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是辅导员,也是防疫志愿者


爽朗的笑声是邹靓靓老师的标志,无论多么棘手的问题、多么惆怅的情绪,往往经过她三言两语,学生们坏心情就在这笑声中得到化解。我们记录了她驻校陪伴在学生们身边的第14天,伴着一如既往的笑声,也激活了她和盘锦校区党员服务先锋队学生志愿者们防疫服务的一天。

“我是一名大学辅导员,但此时我也是一名普普通通的防疫志愿者”

 ·7:30-8:30 学生寝室楼内

“同学,请戴好口罩”。邹靓靓老师早上来到学生宿舍,为党员服务队的同学们佩戴上党徽,提醒他们在保护好自身安全的同时,提醒同学们戴好口罩,做好疫情防护。当看到工作有序进行后,靓靓老师照例走进学生宿舍,看看同学们是否起床、有没有做好上课准备,问问前几天身体有些不舒服的学生是否感觉好点了。事无巨细的关心虽日复一日,但是学生们总要说上一句“谢谢靓靓老师”。


·8:30-11:00 心理咨询室

作为一名具有咨询师资格的辅导员,在防疫情间,邹靓靓老师承担起为同学们排忧解难的任务。对于每一名来访者,她都做了充足的准备,她说“每一个细节的认真琢磨,都可以在关键时刻找到打通学生心结的关键点。学生信任我、选择我,是我的使命职责,也是我的幸福,我因为学生的信赖而充实,而觉得有价值”。结束时,有些学生还预约了再次谈话,于是她认真地整理笔记,复盘着刚才的过程。


·11:30-12:30 食堂

作为志愿者,中午人流高峰也是提示同学们做好疫情防控的关键时间节点。她匆匆放下笔记,再次来到工作岗位。同时,也利用这段时间,约上几个学生,继续讨论即将开始的外语活动月。但是志愿者的使命和职业习惯,还是让她总是不禁抬头,提醒着过往学生:同学请佩戴好口罩,同学,吃饭前记得洗手。


·12:30-13:30 核酸检测点

今天是学院本科生核酸检测循环抽检的日子,检测时间和地点都临时发生了变化,虽然早在群里反复叮嘱,但不放心的她早早来到了检测点,看到8个班像每次检测一样列队有序,班长逐一报告“人齐了”,欣慰之余还想着全程提醒大家保持间距,提前准备好辽事通健康码。“不要贴贴,贴贴危险”已经成为了她带着学生做核酸检测的口头禅。


·13:30-14:30 医务室

每一个生病的学生都是靓靓老师微信的置顶。核酸检测结束后,她来到医务室陪着生病的学生复诊,做检查、量体温,关切地询问身体状况。学生在打点滴中逐渐入睡,她在床边陪护直至学生醒来。学生们身体健康始终是老师们最牵挂的,学生们不在父母身边但有老师们陪伴是最温暖的。


·15:00-16:00 口罩自取点

在一天服务中,她发现,有些学生出门自习或者吃完饭,口罩会有污损等,导致学生们无法第一时间更换。为了方便同学们,她制作海报帮助同学们了解口罩自取点的位置,同时,也带着同学们在学院办公楼放置口罩点,方便到南门来的同学们应急所需。

辅导员的一天往往是在深夜结束。办公室里传来噼里啪啦的声音,邹靓靓老师在总结一天的工作时写道:“在这个非常时刻,也许我们都没来得及想为什么要当志愿者,但都义无反顾地成为了奉献者。今天看着党员先锋队同学们是那样的主动,那样的担当,作为一名辅导员,我感到骄傲和自豪。在这个特殊时刻,我和你们一样,努力沉下来,找点儿能对你们有帮助的事情做,只要这件事情是有用的,有意义的,我相信你们的心情和我一样,一定觉得是最值得的!加油,青年们。我们最棒。”

邹靓靓老师说,我只是校区辅导员中最普通的一个人,他们的每一天可能比我还要更加的忙碌和辛苦,但我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为学生付出再多都觉得幸福。我们是老师,也是志愿者,而每一位志愿者都是一道点亮希望的光,正是因为有他们的付出和守护,才有了大家的安全。如果下次在校区遇到这些志愿者们,请跟他们说一声,“谢谢,辛苦了!”



往期推荐

无言中的坚守 | 教师谭振权的抗疫故事

戴口罩!戴口罩!戴口罩!真的很重要!

携手同心 共克时艰——致全体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来源 | 外国语学院盘锦分院

排版 | 赖倩涛

审核 | 王美悦

责编 | 邓娟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官方投稿邮箱:
dutpanjinnews@163.com

欢迎各位同学踊跃投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