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难民潮冲破“好人”欧洲的大门

2015-09-30 田晶 香港凤凰周刊

如果说欧洲国家针对难民问题的不同对策是浮于海面的浪花,那么造成这场困境的根源和诱因则复杂而深刻,恰如欧洲看似平静的外表下不断涌动的洪流。


《凤凰周刊》特约撰稿/田晶(发自法国巴黎)


月伊始,一张三岁小难民溺死后被冲到土耳其海滩的照片在世界各大媒体、社交网络上流传。照片上,红衣蓝裤的叙利亚孩童艾兰·库尔迪俯卧沙滩,令人愕然心痛。几米外,他五岁的哥哥和母亲的尸体也被发现。


土耳其海岸警卫队称,两艘共搭载23人的偷渡船只原本计划在夜间穿越地中海前往希腊,但船在途中倾覆,至少12人溺毙,其中5人是孩童。


欧洲人再次感到,移民困境不仅存在于白纸黑字上。立场左倾的英国《独立报》将这张震撼人心的照片作为头版刊登,质问道:“如果这么强有力的照片都不能改变欧洲对难民的态度,那什么才可以?”


『2015年9月7日,大量难民冲破马其顿的警戒线,步行前往边境线。联合国难民署称,这一天难民抵达数量创下纪录,7000名叙利亚难民抵达马其顿,但多数人都没有身份证明。』


原本迷人的地中海,如今却成为“欧洲的巨大墓地”。根据联合国难民署的消息,今年以来,有35万来自非洲和中东的非法移民穿越地中海涌入欧洲,命丧大海的人数接近三千。更多人预料,随着中东和北非局势的持续恶化,今年横渡地中海的偷渡者数量将达到50万人。


面对愈演愈烈的欧洲难民危机,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9月9日公布了欧盟各国分摊难民配额的方案:德国将接收3.1万名难民,是此次接收难民最多的欧盟国家,紧随其后的是接收2.4万人的法国和接收1.5万人的西班牙。每个国家分摊的配额与其经济水平、人口和失业率等因素相关。


德国为何做出表率?


欧洲正面临二战结束以来最大的移民潮,但安置难民远非关闭边界或强制遣返那么简单。虽然各国努力协调,但该议题正成为一个重要分歧点,使欧盟很难如政客们说的那样“团结一致”


近几个月来,德国和法国一直主张快速建立一项配额制度,以接纳夏季的避难者。


与英国隔海相望的法国东北部城市加莱港,成千上万的非法移民渴望前往英国开始新生活,虽然等待他们的多半是命悬一线的噩运。据法国官方7月初统计,目前约有3000人滞留于此,他们大多来自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苏丹及阿富汗。曾在难民过境管理这个敏感问题上“互踢皮球”的英法两国决心开始合作,目前通过英法海底隧道前往英国的非法移民是两国的“绝对首要问题”。


法国一度是欧洲最大的难民接待国(2011年收到近55000份庇护申请,仅次于美国和南非),捍卫人权的传统是其吸引力中的一大因素。法国总统奥朗德9月7日召开记者发布会宣布,法国将在未来两年内接纳其中的2.4万难民。但最新的Odoxa民调显示,大多数法国民众反对效仿德国的做法,不支持政府放宽发放难民许可的条件。


然而,对于在难民潮背景下,法国参与打击“伊斯兰国”(IS)势力的军事行动这一决定,61%的民众表示赞同。总体来看,法国与欧洲国家避难申请数量普遍猛增的趋势相逆而行,巴黎政治学院学者、法国移民流动专家弗朗索瓦·格梅恩表示,“避难申请者认为法国并不太好客。”


如今,德国成为欧洲接收难民最多的国家。德国副总理兼经济部长加布里尔指出,德国有能力在未来数年中每年接纳50万难民,而今年预计涌入德国的难民数量将达到80万人。9月7日,德国执政联盟声明将在2016年增拨60亿欧元,以应对涌入境内的难民潮。


对难民来说,德国在难民法方面相对发达,除了有《德国:难民申请程序法案》和《寻求庇护福利法案》等一系列专门法案以外,德国移民法的相关条款也对难民问题予以规范。而且,寻求庇护者可以享有免费医疗、体检等福利,适龄子女可以享有免费的教育。此外,德国联邦移民和难民署2013年公布的报告显示,三分之一的难民是因为亲友关系而选择来德国避难的。


德国为何能在其他邻国普遍表现得畏首畏尾时“挺身而出”,表现得慷慨而坚定?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经济层面的考虑。人口老龄化持续加剧的德国明显需要移民,年轻和高素质的劳动力正是德国经济求之不得的。根据Prognos智库预测,到2020年,该国将会出现180万劳动力缺口,而今天的德国很需要青年移民来填补众多岗位上的空缺。其次,敞开双臂接纳难民的决策有着一定的民意基础。德国电视台ARD最近一次民调显示,59%的德国民众并不惧怕大量难民的涌入,22%的人甚至认为应接纳更多难民。德国总理默克尔也借此机会给欧盟其他国家做出表率,打了一场不错的公关战。


在希腊危机上曾表现得“不近人情”的德国,正抓住宝贵时机改善本国形象,使其开放、慷慨、维护团结的姿态与匈牙利的粗暴、法国的迟疑和英国的敌意形成鲜明对比。


除了德国,一向以包容著称的北欧国家也在这场难民潮中表现得十分慷慨。欧盟统计局(Eurostat)数据显示,2014年瑞典每百万人口接收的难民数量为8365人,为欧洲之最。



申根协议受到挑战


不过,东南欧国家对德法等国的倡议并不买账。相比德国等富裕的西欧国家,匈牙利、意大利、希腊等国家在难民问题上,面临着更严峻的局面,因为他们是难民踏入欧盟其他国家的“门户”。


一万多名移民在一周的迷惘、愤怒和混乱后,9月初从匈牙利来到奥地利。但数千人被禁止登上驶往西欧的列车,于是他们在匈牙利境内的火车站、难民营和被停止的火车车厢里进行了抗议。而欧洲政府之间的紧张关系,继续阻碍它们在共同应对难民危机方面取得进展。


9月4日,维谢格拉德集团成员匈牙利、捷克、波兰和斯洛伐克四国发表声明,拒绝接受欧盟提出的重新分配12万名难民份额的方案。声明强调,维谢格拉德集团对眼下的难民危机做好准备,可以派遣专家、提供设施等技术支持,以保护申根国家的外部边境。


奥地利已暂停执行接纳移民进入的欧盟规则,匈牙利更打算宣布非法越境为犯罪行为,试图阻止叙利亚、阿富汗和厄立特里亚的难民入境。今年来已有16.4万非法移民涌入匈牙利,其中15.2万多人提交了避难申请。现实冲击下,匈牙利在其同塞尔维亚的边境建起了长达175千米的铁丝网,大批警察携带猎犬在边境巡逻监视。与此同时,相对贫穷的保加利亚向位于马其顿边境的四个边防检查站派遣装甲车,并考虑酌情增派兵力。


由于欧洲各国采取不同的应对和接待方案,人们不禁质疑欧盟申根区内自由通行协议是否将会完结。对此,默克尔没有避讳,在她看来,“如果各国无法合理分配难民接待配额,申根(自由通行区)将成为问题,这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近几个月来,欧盟国家已表现出互信的缺失,北部国家指责南部国家没能完成相应工作,南部国家则认为现有机制太不公平。”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IFRI)移民专家马修·塔尔迪斯说,申根协议受到挑战的确是一种风险,“因为每个国家都可能受国内舆论的影响而采取不同方式应对这个问题。”


卡内基(欧洲)智库分析师马克·皮耶里尼认为,脱离申根区“从政治上看是一条权宜之计”,但不要忘了申根协议“给欧洲带来很多实际效益”。在他眼里,如果各国同意对难民接待进行定额分配,“制定统一清晰的难民庇护法案,设立专门中转通道和营地分发难民身份,才是欧洲难民危机的解决之道。”



恐怖主义因素引发猜疑


如果说欧洲国家针对难民问题的不同对策是浮于海面的浪花,那么造成这场困境的根源和诱因则复杂而深刻,恰如欧洲看似平静的外表下不断涌动的洪流。


对移民的接纳和处理一直是欧洲的一大难题。欧洲大陆对于外来者的恐惧感强烈而又根深蒂固,这种恐惧既源自种族主义,也出于经济上的不安感。因为任何一个外来者,无论其身份、地位、文化背景如何,都代表着一种威胁。民众中不乏害怕移民、害怕外国人、尤其穆斯林的心理——他们既担心欧洲的身份受到损害,也害怕各个国家的身份认同受到挑战。欧洲极右势力担忧,欧洲人口有朝一日会被非欧洲人口所取代,随即带来整个文明的替换。


一些反难民事件的发生也是这种恐惧的表征:在德国,被称作“PEGIDA”的反移民排外运动自2014年出现在东部城市德累斯顿后,在多个欧洲城市蔓延。而针对难民中心的袭击事件屡见不鲜,包括纵火和用燃烧弹袭击难民住所;默克尔在访问海德瑙难民中心时甚至遭到夹道辱骂,被喊作“卖国贼”;在法国,自年初“查理周刊事件”发生以来,公众对移民的恐惧情绪有增无减,极右势力的抬头也在意料之中。


难民问题尚未解决,俄罗斯“卫星”新闻网9月7日引述英国媒体报道,4000余名IS成员扮成难民秘密潜入欧洲国家。虽然至今为止尚没有官方公告予以证实,但舆论压力已让一些政客们不得不做出反应。据法新社报道,法国一位市长表示只愿意接待天主教徒的难民,因为要保证他们不是混进难民队伍的恐怖主义分子。



『2015年9月7日,匈牙利南部城市勒斯凯,一位难民背着孩子穿过匈牙利警察,向大巴聚集点走去。这里是进入难民登记站的第一道关卡,此前有难民不满在人满为患的勒斯凯收容和登记中心遭滞留,与匈牙利警方数度爆发冲突。』

根源问题尚难解决


这种境况下,经济萧条和失业问题无异于火上浇油。即便在经济尚佳、需要新鲜血液补充劳工市场的德国,按照现有规定,与申请避难者相比,德国和欧盟公民在就业时享有优先权。如果德国劳工市场进一步向外国人开放,“被外国移民抢走饭碗”的情况或助长本土人的偏激情绪。


然而,这种非理性的恐惧并无根据。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CNRS)高级研究员提波·佳多斯指出,没有任何一个经济学家能指出移民增多和失业率有明显联系,即使考虑到人口因素(出生率较高的法国和老龄化严重的德国在此问题上并无差异),移民对经济增长和公共财政也起到积极因素。而实际上,移民对于经济的贡献高于他们所得的社会补给和公共支出。


德国复兴银行(KFW)首席经济学家约尔克·策伊纳认为,申请避难者人数的增长有利于德国就业市场:“考虑到人口发展的趋势,德国经济需要每一个移民专业人才”。根据德国联邦劳动局的数据,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8月的失业人数少了约10.6万人,是自199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但同时,德国在2014年接收了20万名难民。


法国经济杂志《资本》(Capital)今年的一项研究表明,如果没有移民,法国根本达不到世界第六大经济体的地位。不过,鉴于目前的移民潮来势空前,以及其所借助手段的危险度和复杂性,对于他们的安置费用在短期内仍是“昂贵”的。


此外,并非所有非法移民都能获得难民身份。成千上万跨越地中海抵达欧洲的人中,一些人被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公署(HCR)承认为难民(如逃离内战的叙利亚人),另一些其实是为了寻求更好未来的“经济移民”。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就曾说,前来欧洲寻求庇护的人应被视作移民而非难民,因为他们不愿留在首个抵达的安全国,而是希望前往其他更富裕的西欧国家,如德国,过上“德式生活”。经合组织国际移民部主管杜蒙则提到,来自叙利亚和厄立特里亚的难民比一般移民需要更长时间融入社会,“因为他们来时并无规划,没有掌握接待国的语言,很可能尚未完成学业,有时还承受着战争的创伤”。因此,接待这些难民会让欧洲国家投入更多心血。


不过,难民存在的本质一般都伴随着战争、迫害和暴政。根源问题无从解决,难民潮也无法止住。欧洲不可能无止境地让所有人进入,毕竟各国更愿意自主选择移民,而非被动接受;但同时,欧洲也不能将所有人拒之门外,毕竟二战后各国已将包容、人道、开放和人权等作为信条,其理想和尊严正与复杂而沉重的现实针锋相对。


所幸,这场深刻的危机中,来自欧洲多国的民间力量纷纷伸出援手,令人动容。艾兰遇难的照片引起广泛震惊后,短短两天内,联合国难民署的全球捐款主页上已收到10万美元捐款,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页面点击量增长149%。法国、英国、冰岛等多国民众纷纷欢迎难民住进自己家中,并呼吁本国政府应接收更多难民。德国慕尼黑多家慈善机构甚至呼吁民众暂停捐赠衣服和其他物品,因为这些机构的仓库实在是堆不下了。


本文刊载于《凤凰周刊》2015年第27期总第556期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裁军30万,文工团怎么办?》等周刊精彩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