
贝聿铭的一生,正如他对建筑与生命的感悟一样: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1917年4月26日,贝聿铭出生于广州一个殷实的大户人家。10岁时,由于其父贝祖诒担任中国银行上海分行主管的工作,贝聿铭随之搬至上海生活学习。
当时的上海开放程度极高,有着最新的建筑、最新的潮流,他隐约看到了未来的开始。捷克籍建筑师乌达克(Ladislav Hudek)设计的上海花园酒店是贝聿铭当时最喜欢的建筑之一,楼高24层,庄重豪华。外滩一幢幢西方建筑,以及越建越高的国际饭店,更是吸引了贝聿铭浓厚的兴趣,他开始想要成为一名建筑师。
1935年,18岁的贝聿铭远赴重洋,他没有依照父亲期望的那样学习金融,而是就读美国费城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学专业。但他自认绘图技术不及同学,故转投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市麻省理工学院学习建筑工程。二战爆发,贝聿铭在美国空军服役三年后,出于对德国包豪斯学派先驱格罗皮乌斯(Groupius)的敬仰及对哈佛大学的兴趣,贝聿铭进入哈佛大学设计学院成为格罗皮乌斯的研究生,因成绩优秀,未毕业就被聘为讲师。
△卢浮宫玻璃金字塔 图源自中新网
1948年,贝聿铭接受美国著名地产商威廉·齐肯多夫的邀请成为设计师,将在象牙塔中的纯学术用于建筑。贝聿铭一生一共完成了至少170个项目的设计和50个总体规划的设计,所获奖项大大小小不计其数,包括美国建筑学会金奖、法国建筑学院金奖、日本帝赏奖、美国总统自由奖章等等。2017年3月,贝聿铭的“小女儿”——苏州博物馆举办了“贝聿铭文献展”,为贝聿铭的百岁寿诞开展了庆祝活动。
不论是1946年研究生时期的设计作业——为中国艺术品量身定做的博物馆,备受争议的卢浮宫扩建项目,“桃花源”日本美秀美术馆,还是21世纪完工的苏州博物馆、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博物馆始终是他的作品主题,他认为“建筑是艺术和历史的融合”。
△日本美秀美术馆
△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主馆 图源自中新网
贝聿铭曾亲口透露,晚年主持设计的苏州博物馆与赢得格罗皮乌斯认可的研究生作业“不无相似之处”。对于家中长子,父母总是期盼深厚。铭,含有雕刻之意,回望贝聿铭一生成就,似乎冥冥中早已注定。从起点到暮年,青春虽老,然其对建筑设计的追求始终如一,于建筑一业,贝聿铭百年一生堪称圆满。
△法国卢浮宫
1983年,66岁的贝聿铭被授予有建筑界诺贝尔奖之称的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审团对这位善用光线、空间和几何图形的大师的评价是:“他创造了本世纪最美丽的内部空间和外部造型。”
2010年,93岁的贝聿铭获得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金奖。这是建筑业最有声望的奖项之一,是对一个建筑师一生工作的褒奖。
提名贝聿铭的评选委员会委员、英国建筑师戴维·阿德迦耶(DavidAdjaye) 表示,贝聿铭是他那样的年轻建筑师的榜样。他说:“在我开始研究建筑的时候,贝聿铭已经是‘巨人中的巨人’。他的作品举重若轻,风格鲜明,将复杂和矛盾的要求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前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陈大卫在为《贝聿铭全集》作序时评价道:“先生深受儒学影响,文化底蕴融贯中西。其人身经历和‘艺术与历史相融合’的创作理念,使建筑作品浓缩着东方哲理、硕儒品性和特立独行的西方观念,不仅体现出古老东方文明的现代价值,也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人类为诗意栖居所付出的不懈努力。”
离开中国八十载,其中七十多年的建筑生涯大都在欧美,贝聿铭自己说他“应该是个西方建筑师”。他的建筑设计不曾刻意地中国化,但受中国文化“影响至深”。他说:“我深爱中国优美的诗词、绘画、园林,那是我设计灵感之源泉。”
贝聿铭是苏州望族之后,因上海离苏州不远,加之长孙的身份,祖父贝理泰坚持他要在夏天回苏州小住,了解家族事务。
贝氏在苏州的私家园林“狮子林”,1918年为贝聿铭的叔祖父、“颜料大王”贝润生所购得。贝理泰年长贝润生几岁,两人关系甚密,贝理泰非常善于理财,不仅将家族生意打理得红火,还参与了中国近代金融业的发轫。
在苏州住了几个夏天之后,贝聿铭结识了大家族中的其他家庭成员,使他意识到深刻的家庭根源。狮子林以石著名,假山中的山洞、石桥、池塘和瀑布,都留下贝聿铭和堂兄弟玩耍的身影。他儿时记忆中的苏州,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日常生活之首,在那儿他逐渐感受到并珍惜生活与建筑之间的关系。
“在贝先生的建筑设计中,粗犷的结构造型浸润着水墨丹青,无论是开放的现代元素,还是含蓄的曲径亭榭,执着的艺术追求并不影响这位现代主义大师规划建筑的实用功能,借助简单几何图形的巧妙堆叠,他总能完成空间布局的融合与延展,用艺术诠释作品的灵魂,以功能承载建筑的平实。” 陈大卫称。
△苏州博物馆
尽管人们试图从贝聿铭的建筑中找寻“贝氏风格”,但他对建筑设计的态度并不在于建立个人风格,也并不认为自己有所谓流派。对他来说,因时、因地、因事而设计的分析方法是不变的,建筑设计成败的关键就是要深入了解建筑所在地的人文历史,但“时、地、事”三个重要因素则是一直变化的。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这可能也是贝聿铭从一个个重大项目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在一些有权有势的客户面前泰然自若、游刃有余的原因。
英国《卫报》如是评价贝聿铭获得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金奖:“贝聿铭长期以来建立了一个平和安静的职业形象。当然,他并非今日流行的那类建筑师,或许,他从来也不曾是这类建筑师。但是,从他到美国学习建筑,他就开始建造充满力量的建筑,并不为迅速流逝的潮流所裹挟。这一点使他赢得了业主的欣赏与尊敬。他的最佳设计溶解了建筑的复杂功能而建立一种宁静的纪念碑式的简洁。”
大家都爱看
来源:浙江在线综合自兰溪知道、央视新闻客户端、浙江新闻客户端、梨视频、澎湃新闻等
责编:陈国湧
见习编辑:郑照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