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春望:中国当代年俗景观”——2021“中国年:文化与设计”展浙江工商大学展区开启


应中国美术学院邀请,浙江工商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携“春望:中国当代年俗景观”主题展区,参加2021“中国年:文化与设计”系列展。



本次展览作为2021“中国年:文化与设计”的主展区之一。“中国年:文化与设计”展览由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浙江美术馆主办,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浙江美术馆展览部、自然造物承办,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浙江工商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协办。展览将于2021年2月6日至3月5日在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浙江美术馆同步开启。





作为参展方,浙江工商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创建“春望”这一主题,从整体上制定出“视觉迎春”“礼尚闹春”“智媒探春”三条观展动线,旨在运用新话语新媒介活化年俗基因,触发传统节日文化肌体再生,重构中国当代年俗景观。

     展区集结了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产品设计各专业师生作品,作品从中国人最平凡的生活经验出发,提取年俗符号,将其凝练成视频影像、产品模型、交互装置、海报及包装设计等各类创作元素,搭建出多个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家庭年俗体验场景:迎新年、吃大餐、看大戏、玩游戏、领红包等,并借助多种艺术手段和表现方法,在当代的文化语境和艺术场域中对“中国年”展开信息重编和景观重组。







“春望”展区强调联动当代视觉艺术的创造力与当下高校艺术教育的知识生产力,并推动其参与到诠释年俗文化的时代现场,用发展的眼光探索“春节”的各类物化转移,重塑“中国当代年俗景观”多元的艺术形象、文化内涵、时代精神。


“春望:中国当代年俗景观”展区

展览团队(左起):周卿、贺程飞、王怡、苏然、高颖、祖宇、白清文、李朝胜

时间:2021年2月6日-2021年3月5日

地点: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展区7/8号厅

团队组织

总策划:高颖

展览统筹:厉星星、许晓峰

策展:祖宇

展览执行:王怡、赵侃

展览助理:张玉婷、赵翊添

视觉设计:李朝胜

空间设计:吴维凌、张玉婷、徐颉

技术总监:蓝辉、苏然、贺程飞

作品指导(按姓氏拼音排序):白清文、陈昊、陈丽丹、陈岫、高颖、贺程飞、贺志华、郝盺、蓝辉、李朝胜、穆盼盼、苏然、邵晗笑、史腾高、许晓峰、郑方晓、张丽洁、周卿、赵若轶、祖宇

参展人(按姓氏拼音排序):白惠灵、贝佳书、陈钢强、陈伟强、陈磊、陈凯洌、陈羽椰、陈心怡、葛圆沁、侯思骞、侯雨桐、黄杉、金泽平、金扬、柯贝贝、廖佳怡、刘晋阳、刘湘汝、李沿、林思琪、蓝赵静、练正昀、林玄皓、刘嘉颖、雷圆奥、毛润秋、宁舟丹、邱焌哲、施秉慧、邵洋溢、孙佳妮、沈珞丙、涂羽裳、吴瑞、伍雨洁、王佳滢、王绍涵、徐嘉璐、徐欣苗、郁晶晶、杨雯翔、叶心怡、郑贝莉、郑嘉露、赵晨、朱景涛、周奕辰

制作支持:杭州浩钧舞美设计有限公司


“中国年:文化与设计”展览

主办: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 浙江美术馆

承办: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 浙江美术馆展览部/自然造物

协办: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四川美术学院艺术教育学院、设计学院、造型艺术学院/ 浙江工商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




01


《迎福兽》

作者:邱焌哲、朱景涛、宁舟丹

指导教师:贺志华


02



《春节祝福——恭喜发财·四季平安》

作者:王佳滢、葛圆沁、陈凯洌

指导教师:李朝胜



《年货印象——瓜子·核桃·花生·麻花》

作者:葛圆沁、王佳滢、陈凯洌

指导教师:李朝胜



《二维码——迎新年·吃团圆·逛庙会》

作者:郑贝莉、施秉慧

指导教师:李朝胜



《春节习俗——张灯结彩·爆竹声声》

作者:廖佳怡、伍雨洁

指导教师:李朝胜





01


《春节团圆酒》

作者:陈凯洌、王佳滢、葛圆沁、吴齐朗

指导教师:高颖、苏然



《南北团圆宴》动态演示

作者:施秉慧、郑贝莉、徐嘉璐

指导教师:高颖、苏然


02

《年年兽》

作者:练正昀、郑嘉露、赵晨

指导教师:史腾高、赵若轶、邵晗笑


《四合印》

作者:蓝赵静、叶心怡、毛润秋

指导教师:贺程飞、史腾高、陈昊


《饺科书》

作者:柯贝贝、侯思骞、贝佳书

指导教师:许晓峰、史腾高、周卿


《元宵书》

作者:陈羽椰、金泽平、柯贝贝、侯思骞、贝佳书

指导教师:周卿、许晓峰、贺程飞


03



《牛气冲天》

作者:吴瑞、陈磊

指导教师:张丽洁




01

《“新”年》



形式:剪纸短片

作者:邵洋溢、林玄皓、金扬、王绍涵 

指导教师:白清文、郝昕 


作品介绍

“年”蕴含着中华民族对于美好生活的愿景和时间流逝的纪念。从远古至今,随着时代的更迭,我们的年俗也不断更替,这一代的习俗会传给下一代,而下一代又会产生自己的习俗。21世纪的今天,互联网将我们和家人、朋友甚至世界的距离无限拉近,手机终端已经成为我们进行年俗活动的重要工具,而这也让我们思考着:过年方式在不久的将来还会有哪些新的可能?这部作品用剪纸动画的形式去呈现从古至今的过年习俗,也希望能引发观众对过去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盼。


02

《年话》



形式:偶剧短片

作者:徐欣苗、黄杉

指导教师:白清文、郝昕


作品介绍

什么是年?是对过去的总结?还是对未来的期盼?在小朋友的眼里,年就是好玩!年俗、年味、年团圆,这些对于小朋友来说都将成为好玩的回忆。作品围绕一系列祝福语展开,构建出喜气洋洋的新年场景,并邀请四位可爱的小朋友在里面嬉戏打闹,尽情玩耍。希望表达我们对于中国年的美好祝福。


03

《肖像》



形式:表演短片

作者:周奕辰、雷圆奥、陈钢强

指导教师:白清文、郝昕


作品介绍

生肖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新年记录方式,它不仅表达了我们对于每一年不同的期盼,更代表着我们对于每一代人不同的定义。时间轮回,年轮旋转,每一位中华民族的后代都拥有着自己的时间图腾。《肖·像》这部作品希望结合生肖与年俗活动的同时,将当下的潮流元素注入进来。街舞、运动、玩妆、Cosplay...伴随着拟人化的生肖青年,构成了影片的十二个片段。蕴含着我们对于生肖与春节的不同理解。


04

《正在等待对方接受邀请》



形式:影像交互装置

作者:郁晶晶、林思琪、杨雯翔

指导教师:蓝辉、祖宇、白清文、穆盼盼、贺志华


作品介绍

什么是“团圆”?即便相隔千里,只要此刻心与心相通,此刻便是团圆。本作品采集了各种社会角色在临近春节无法归家时的心情以及他们对亲人的美好新年祝愿的口述样本。后期将在展陈现场搭配烟花交互影像装置,让无法归家的人们通过科技实现线上沟通与亲人团圆。我们想表达团圆其实在每时每刻。通过科技连线,表达热切的思念,传递爱。科技发展,语音通话、视频聊天使人们相隔千里也能看到思念的脸庞,听见熟悉的声音,可以时刻对话沟通。独自在外的人们虽然孤身一人但是他们依然是被记挂着的,有一群人在远方思念他们,那么他们的心就永远不孤单。这是过年期间特殊的“团圆”—— 心与心的团圆。线上沟通是独自在外过年的人群与家人与众不同的“团圆”方式,也给“团圆”赋予了新的形式。



  推荐  阅读  


每逢过年胖三斤?浙商大师生寒假居家健身指南让你健康过大年!

点击标题,查看更多


细数回家的故事,哪一份是独属于你的小确幸?

点击标题,查看更多


校领导看望寒假留校师生 慰问在岗一线员工

点击标题,查看更多




浙江工商大学

来源 / 艺术设计学院

编辑 / 官微中心 汪安萍 翟耀杰

出品 / 浙江工商大学官微中心


欢迎提供 / 校园原创文字/摄影/视频/采访线索

投稿邮箱 / zjgsugw@126.com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