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故事001丨有没有一本书,让你怦然心动?
自6月19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第二届书评大赛启动以来,在3个月的时间里,我们书天堂报名参赛者逾1000人,主赛道、视频赛道、春苗赛道共收到投稿1400多篇/个,这些参赛者来自五湖四海,有作家、作协会员、专栏作家、译者、教授、讲师、教师、读书博主、税务工作者、编辑、自由职业者,等等,他们畅谈阅读与书写的爱与思,书写自我与阅读的1001种可能。
我们感动于每一位参赛者的参与热情,惊叹于他们文字的感召力,更从一个个随书评附上的阅读故事,感受阅读于每一个人的特殊意义。
今天,我们选取10位参赛者的阅读故事与大家共赏。如果你有想分享的阅读故事,欢迎评论区留言,让更多的人看见。
另外,经大赛组委会公正、有序、严谨的评审,各赛道入围复评的作品已快出炉,名单将在近日公布,敬请期待。
(文末附广西师大社第二届书评大赛参赛证申领通道,凡在书天堂报名并投稿成功者可领取专属编号参赛证)
01
终其一生,
复写记忆中的童年
“阅读与写作,在最开始
就是交织在一起的藤蔓,
有限的篇幅实在放不下,
它们会漫出这些文字,
一如空中飞转的回旋镖。”
依弗洛伊德之见,人终其一生都在描摹他的童年。
成长,就是把纤薄的半透明纸敷在那具已完备的笔划上,人生,也不过是在越积越厚的时间纤维上一遍遍复写记忆中日渐消瘦的童年。
我生活在农村,父母与无论广义还是狭义的文化都无涉。我记得浸在母亲中石化蓝色工装上的汽油味;记得父亲退役的摩托车,它如医保卡一样嗡鸣着驶入一个夜班;我记得那建在山上的托儿所,如今那座山像玻璃弹珠一样让我的记忆变得透明;我还记得母亲从加油站给我带回的螳螂、蟋蟀和蝈蝈儿……
但我不记得,除我的自我启蒙外,哪一位生者曾长久地指引我的写作,他们或许会像短暂划燃的火柴一样摇晃在我的诗行中,但只有那些死去的大师才让我长久地激动。
那时买书不容易,要么坐半小时公交到县城里买,要么托母亲的同事从亚马逊上网购。而童年最初的阅读从一册《莎士比亚喜剧故事》开始,及至波德莱尔、特拉克尔等诗人。它们留给我石榴籽般精准、甘甜而透明的语言。七岁时,当我摇晃着铅笔在田字格上写下第一个句子时,我想着莎士比亚会怎么写。
——谈炯程
02
随缘分阅读,和书籍相伴
“喜欢在炎热的下午去
找一本旧杂志或小说,
挑一个靠窗的位置,
坐着看到傍晚,
太阳要下山的时候,
会有阳光穿过树叶的缝隙
落在我的书页上,
让自己恍如流金岁月里
独享一刻安逸的时光盗贼。”
阅读是人生一大幸事,小时候没有手机,我的睡前活动就是看书。看《十万个为什么》《格林童话》,再大一些就开始看《简·爱》《高尔基作品集》,少年时期又钟爱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集和言情、仙侠小说。
细细算来,这些年我从未离开过阅读,就算时间紧迫,也能从玩手机的空当里选一篇短篇小说来读。
书架上的书好多都没有了封面,是我和小伙伴在学校里互相传阅留下来的证据。我的外婆十分钟爱小说,常常在廊下坐几个小时,戴着老花镜,慢慢地翻,我的每一本课外读物,她都陪同我一起看过。
我最喜欢夏季的小城,有一条小河从城中穿过,河的旁边就是县图书馆,不大,但是十分安静。
我喜欢在炎热的下午去找一本旧杂志或小说,挑一个靠窗的位置,坐着看到傍晚,太阳要下山的时候,会有阳光穿过树叶的缝隙落在我的书页上,让自己恍如流金岁月里独享一刻安逸的时光盗贼。
所以,后来我的人生选择都离不开书,选了与书相关的专业,选了与书相关的人生轨迹,我可能会因为一时的忙碌忘记读书,但是我想,我不会允许将书从我生命中剔除。
疫情来临的当口,我也用阅读来充实咸鱼时间,窝在被子里,翻翻电子书,看看电视剧原著,看了电视再看原著或看了原著再看改编的电影电视又有不同的感受,就在这样随意散漫的时间里,随缘分阅读,和书籍相伴。
——宋燕红
03
猫咪与书,跨越时空的际遇
“藉由猫咪毛茸茸的小手,
我似乎钻进了漫画里,
看一家人其乐融融地斗嘴争辩,
看阿咪恃宠而骄百无聊赖,
看每个人眼睛里的温和光芒。”
在阅读《平生记》的时候,我家猫咪总是跑来捣乱,要么趁我不备偷喝我杯子里的水,要么一屁股坐在书页上让我不能翻动,要么把我的笔推到地上,然后一脸纯真地看着我。
有一回,我惊喜地发现他正好踩在321页《阿咪打官司(下)》那幅漫画里阿咪手印的位置,一股让心情和大脑顿时豁然的暖流冲进了四肢百骸。
在那一刻我所感受到的与作者的共鸣是一种非常奇妙的体验。藉由猫咪毛茸茸的小手,我似乎钻进了漫画里,看一家人其乐融融地斗嘴争辩,看阿咪恃宠而骄百无聊赖,看每个人眼睛里的温和光芒。那是爱与被爱,是善与依赖,是相见恨晚的雀跃,是跨越时空的感动,是书的魔法,是阅读最美好的瞬间。
读完这本书后,我去“考古”了所有饶老相关的视频、采访、节目,越看越觉得这哪里是鲐背老人,明明是瞒着弟子偷溜出仙山游戏人间的顽皮仙道,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好的记忆力,那么敏捷的思维,那么豁达的胸怀,那么率真的品格?
我曾亲眼目睹96岁的太爷爷离世,相比死别更让我痛苦的是衰老对一个人无情的摧残,所以我惧怕衰老,心里脑子里嘴里有无数个万一。而今饶老却让我重新相信了生而为人的强大与风骨,重新看到了当下的宝贵,重新爱上了生活。
饶老虽已离世,可就像我在书评中写的那样,他的灵魂永远年轻。
——阿卷
04
人生,需要这样的遐想
“如果能有一个重读此书的机会,
我想将它定在一个积雪尚未消融
又有暖阳的冬日下午。
搬一把躺椅至老屋的院落,
沏一壶香茗,翻几页书,呷一口茶,
小憩一阵,不知不觉睡了过去。
等我醒来时,已是日落时分。”
我初次拿到《这不是手艺,这是生活》这本小书是在2022年7月的一天下午。彼时,我所有的时间都被焦头烂额的工作塞满,直到当晚入睡前方有时间拆下书的外包装。也许是太久不曾花大把时间细细品读一本书,也许是作者赵勤的文字带给我从容安定的力量,翻过几页,心绪就像沉船的海面,变得无比平静。
接下来的一周,我在写稿、开会、培训等工作的间隙读完了此书。我看着安顺、李淑芳、艾依提·依明、阿霞、侗妹、彭敏、桂子等手艺人迎面向我走来,和我诉说他们的手艺人生与“守艺”故事,又渐渐离我而去。合上书,心生怅然,仿佛和我告别的是一位位相识已久的故人。
之后一个多月时间里,我一直将书放在办公桌的左手边,得空时回去翻翻文字,看看图片,遥想作者采访手艺人时的各种情境与心境。
我认为,人生是需要这样的遐想的。所以,如果能有一个重读此书的机会,我想将它定在一个积雪尚未消融又有暖阳的冬日下午。搬一把躺椅至老屋的院落,沏一壶香茗,翻几页书,呷一口茶,小憩一阵,不知不觉睡了过去。等我醒来时,已是日落时分。
书中的手艺人像是隔了几个世纪般遥远而漫长,再回想方才读过的文字,如同某段过往的记忆瞬间闪现,如同某首老歌的旋律忽又开始回旋,如同一场旧梦突然被唤醒。
——陈羽茜
05
阅读的轨迹,
是我生活的轨迹
“犹豫时,我会看加缪,看萨特;
需要强烈的情绪时,我会看陀思妥耶夫斯基;渴望爱时,我会看简·奥斯丁;
而当我觉得人生荒诞无意义时,我会读卡夫卡。”
我时常在想,阅读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有很多人,包括家人会问我,看那么多本书真的不累吗?难道你会改行全职写作吗?作为和卡夫卡一样的职员,每天被捆绑在固定的工作时间里,只有夜晚坐在书桌前的时候,我的时间才完完全全属于我,我享受这种不知疲倦与伟大作家对话的时光,让我有心灵完全被打开的感觉。
有一段时间,我忘记了阅读,将零碎的时间丢失在无聊的庸常生活中,现在回想起来,那段人生仿佛是空白的,粘连不清的,恐怕当时就连我自己也未曾了解我是谁。等我真正投入到文学中,才发现从前被悬置的人生忽然有了意义。
阅读的轨迹,也是我生活的轨迹。犹豫时,我会看加缪,看萨特;需要强烈的情绪时,我会看陀思妥耶夫斯基;渴望爱时,我会看简·奥斯丁;而当我觉得人生荒诞无意义时,我会读卡夫卡。
10岁那年,从翻开第一本名著《呼啸山庄》开始,我已懵懂地知道书本存在的意义,或许读过的书早已化成模糊的焦点,但在我的人生选择中,那些随手翻开的书页也架起了我的人生之桥。我不敢妄言自己因为阅读拥有多么不同的人生,在荒诞的世界中,我虽然也会随波逐流,但我更明白一切皆为过眼云烟,尘世不过“浮华如梦”,那些故事,我早已在书中读过千遍。
是阅读,让我保持对真理的探寻,对他人命运的关注和对生活的思考;是阅读,让我成为一个自由的、不妥协的、真诚的人。
——陈思琦
06
在书籍中肆意驰骋,
永葆初心
“每每从书店抱回一摞书,
拆开完好的塑料封膜,
崭新的书页、一个个跳动的文字、生动的插图,总能让我获得强烈的满足感。”
说起阅读,不知该追忆到多久以前了。
小学时,我是不喜阅读的。成排的文字交叠在那一页页泛着油墨气息的书卷上,令我提不起兴致去找寻其间的奥秘。每每在母亲的威逼利诱下拿起图书,总会犯困,神色缥缈。
直到中学时,我遇见了一位儒雅的写作先生。一身素色旗袍配上黄铜色的镜框,手里拿着几张古风纸笺,屋外的阳光透过轩榥撒在她身上,颇有几分意境。
也不知是否是因这缘故,我太爱她的课了!她有自己的教学方法,引导我们去寻找细小的事物,去摸索出自己的风格,去丰富阅读来拓宽视野,探索文学的奥秘。也是从那时起我彻底爱上了阅读,爱上了写作。
此后的三年,我不曾间断地涉猎书籍、杂志。每每从书店抱回一摞书,拆开完好的塑料封膜,崭新的书页、一个个跳动的文字、生动的插图,总能让我获得强烈的满足感。
如今的我,养成了每日睡前阅读半小时的习惯,辟出难得的自我沉淀与清净之处。
对于阅读,我有一个看法:人们似乎总在适当的年纪阅读相仿的书籍。恰如小学时我钟爱一个个美好的童话故事,闯进《淘气包马小跳》《窗边的小豆豆》《笑猫日记》的世界走一走瞧一瞧;中学时更喜精彩的小说抑或那些传记,东野圭吾系列总让人烧脑,有时更会毛骨悚然。同样也会对三毛的人生充满万分期待,想跟随她的笔触到世界各地观光,还是去感受张爱玲的一生,文采斐然又令人心疼······
现如今,兴许是经历些蹉跎,对社会有了更清楚的认知,时而抑郁时而洒脱,便更倾向于一些鸡汤文学或是人生哲理方面的书籍。就像近来读过的《相约星期二》《最好的告别》《给妈妈当妈妈》《当你又忙又美,何惧患得患失》,等等,它们总能为我带来一些对生命的思考与启迪。
我喜欢在书籍中肆意驰骋去挖掘更多的真谛,亦会在这条路上永葆初心,砥砺前行~
——汤露然
07
对读书的热爱,会伴我一生
“四十年过去了,
当时书中的许多场景,
早已成了现在的日常,
那些美好的记忆,却永远留在心底。”
我是银行的一名工作人员。
小时候,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在新华书店小小的店面里,摆放着为数不多的小人书,那是我放学后经常光顾的地方。
跟妈妈要钱买我梦寐以求的小人书,妈妈和我说:“如果你考第一名,我就奖励你一块钱,你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一块钱,对于刚上小学的我,那也是巨款啊!当时一本小人书是两到三毛钱,一块钱可以买三到五本小人书呢!
于是,我努力学习,争取考第一。从一年级到五年级,我的考试成绩基本都是班级第一名。这样每学期的期中考试加上期末考试,我就可以得到两块钱了,全年就是四块钱!
当考试结束、公布成绩之后,我就向妈妈报喜。接过妈妈给的一块钱,我飞奔到新华书店,买下我平时早就相中了的小人书。我还请求妈妈给我订了《中国少年报》《儿童文学》《少年文艺》,少年时期的我,就在阅读中渐渐长大了。
上了中学,看小人书已经满足不了我阅读的需求,妈妈也把奖励我考第一名的钱由一块钱涨到了两块钱。每当接过那两块钱,我就跑去报刊亭买喜欢的杂志,象那个年代非常受欢迎的《读者文摘》《青年文摘》《故事会》,还会去爸爸单位的图书馆借喜欢的书,那里是我周末最喜欢去的地方了。
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当时看过的叶永烈写的科幻小说《小灵通漫游未来》,当时我都看入迷了,感觉书中描述的未来太美好了!
如今,四十年过去了,当时书中的许多场景,早已成了现在的日常,那些美好的记忆,却永远留在心底。
对读书的热爱,会伴我一生!
——刘向群
08
读书就像一个人吃饭的品味
“喜欢美的事物,
也喜欢美的文字,
不需要奢华的词藻,
只有质朴的有力的文字
才会带来温暖的力量。”
小时候在该读书的年纪读了很多闲书,也很杂,那个时候属于可以随意吸收很多的阶段,也没有特别多指定的品味。后来随着年纪增长,慢慢也有了自己的形状,选书也就逐渐苛刻起来。
人生的前三十年好像在不断地尝试和闯祸,慢慢在各种烂摊子里走出了自己的风格,从风风火火到从容淡定。
读书就像一个人吃饭的品味一样,在有了小孩儿之后,我开始做饭给小孩吃,也会给她选书看,至于我自己则看得很少了,一来是全职妈妈的休闲时间实在有限,二来是很久没有遇见合口味的书。
毕竟人生在经历加加减减之后不是那么容易就能遇到适合自己心境的书,就像很难在外面吃到令自己牵肠挂肚的家里的味道。
现在的我更喜欢读气定神闲的书,不费力就能心领神会的内容,从只言片语便可知作者的心境,一样是柴米油盐的日子,但是能品尝出沉舟侧畔千帆过的人生历程,最后是积极阳光向上的心念。
喜欢美的事物,也喜欢美的文字,不需要奢华的词藻,只有质朴的有力的文字才会带来温暖的力量。
很高兴能读到这本《小食里的光阴》,很熨贴我眼下的生活。在一餐一饭里感应着时节,顺应着自然规律养着小孩,一切都是水到渠成,道法自然。也愿美丽的文字和美食能带给人们风雨后的甜蜜与宁静。
——左茶
09
你是否有勇气与命运交手
“心怀爱意的人
会看到无与伦比的浪漫,
比如宇宙万物,
日月星光,山川草木。”
很感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举办这次书评大赛,让我有幸领略到名家风采,了解过去不曾看到的风景,更深深感动于至爱亲情。
李健老师说,谁的一生,不是爱的一生?
爱什么?爱自己的事业,爱自己的理想,爱每一天的生活,爱深爱自己的人,爱这个世界。
心怀爱意的人会看到无与伦比的浪漫,比如宇宙万物,日月星光,山川草木。
初读《给妈妈当妈妈》,我把自己代入到作者的身份中去。若是我照顾患有认知症的母亲会怎么做?我是否有足够的耐心和强大的心理素质?阅读时,我一遍遍地叩问自己,当命运之神将残酷和不幸置于面前,我是否能有足够的勇气和毅力与它交手?
作者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直面残酷,直面不幸。作者在书中坦言了很多,关于母亲的过去,关于自己,关于自己与母亲,不曾讳言。这样的真诚更让我感动。
我也常像作者那样,面对往事时会有些许后悔。当我意识到一些问题的时候,逝者已经不可追。然而,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所以没有什么理由消极避世,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在残酷中或许会更加深刻。
正如作者所说,“如果视‘老病死’为残酷的话,谁的生活能逃离这份残酷呢?当我们能在残酷中学习、思考,淬炼出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时,这份残酷中就渗透进了充实与快乐吧!”
——陈梓铖
10
看书是一种享受
“手不释卷,废寝忘食。
这个习惯,一直保留至今。
我想,对于书的痴迷,
今生是无法改变的,而我也无意改变。”
素有书癖,好看书,好藏书。
小时候,父亲做了个书架,放满了连环画。而我这个小人儿,就天天捧着这些小人书津津有味地看着,手不释卷,废寝忘食。这个习惯,一直保留至今。我想,对于书的痴迷,今生是无法改变的,而我也无意改变。
到了小学,认的字多了,我就开始翻看大部头的小说。《七侠五义》《镜花缘》《冰川天女传》《天龙八部》《小妇人》《傲慢与偏见》……不是武侠言情,还是中外名著,不论是诗歌散文,还是禅宗易理,都被我翻了个遍。
看书是一种享受,小说能熨帖人心,散文能提升内涵,童话能净化心灵,唐诗宋词,则让人徜徉在无边风月之中。看的书多了,便萌生了让自己的文章变成铅字的念头。
我们都是时光的旅者,在岁月的洪流中走散。
这一场短暂的旅程,一路上遗失的珍宝不少,获得的东西却不多。而我唯一能够牢牢握在手里的,便是写作。
写小说自娱娱人,写散文自愈愈人。避开人世的纷扰与喧嚣,携唐时诗,宋时词,元时曲,明清小品,与读者一起在青山绿水间徜徉,于清风明月中旖旎,看花落花开,云卷云舒,听风声涛语,虫鸣鸟叫,温暖他人的同时,也慰藉自己的心灵。
——程少华
阅读,
让所有热爱文字的人们联系在一起。
一个阅读故事,无数个美丽的片段
联结起来,交织成记忆之海。
日影飞逝,有些碎片或许为我们所遗忘,
但余下的那些,仍闪烁着明澈的光亮。
让我们就着这些书本所带来的光亮,
一边读一边写下去吧!
假如你也有属于自己的阅读故事
欢迎在评论区与大家分享!
今天,我们开启
广西师大社第二届书评大赛
参赛证申领通道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领取
项目统筹:张俊显
执行统筹:陈子锋
总策划:余向丽
执行策划:秦念、李显杨
项目支持:黎金飞、廖茹画、吴海姣、
谢慧君、劳新丹、谢萍
技术支持:盘洁、赵茜
视觉设计:李琴、费治鑫(实习)、杨璐(实习)
项目实习生:李欣莲、邓洁慧、杨璐、
叶琳、钟梓悦、廖云静、许蒙彬、
黄涵添、杨兴、陈子铃、罗莉娜
编辑:廖茹画、罗莉娜(实习)
感谢所有关注书评大赛的小伙伴~