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深圳,真正的麻烦不是房价,而是35岁以后你还能干嘛?

2017-07-12 深特君 深圳特区生活



真正的麻烦不是房价


最近到处都在说房价,主流声音就是房价太高了买不起怎么办好迷茫好绝望。


其实中国人有几个是真没房住的?相对于房价来说房租便宜得很,买不起总租得起吧。实在租不起了回老家也总有你能住的房子。


如果单纯只论“住”或只论“房子”,对于现在的中国人来说真不是个问题。


真正的问题是:当你不再年轻了,你还能做什么?



职场35岁现象



不管你是否承认,你都必须重视“35岁现象”。很多企业在招人时,明确规定年龄在35岁以下。如果你的年龄到了35岁却还在通过招聘网站投递简历不断跳槽,你就应该反省一下自己到底哪里做错了。



今年传闻华为裁掉了一大批34以上的老员工,引起职场族尤其是一线城市的白领们大恐慌。



在华为那种狼窝里能熬到34岁的人尚且如此,我们这些还没修炼成狼就已人到中年的人该怎么办?



不管是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考还是私企招聘,多数都会注明“35岁以下”,一些中小企业甚至要求30岁以下。那么35岁以上的体制外人都去哪了?


30多岁就当总经理,却感叹没事业



我老婆刚毕业的时候,去了一家十几个人的润滑油销售公司做文员。



那家公司是一家港资公司的子公司,总经理30多岁,一个月工资加销售提成大概有一万多块,在2006年的广州,在当时的我们看来是非常令人羡慕的高薪。



他的生活确实也过得不错,有房有车还有闲钱弄点收藏,但我老婆(那时还是女朋友)说他有时会在公司闲聊时感叹没有事业。女友当时毕竟年轻,说X总您明明是事业有成啊怎么会没有事业?



那总说:男人得自己创业,才算是有自己的事业。当时我们都不理解这话,后来人过三十以后,慢慢地发现,自己所在的公司里真的没有“老”员工了,自己的同学朋友也一个个不再打工了。至于当初女友公司的那个X总,在大约2009年的时候,公司解散,他得到了十几万的赔偿,后来也不知道做什么去了。



我的两个老上司:40多岁,先后辞职创业



这样的现象绝非个例,且让我一个个数来:



我二十六七岁的时候,在一家传统行业的上市公司品牌部混着。第一任部门经理是我所亲见过的最多才多艺的人,这位老哥精通摄影、书法、围棋、国际象棋、平面设计、网页制作、咖啡调制、古籍文献,文字功底深厚,文言和古体诗词都写得有模有样(能让我觉得有模有样的,可不是所谓高考文言作文那种水平)。



此人思维缜密,智商很高,有次一个同事在网上做了套智商测试题,在群里发给我们,几个人里就以他得分最高。某次上面某大领导不知发什么神经一时兴起交代要写个行业分析报告,他不到一个星期就交出一份洋洋洒洒四万多字节的WORD,我不信邪逐段复制去百度谷歌,发现竟然真是原创。



然后对理论物理也颇有研究(当然是业余意义上的),发现上帝粒子的那次,他半夜全程看直播,还即兴填词一阙。此人的工作态度更是令我汗颜,自称跟老婆孩子约法三章上班时间没有紧急事件不准打他电话,平时随便一个小破活动都如临大敌再三排练,所有文字材料的遣词用句要求简直比人民日报社论还严格,一篇例行公事的豆腐块都要一校二校三校。



这位老哥走后,空降的部门领导和他同龄,但风格截然不同。



新来的老哥对什么经史子集琴棋书画一窍不通,胜在路子野气魄大,能跟各路老板、媒体人、广告人之类谈笑风生,曾操盘过某跟曼联队有关的颇有影响的热门事件,在业内也算有点知名度。



这两位老哥进公司的时候都是40岁左右,加起来做了两年,先后离开



前一任回老家开了个咖啡馆,后一任确实路子野,玩起了创业,这四年来我所知道的他已经搞了四个项目,前三个都失败了,目前这个也没看出来有啥成功的苗头。要说眼光和嗅觉他确实不错,13年搞手游,14年搞在线教育,都是所谓风口上的行业。但即使再怎么在风口上的行业,照样是一将功成万骨枯。



太多太多这样的例子,总结起来,在我的小学中学大学同学中,如今还在私企打工的,已经是少数派。当年我们大学毕业时,想的都是找个好工作,觉得上班挣钱做白领是理所当然的事。如今只过去十年,已经没几个所谓的白领了。他们都去哪了?



“大众创业”被有的人批判或嘲笑,但事实上在中国,一直都是大众创业,不管你是开个小点还是摆个小摊,不需要谁来提倡,到35岁或者更早一些时候,你就会发现,真的没法再打工了,就算自己还想打工也没人要了。



自古写字楼如青楼,不许楼里见白头



而那些年轻时打了鸡血以熬夜通宵为荣的白领们,恐怕到不了应当白头的年龄,就已经白发苍苍了吧?



别再想着房价了,好好想想35岁以后你还能干嘛,还能去哪吧。

【来源】综合网络整理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END -

MORE | 更多精彩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