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WeChat ID lalabar2004 Intro 北京拉拉沙龙成立于2004年11月,是一家服务拉拉社群(包括LBT社群)的非营利性机构。 在朋友们不离不弃的支持下,原定于5月13日的沙龙分享,终于在端午小长假第一天(5月28日)的下午三点顺利开始,北京女同志中心两位负责人华尔兹、墨逝,携手彩虹暴力终结所工作人员李悦,以线下沙龙的形式跟LBT群体谈了谈爱的相处之道,并邀请了国内第一个拉拉乐队LESSONE助阵,在盛夏来临之际给大家消暑降温。本次沙龙的主题是性少数与家庭暴力,首先由华尔兹为大家带来原生家庭的故事,再由墨逝分享了自己工作中遇到的亲密关系暴力事件,最后是来自专业工作人员李悦的总结、分析与讨论。   华尔兹,北京女同志中心项目主管,从2013年起就在北京女同志中心负责大量工作,在这些年的志愿者工作中见证了很多拉拉因为出柜、性别疑思而与原生家庭产生的冲突。这些冲突主要是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于人生之路,父母会给你很多建议,虽然很多受用,但其中一部分也会让孩子质疑。 华尔兹先拿自己开刀,坦言自己曾与前女友共同抚养她的孩子五年多,在这个过程中,自己无形中在以一个大家长身份与孩子交流,有一次和孩子共同做家务的时候才猛然发现,自己似乎把母亲曾加于自己的控制欲加到了孩子身上,从此以后再和孩子沟通时就会先想一想,自己是否对孩子成为了一个施暴者:自己对孩子时间、饮食的管理,到底是一种控制欲、虚荣心,还是真正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为了孩子好。 华尔兹认为自己对孩子的一些管教是有着精神暴力成分的,而工作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原生家庭的案例还存在着肢体暴力,其中大部分是由于出柜引发的,有一些特别严重的甚至会被父母送到精神病院,接受扭转治疗。当然出柜者的准备工作没有做好、没有经济独立也是导致遭受暴力的原因,但这些都是父母给予我们的,还打着爱的旗号。父母需要反思,他们的所作所为更多的是爱,还是希望我们照他们的意愿去走呢?我们也要思考,应该怎样才能更好的和父母去交流? 前几天台湾同志婚姻法通过了,但在大陆并没有推广,如果大陆推广了,父母看到会怎么想?华尔兹回想起当年法国通过同志婚姻法的时候,CCTV在播的时候自己刚好和父母一起在看电视,而当时的自己因为害怕会导致冲突转台了,在这方面自己一直在逃避,希望其他人能和父母更好的交流,避免一些暴力的发生。   由于本期沙龙内容还是略为沉重,北京女同志中心特别邀请了国内第一个拉拉乐队LESSONE助阵,也是因为适逢佳节,乐队很多成员出门去各种约、各种浪,这次就由吉他手小猴和主唱朦朦,先给大家带来一首陈粒的《光》。 很多人会诧异,拉拉也有亲密关系暴力吗?两个(弱)女子,能有多暴力呢?北京女同志中心的另外一位负责人墨逝向大家分享了她在工作中遇到的真实案例: 案例一:一对拉拉恋人小A小B,其中A比较缺乏安全感,会限制B的电话、聚会等等各种社会交往,B不堪这样的压力提出分手,A就以割腕相威胁,提出如果分手就死给你看。 案例二:女生小Z在异性婚姻内发现自己的性取向,并与另外一个女生小Y相恋,起初的时候Z的老公并不介意,但当Z提出离婚诉求后,她的老公出手把Y、 Z打了一顿,并以告知Z的父母其同性恋身份相威胁要求Z和Y分手。 案例一中,大家会认为A要伤害的是自己,但这其实是一种控制,一种情感暴力。 案例二中,很多人会认为Z的老公没有错,是在维护自己的婚姻家庭,但这也是一种暴力,并且有肢体暴力存在对受暴者产生了肉体伤害。 上述两个案例虽然分别是女女亲密关系暴力和异性婚姻暴力,但都是同性为引子导致的暴力行为。墨逝特别指出,拉拉之间的亲密关系暴力常见形式是以爱为名,以经济、人身自由限制为手段,达到控制对方的目的。比如:“你在哪里,为什么不回电话?”、“我给你打了三十遍电话了,为什么不回我?”、“你开会,开会就可以不接电话吗?”此外还有一些固定相处模式比如T挣钱一定要给P花、P控制T的零花钱、控制对方的社交、聚会等。    两个小纠结的故事听完,感谢朦朦和小猴带来曲婉婷的《我的歌声里》,再次缓解一下气氛。   用数据说话: 根据2009年北京同语的家暴调研,参加调研的人中有70%遭受过暴力;全国妇联第三次妇女地位调查,已婚妇女遭受暴力占比24.8%。性少数群体中,49%的参与者表示曾因出柜遭受过原生家庭暴力,出柜的伙伴遭受暴力的可能性会比未出柜人群高出47%。针对上述数据,李悦表示自己不想说出柜是性少数群体遭受暴力的原因,但至少是因素之一。 家庭暴力的定义: 刚刚墨逝和华尔兹讲了一些案例,李悦则从专业角度来进行解释,家庭暴力指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以殴打、捆绑、禁闭、残害或者其它手段对家庭成员从身体、精神、性等方面进行伤害和摧残的行为。 那么性少数情侣在中国大陆并没有合法身份,无法称作家庭成员,应该如何处理呢?李悦解释说,根据反家暴法第37条规定,共同生活的人参考此法,因此拉拉群体中如果发生了亲密关系暴力是可以求助法律帮助的。 此外李悦还特别澄清,家庭暴力是指当受暴者违背了施暴者意愿时,施暴者采取手段进行控制并对受暴者产生伤害。通常具有周期性,有反复、持续的特点,并且受暴力一方表现出高度容忍,最后会产生习得性无助(认为遭受暴力就是我的命)。   遇到暴力怎么办? 李悦从两个方面来解答这个问题 1. 原生家庭暴力:由于原生家庭暴力很多是出柜导致的,而出柜又有从众心理出柜、被迫出柜和比较理智的有计划出柜几种情况,李悦认为,对于有计划出柜群体就可以考虑一下柜子在哪里,想想自己从小和父母的沟通方式,对于一些比较重要的人生大事包括选专业、辞职等,根据这些事情上父母的态度,在出柜问题上也要考虑相应的对策。总之沟通前先想清楚,多维考虑这个问题,综合父母平时的沟通方式、对同性恋群体的看法,以及自己是否经济独立,是否有朋友的帮助支持等。 2. 亲密关系暴力:对于亲密关系暴力首先要自己评估一下,是否被对方控制了,如果发生了,李悦希望大家在真正受到伤害时报警。是否需要和警察出柜是另一回事,但首先要保护自己安全,如果不想报警,自己的身份证手机钱包等重要的物品一定要放在安全的地方,比如可以信任的朋友那里。 听完严肃话题,感谢猴子和朦朦带来粤语版《梦伴》,小编觉得真心好好听……   分享结束后,嘉宾李悦又针对现场听众和主持人的提问,从专业的角度一一进行了解答。 问题一:拉拉群体中类似异性恋的性别角色划分会不会是导致家暴的一个原因? 李悦认为TP的角色划分并没有明显表现为家暴中施暴者和受暴者的角色划分,但亲密关系中如果有一强一弱的社会角色区分的话,发生家暴的比例会高。 问题二:拉拉家暴和异性恋的家暴有什么不同? 最大不同是异性恋中如果发生了家暴,求助会更多,而拉拉群体的求助率很低,根据09年的统计,发生家暴的拉拉群体中只有20%求助,而这20%的求助者中也只有15%起到作用。去年的调查中只有一例向警察求助,并且没有造成二次伤害;此外,性少数人群中施暴者与受暴者的角色会互换,权利对等的话暴力角色会互换。 问题三:怎样在求助时尽可能的得到警察或妇联帮助?增加求助成功率? 求助确实有技巧,最重要的是要让别人知道你遭到了家暴,说出自己的紧迫性;另外李悦建议在报警时拨打110,而不是家边派出所的电话,因为拨打110的话会有报案痕迹。在报警时一定要清楚说出自己受到的控制、伤害和恐惧,至于性取向则暂时没有必要提,不出柜并不代表欺骗,可以等得到救助以后再说。如果不敢报警,可以求助身边的信任的伙伴、老师或家人。当然也可寻求彩虹暴力终结所的帮助。 问题四:对于施暴者是否采取了一些干预,他们是否会意识到自己所造成的后果并控制自己的行为呢? 对于施暴者需要进行分类,不同的类别干预方式不同, 有一种“疯狗型”(来自翻译)的施暴者,就是见谁咬谁那种,只能报警,无法干预;对于有心理障碍的施暴者,可以通过看心理医生或治疗的方式进行干预;而一些基于权力关系的施暴者,比如有男尊女卑思想,家庭关系有权利强弱之分的案例可以通过教育的方式进行干预;此外亲密关系中的沟通模式、家庭暴力会代际相传,很多施暴者的行为是来自原生家庭的影响,总之家庭暴力的模式很多,不同模式要采取不同的干预方法。 问题五:在执行层面,警察、妇联等机关对性少数群体家暴的执行力度怎样,他们是否了解性少数群体? 由于去年三月反家暴法刚刚开始实施,我们也在等待司法解释、公权力机关行为、实施细则的出台。事实上公权力机关有可能不止不了解性少数群体的家暴情况,对于其他的家暴情况也不够了解,这需要一定时间。并且对家暴的干预需要多部门合作,包括教育、医疗、社会组织、公检法等,多部门合作干预家暴更加需要时间。现在反家暴法刚刚颁布一年,暂时看到的变化还不多,但以后一定会慢慢完善。 时间过得飞快,一个多小时的沙龙分享就此结束,信息量也是很大,将来有机会北京女同志中心还会继续举办类似的活动,希望能给LBT群体提供更多帮助。 捐赠支持 扫描下方二维码 您的捐赠将作为北京女同志中心运营费用 Reward 长按二维码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Scan QR Code via WeChat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