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量子纠缠:上帝是个赌徒!
爱因斯坦+诺贝尔=上帝是个赌徒!
文|罗金海
源|量子学派
引
20世纪物理学可谓波澜壮阔,荡气回肠。其中震撼人心的成就,非量子力学莫属。全世界的天才普朗克、爱因斯坦、狄拉克、薛定谔、德布罗意、玻尔、玻恩、海森堡、泡利、贝尔、费曼……等等都沉迷其中。
量子力学实在太深邃,太神奇,甚至太玄乎。比如量子纠缠,又被称为“一个幽灵般的超距作用”。
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三位得主,长期以来从实验上给出答案。他们解答了贝尔不等式,助攻了量子力学,确认了上帝就是一个赌棍。
下面,就让我们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告诉8岁以上的朋友们:为什么上帝掷骰子!
正是因为这样的较量,才让量子力学得以成为正统显学。
参与较量的双方,一边是史诗级的大神,一边是天才们的黄金战队:
关于量子力学的较量,一共进行过三次。正是这三次颇具影响力的思想对决,奠定了量子力学的世界级地位,使它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量大理论之一。“上帝掷骰子”吗?也成了争议的焦点所在。
那是一个不寻常的年份。这一年的10月24日,第五届索尔维会议召开。这是双方第一次较量。
此次会议之前,以玻尔为首的哥本哈根学派,围攻了爱因斯坦的跟班薛定谔,并提出一个让所有人瞠目结舌的理论:世界万物都是随机的!
爱因斯坦非常不爽,他来参加这次会议也是专程想找玻尔麻烦的。整个物理界能排得上号的人基本都来了。大家也心知肚明,这次有好戏看了。
大家还记得下面这张图吗?
爱因斯坦、玻尔、薛定谔、德布罗意、波恩、普朗克、朗之万、狄拉克、居里夫人……29个人,其中17个人是诺贝尔奖获得者!
爱因斯坦首先向哥本哈根派发难。他提出一个模型:一个电子通过一个小孔得到衍射图像。
你们说,电子在到达感应屏前都不确定,达到的一瞬间概率就变成了100%?这种随机性不是要以超距作用为前提吗?这是违背相对论的!
哥本哈根派内心一阵颤栗……这可是大咖爱神,大当家玻尔的偶像。面对反方大BOSS,哥本哈根派大哥玻尔站了起来。
他有些不忍反击,试图先打感情牌:难道不正是你第一次提出光的波粒二象性吗?难道不正是你帮我奠定了“旧量子论”的基石?难道你不更应该接受更新的量子力学,把理论向前推进一步?
可此时的爱因斯坦,已经吃了秤砣铁了心:别跟我打感情牌,我只站在真理一边。
玻尔见偶像不回应,只好狠下心回击:你这个模型,同样不能避免测量仪器,对电子不可控的相互作用。电子在通过A缝时,如果不超距,怎么感知旁边没有其他的缝呢?
也就是说,其实你这个模型也符合量子理论,你还要反驳我们吗?
爱因斯坦想反驳,可憋了半天硬是没憋出一个字。
低估了对手实力,爱因斯坦很不服气。什么随机性,什么几率分布,这是科幻作家干的事。我一个受过正统教育的科学家,是绝不会放弃因果律的!
他又提出一个模型:电子双缝干涉实验。
若控制装置,让某一时刻只有一个粒子穿过,并分别关闭狭缝,电子的准确路径和位置就可以测出。
由干涉条纹又可以计算电子波的波长,从而可以精确确定电子的动量。怎么样,这下你们的测不准关系被否定了吧?
爱因斯坦自以为这一局一定稳胜。但玻尔却古怪的笑了:老爱,如果你关上其中任何一个狭缝,实验的状态就完全改变了!双缝开启干涉现象也不再出现,实验又回到了单缝状态,等于又多了一次不确定因素!
爱因斯坦目瞪口呆,这个实验,不仅没反驳成功互补原理,反而用互补原理说明了波粒二象性!
1930年,第六届索尔维会议召开。这是第二次较量。同样的季节,同样的地点,同样的老相识。
这次,爱因斯坦有备而来,先发制人。快准狠地打出一个实验:光箱子。
箱子里有n个光子,间隔△t时间打开箱子,每次只放出一个光子,△t确定。再用理想的弹簧秤测出箱子质量轻了△m,将△m代入质能方程E=mc²,△E也确定。既然△E和△t都确定,那你们家不确定性原理,△E△t>h,也就不成立!
第二天一大早,一夜没合眼的玻尔,顶着两个浓重的黑眼圈,出现在台上。
好,你说一个光子跑了,箱子轻了△m,这没问题。
那怎么测量这个△m呢?
老爱你是不是忘了,你自己广义相对论中的红移效应?
引力场可以使原子频率变低,等效于时间变慢。你想要测量△m或△E,可你其实根本没办法控制光子逃出的时间△t,它测不准!
这一招实在太狠,对方竟然用自己的独门绝技打败了自己?爱因斯坦再一次哑口无言。第二次较量,爱因斯坦又输了。
1935年,爱因斯坦率领两个小弟,再一次向哥本哈根学派发起进攻。进攻的号角,是一篇论文:《量子力学对物理实在的描述可能是不完备的》。
这是爱因斯坦与玻尔的第三次对决。这一次,爱因斯坦吸取了教训,不再攻击量子论是错误的,而说它是“不完备”的。
爱因斯坦有两个“执念”:一个是,怎么可能有超光速信号的传播?爱因斯坦叫它为“定域性”。另外一个是“实在性”:你不去看,难道天上的月亮就不存在了吗?
来说明量子力学违背了定域实在论:一个母粒子,分裂成两个自旋方向相反的子粒子A和B。
这两个粒子互相影响:如果A为“左旋”,那么B一定“右旋”,以保持总体守恒,反之亦然。
按照量子理论,即使将A、B分隔在银河系两端,相隔10万光年以上,你对A吹一口气,B也能在一瞬间做出反应。
爱因斯坦心里想:这难道不是一种鬼魅般的超距作用吗?怎么可能有超光速信号?这不违背了定域实在论吗?
这显然不可能。因此,量子力学并不完备!
综上所述,就是整篇论文的论据。这个思想实验,也叫做“EPR佯谬”,命名灵感来自三人名字的缩写。
爱因斯坦心里想:玻尔,这一次你别想睡踏实了!
但玻尔却淡定地给出了反击:老爱,我就问你,当你假定两个粒子在观察前,就已经有个“客观”的自旋状态存在,这两个客观存在的粒子,究竟从哪儿来的?
玻尔此次回应并没有说服爱因斯坦,双方之间的较量陷入僵持之中。因此,尽管量子理论体系越来越丰富,在一次又一次的实验中取得胜利,但质疑的声音却从未停止。
这两个伟大科学家之间的较量,早就超越了个人之间的战争,因为这是一场关于世界本质的辩论。微观世界到底符合古典的定域实在论,还是量子不确定性?最终一定要做个了断。
爱因斯坦1955年死去后,薛定谔,泡利,玻尔也相继去世,诸神的黄昏,让人唏嘘。物理学上的黄金一代最终落下帷幕,那高山仰止的时代一去不返。但是关于量子理论的争议却延续至今,影响着后来一代又一代的天才。
微观的真相究竟如何?爱因斯坦与玻尔到底谁是对的?答案留给了一批新生代科学家,其中之一就是终结者:贝尔。
1964年,贝尔出手了。他不喜欢量子力学那听上去主观唯心的一套,他想要的是一个确定的、客观的世界。
可爱因斯坦这么多年都没有成功,区区贝尔,能行吗?
贝尔有自己隐藏的绝招,绝招就是1952年玻姆提出的隐变量。
当年薛定谔的猫闹事,玻姆想用隐变量来哄猫,可猫没哄成,他自己反而还被轰下了台。在新一代大神冯·诺依曼的禁锢中,隐变量举步维艰。
可贝尔坚持认为,隐变量是反击哥本哈根学派的“大杀器”。
相比哥本哈根那玄乎的一套,贝尔更喜欢隐变量理论。虽然玻姆的隐变量抛弃了定域性,但它至少恢复了世界的实在性。
只要在这基础上,再证明一个定域隐变量的存在,那就证明了量子力学的非定域性也是错的。
于是,贝尔撸起袖子,研究起了爱因斯坦的老实验:EPR。
在EPR里,一个母粒子分裂成了:两个自旋方向相反的子粒子A和B。
按照爱因斯坦一派隐变量的思想,两个子粒子A和B,就像南北极的两只手套不管你观测不观测,它们是左手还是右手,在分开那时起就已经确定了。
先将A、B两个粒子,放在一个三维空间XYZ中,如果A粒子在X方向上自旋为+,B粒子在X自旋必定为—。
再假设某个Pxy平面,是粒子A在x方向上,和粒子B在y方向上的相关性,平面Pzy、Pxz同理,则可得出:
亢奋的贝尔一头栽进了A、B粒子的纠缠中,最后他推导出一个数学公式,它就是著名的贝尔不等式:
它是一个神奇宝贝,对宇宙的本质做出了最后的裁决。
它意味着,如果我们的世界同时满足定域性和实在性,那么,两个具有相反自旋方向的粒子,其运动必定受限于不等式。
简单来说,如果微观世界是经典的,那么不等式成立。反之,则不成立。
这个不等式的诞生,把一场充满着哲学色彩的科学争论,彻底转变为了一场用数学语言描绘的实验。
既然在物理世界没办法分出高下,就转战到更本质的数学领域,用数学来判断究竟谁对谁错。
这样一份严谨、客观的宇宙判决书,对量子力学、微观世界的命运,做出了最后审判。决战终于来临,一场伟大的宇宙审判一触即发。
1972 年,年仅30岁的美国物理学家约翰·克劳泽,成功做出了实验。这是史上第一个验证贝尔不等式的实验。
不过,结果让贝尔魂飞天外,那两个纠缠的粒子,竟然突破了贝尔不等式??!
50年后,克劳泽获得了2022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1982年,在巴黎光学研究所,又一场惊心动魄、万众瞩目的实验正在进行,这一次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这次的实验领导人,是正在攻读博士的法国物理学家阿兰·阿斯佩,也就是2022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另一位获奖者。
不同于克劳泽的「幼稚版」装置,阿斯佩的技术非常成熟。借助雷射的强信号源,一对对光子从钙原子中冲出,朝着偏振器奔去,它们关乎整个量子力学的命运。
在令人窒息的24小时等待后,结果出来了。实验再一次与贝尔想要的结果相反,波尔是对的,爱因斯坦又一次输了!
在克劳泽和阿斯佩之后,还有一大批追求完美的科学家也进行了实验。
1999年,维也纳大学的量子物理学家安东·塞林格,用碳60进行了双缝实验研究这个问题,他发现一个清晰的干扰模式。证明即使是像碳60这样0.7纳米的分子,也可以进行干涉试验。他是2022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第三位获奖者。
多年的“爱波之争”,终于在“宇宙判决书”贝尔不等式中,画上了句号。
上帝掷骰子,这个艰难而深邃的微观理论,从物理感官上的争论,再到数学不等式的转换,又从数学不等式再转变为物理实验。
克劳泽、阿斯佩、塞林格,这三位科学家的实验,让这场世纪大战,最终降下了帷幕。
回首第一个实验,竟然已经过去了50年。这些科学的圣徒,2022年才拿到自己的荣誉。也许,在他们心中这不过是额外的奖励。这正是科学的圣火代代不灭的原因。
对话耿一诚:“大美绝活就是一种信仰”!战疫决定性胜利后 不傲娇 不自是恪守大美绝活的原点思维保持敬畏之心 保持空杯 保持开放韬光养晦 稳住阵脚 有所作为 决不当头
王育琨:任正非的造物者精神大美绝活就是一种信仰
恪守企业经营的原点思维以生命铸成大美绝活解决人世间的痛点
弥补天地演化生命的缺憾
QQ:2116117593
投稿:2116117593@qq.com
2020全新奉献,线上线下全上市
地头力=喜爱{目标}×专注{死磕}×做好{绝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