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家的华人——直击果敢难民营 |凤凰周刊
2015年2月9日,原果敢同盟军再次率军夺回果敢老街,打败了白所成领导的亲缅政府,果敢老街陷入动荡之中,并渐渐沦为空城。
这是张七第二次来中国避难了。上次是2009年,缅甸军向控制果敢的同盟军发起战争后,张七跨越国门,躲在了中国政府设置的难民营。
在河边搭建帐篷可以就地取材。张七砍下一段胳膊粗的竹子后,先是做了一个水烟袋,并坐在地上用它抽了一袋。这时,妻子和两个稍大的孩子在旁边搭起帐篷。虽是逃难,但张七并没有那么焦虑,较为担心的是家里的甘蔗地以及在难民营的伙食。
上一次来中国的时候,张七住的是官方安排的难民营,每顿都有肉吃。而这次,他虽然能从志愿者手中得到大米和油,但是菜和肉只能从中国商贩手中购买了。
“这盒烟平常才七八块,现在十五了!太贵了!”一边抱怨着物价,张七拨弄着炭火,随后将烤好的肉切下一块递给记者,说了一句云南常见的祝福语:“样样好。”
然而,张七等人的到来并没有让中缅边境“样样好”,由于大量难民涌入,云南南伞镇大量粮油等物资被志愿机构采购,导致当地物价上涨。此外,每天都能听到的枪炮声以及不定期就会落入中国境内的缅军炮弹也让住在边境的中国居民担惊受怕。
3月20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在例行记者会上称,2月中旬以来,由于缅甸部分地区武装冲突持续,截至3月7日,共有6万人次缅边民进入中国境内。中方本着人道主义精神,给予了必要的协助和妥善安置。他也称,希望缅甸有关各方能够保持克制,缓解当前紧张局势,使边境的正常秩序尽快恢复,这些边民能够早日返家。
截至记者离开中缅边境时,还尚未听说有中国边民和果敢难民发生直接冲突的事件,但中国边民对难民的不满似乎有了苗头。有云南边民发现,部分果敢难民会储存一部分粮油用以接济果敢同盟军。更有果敢难民称,这次中国政府没有对他们尽到照顾的责任,他们准备串联“搞点动静”,让中方对他们给予足够的重视。
与全家安全逃出来的张七不同,同为果敢人的王三妹已经伤心得流不出眼泪,自从姐姐和姐夫被缅甸军方杀死后,躲在云南亲戚家中的王三妹始终不愿意承认亲人的离去。
王三妹一家于2月14日离开缅甸果敢,来到几公里之隔的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南伞镇避难,那时战事已经爆发五天。王三妹的家人合计着,如果再不逃难,他们面临的命运不是被缅军抓去做挑夫,就是被抓去做引诱同盟军出现的“诱饵”。
简单收拾后,王三妹一家四口分乘两辆摩托车由果敢来到南伞。2月9日战争爆发之后,中国政府并没有关闭两国之间的国门,这让果敢难民有了暂时的避难之处。但像王三妹这样在南伞有亲戚的果敢人只是少数,大部分难民只能在两国交界处的山谷“安营扎寨”。
“自从逃过来后,每天都能听见打仗的声音:早上六七点开枪,傍晚六七点开炮。战争打成什么样子,还会打多久,完全不知道。我们只是听说缅军在果敢搜家,见什么拿什么。”三天后,王三妹的姐姐和姐夫由于担心饲养的猪没人喂养,决定回果敢一趟。南伞距离果敢老街只有七公里的路程,但是这一去,就没有再回来。
“他们走的第二天,两个人的电话都能打通,但没人接。当时我就担心出了事情。还以为他们被老缅军队抓去了。后来微信上开始传有人横尸路旁的照片,我才知道他们两个被枪打死了。”王三妹回忆道。
后来的认尸过程,王三妹不敢参加,只得让丈夫过去。“姐姐背后是四个弹孔,腿上还有一个。姐夫背后是三个弹孔。人当场就死了,摩托车飞出老远。他们应该是在回中国的路上被老缅开枪,从背后打死的。”王三妹的丈夫在果敢念过几年书,向《凤凰周刊》记者描述当时的场景时,普通话比大多数南伞居民更标准。
有目击者称,出事地在一个山路拐角,他亲眼看到是缅甸政府军人开的枪。而长期的战乱也让当地人多少都掌握了一些军事知识,看完王三妹亲人身上弹孔的照片后,一位果敢年轻人当场判断“是AK47打的”。
王三妹虽然接受了亲人离去的现实,却始终想不通:“如果姐姐他们两个人闯了缅军的哨卡,被打死还情有可原,但他们只是回中国逃难,为什么还会被开枪打死呢?”
战争爆发后,老街的医院便不再接收果敢伤员,几公里外的南伞医院成为绝大多数果敢难民的选择。与王三妹的亲人类似,在这里住院的人中,有的无缘无故挨了缅军的子弹,有的甚至在家里柴房被缅军地雷炸断腿。最令人咋舌的案例,是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妇因被强奸入院。最惨的案例,要属一位中年男子,其被发现时和十几具尸体一起扔在路边,身体上布满血液和蛆虫,当有人发现其呼吸尚存时,他已经中枪超过四天。
能住进医院,意味着多少能捡回一条命。有位八十多岁的果敢老人因体虚眼瞎无法逃难终日卧床,结果被缅军连开五枪,直接死在床上。
上世纪40年代,作为英国殖民地的缅甸曾被日本侵略。不知是因为对此深有感触,还是让中国人更容易理解,每当提起老缅,尤其是2009年缅甸政府军进驻果敢之后的种种行为,果敢人总喜欢用一句话形容:“就像当年的日本人一样。”
从云南镇康县南伞镇驱车,经两小时山路到达麦地河。这条旱季里才一米多宽、即使是小孩也能轻松一脚跨过的河流,是中缅两国的界河,也是这里四千难民的保命河。
战斗打响后,麦地河两岸是整个2月中缅边界上最大的一个“难民营”。仅有一米多宽的麦地河显然挡不住果敢难民越境的脚步,但是不少人仍旧无法越过内心的国界线。逃难伊始,不少难民坚持要把帐篷驻扎在果敢一侧,他们逃难时携带的牛,也全部拴在果敢一侧的树上。
但是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决定在中国一侧驻扎。据果敢传来的消息,缅甸政府军与果敢同盟军交火的地方就离麦地河几公里之遥,战场就在大山背后。在果敢难民看来,仅仅相隔几米的距离,决定着他们内心的安全感。
只不过,这样的安全感与实际的安全并不划等号。2月以来,常有炮弹越过大山落到离难民营很近的地方,甚至有几发落到中国境内。果敢难民通过捡到的弹片判断,它们全部由缅甸政府军发射。
3月20日,来自中缅边境的消息称,又有缅甸军机对中国境内投弹,炸弹落点在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勐堆的蚌孔小米山,暂未造成人员伤亡。而这已是缅甸军机该月第四次向中国境内投弹。
自2月9日交战以来,据估计有近10万果敢难民逃至中缅边境。有钱的人能在中国边境城镇住店或者租房,穷困的只得在山谷与河流两侧“安营扎寨”。在离中缅边界线仅12公里处有一个云南的小村庄,村里只有86户人家,而当地人称,现在村里已经住了900名缅甸人,差不多每户要收留10个难民。据当地媒体报道,一些年轻的缅甸难民已经开始在中国一侧寻找临时工作,只要能吃饱、有地方睡觉就愿意干。
准确来说,称麦地河两侧为“难民营”都言过其实。中国一侧除了一处容纳2000人的官方难民营外,其余果敢难民均未有安置处。就在3月初,中国一侧唯一的官方难民营也被撤销,于是有难民选择前往麦地河边避难。除了这些人,近200名被果敢人雇佣收割甘蔗的缅族人士同样沦为难民。在果敢同盟军冒着生命危险的护送下,他们也来到中国一侧避难。
3月9日,中国红十字会开始在与果敢交界的云南镇康、耿马等地搭建帐篷,并逐步接收之前果敢志愿组织建设的灾民安置点。此前,果敢难民的生活条件并不理想,中国边防武警甚至一度禁止果敢志愿者运送物资。
然而,对这些难民最大的威胁并不是炮弹,早晚寒冷的天气以及物资的缺乏才是实际困难。2009年缅甸政府军与果敢同盟军爆发战争时,越境逃到中国的难民受到的待遇远超过现在——中国政府负责难民的居住和饮食,每人每顿饭的伙食标准是8元,即便是投靠中国亲友的果敢人,其中国亲友也能拿到政府发放的米和油。
负责向麦地河难民发放物资的一位志愿者告诉《凤凰周刊》记者,麦地河几乎每天都有老人冻死,他们分发的棉被、米、油等物资根本不够用,帐篷更是短缺。在麦地河边,讲究一点的家庭用竹子搭建起窝棚,用油布简单地苫盖。更多的人只是简单地用木头和竹子搭起一个半米高的窝,缩在里头。
即便如此,对来自中缅边境山中的难民来说,麦地河的处境已经算不错了,山里的条件更为艰苦。在没有遇到志愿者之前,树木、野草是他们唯一的遮盖。
2月28日起,中国边防叫停了志愿者对难民的物资运输,这对缺衣少食的难民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在麦地河“难民营”,有精明的中国商贩开着农用车向难民兜售食物、饮料和香烟,价格比平常贵出一倍多。然而,有闲钱向中国人购买食物的难民越来越少。“目前我们还没有听说有果敢人和中国人为了食物产生冲突,但如果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就不能保证了。”一位负责运送物资的志愿者担忧道。
实际上,官方禁止运送物资前后,中缅两边的民众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心火”。有难民说:“(中国)官方对我们不闻不问,还禁止果敢的志愿者运送物资,这不是逼我们去死么?”中国边民则埋怨道:“这么多的果敢人来这边,搞得我们年都没过好。加上志愿者动辄几十万地购买物资,这边的物价也上涨了。”
恶劣的卫生环境也给难民的生活带来了隐忧。逃至麦地河十几天后,在志愿者苦口婆心劝说下,果敢难民才开始搭建厕所。但在志愿者看来,厕所的简易程度根本无法起到防疫的作用。2月27日,仅麦地河一处就发生了至少30位难民集体上吐下泻的事件,这些人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已经住进中国一侧的医院救治。
2月17日,缅甸官方宣布了90天的戒严期。不少难民认为,这场战争至少还要再打90天。但到那时,中缅边境将迎来雨季,上涨的水位或将冲垮他们临时搭建的窝棚,并可能带来大规模的传染病。麦地河或将从难民的保命河,变成他们的夺命河。
随着中国红十字会的介入,果敢难民的生活得到了部分保障,但在另一个战场上,缅甸政府与果敢同盟军正在利用难民问题向对方发难,并互相指责难民的悲惨境地是对方造成的。
缅甸军方3月21日表示,在政府军同果敢武装之间日益加剧的战斗中,已有130人死亡,尚不清楚有多少人仍被困在战区。而原定于3月23日结束的缅甸第七轮全国停火协议谈判未能如期达成一致,将于30日再恢复谈判。5名不幸被误炸身亡的中国甘蔗农场工人,6万涌入云南省的果敢边民,这些景象相交织,让“和平”成为目前外界最强烈的呼声。
[题图:2015年2月23日,中缅边境线上,难民营沿着界河而建,孩童爬上高处俯视。对于他来说,过完春节,也不会开学。]
(应被采访人要求,张七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