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的训练课:只知其一,一无所知
只知其一,一无所知。
霸道与王道的合体,
扣其两端而执其中,
于今流行于世界的稻盛哲学,
是稻盛和夫在做产品的过程中,
经历万千一点一滴体悟出来的。
师父严格训练也播下了稻盛哲学的种子。
文/王育琨
只知其一,一无所知
思维方式给稻盛和夫留下烙印。最早可以追朔到13岁的那场肺结核病。那时他真切体会到,父亲和哥哥利则对患病小叔利他、大爱和关切,是躲过结核病劫的关键;而稻盛和夫自己的自保、躲避、冷漠,则是结核病的因由。
作为一个精专的技术员转变成为一个经营之圣,稻盛最早得益的还是思维方式的转变。促成这种转变的一个恩人是西枝。
西枝是京瓷公司9个发起创始人之一。在稻盛和夫在松风工业打工不得志时,身为稻盛上司的西枝开导他,凭借他过硬的精密陶瓷技术,可以找到资金自己创立公司。
一语惊醒梦中人。看稻盛和夫心劲很足,西枝就去找来了资金,最后还把自己的房产抵押给银行贷出流动资金给公司运营。技术员稻盛和夫一点没有经营思维,西枝就是他做企业的第一个师父。
创业之初,稻盛从来没有把自己看作一个经营者或老板,而是一个身先士卒的大头兵。看他每天工作到深夜,怕累坏他,董事西枝常常晚上请他出去喝酒。
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商业智慧训练课。
稻盛不停地给加酒,西枝就抱怨说只知道灌人,这酒喝得闷气;如果稻盛自己喝不给西枝加,西枝又说他被冷落了。而一旦加上,西枝又喊没意思。斟也不是,不斟也不是。
这就是加酒的哲学。对方把酒喝掉了,你还要察言观色,主动问“可以加点吗?”这中间有个间隙。适度把握这个间隙的方法,适用于一切商业实务。
稻盛在师长面前,总是放不开。西枝就劝他醉一回酒。可是一旦醉了,西枝又会说“人不可以让酒吞了!”
西枝想告诉稻盛的是,做任何事情都既不能不深入,也不能陷入其中不能自拔。在过于不过之间,熟练的拿捏尺寸,找出最佳平衡点,是最大的学问。
这是为什么稻盛一方面严厉训斥部下,一方面又能设身处地考虑部下的境况,拿出关爱的具体措施。在日后的经营中,稻盛更发展成为一个人需要掌握完全对立的两种思维,这样才能应用不同的思维,把握瞬间的不同。
喝酒的酒馆也很有讲究。稻盛拉着西枝去火车站旁边的小酒馆,酒便宜,老板热情。可是西枝却滴酒不沾。
酒这个东西很复杂,既可以使人堕落,也可以使人奋进。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因为一起喝酒的人不同,酒才使人堕落。喝酒只能喝贵酒。贵酒不能多喝,便宜的酒会开怀。口袋里有多少钱都能喝酒。而贵酒却是要积攒一定的钱。有一定难度。
后期稻盛和夫在京瓷大力推行夏威夷等国外观光圣地家庭旅游奖励计划,就是从西枝对酒馆的选择中悟出的真谛。这一招对提升士气还真管用。
西枝的熏陶,使得稻盛对思维的任何一件事的两个极端产生了由衷的喜爱。这种对立的思维,直接反映在他经营企业的理念与治理企业的方式上。稻盛一方面强调“敬天爱人”、仁爱是稻盛最基本的做人做事态度,一方面又大刀阔斧、敢作敢为则是他的一贯行事风格。
西枝不但训练稻盛和夫把两种极端的经营思想很好的融合在一起,而且还给他指出了要向他的老乡、鹿儿岛的明治维新贤哲,西乡隆盛与大保久利通那里多学习。
敬天爱人与大刀阔斧敢作敢为
西乡隆盛的“敬天爱人”,是说人生、事业中都有天道、有神理,要心存敬畏,要有爱心,要为提升人类的福祉尽心竭力。而大保久利通大刀阔斧有所作为,则是在适者生存的竞技场得以生存发展的不二路径。稻盛和夫讲究仁爱,同时也知道经营中需要不逊于任何格斗场上的坚强斗志。所谓斗志是母亲为保卫孩子时不顾一切的勇气。这种英雄气概,来自强烈的责任感。无论如何也要保护企业,保护员工,这种责任心使经营者勇敢而坚定。
举凡“敬天爱人”的人,对事对人都有一种无畏的激情。他们有宽厚爱人的一面,也有嫉恶如仇的一面。当然,那种深深的嫉恨,是建立在爱的基础上,存活于恨铁不成钢的语境里,时常携雷霆万钧之势。胆怯的人,会被它吓倒;认歪理的人,会被他轰到;自私自利的人,会被他抛弃;应付潦草的人,会被他逼得无地自容。这就是稻盛和夫,明显的两面性。
稻盛和夫对这样的两面性有着深度的热爱。他是霸道与王道的合体。他深信:如果大家都是“敬天爱人”思想实践者,那么无论相互的意见如何相悖,以防如何严厉斥责另一方,最后总能相互谅解。这种对人宽容大度的看法根植在稻盛的心底。稻盛严厉斥责和严格训练,大概正是因为背后有着本于人性本善的一年所散发的温情,才让人心服口服。
胆大好胜与谨小慎微,反映了人的不同心性。通常胆大好胜的人
多能做出一些大事,因为他们的积极主动,一开始往往很顺利,但最后也可能遭到惨重的失败;相反,只是一味谦逊,胆小怕事的人,永远也得不到成果。而这两种心性的人如果有某种搭配,就会成就不少的事情。同理,这也是同一个人心性的两种极端表现。如果这个人以谨小慎微为性格主调,则可以适当注意增加胆大好胜的秉性,以有利于事情的成功。反之亦然。
稻盛和夫依据做技术研发的特点,更看好谨小慎微的人。大胆好胜的人研制出的产品潦草粗糟,谨小慎微的人研究出的产品又处处缺乏自信。从经验看,锻炼那些谨小慎微的人使他们胆大起来,成功的概率要大。看来,谨小慎微的国民性格更适应制造业文化。只要让他们大胆起来,就可以创造出令人称奇的业绩。而反过来却很难做到。
一个组织或一个人,都具备两个极端资质,难点在于如何达到和保持平衡。
执两用中,是古今中外的不二智慧
一个人多慈爱,就能多暴虐;一个人多有情,就能够多无情;一个人多柔弱,就能够多强暴。
在稻盛看来,“没有洁净的心灵,没有平衡的资质,要取得成功也是不可能的”。所谓洁净的心灵,是指毫不扭曲的真实心灵。平衡的资质,就是指要同时兼具两个极端的思维,而又能恰恰好居中平衡。
美国作家F·S·菲茨杰拉尔德对此有一段精辟的论述,他认为:“所谓一流的智慧,是指同时具备两种互相对立的思维方式,并能使其正常发挥作用的能力。”这也就是说,同时让两种完全相反的思维方式合而为一,并能根据不同的情况加以灵活运用的智慧,才是称得上超人的智慧。
“谁如果只知道一种宗教,他对宗教就一无所知”。哲学家马克斯·缪勒(Fredrich Max Muller 1823-1900)的著名论断,是对稻盛和夫所醉心的哲学之更为精准的概括。这句话的含义既丰富又深刻,后来被浓缩为“只知其一,一无所知”。其哲学上的内涵,就更精辟和更具理性了。
那些看上去对立的两极,矛盾的思维,正是一个事物相互依存的两面在人们思维中的折射。一个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客观事物瞬息万变。换了场合就不合用。只知道一种思维的人,就是不会思维。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没法对事务有个整体的认识,也不可能在恰当的时候,调整不同的选择。真可谓“一阴一阳谓之道”。此乃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一个好的经营者,就要善于使两个极端不停地相互转化。
执两用中,这是中国人的中庸智慧。论语、大学和中庸,多个地方提到了执两用中。“扣其两端而执其中”,这个中是“时中”,是分分钟的权变。
老子更是把执两用中的思维推到了极处,提出万事万物之总体观:反者道动,弱者道用。老子怀有一颗连接天地万有的赤子之心,看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画面。
有无、 美丑、 善恶、黑 白、雄雌、荣辱、功过、尊卑、高下、难易、音声、长短、前后、正反、巧拙、 大小、多少、曲全等,皆分分钟相互转化。执两用中,就是混沌灰度。这是万事万物的总体观。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第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第22章)
——————
原载《垂直攀登——稻盛和夫的生命智慧与经营哲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年出版。
作者系 北京地头力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希贤教育基金会副理事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