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育琨:以孩子为师!

王育琨 王育琨频道 2022-01-31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f0769uhjhvh&width=500&height=375&auto=0

8月22日在自然的恩典“爱我中华”暑期大圆满演讲


以孩子为师:多问为什么


8月22日,在自然的恩典“爱我中华”3600多人的夏令营演讲。我提前一天到场,看到现场1800多个00、10后小天使思维很活泼,互动的渴望很强烈。还有1800个爸爸妈妈大天使全神贯注。如何让孩子和父母都感觉有收获呢?


没有底。只能看现场了。我准备先破冰讲我跟女儿的一个小故事,然后主要分享稻盛和夫与母亲互动的故事。


稻盛和夫86岁的老人,已经彻底退休在家里。过去的跌宕起伏,都褪去了。老人在家里,过一会儿就情不自禁地喊一声“妈妈!”“母亲!”有高兴的事就喊“谢谢,母亲!”一旦想起什么不好的事,就喊“对不起,母亲!”


这样的频次,老人最深切的体会到“母亲,我的神”。他之所以成为经营之圣,多亏了母亲的教诲。他写了一本新书《母亲的教诲改变了我的一生》。具体回忆儿童少年时期,母亲是如何塑造和改变了他。



以孩子为师!


女儿说:“大人都自闭”!


我女儿10岁的时候,一天跟我说:


“老爸,我从3岁半开始,就与一个问题一直没搞清楚,今天我问问您。小时候爸爸妈妈在骂我,老师在批评我,我很不开心,很纠结,很不爽。就在我最纠结的时候,常常有另外一个我飞出来,站在高高的地方看着纠结的我在笑。老爸,我怎么有;两个个我?”


故事到这里。我就开始问,我10岁的女儿在说啥?爸爸妈妈们听得懂她在说啥吗?哥哥姐姐们听得懂小妹妹在说啥吗?


3000多人的场子,有许多人在举手。可是几个人的回应,都不尽如人意。最后一个10后的小女孩举起手来,我把最后的机会给了她。


她说:“我也常有这样的感觉。她在幸灾乐祸!”


我的天!女儿的知音原来是这个10后的小妹妹。


我当时对女儿说:“我知道了。爸爸有时候做错事了,或者话说错了,你认为的,你就故意啥事错做啥,啥话难听说啥。故意激得我起来跳高说你!吼你!当时我看你很害怕的样子,我还有点不忍。闹了半天,你在取笑我!你在故意折腾我”!


女儿很高兴地说:“就是就是就是!就是折腾你!”


女儿开心了,真正放松下来。就给我发了个大红包:“老爸,我告诉你吧,你们大人都自闭!你们听不到孩子的声音!你们还听不到大自然的声音!”


乖乖,问题又来了。在座的你们说,我女儿在说啥?什么是“听不到自然的声音?”



母亲如何塑造了经营之圣


我主要讲了几个个故事互动。大家感觉很新奇。简直不可思议。


第一个故事:妈妈是个“无事人”


第一个故事:稻盛和夫2-3岁时一哭2-3个小时,没人管没人问。大家都不可思议。这怎么可能呢?


稻盛和夫的妈妈却不这样想。小和夫哭,那是没事,那是在运动。纪美妈妈不理睬,继续工作。等2-3个小时后,稻盛和夫不哭了。她就蹑手蹑脚去看看,结果小和夫钻到小桌子底下,躺在地上看着木桌的花纹,在开心地笑!


撒娇不成,小和夫自己会找到事干!他从小就对至隐至微处的构造有极大的好奇心!


纪美妈妈不管,她是个“无事人”,小和夫自己的天性就早早地开始绽放了。我们的爸爸妈妈敢于当一个“无事人”吗?不敢!



第二个故事:母亲的斗魂


第二个故事:学龄前的小和夫,跟着比自己大4岁的利则哥哥出去玩,哥哥总是护着他。哥哥去上学了,他要自己出去玩。一出去就哭着跑回家告状:“某某打我!”一次又一次,哭声很可怜。


当小孩回家告状,爸爸妈妈该怎么办呢?对这个问题,全场1800个爸爸妈妈,说什么的都有:“抱抱他”,“问问什么原因”,“出去替她出口气”等等。做什么的都有,离题万里。


有一个10后的小家伙,一个劲地举手。我一直没有给他机会。他太小了,5、6岁的孩子,能说出什么名堂?可是看他最后还在举手,我就给了他一个说话的机会。他用童声一字一句地说:“自己打回去”!


这个10后的回应,让我惊喜不已。我们年轻的爸爸妈妈们,思维老旧了。他们不敬畏孩子,他们以自己混沌的惯性左右孩子。而我们10后的孩子,他们的心比宇宙还大,他们渴望成为世界的栋梁,他们渴望得到素质的锤炼!


稻盛和夫的妈妈纪美,就是这样做的。每次小和夫回家告状,妈妈就递给他一根棍子说:“你是男子汉,自己的事自己要负责!你自己打回去!”


小和夫将信将疑,他出门真提着根小棍子,看到欺负他的小孩来了,就举起棍子,那个小孩就吓跑了!渐渐地,小和夫胆子大了,从一个哭哭啼啼的跟屁虫,变为一个敢于担当的“男子汉”,结果上了小学不久,就成了孩子头。


成了孩子头可是个了不起的事。孩子头要光明正大,要公平,要勇敢,要富有爱心,要洞察小喽啰的心理。您那一点做不到,或者走了样,孩子的心多变,立马就不跟着你了!后来稻盛和夫能够成为经营之圣,跟孩子头的经历很有关系。



第三个故事:信任


孩子王还要出于正义做好多非份的事,影响学习成绩。稻盛的那些哥们儿平时连作业都不好好做。老师对他们是爱搭不理。有一个衣着整洁、出身好的孩子却能得到老师的宠爱,百般呵护。


这太偏心眼了!是可忍孰不能忍!在放学的路上,稻盛就带着喽啰打了一个受宠爱的学习好的乖孩子。第二天上课老师一把抓住了稻盛。稻盛争辩道:“你不能给那个小子特别照顾!”看到这样无理取闹的学生,老师动了真怒,拳头就朝着稻盛挥了过去。稻盛的脸都肿起来了,但也只能咬着牙强忍住。老师还把母亲姬美叫到了学校。姬美很诚恳地给老师道歉,给那个被打的学生道歉。


姬美在家里很忙。父亲的承印厂定价低,赚钱很少,却要姬美搭上全部的时间。这回耽误了干活,稻盛知道这个祸闯大发了。可是,母亲在带着他回家的路上,手搭在他的肩上,传递的是无尽的爱。回家后,姬美给稻盛做了一顿最丰盛的晚餐,有他最喜欢吃的菜。稻盛哪里有胃口!还等着父亲过堂呢。吃过饭后沉默的父亲问:


“你认为自己是对的,所以做了,是吧?”


稻盛回答:“是的,老师太不正义了,太偏心眼了”。


之后,父亲就饭后出去溜达溜达了。稻盛有判断有担待,何须再说什么!


本来稻盛有点忐忑,不知父母亲要怎么收拾自己。父母亲却自信儿子不会差到什么地步,默默地把信任无保留地给予了稻盛!被信任的感觉真是美极了!本来悲壮的一天,最后在父母信任的氛围中,却成了稻盛特别开心的一天。这件事让稻盛知道了信任的温暖和力量。他沉醉在信任的海洋中。他自信,信任父母,被父母信,他们相互信任!


后来,当他白手起家创造两家世界500强的过程中,他就把信任毫无保留地给了他的团队。也正是这透明的信任,滋养和激发了团队无穷的创造力。以78岁高龄接手日航,他又用“信任”开启了日航员工内心的源头活水。



第四个故事:稻盛悟道


一次与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吃饭,谈话舒缓惬意,给我很多启迪。

  

看着谈话空当,我提出一个问题:“稻盛先生,你能不能给我们讲一个你小时候的故事,这个故事跟您后来经营企业又有很大的关联。就是说,今天您之所以成为今天的您,儿童时哪一件事对你触动最深?”

  

稻盛和夫笑笑,看上去他很满意这个问题。他点上一根烟,慢慢抽着,吐了一个烟圈。他沉静了一会儿,少儿时的青葱岁月一下子拉进他的脑海里。


儿时稻盛胆小怕事,自己一出门就常常哭着回家告状,说别人欺负他。


每当这时,妈妈既不安慰他,更不跑出去找人吵架。她就随手摸一根棍子递给他说:“你是男子汉,自己去摆平!”


久而久之,稻盛就不害怕了,甚至后来变成了孩子王。拿棍子这个细节,在稻盛哲学上是一个重要的节点:毅勇。


当了孩子王,稻盛和夫尝到了差使人的快感。可小伙伴们也是一个团体,如何掌控这个团体,给稻盛和夫提出不少挑战。当头头可不能光靠蛮力,还需要人格魅力。所谓人格魅力,他发现需要有气势、魄力、智慧,当然最重要的还要有正直、正义和公平。有私心的人,当不了孩子王。小伙伴们的反应更直接,你若只考虑自己,伙伴们说走就走了。有时,为了保护伙伴,稻盛和夫明知不行也要出面,被人打得趴下也不能躲着走。

在稻盛和夫的孩子王时期,有首一直在激励着他的歌谣唱道:“我若向刀山,刀山自我摧;我若向地狱,地狱自消灭”。面向刀山,面向地狱,面向一切危难的精神,就这样深埋在小稻盛和夫的心田。这其中表现出来的血性,成为他晚年呼唤“垂直攀登”的种子。


想起这些往事,稻盛和夫不仅露出了惬意的微笑。他讲了至今印象深刻的一件事。


那是初中一年级,一个小喽啰一直追随稻盛这个孩子王一起玩。他跟稻盛说:“我家里有棵大柿子树,爷爷知道稻盛君对我很好,想让稻盛去摘柿子吃”。他的家有点远,稻盛不愿意去。这个同学就锲而不舍,每次见了都说。几次三番邀请,稻盛却不过这份情,就带着小“喽”们上门去摘柿子了。满树的柿子,把小伙伴们乐坏了。几个人爬上树,把柿子树上的柿子一顿狂扫。还带了一些回家。

  

没想到,第二天同学的爷爷就气势汹汹地跑到学校校长室兴师问罪:“听我孙子说了,有一个叫稻盛的小坏蛋,带着几个小坏蛋,把我家的柿子都糟蹋了,真是太不像话了!你们学校管不管?”


稻盛看着那个可怜的喽啰。正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显然他不是腹黑,就是想讨好他,可是做不了爷爷的主。稻盛和夫看了我们一眼笑着问:如果是你们处在这样的状态下,你们会怎么办?


现场的回应不尽如人意,我请上了马啸。



马啸是个志工。前一天晚上他跟他妈一起上台分享过。他曾经是个孩子头,侯然的机会被妈妈发现了他藏着的尖刀,刨根问底原来他是个孩子头。各种洗脑,他走上了正路。马啸的发言不多,但是很震撼。他说:我自己的事,都是自己摆平,从来不连累爸爸妈妈。


我请他上来,就是想借机提醒他,我们可以有同理心和恻隐之心,但是同时我们也不能忘了担当:自己生命的担当者。


我请他回答:如果你是稻盛和夫,你会怎样回答?


马啸回答:我是孩子头,这个事件发生了,不管我有什么委屈,这个事我要承担下来。不能再质问那个小喽啰。


我说:担当,负责任,找自己的问题。很好。然后呢?


马啸说:然后就是认错,认罚。


我问:然后呢?


马啸:……


我说:你的回答很好。你是一个有担当的人。这种品质不能忘。我们要有内心的王道,同时也要有霸道。霸道就是敢作敢当,而且要勇于做、会做利他的事。稻盛和夫如果到此为止,就只能是个企业家了,有什么事都打碎了牙齿吞下去。但是这样还成不了经营之圣。下面稻盛和夫究竟会怎么做?


台下提示,演讲时间已经到了。本来还想催生马啸深层的意识,没有时间了。我只好请他先下去。接着结束我的演讲。


稻盛就直接担当下来,当着爷爷和校长,承认错误。表示自己会为这个负责。爷爷说怎么样赔都行。爷爷看他态度好,也就不追究了。


担当。爷爷和校长放过了自己,稻盛和夫则没有放过自己。他陷入了深深的反省之中。


为什么是他这个孩子王错了呢?他到底错在哪里?为什么他会误读信息?人的一生不知要经历多少令你错愕与惊慌恐怖的事件。每个事件都是一个内省价值的契机,可惜被我们轻易放过去了。稻盛和夫的这个思考,价值很高,或许一个人后来是否可以成为经营之圣,就在于有无这养的反思了。


自己是孩子王,出了这样的事,当然是自己错了。反省到心悦诚服说自己错了。就不会再抱怨了。这个还不够,还要追问错在哪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


稻盛和夫恍然大悟。自己没有站在那个同学的爷爷的角度上想问题,没有站在自己家的柿子树一年到头结了柿子,是不是喜欢别人来糟蹋?自己家里也有颗柿子树,上面结的柿子都是有数的,有些要分给邻居,有些要给亲戚。为什么自己作为头头,就没有想到这一层呢?我怎么会没有同理心呢?


这件事一直在稻盛脑海里发酵,他自己盲目,混蛋!这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每个人每时每刻都面临着一系列抉择,干这个不干那个。可是,抉择背后的价值罗盘到底是什么?那个指引你决策选择的价值是什么?这样一思考,柿子树的事件就不是个小事件了,它关乎抉择的一个重要枢纽。


一切都是载体,同理心最重要!说一千道一万,在那个当下,就差一个问:作为人何谓正确?


每一个当下的抉择,到底什么来当家?是听凭翻江倒海的私欲来掌舵,还是统归来那个当下的“致知”或“致良知”?如果是后者,那就是要在每一个当下追问:作为人何谓正确?


一个不经意的柿子树事件,居然在稻盛和夫那里发酵、发酵,最后归属到抉择的枢纽“致良知”上来,真令人亦非所思!

  

当今移动互联时代,信息爆炸,决策难度增大。每一个维度的欲望,都有一大堆的钩子,也有一大堆的证据。这时,你要考虑更多的变量,需要在各种各样的欲望相互冲突纠结的混沌之中,做出决策。


让稻盛和夫自己说就一条,即在纠结的时候问一句:作为人何谓正确?我这样做对吗?他会怎么想?良知就产生了,善就会凸现出来。跟随你的良知,你就会做出好的决策。


感恩今天给我机会,让我来给小天使和大天使学习。最后,我以一个00后爸爸的身份,想给爸爸妈妈说一句:


让我们一起做个“无事人”,真正解放孩子的天性!



——————————

喜马拉雅有声《地头力》


地头力=喜爱(目标)× 专注(死磕)× 做好(绝活)


地头力:自性爆发,拿出绝活。 

潜能量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