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访谈丨话剧《红高粱家族》主创:中国经典文学作品如何走向当代观众?

点击上方蓝字→点击右上角“...”→点选“设为星(置)标(顶)”

本文转自:上海美琪大戏院



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受邀剧目《红高粱家族》于4月21日-4月23日在上海美琪大戏院拉开序幕。


小说原著《红高粱家族》由《红高粱》《高粱酒》《高粱殡》《狗道》《奇死》五部组成,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中国作家莫言海外出版的首部英译长篇小说,也是国际文坛了解莫言的一张名片。


原著:莫 言

“这样一种再创造,

深深打动了我的心灵!”


话剧《红高粱家族》由江苏大剧院出品,仙童戏剧参与联合出品。这幅描写了高密东北乡偾张生命力的魔幻现实主义长卷,今年经历二轮打磨,展现出的“红高粱家族”人物更立体、更丰满。比起去年一轮,看似仅仅增加了10分多钟的时长,但是从人物内心情感的叙事线索、情感脉络、内心成长轨迹上,该剧导演组、编剧组再次进行了大幅度的“推倒重来”。日前,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独家访谈了该剧总叙事、编剧、导演牟森,联合导演孙小茗,听他们解读创作心得,如何从舞台向源头追溯,以简洁、凝练、现代的舞台语言展现中国经典文学作品的戏剧张力。



小说原著很难穷尽

舞台创作值得反复推敲

“谁是土匪?谁不是土匪?能打小日本的就是中国的大英雄。”舞台上演员们演得带劲儿。花脖子、余大牙、黑眼这些高密东北乡的汉子,身上一股子匪气,却也有震撼人心的英雄气概。有欲,有爱,有恶,有善,高密东北乡从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舞台上呈现的都是有血有肉的生命个体。



在这部华语经典文学作品中,最打动导演牟森的部分,就是它作为一种“伟大的中国小说” 代表类型,反映出了辽阔中国大地的民族性。故事的主人公,出生于上世纪20—40年代山东高密东北乡,这样一群人所表现出的“敢作敢当”和反抗精神是超越那个年代的。面对异族入侵,坦然赴死,快意恩仇,更是骨子里的民族大义。



“我有一个创作习惯,会用极简的手法提炼出每一幕的核心关键词。例如赴死、复生。电影《红高粱》只截取了小说中的两章,是一部诗化的、散文化的电影。电视剧又在小说基础上有很多发展,突出传奇性。在舞台剧的结构上,我想呈现的是编年史诗,叙事是线性的,展现余占鳌和三个女人的一生。主导动机就是‘大地雄心’,音乐家也是按照这个动机创作音乐,体现中国人民的不屈、不悔、不息。”


当年这部长篇小说发表之初,牟森就是第一批忠实读者,这次改编反复再读,依然觉得原著内容特别丰富,打动他的地方很多。“小说《红高粱家族》深入人心,将如此体量的长篇小说改编成舞台剧难度可想而知。小说原著经得起改编,同时又很难穷尽,创作中值得反复推敲。对我而言,舞台剧就是为文学经典提供更多一种可能性。”



本轮复排阶段,导演组、编剧组对剧中人物再次展开了大量的思考和挖掘。联合导演孙小茗分享了“家族”人物塑造的巧思——


“我们用了两个月的时间,重新整理人物情感脉络。优化、加深了人物内心情感的叙事线,丰富人物内心成长的过程。高密东北乡,人人都是英雄好汉,但是每一个人的成长背景又极其不同,我们要放大这种不同,把人物的原生背景挖掘出来。比如说,花脖子,他为什么走上土匪这条路,二轮我们放大了他的原生家庭背景。再比如,优化曹县长几次断案、几次成长的刻画。舞台语言中,还加入了山东快书,在语言表达上,除了有民族的精神象征以外,也加大了地域特性。”


二轮修改比例接近2/5,是在舞台限时2个多小时的规定情境下发生的,对导演组乃至编剧组而言,难度系数不小,更需要高度提炼的舞台手法。“九儿出嫁,轿夫队伍抬轿子,宏大的颠轿场面是电影描写中令观众极其深刻的记忆。一轮中的颠轿场面,动作导演金曾直接将实景变成了‘虚轿’,完全弱化了宏大场面,反而让九儿的内心世界外化,希望更加意象化她面对命运的叛逆、倔强与坚韧不拔。” 



在牟森导演看来,二轮中最为重要的调整就是颠轿和《狗道》,“《狗道》去年处理得不算理想,而在小说当中又是特别重要的一章,这一部分的笔墨做了重新升华,同样舞台呈现也由实转虚。”在电影和电视剧版中,张艺谋导演与郑晓龙导演主要聚焦于《红高粱》《高粱酒》两部,而话剧版则希望对《红高粱家族》5个部分有一个完整呈现,体现这个族群不息的生命力。


话剧最后以《狗道》中悲喜交加的一幕“留种”收尾。其作为极少被演绎的小说精华部分,成为话剧舞台的一大亮点。作家莫言曾在观看首演后热泪盈眶,他评价:“话剧把《狗道》这部分很好地演绎出来,对我来讲是很震撼的。通过演员的演绎和制作团队的匠心表达出来,我想也会给剧评家带来很多新的话题。”而在首轮之后,莫言也兴致勃勃地参与到该剧的改编创作。


舞台亦是叙事工程

为文学经典注入现代表达

作为工作伙伴,在联合导演孙小茗眼中,牟森导演对《红高粱家族》的创作体系非常与众不同。“他把舞台当作一种叙事工程,从编剧剧本开始,到舞台创作的每一个工种,音乐、舞美、灯光、动作,甚至每一个人物角色,细致到人物上场时的第一个肢体动作如何展开,内心活动和情绪,乐感是怎样的等等,都分成不同的文件包,每一个序列和纵列都有一个相应文件包,把这些‘零部件’分门别类归档,最终形成了舞台剧《红高粱家族》的人物结构和叙事结构。这也是我从他身上学到的一个非常棒的工作方法,比较像一条戏剧的生产线。”



将一部中国读者耳熟能详的经典文学作品,拆分开揉碎了重新组建叙事结构,对创作团队而言,需要一个“超强大脑 ”。孙小茗举例道:“比如,给到青年作曲家李京键的有三大结构:开场是不屈,然后是生命的挽歌,最后是生命的赞歌。牟森导演的创作思路是先有主题动机,把这些关键动词分配给每个部门,大家再根据这条主线进行相应维度的创作,最终交织成这部戏的主干。我觉得这对戏剧舞台的创作方式和工作方法是很有帮助的。”



孙小茗认为,《狗道》不论在原著中,还是在戏剧舞台上,都是关于人性最“淋漓”的挖掘,也在二轮中做了大幅度的调整。“调整后,原本制作的‘道具狗’人偶部分被取代,用更加意象化的表达来展现人狗之争,这里的改动是颠覆性的。”


一个发生在近100年前的故事,如何能让当代观众有共鸣,看得懂,看得进,话剧《红高粱家族》也在舞美创作中融入了更多现代表达。舞台之上,巨大的鼓风机吹起了红绸、绿绸,渲染出这片土地浓烈的情绪和生生不息。“从歌队到每一个角色,甚至道具,都有象征性的色彩符号。”服装造型设计刘红曼精心制作了300余件、100多套服饰。服装色彩饱满、低明度高饱和,造就雕塑质感,大量的黑土、高粱元素使得观众快速走进色彩张扬的红高粱世界。



高粱树伫立,高粱穗飞扬,舞台疾风呼啸,演员们蓄满了力,用肢体呈现着“高粱”迎风招展之姿,他们放声高颂,也宣告着不屈的生命主题。舞台幕后有个巨型的三角柱体装置,不时转动,三个面,质感不同,寓意也不同。反射镜面预示着“刀光剑影”,代表着死亡的发生;红色的火星面拥有凹凸质感,代表着高粱的生长,高密东北乡最浓烈的情感;银色的月球面,站在地球之外,俯视着这片土地。这个巨大的三角形时间轴,在舞台上营造了现代审美,同时也埋藏着导演的创作意图,正如牟森最开始就为话剧《红高粱家族》确定的目标:它是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和坚韧不拔的人类图景。


江苏大剧院原创话剧

《红高粱家族》


指导单位|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  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

 策划单位|江苏省文化投资管理集团

出品单位|江苏大剧院  南京保利大剧院  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

联合出品|仙童戏剧

制作单位|江苏大剧院  仙童戏剧


出品⼈ | 廖屹 郭文鹏 巩升林

联合出品人|安庭

监制 | 李斯思 顾平 尧雷 王悦


原著|莫言

制作人|李东

总叙事/编剧/导演|牟森

联合导演|孙小茗

动作导演|金曾

执行导演|刁成禹

作曲|李京键 靳锐

声音艺术家|姚大钧

舞美设计|信阁

灯光设计|谭华

服装/造型设计|刘红曼

道具设计|赵炟

联合编剧|马原驰

创作统筹|梅悦子

导演助理|张立国

技术总监|梅涵

执行制作|邓然 翟甜甜




本公众号发布的文章,仅做分享使用,不做商业用途,文章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如果分享内容在版权上存在争议,请留言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


责编:LULU


一键5连击:点赞+分享+在看+留言+星标总有一款适合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