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解牛:道法自然的王者之舞
一则喜闻乐见的寓言故事,庄子把道法自然的思想融汇其中,而身处其中的文惠王则get到了养生之道,广大读者们有人学到了无为而治的管理艺术,也有人对庖丁解牛时的神经学原理撰文立说,但小编看完这篇文章,深感庖丁简直是中国生命觉醒的第一人啊。
于细微处见真章,庖丁既具备工匠精神与科学精神,又深谙生命与生活之道,心灵达到了最大限度的自由,入世间也能游刃有余,时常与万物保持同频,这种功力实在不是常人所能及。
不过对于期待获得世俗里成功的大多数人而言,如果想了解巨匠是如何炼成的?学学庖丁的七大品质就足够,除此之外,在庖丁19年的解牛生涯中,他还修炼成了两种能力——化浊为清的沉定力和破堕通变的创生力。
且听下回分解。
作者:王育琨
编辑 配乐:山水情
庖丁:自在的生命觉醒者
庄子是个跨越时代的大思想家。他用喜闻乐见的寓言,诙谐生动地讲述了心念波的作用。今天读起来,让人仍有心乐齐鸣的感觉。
同时代的孔子、孟子、墨子等先知,都从人伦关系看世界。而道法自然的庄子,则如搭上了一艘太空船,进入了一个无限的宇宙,从宇宙的高度来俯看自然、世界和人。
但庄子没有停留在大宇宙的变化中,他也没有去研究这个无限流转的时空的真相。而是调转回头,重新来看人在至隐至微处的心念波动变化。
他想处理的是人的问题。
从无限时空俯瞰,庄子看到了人类的渺小和局限,同时也看到了渺小中的无限生机,看到了生命的更大可能性。
他看到了人与天地并精神,看到了人人可以道法自然的巨大无穷性。他决心要摆脱自己的生命经验的限制,做一次美乐爱觉的逍遥游。
庄子全新的生命观,已经被21世纪快速前行的量子理论所印证——原来生命是一种流动,是一个随机飘变的心念波与周身细胞群的交互作用。当个人主体意识与天地万物共精神时,也就会达到万物一体的状态,这时宇宙万物会联合起来帮助一个人达成目标。
庄子的伟大在于,他不去跟你进行理论逻辑的推演,而是潜心进入各种各样工匠的内心,谈笑之间就可以把人物至隐至微处的奥妙呈现出来。
庄子的寓言,揭示各路巨匠的心念波的形成与发展,随着不同凡响的绝活炼成,他们也得到了生命的觉醒和解脱。《庄子》中的《逍遥游》《齐物论》《大宗师》《德充符》等名篇,写尽了心念波的神奇作用。
很有点现代版的巨匠是怎么炼成的味道。
《庖丁解牛》新读
《庖丁解牛》的故事早已为普罗大众喜闻乐见,如今细细读来颇有一番新意。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每一个动作,都有一个节奏;每一个旋转,都似一个音节。
他跟牛合二为一,他顺着天然的节理和纹理,一刀而下,井然有序。当整只牛解开了,他才松一口气,提刀而立,从容自得。
渐渐从紧张中,松弛下来,再把刀收拾好,收入套中。把自己的心神重新安顿,收敛起来,回到自己本身。
旁观的文惠王说:“好啊!你的技艺真是出神入化呀!”
庖丁拱手回答说:“大王,我这不是什么技艺,是自然大道通过我来呈现而已。我跟牛合一了,不再对立了。我开始杀牛时,看到的是整头牛。牛和我是分开的。3个月之后,我就看不到整头牛了,我面前的牛就由许多间隙和空间架构。现在我不用眼看,我的心神一下子就把牛的里里外外梳理得特别清晰。用刀就浑然一体了。我这把刀,19年杀了上万头牛,好像还是刚磨完一样。我解牛只是顺势而行”。
梁惠王说:“好啊!听了你的话,我学到了养生之道。”
这个故事意味深长。
牛的筋骨和经络,相当于复杂的社会。
现实社会的利得冲突,使人活在生存奋斗的恐惧之中,活在利害关系中,活在权力的撕扯之中。庖丁解牛却呈现了另外一种可能性:不必卷入是非利害,只要用我们清明地观察,随顺自然,就会合上自然法则。
庄子用超然的心态俯瞰众生的是是非非。宇宙自然本来就是一个整体。在冲突最炽烈的地方,还会看到对立的两极之间悠然而生的内在联络。
我们只要了解一个事物的来龙去脉,会找到化解是是非非的通道,逆袭、反转或随顺自然脉络的发展。一如刀运行在牛的肩胛空隙之中,就会随时随地活在一种愉悦的状态之中。
庖丁是一个匠人。中国历史上的匠人、武术家、医生、农民、炼丹师、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等等,都是得道高人。
《法华经》中记载,善财童子53参的故事,就是善财童子拜访53个在某个专业领域拿出了不同反响的绝活,自然就成了生命的觉者。他们传承着中国文明。
庖丁承载着工匠精神与科学精神一体的七种品质:即谨慎、敬畏、郑重、精进、素直、广大、包容;同时也修炼了两种能力;化浊为请的沉定力和破堕通变的创生力。
七种品质与两种能力,不是义理逻辑上理清楚就行了,那是把生命交给了当下的绝活,是一种修之身的功夫,是一种生命觉醒的状态。
本文着重剖析其蕴含的七种品质。
品质一:谨慎
道心惟微,慎终如始
庖丁谨慎。
庖丁杀了19年牛,每次都如同第一天站在牛面前一样,因为这可不是件小事。自然法则存在于每一个当下的细微事物中,做事很需要有点如履薄冰的谨慎。
庖丁解牛已经纯熟到如此地步,都不会想当然。
他清楚地知道,容不得任何一点掉以轻心的地方。必须全神贯注,才能捕捉到牛的内场域与天气氛围等外场域所给出的特定空隙和脉络。这是一种很重要的工作状态。
而现实中的人们,都活在自己的惯性中,都在用自己的习性排除新发生,安住在以前形成的套子里。在套子里很舒服,轻车熟路,没有不知道的了。经验成了标准,标准成了枷锁,枷锁拘押了天性,被拘押的天性反弹注定会产生烦恼和恐惧。
烦恼产生后,会有一系列的冲动。
第一个冲动,是排斥新发生。干脆说这是不可能的!这是不可能的!当我们有太多不可能的时候,但是需要警醒,说“不可能”的根据是什么?
第二个冲动,是不屑一顾。我大风大浪都走过来了,就这泥水沟里一点涟漪,还能挡住我?可行事往往败在不经意的细节。
第三个冲动,是不担当不作为。会找出一大堆更为紧迫的事情,把真正该做的事情推掉。必须做的事,你担当不作为必受其害。
这些道理,很容易懂。一到现实又很容易被习性拘押着走了。一如卢梭所说:“人生而自由,却往往无不在枷锁中。”
富兰克林·罗斯福则更为直接:“人类不是命运的囚犯,而是他们心灵的囚犯”。
生命的觉醒者如庖丁,他已然冲破了束身的枷锁,心灵已经自由了。
品质二:敬畏
敬畏无穷性敬畏因果
庖丁敬畏。
牛,比喻为天生的气质、性格、性命之理;刀,则是人的心神。
如果横冲直撞,不敬畏,不把牛的天然脉络视为神明,牛刀早就给毁了。哪里还能19年如一日!敬畏一个事物的本真和无穷性,敬畏自然形成的条理,随顺客体的天性和脉络,根据我们的身体特质去活、去发展,就不会伤害到我们的天性和身心,而且还会使我们随时随地活在一种愉悦饱满的状态之中。
“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这是为人处世的底线。守住这个底线就是敬畏。
守在底线是没有出路的,还应该往上走。
人做成一件事,并不是简单的个人力量。在此之外,还有自然的力量和外场域的能量。世界上的能量通在低处汇集,无论有多牛,都不骄傲自满,都要懂得敬畏,这是重要的谦德。只有懂得谦虚、居下、低调,就会得到意向不到的能量。一如《易经》所说:
天道损盈而益谦,
地道变盈而流谦;
鬼神祸盈而福谦,
人道恶盈而好谦。
人都是带着使命来的,而个人使命的完成,却不能仅仅靠个人的力量,更需要随顺自然法则,以借上自然力量的东风;还需要靠他的谦德,汇聚路人的能量协助他完成使命。
见到盛气凌人的人,我们就知道他太缺谦德,必定会遭遇失道寡助的场面。运气、风水都不会帮他了。一个人的运气写在他的脸上,写在他对人对事的态度上。
在人的天性中,有迸发和创造的可能,有行善的可能,有怠惰的可能,也具备毁灭和摧毁的可能。
善和恶是没有明确区分的,都是瞬间转化。
善施与者,如果是借功德名声壮大自己的私,善行就变了味道,就会沦为恶;如果一味顺着自己的喜好,不顾惜周边人的利益和感受,看上去是顺应个人天性,实际上是为恶了!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因果法则,从来不爽。
品质三:郑重
全心全意,肃然郑重
庖丁郑重。
一整头牛都全然解开了,庖丁清澈的自觉意识,并没有消除。他会轻松地松一口气,让自己沉浸在舒畅的感觉之中。
这是一个生命的完成,也是一份生命的享有。再一丝不苟地把一切都收拾好,实际上是把自己收拾好,重新获得氧气的补充。使自己的身心灵,不会过度的紧张而过度的使用。这种至始至终的郑重,成就了庖丁技艺和道德。
一个好厨子,一年也要换把刀;一般的厨子,一个月要换一把刀;庖丁的刀用了19年了,刀没有换过,而且锋利如初。
郑重,可以避免让自己纠缠于现实的是是非非,保持自己一以贯之的清明,没有一点掉以轻心的地方。
庖丁解牛就是一个合规的寓言。
一整头严丝合缝的牛立在那里,庖丁甚至不用眼睛都能对牛的天然组织和纹理了然于心。这就是合规,合上事物本然的自然秩序,合上那些不可言传的复杂纹理和经络。
庖丁用刀不是去砍、去切,而是顺着牛的纹理走就成了。所有的那些难缠的筋脉,都不会妨碍刀子的行走。别人用战争、用冲突才能解决的问题,他却只是肃然郑重顺着牛的天然组织纹理走就成了。真可谓:
善为士者不武,
善战者不怒,
善胜敌者不与争,
善用人者为之下。
是为配天古之极。
对于造物者和建构者来说,他必须向世间的苦处行,才可以聚焦生命的目标;必须向自己的苦处行,拿出绝活可以消解或解救人类的困难。
品质四:精进
一往无前,勇猛精进
庖丁精进。
庖丁解牛,拿着刀挥舞自如。他认为那是道的运行。因为在那个迷人的弧线中,有天人合一灵魂的歌咏。每一刹那都有不同感受与呈现。
庖丁深知,一刹那接一刹那生命的美,是不可以用语言描述的。每一刹那都是在面对一个新的客体,每一刹那风向人流都不一样,每一刹那走刀的寸劲和方向都有变化。那那犹如激流中的浪花,每一刹那都欢快地精进。
生命在不断创造、创生中丰盈。生命从物质到身体,到心智,到灵魂,再到灵性,每一个阶段都在超越与包容,每一个阶段都是深度更深,意识更高,含摄更广。
每个人都是一个主体,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对社会的有用。他的效用越大,价值越大。
在每一个当下,这个效用都体现在一个“相”上。
任何一件事都有“体、用、相”三个维度。本质主体没有变化,效用却不停地在变化。而实现“用”的“相”,则更是具有无穷的组合形式。如果执着于一个曾经好的“相”,而不问具体的“用”,必然要被淘汰。
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没有任何一个“相”可以传递借用。一个不怠惰的人,一个勇猛精进的人,他就会让“相”即生即灭。
让“相”即生即灭,这反映了事物昙花一现的本质,也反映了一个人勇猛精进的程度。
庖丁之所以威武,就在于他有着让相即生即灭的魄力。一刹那接一刹那的美,一刹那接一刹那的善,一刹那接一刹那的真,一刹那接一刹那的精进。
“生也有涯,知也无涯”。人生其实就一个瞬间。未知的东西多了去了。以有限的生命去探索无限的生命,“殆矣!”
当你把名利当目标,名利就会捆绑了你鲜活的生命。渐渐地就会失去喜悦和安宁。翻转过来,聚焦当下,聚焦有限生命的瞬间,聚精会神于当下,无限的可能性就出现了。甚至无穷宇宙的奥秘,都在当下呈现了。这样你也就拥有了勇猛精进无限的驱动力。
勇猛精进,是在现实有效性工作中一点一滴的进步。专注于当下的改进!当下的意义,就在于摈弃过去未来的一切虚幻,只对当下场域负责承担到底。只有在没有目的心和计教心的情况下,才是真正的做事。
无论是成长还是生命的觉醒,焦点都在于是否可以每一个当下拿出绝活。有绝活,才可以成长,才可以有生命觉醒。
品质五:素直
抱素守朴,连接万物
庖丁素直。
起初,一头牛结结实实的在他面前,他感觉在对着一块大石头,不知道从哪里用力。三个月之后,他在那些复杂多样的牛筋、经络中,他看出了清晰的纹路,看到了巨大的空间。
半年以后,他就不用眼耳鼻舌身意去感触牛了。他的心神已经对任何一头在他面前站着的牛,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这个时候,他已经与牛合一了。物我一体,让他拥有了一颗素直之心。
松下幸之助父亲早亡,家庭困难,9岁就辍学出去漂泊打工。干活多吃得差体弱多病。松下先生认为自己没有没有人脉、没有技术、没有学问而又少不更事,于是养成了总是向他人请教的习惯。就是后来被尊为“经营之神”几近神化后,他也一直不忘贯彻“终生学徒”的素直之心。
这是松下真正伟大之处。松下幸之助说:
“所谓素直,不是让往右就往右,让往左就往左,一味顺从。所谓素直之心,是指勇于承认自身不足,并不遗余力保持谦虚态度;
素直是善听他人意见的大耳、审视自我的真挚的双眼,并把它们常备于心。
素直的态度是进步之母。即使是刺耳的话也以谦虚的态度聆听,当改之事就在今日立即改正,不拖到明日。
这种素直的心态能提高我们的能力,改善我们的心智”。
素直之心就是可以承接天地旨意的心。
只有当你头拱地在一步步往前走的时候,当你真正接地气了,你的心就会纯粹起来,你的心就渐渐广大起来,你就会连接上虚空生生不息的振动频率。
素直之心,是一颗做人做事没有弯弯绕的纯粹之心。我们做事,常常带有许多结论、框框和假设,常常是落进框框里的。
素直之心,是一颗与事物机理相通的心,是一颗随顺自然的包容心,是一颗柔软的心,空阔灵然,可以看到真实的风景,可以听到天籁。
一般人都用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六识来辨别事物。而至人的心却像个孩子,分分钟打开自己,纯然以他人心为心,以万事万物的心为心。每一个事物理都住着一颗灵魂和旨意。在孩童的素直之中,渗透着天人合一的绝学。“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素直,也就是赤子之心,即简单纯粹,谦下慈悲,开放包容,空阔灵然。善于学习,勇于自我批评,保持一个活泼泼的大生命。
品质六:广大
空杯开放,无边无际的广大
庖丁广大。
庖丁的纯粹,让他跟复杂的牛筋骨架连通,让他与复杂的社会相通连。以至于他敢宣告:这不是术,这就是大道。
因为纯粹因而广大。不纯,不广;广大,必纯。
庖丁广大的心,其小无内,其大无外。那是一种与众不同的境界。身在一个局部,却能看到广博的世界。真可谓:一即一切,一透一切透,一广一切广。
推究起来,须得对世界真相了然于心。一切都在迅速变化中,一切都在高度振动中。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意声相合、前后相随,恒也”。知道宇宙万物转化的实相,老子就把收敛低调作为生命的一种基本方式。
这是一种领导艺术。
道德不是狡诈,而是一种修之身的功夫。道德修养愈深,言行愈是谦逊,愈是以百姓心为心,以百姓利益为先,而把自己放在百姓的后面,这样才会使百姓敬佩,会受到百姓衷心拥戴,当然不会处在权力的不安和惊恐之中了!现在说当官是高危行业,实际上就是领导者缺乏基本的领导艺术的修行。
心纯粹了,路就广大了。纯粹而广大,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事。那是在这片土地上世世代代祖先们传承下来的一种生活基本心态。有一颗广大的心,就可以看到自然美的壮丽。
品质七:包容
混沌圆融,无所不容
庖丁包容。
庖丁有一颗包容心,那是已经洞悉了刹那间生灭流转的实相,不迎,不送,不留,不住,不捆绑,一切随顺,放开一切执着。
包容心,是一颗很大、很大的心。这颗心就是一切你看得到的东西。你的真心总是与你看到的任何东西同在,尽管你不自觉,尽管你没有听到、看到、感觉到,但是你知道你的心就在每个当下所要从事的具体事务之中。
生而为人就难免会有许多烦恼。但是这些烦恼是被我们自我中心的观念创造出来的。但实际上,我们没有必要强调任何特定的东西。庖丁就没有这样的烦恼。
年轻时的任正非太喜欢较真,太喜欢问为什么。在国营企业,这样的秉性可不讨好。他屡屡有不靠谱的犯上。终于出现一次被骗购物款200万元的事故,领导借此为由要开了他。任正非曾经向领导保证要好好做,欠款他一定还上。但领导已经容不下他。甚至被骗款项都可以不还。他被迫出局。
坏事总是结伴而行。一个43岁创业的中年男人,被炒了鱿鱼还被离了婚,任正非找不到雇佣他的公司,只好咬咬牙自己凑钱创办公司自己雇佣自己。而公司开始运营以后,他发现自己已经过了不惑之年,却充满了困惑。
这段经历对他刻骨铭心。在国企他是个有想法的异端,常常有新的主意。还曾经带领一个团队开发过程控交换机项目,却无功而返。没有领导欣赏他这个跳出原来工作范围寻找新的可能性的人。他一直受着打压。他知道了包容的重要性。
如果一个公司全员都按一个顺从的调性工作,如何才能有创新?而创新能力是一个人和一个企业的根本能力。
当然,这段经历让任正非思考更多的还是谦卑。他在26后写的《一江春水向东流》中,吐露了这一段的思考。他深切地认识到,在人类历史长河中,自己是何等的渺小。同时,他更体会到浪费掉了的生命时间很可惜。
一个历经人生冷暖的灵魂,来到了人生的正午,有了别样的视野。任正非看到了“歪瓜裂枣”的价值。看上去并不完美,但它们很甜,可以给企业带来业绩上的突破。他曾经说:
“你们搞错了,枣是裂的最甜,瓜是歪的最甜,他们虽然不被大家看好,但我们从战略眼光上看好这些人。
今天我们重新看王国维、李鸿章,实际上他们就是历史上的歪瓜裂枣。我们要理解这些‘歪瓜裂枣’,并支持他们,他们可能超前了时代,令人不可理解。
你怎么知道他们就不是这个时代的凡高,这个时代的贝多芬,未来的谷歌?
所以,要合理评价这些人,对‘歪瓜裂枣’不求全责备,才能真正发挥他们的价值并获得与其贡献相符合的回报”。
常人只看到任正非火暴的性格,偏执狂似的创生,刻骨铭心的超越,却不知道,偏离只是表象。
真正活在他内心的,是一刻接一刻的本真,一刻接一刻的平衡,一刻接一刻的敬畏,一刻接一刻的谦卑。做人,办企业,绝对不会是沿着一条既定的坦途走大道就行的。宽容失败,包容异端,成为华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聊一聊”
读完本文你对《庖丁解牛》有什么感悟?
欢迎在文末留言,与我们分享
作者:王育琨
配乐:山水情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
喜马拉雅有声《地头力》
地头力=喜爱(目标)× 专注(死磕)× 做好(绝活)
地头力:自性爆发,拿出绝活。
潜能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