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2年12人特别策划丨陈默:今天的孩子已经不一样了

周春伦 新教育家 志道
2024-10-25

陈默

心理咨询师

上海市心理协会

基础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回顾2019年5月刊

首先,谁是陈默老师?

陈默,国内最早一批心理咨询师,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特聘高级咨询师,上海心理学会基础教育专委会秘书长,长期从事青少年心理临床研究及个案咨询。在“喜马拉雅”平台上,她的节目《如何做不焦虑的家长》收听人次达一千三百多万而家庭教育支招系列书籍《孩子,你怎么了》《家有小学生》《家有中学生》,都成为家长群体里的热门畅销书。

上世纪90年代末,陈默开始致力于心理临床研究和儿童青少年个案咨询工作。2008年以后,陈默接手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案例开始呈现几何式增长。

她发现,2008年后的案例情况与90年代有明显不同。一方面,是问题群体年龄下移,从高中生群体下移至初中生、小学生群体,甚至幼儿园孩子。另一方面,问题本身呈现出日益复杂严重的趋势。90年代的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大部分由外部客观环境因素造成,比如留守儿童,当外部环境得到改变,问题自然就解决了。但是,2008年后,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焦虑症、性别障碍等更为复杂严重的问题也出现了。轻生案例增多,据《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4月),在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间收集的共392例儿童青少年自杀案例中,究其主要原因,家庭矛盾居首,占33%,其次是学业压力,占26%。

我们的教育究竟怎么了?无数教育人在质问和求变,试图从教育体制、社会环境、学校教育等各方面寻找原因,寻求变革。最初关注家庭教育,陈默是为了治疗来访者。但在深入接触成千上万个家庭之后,陈默认为,家庭、家庭教育、父母,才是儿童心理健康之本,必须要回到家庭这个根源上去,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陈默有一个经典论断:“胜利,一定是属于妈妈的。”这与中国式家庭育儿现状密切相关。尽管父亲和母亲在家庭里各有分工,在教育上各有职责,但母亲通常是一个家庭育儿的主力军。所谓“家长焦虑”,在中国家庭里很大程度上等同于“母亲焦虑”。另一方面,妈妈与孩子之间有着最天然的联系,妈妈的情绪与孩子的关系最为密切,妈妈的情绪就是孩子的晴雨表,陈默形容,是“直接让孩子背在身上的”。


“家庭健康了,孩子才有可能是健康的。”怎样让家庭不要成为压在孩子身上的一座山?陈默认为,教育的关键是人,是关系。作为父母,首先要处理好与自己的关系,自己成长,其次是夫妻关系,然后才是亲子关系。





回访

距2019年采访陈默老师,将近五年时间。这五年,国人经历了很多大事,首当其冲是疫情,疫情三年对整个社会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每一个人或都正在承受它带来的持续性影响。在教育领域,我们则经历了在线学习,经历了“双减”政策的出台和实施,经历了ChatGPT的冲击。

五年过去,当年我们探讨的那些有关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话题,依然是当下社会、学校、老师、家长们最关心的难题。

我们再次联系上陈默老师,希望从她近期的关注和接手的案例中,管窥社会大众尤其是家长,在这一系列冲击之下的心态变化,同时了解现目前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相较五年前的变化。

尽管年逾花甲,陈默老师的工作节奏几乎和五年前一致,甚至更加忙碌,受各学校和教育机构邀请,全国各地飞,为老师、家长做青少年心理健康讲座。我们连上线时,她正在北京某会场,只能利用讲座间歇时间接受采访。

这实际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下的状况。一方面,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依然严峻,尤其经历疫情之后,《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患抑郁症人数超过9500万,30%是18岁以下青少年(其中50%是在校学生)。另一方面,政府、社会、家长已经开始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2023年4月,教育部等17部门印发了《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将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我们2019年采访陈默老师时,提到“学业压力”是孩子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今,在缓解孩子学业压力的“双减”政策背景下,这一状况究竟有没有得到改善?

前不久,在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主办的主题为“青少年抑郁症解析”的首届青少年心理安全论坛上,新教育研究院院长李镇西公布了一组数据,来自他于近日在线上开展的《关于青少年心理焦虑、抑郁的问卷调查报告》。调查共计收到有效样本21551份,覆盖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结果显示,在影响青少年焦虑(抑郁)的各种因素中,选择最多的为“升学压力”,人数为11779,占比54.66%;其次为“父母期望”,人数为9386,占比43.55%;“学校考试评比”,人数为8614,占比39.97%;选择“教师言行”“人际交往”与“成长困惑”的人数相对平均,分别为4027、4729、4096,占比在20%左右。

至少从这组数据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到,“升学压力”和“父母期望”依然是压在孩子身上的两座大山。“双减,有没有减轻父母的焦虑?有没有减掉父母的过度期待?没有!受大环境影响,父母更焦虑了,甚至父母自己都心理出问题了。何谈孩子的心理健康?”陈默犀利反问。

有人问,为什么这一代当父母感觉特别难、特别累?陈默老师的答案是,因为,今天今的孩子不一样了,孩子变了,父母却没有及时认识并跟上这种变化,用传统的教育观、教育方式来教现代的孩子,造成现在孩子普遍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她提出了现代孩子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之间常见的六大冲突:“工具化的培养”与“觉醒的自我意识”的冲突、“集体主义”与“个体化”的冲突、“平等人格”与“传统秩序”的冲突、“互爱需要”与“竞争环境”的冲突、“意义寻求”与“资源抢夺”的冲突、“少子家庭”与“大班教室”的冲突。

以“工具化的培养”与“觉醒的自我意识”的冲突为例:现在的孩子自我意识觉醒得很早,他们很早就想去搞清楚自己是谁、将来能做成什么,他们的生命意义是自我价值的实现。但是,他们身上背着作为父母的我们的期望,我们需要他们是有用的。我们需要工程师的时候,他们最好是工程师,我们需要医生的时候,他们最好是医生。

再比如,“互爱需要”与“竞争环境”的冲突。陈默说,现在的孩子个个都比较善良,他们爱同类,爱小动物,一个小动物去世,孩子就会号啕大哭。但我们的教育环境,不是提供互爱的环境,我们的教育环境,是高竞争的环境。

她讲了一个案例:一个学校的老师找女生谈话,跟她说,你考试总是班里前3名,这次居然只考了14名,退步这么多。你的好朋友马某某现在跑到前三名了,我告诉你,再这样下去,你以后的学习成绩,会远远不如你的好朋友。没过几天,马某某就来找心理医生了。她说,我的好朋友把我拉黑了,我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我晚上睡不着觉,我很重视和好朋友的关系。她开始出现了抑郁倾向。

“这位老师制造的班级环境是互害的。你们有哪个老师会告诉学生,你语文学习成绩很好,你考完试可以跟班里语文成绩比较落后的学生讲一讲吗?有这样的老师吗?这个很难吗?”陈默问。

前面提到的首届青少年心理安全论坛,承办方之一恰恰云南昆明丑小鸭中学,这所专门招收“问题孩子”的学生,实际上并没有一套我们以为的特别管理制度或教育方法。他们对待孩子的诀窍就在于认识他们、理解他们、接纳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引导。有认识和理解为基础,才能建立起好的关系,教育才可能发挥作用。

于青少年而言,极其关键的关系,依然是在家庭,是亲子关系。因此,陈默说,我们依然要回到家庭这个源头,父母必须重新认识现在的孩子,认识到他们身处的环境、他们对自己的期待已经不一样了,合理化自己的期待,不要让家庭、不要让父母本身,成为压在孩子身上的一座山。

-END-



12年12人特别策划丨李跃儿:尽可能给孩子预备一头“红色狮子”12年12人特别策划丨冯恩洪:谁改变了课堂,谁就改变了教育12年12人特别策划丨潘江雪:让梦想在深山在戈壁发芽12年12人特别策划丨王嘉毅:落后地区的学校更要先一步发展互联网教育●12年12人特别策划丨朱永新:抵达幸福完整要先过苦难之河

2023年/第284期/12月刊


文稿丨周春伦

排版 | 张庆

审核 | 朱埼铖 周春伦

版权说明丨品质内容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新教育家尊重原创,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后台留言联系。

投稿邮箱丨the_educator@126.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新教育家 志道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